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室內飾?不存在!國產拖拉機不需要舒適度,能開就行

駕駛室內飾?不存在!國產拖拉機不需要舒適度,能開就行

來自專欄農機指南-農業機械小課堂4 人贊了文章

最近體驗了一下紐荷蘭T6.165拖拉機當時感覺還好,碰巧回家時遇到某國產品牌暢銷1504機型新車(就不點名了大家可以猜猜看)好奇心使然也鑽進去體驗了一番,瞬間覺得老外的機器是真的精緻啊!心裡翻江倒海,似乎國內拖拉機行業就從沒在乎過駕駛室內飾問題,直接關係到用戶體驗的駕駛室竟然被日常忽略!今天我們就從產品設計的的角度出發來聊聊咱們的暢銷國產拖拉機內飾究竟是一個什麼水平

| 農機小課堂 |內飾測評

下面咱們一方面一方面詳細的說,咱們首先說駕駛室外觀。從駕駛室造型上看,不吹不黑咱們國產拖拉機在駕駛室造型上還是比較用心的,緊跟國際潮流絕大多數均使用了全視野玻璃覆蓋駕駛室。這種駕駛室玻璃使用率極高,非常的通透,尤其是採用一整塊弧面玻璃代替支柱極大提升了觀察視野,便於觀察配套農機具的使用操作,這一點必須點贊。

但是玻璃門和上車踏板的使用感受就不那麼好了。首先是玻璃門氣彈簧連接處松曠,尤其是在最大角度處不能很好固定,稍一用力就來回晃動並有異響,廉價感十足;其次是門把手設計偏高導致開門動作不夠順暢,需讓一步才能上車,小編我1米8的身高覺得門把手的高度已經比較高了何況是平均身高只有1米7左右的普通用戶。這台1504還配備有頂部天窗,但是比較不巧,我碰到了天窗遮光板與凹槽的公差較大,導致天窗卡在那裡,用力拉不開也關不上,十分尷尬,而且天窗的開啟方式是手動上下旋鈕式的,加之頂棚較高,基本上開關都需要起身比較不方便。

讓我們看一下內飾狀況。其實這也是這個價位國產拖拉機的一個比較尷尬的部位,那就是:內飾狀況比較簡陋,可以說是沒有內飾,你可以理解為只是為了滿足日常工作使用。

全車內飾用的固定螺栓都未做任何遮擋美化處理,直接裸露在空氣中,十分扎眼。駕駛室後半部分乾脆就是直接裸露在外的擋泥板外殼,就是一層鐵皮,駕駛室管柱之間焊縫粗糙,未作有效打磨光滑處理就直接噴漆了,然後是駕駛室外殼與框架連接處均用半透明玻璃膠打縫密封,你都用玻璃膠密封了你好歹選個顏色接近的、打膠的時候均勻些啊,然而並沒有,顏色突兀咱們就不說了,我感覺這都不算事兒了,真的是撲面而來的廉價感,毫無品質可言。

當然駕駛室的整體空間還是非常寬敞(因為什麼內飾也沒有當然寬敞),但是整體空間利用率較差,布局比較混亂,很多空間都被浪費掉了,比如說兩側擋泥板位置也有較大的空間利用價值,完全可以設置一些功能性的區域,例如:儲物台、手機充電樁等。頂棚內飾做工還是不錯的,用料做工比較光滑,頂棚燈也是不錯的,但是內飾頂棚邊緣(左a柱處)有肉眼可見的毛邊,十分影響品質感。空調有6個出風口,位置全面,可獨立控制開關和角度,空調面板上按鈕按鍵做工優秀,交互邏輯靠譜,比較用心,比較實用,保證了駕駛的舒適感。其實這裡要給頂棚配套廠商點贊,因為他們的用心讓頂棚成為了唯一看得過眼的地方。

儀錶台和檔位控制台的做工實在太差,我都沒辦法用語言來形容。材質使用了灰色的工程塑料,硬度不高,接縫處有肉眼可見的縫隙誇張到可以塞下一元硬幣。方向盤毫無造型且空行程較大,使用的材質過硬,影響握持感,易於積累疲勞感;方向盤操作角度可調,較為人性化,但是可調角度有限,實際感受差別不大,像是純賣點。組合儀錶台空間利用率低,車載電腦顯示屏較小,行車期間使用費勁且按鍵在正中間不便於操作。燈光組合開關按鍵做工較差肉眼可見松曠,方向盤管柱與儀錶台連接處密封膠皮質量太差經常脫出,已經不能用廉價形容。方向盤中間logo蓋不牢靠,易脫出。

不得不提這個遮光簾實在太搶戲,回彈時聲音過大,經常嚇自己一跳,真的是不但影響它本身使用壽命還影響用戶壽命。全車擁有唯一一個杯架,位置還十分尷尬,在駕駛室最左後方,比較淺,且前面還有一堆操縱桿,使用起來容易造成誤操作,而且駕駛室連一個儲物盒都沒有,畢竟作為一個需要長時間作業的工具,儲物盒這類功能性內飾還是建議添加。全車擁有一個USB介面,在頂棚收音機處,充電估計夠嗆,畢竟連個放手機的地方都沒有。音響的音量、效果都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駕駛室隔音效果一般,關閉車門後,噪音變化不明顯。

接下來咱們說座椅,第一次坐上去的感受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從身體的包裹性、支撐性還是座椅的舒適度、柔軟度、貼合度的表現都還是可以接受的。座椅功能性上變現為:配備扶手,前後位置可調、靠背角度可調、座椅彈性可調。不足之處在於座椅扶手較短且窄,不能有效的支撐手臂,尤其是在高強度作業中還是比較容易積累駕駛疲勞。

關注汽車的朋友們肯定聽說過一句話,是評價國產車的,叫做「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今天的國產農機行業,真的就是細節部分沒辦法看,沒辦法深究。明明是可以做好的部分但是就是做的一塌糊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比如說焊縫處理、接縫打膠、邊緣打磨等,這些都是很有技術含量的工藝么?不是。所以:不作為、不負責任、大躍進式的推出新品,才是國內農機行業最悲哀的地方。

說到這就忍不住要多說兩句,大家知道,開發一個產品是需要一個非常長的周期的,從立項到前期調研再到產品研發,這期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今天農機行業根本沒有耐心去沉澱下來琢磨技術積澱,打磨產品細節,大家為了國家補貼、市場搶紅了眼。截至2015年,中央財政已累計安排1435.07億元用於支持農機購置補貼,比如今天咱們這輛1504國家給的購機補貼就高達3萬3千元。

這原本是利民利國的好政策,卻被很多廠家惡意利用,因為大馬力拖拉機補貼高,最大限的壓縮了產品研發時間,據我了解有的研發一輛拖拉機的時間只有兩三個月,我覺得這裡都不能用「研發」 這個詞語,這個拖拉機怎麼出來的大家心裡都清楚;其實剛才這種廠商還算有良心,因為他好歹還開發新品,更有甚者,直接使用原來的小地盤,發動機換一馬力大的,搖身一變成為大馬力拖拉機,收取國家高額補貼。說到這了真是痛心疾首,有時候不是說國外的產品一定好,其實真的是咱們太不爭氣。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歡迎小夥伴們留言評價並提出建議哦~

想要了解更多最專業最新的行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農機指南(ID:nongjizhinan)

weixin.qq.com/r/jCrj_6P(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文由農機指南原創,農機指南擁有其版權,未經農機指南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註:圖片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TAG:農業機械 | 汽車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