美國學生閱讀能力20年內沒有提升,教授提出閱讀教學的正確方法

美國學生閱讀能力20年內沒有提升,教授提出閱讀教學的正確方法

每兩年,美國的教育政策研究者們會如期迎來一項傳統的儀式:美國教育的成績單。確切地說,這份成績單叫做「國家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該成績單在全國範圍內抽取樣本,評估學生的數學和閱讀能力。這項調研可以說是很有權威性,得到了專家的認可。

那今年的成績如何呢?(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蛋殼EDU)

圖片來源:The Atlantic

先來看看數學。從2009年開始,數學成績絲毫不見起色,而閱讀能力曲線從1998年開始就一隻是平的,並且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閱讀能力是優秀。此外,家庭條件的差距在閱讀能力上的反應越來越大,家境好的孩子和家境一般的孩子,他們之間的閱讀水平在逐漸增大。

看到此結果,作為讀者其實並不吃驚,因為美國的教育質量已經非常優秀了,在優秀的基礎上繼續提高是非常困難的。

但看到進步如此微弱,還是會引發大家的思考:美國學生的閱讀水平怎麼就提不上去呢?

專家們認為,問題出在了學校教授閱讀的方法上。

長期以來,美國教育採取的做法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1-3年級)應該先學會基本的閱讀技能,歷史、科學、藝術等課程放在高年級學習。

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孩子沒有學會如何閱讀,他們怎麼會通過自己的閱讀來學習其他知識呢?

這看起來一點毛病都沒有。的確,交給孩子閱讀的技能,讓孩子運用這些技能去學習其他知識,難道不好嗎?

的確好,但美國學校交給學生的閱讀技能中,有一項在學校看來非常重要的技能:理解能力。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蛋殼EDU)

這其實跟我們語文課做的事情差不多。給你一篇文章,你要運用閱讀理解的技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這樣你才知道作者這篇文章在說什麼。

於是,我們做大量的閱讀理解題,在語文考試中佔得比重也非常大。我們讀了好多主題的文章,科技的,社科的,人文的,閱讀的文章相差越大,好像對我們越有好處。在這麼多陌生的領域,你都能總結出中心思想,你這個學生我放心了,你以後讀什麼都沒問題。

然而,認知科學家早已證明:僅僅掌握閱讀理解技能根本無法讓學生學會如何應用他閱讀的東西。

弗吉尼亞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解釋了閱讀理解背後的科學。他認為,學生是否真的理解所讀的東西,這取決於學生對正在閱讀的主題有多少知識儲備,有多大的辭彙量,而不是他的閱讀理解能力

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由於對這個領域非常刪除,會省略很多在作者看到不必要贅述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很多沒有背景知識的人不知道的。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蛋殼EDU)

而如果讀者無法找出作者到底省略了哪些信息,他們便很難真正理解全文。如果一名學生不知道是誰最後打贏了美國南北戰爭,那當他進入中學學習「重建時期」這段歷史時,他便很難讀懂教科書。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閱讀能力更加糟糕。受成長環境所限,他們接觸到的背景知識更少,接觸到的辭彙更加簡單,即使學會了閱讀理解的技能,也很難建立起全面的知識體系。

所以,很明顯,想要提高孩子的閱讀技能,增加孩子對某個主題的背景知識,擴大孩子們的辭彙量,這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對於從1-3年級學習閱讀理解技能,而把其他學科往後排的方式,是非常不科學的。

孩子從1年級開始,就需要學習不同的學科,根據他現有的認識去學習相應的單詞和內容,這樣從1年級開始,貫穿到整個教育階段,孩子會構建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會因為每年都接觸到類似的主題而加深對辭彙的理解。

這樣看來,其實我們自己的一些學科設置是非常不合理的。就拿我們高中的歷史來說,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是完全分來的。一個學期學中國歷史,一個學期學世界歷史。這樣倒是很方便編書,也很方便老師講。但是沒有幾位老師會幫著學生把一個時間段發生的事情串聯起來。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蛋殼EDU)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