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貸已不「微」?線上信貸進入「大額時代」
近段時間,多位業內人士在與消金界交流時,不約而同提到了信貸額度提高的趨勢。
在各項成本攀升後,不做大額信貸,似乎只有死路一條。
消金界了解到,螞蟻花唄與螞蟻借唄,目前都在鼓勵用戶「升級」,升級之後信貸額度會相應提升。小編的信貸額度提升幅度達44%(具體額度保密呦)。
消金界還詢問了另一位螞蟻借唄的用戶,他的額度變化更加明顯,從一開始的8000元,逐漸提升到12000元,今年五月份,更是直接蹦到24000元,額度實現了翻倍。
一位用過微粒貸的小姐姐也坦言,一開始微粒貸給到她的額度是8000元,有段時間經常使用,額度上升到了14000元。今年3月份,她再使用微粒貸借款的時候,發現可借額度已經漲到了27000元。
用京東金條的人也有類似的反饋,在一篇介紹京東金融最新動作的文章評論中,一位讀者留言額度突然提升了不少。
除了ATJ系的消金產品,剛在美國上市的小贏科技,在今年8月,也開發了一款新的個人消費金融產品——「小贏錢包」。該產品前置信用額度高達6萬元,並能享受長達36天的免息期。
這麼高的純線上信貸額度,他們都是家裡有礦,不怕借款人不還嗎?
為什麼提升額度?
一方面,這與平台的經營壓力分不開。
消金界發現,近期各大平台的成本都出現了大幅度上升。
以趣店(NYSE:QD)為例,2018年第二季度相比2017年第二季度,收入成本增長了387.8%,營銷成本增長了68.5%,行政費用增長了154.8%。
無獨有偶,拍拍貸(NYSE:PPDF)2018年第一季度與2017年同期相比,經營成本增加了224.2%,銷售和營銷費用增加了354.5%,行政費用增加了158.6%。
更為重要的是,行業獲客導流成本普遍上漲超過50%。像樂信(NASDAQ:LX)這樣的大平台,其二季度人均獲客成本,也從前一季度的108元上升到138元。
成本大幅度攀升,為了保證盈利,壓力勢必會傳導到產品端。因此,提升額度,擴大單位信貸產品的盈利水平,成為必然的選擇。
另一方面,能這麼乾的平台,也因為有「家底」。有錢還在其次,更為重要的是,手裡有數據。
截止2018年6月30日,拍拍貸積累註冊用戶已達7810萬人,借款人累計1240萬。趣店註冊用戶總數則有6790萬,活躍借款人為400萬。
有了大量的用戶,才有數據積累,而數據可以幫助優化風控模型。
某位做純線上信貸業務的從業者告訴消金界,「小額分散」仍然是純線上信用貸款風控的基本原則,一般來說,提升額度要進行客戶分類,會給借過錢並還清了的客戶上升信用等級,二次借款的時候會提升額度。
業內人士稱,這是目前主流線上信貸產品普遍採取的做法。
螞蟻借唄、騰訊的微粒貸、京東金條,都是基於自己的生態體系,構建風控的白名單,對體系內信用好的客戶開放,然後再逐漸的提升借款額度。
早在多年前,捷信就已實現2萬以上大額信貸。當然,他們並不是純線上的信貸。
捷信內部人士向消金界透露,他們線下門店的白戶客群,如果有過3C等產品的分期,還有良好的還款記錄,平台方會批線上信貸,額度一般會超過2萬元。
因此,這輪信貸額度提升,原因還有數據積累後的自信。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背後的風控技術已經走過了一輪周期,並驗證有效。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在經濟承壓運行下,信貸風險確實越來越高。
首山金融副總裁郭雷就表示,目前風控手段沒變,客群也沒有變,欺詐風險卻在不斷的上升。
對於純線上的信貸產品來說,這無疑是危險的。平台方都在用技術解決風控難題。
然而現實是,一些主打低額度的信貸平台,或許都稱不上有實際的「風控體系」,他們主要靠高定價覆蓋風險損失。
業內人士告訴消金界,這種做法局限性明顯——無法擴大規模,想要走大額路線很難。
現在各項成本高漲,再加上監管加強,想要靠提高定價來覆蓋風險損失已經不切實際。
因此,現實倒逼平台提升風控水平,尤其是對用戶還款能力的確認。
消金界從飛貸了解到,他們的信貸產品筆均額度高,而且能向全網開放。
之所以能這麼做,對方回復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平台計算能力強,飛貸的風控平台可以在毫秒間完成數據解析,再進行多模型的評分比對,以給借款人最適合的額度。
另一方面,用戶管理周期長。飛貸對用戶進行生命周期管理。
微粒貸的風控在業內也被稱道。當然微眾銀行憑藉騰訊的關係,拿到的數據多只是一方面。
另外,消金界在朗迪峰會上,聽到騰訊雲金融風控業務研發負責人李超介紹,他們幫助微眾銀行,構建了一整套機器學習風控模型,底層是基於神經網路,能對黑產進行挖掘,檢測用戶是不是填寫了虛假信息。
微眾銀行的信貸實現了小於0.3%的壞賬率。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線上信貸大額化後,授信群體可能會收縮,會影響平台的用戶規模。
但在信貸風險有惡化趨勢的情況下,走大額化,不失為維持或提升利潤的手段。
就目前看,信貸不做大額,企業會被成本拖累死,要是做了大額但不升級風控系統,平台可能會被不良干趴下。
線上信貸以後的趨勢肯定是,誰掌握了更強大的風控技術,才能長久地活下去。儘早投資技術,以技術驅動,平台才不會被「馬太效應」淘汰。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消金界」查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