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歌之源——先秦古逸詩集編(春秋篇)A

華夏詩歌之源——先秦古逸詩集編(春秋篇)A

來自專欄國學精舍

卷四 春秋篇

《飯牛歌》

【題解】

《飯牛歌》選自《樂府詩集 雜歌謠辭》:「齊寧戚《淮南子》曰:『寧越欲干齊桓公,因窮無以自達,於是為商旅,將任車以商於齊,暮宿於郭門外。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越飯牛車下,望見桓公而悲,擊牛角而疾商歌云云。桓公聞之曰:『異哉,非常人也!』命後車載之。』」

【原文】

南山矸,白石爛。

生不遭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骭。

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

弊布單衣裁至骭,清朝飯牛至夜半。

黃犢上坂且休息,吾將舍汝相齊國。

出東門兮歷石班,上有松柏青且闌。

粗布衣兮縕縷,時不遇兮堯舜主。

牛兮努力食細草,大臣在爾側,

吾當與汝適楚國。  

【注釋】

1、 矸(gān):夾雜在煤里的石塊,含少量可燃物,不易燃燒。

2、 遭:逢。

3、 適(shì):同「適」,到。

4、 骭(gàn):小腿。

5、 昏:黃昏。

6、 飯:喂牲畜。

7、 薄:迫近,接近。

8、 慢慢:長而無邊的樣子。

9、 旦:早晨。

10、 滄浪之水:應為「康浪之水」。明楊慎《升庵詩話 卷七》言「寧戚《飯牛歌》:『康浪之水白石爛。』康浪水在今山東,見《一統志》,可考。今《樂府》誤作滄浪之水。滄浪在楚,與齊何干涉也。駱賓王文云:『觀梁父之曲,識卧龍於孔明;聽康浪之歌,得飯牛於寧戚。』此可以證。」

11、 粲:通「爛」。

12、 坂:山坡,斜坡。

13、 歷:經過。

14、 班:通「斑」,雜色斑紋。

15、 闌:縱橫交錯,參差錯落的樣子。

16、 縕(yùn)縷:粗陋之衣。縕,新舊混合的絲綿;縷,麻線,絲線。

【譯文】

南山上的石塊夾雜煤間,那白色的石頭開裂破爛。

有生之年不逢堯舜相禪,短布單衣裁到了小腿邊。

從黃昏放牛一直到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才是白天?

康浪的水中啊白石糜爛,裡邊有鯉魚啊長約尺半。

破布單衣啊裁到小腿邊,從清晨放牛啊直到夜間。

小黃牛且到山坡上休眠,我將離開你去齊國為官。

步出東門經過雜色斑石,它上面的松柏青郁繁茂。

身披粗布啊穿著這破衣,生不逢時啊無堯舜之君。

牛兒啊你要好好吃細草,未來的大臣就在你身側。

我要同你一起去那齊國。

《楚狂接輿歌》

【題解】

《楚狂接輿歌》選自《論語 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另《莊子 人間世》:「孔子適楚,楚狂接輿游其門曰:『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吾行郄曲,無傷吾足。』」

【原文】

鳳兮鳳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其一)

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

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

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吾行郄曲,無傷吾足。

(其二)

【注釋】

1、 鳳:即鳳凰,古人言其有道則現,無道則隱,故以此比於孔丘。一說,孔丘為魯人,其地圖騰為鳳。

2、 諫:規勸使改正。

3、 已:止,罷了。

4、 殆:危險。

【譯文】

鳳鳥啊鳳鳥,為什麼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

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勸阻,將來的事情卻還來得及防範。

停下吧,停下吧,在當今這亂世從政,那是多麼危險的事啊!

鳳鳥啊鳳鳥,為什麼你的美德一天不如一天?

來世不值得期待,往世已不足以探尋。

天下有道,聖人弘道施教,成就天下。

天下無道,聖人韜光晦跡,保存性命。

當此亂世之際,聖人僅可免於刑戮。

福運輕如鴻毛,不知道用什麼去承載。

災禍比地還重,不知道怎麼樣去迴避。

停下吧停下吧,那逢人便講道德的人。

危險啊危險啊,快快畫地吧遠遠遁去。

且故作佯狂吧,不要毀壞了我的行止。

要隨心所欲啊,不要損傷了我的大道。

《龍蛇歌》

【題解】

《龍蛇歌》選自《呂氏春秋 介立》:「今晉文公出亡,周流天下,窮矣賤矣,而介子推不去,有以有之也。反國有萬乘,而介子推去之,無以有之也。能其難,不能其易,此文公之所以不王也。晉文公反國,介子推不肯受賞,自為賦詩曰:『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懸書公門,而伏于山下。」

【原文】

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

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橋死於中野。 (其一)

【注釋】

1、 龍:喻指晉文公重耳。

2、 周遍:遍及,極言遊歷之廣。

3、 五蛇:喻指追隨晉文公流亡的五賢士。《史記》載其五人為趙衰.咎犯.賈佗.先軫.魏武子。然觀下文,顯然介子推也是無人之一,其餘四人未知孰是。

4、 一蛇:喻指介子推自身。

5、 橋:《藝文類聚 鱗介部》作「槁」,枯乾。

【譯文】

一條龍背井離鄉周遊四方,行蹤不定游遍四海八荒。

五條蛇追隨左右,作為陪侍輔佐在龍身旁。

有朝一日龍飛回故鄉,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四條蛇追隨左右,得到了龍的雨露滋養。

一條蛇羞於再與龍蛇共處,寧願乾死在曠野上。

附:

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遍天下。

龍飢無食,一蛇割股,龍反其淵,安其壤土。

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其二)

——《說苑 卷六》

龍欲上天,五蛇為輔。

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

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其三)

——《樂府詩集 琴曲歌辭》

《越人歌》

【題解】

《越人歌》選自《說苑 善說》:「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試為我楚說之。』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曰:『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於是鄂君子皙乃?修袂,行而擁之,舉綉被而覆之。」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注釋】

1、 夕:晚上。

2、 搴(qiān):拔。搴舟,猶言蕩舟。

3、 洲:《北堂書鈔 卷一〇六》引作「舟」,當是。

4、 被(pī):同「披」,覆蓋。

5、 訾(zǐ):說壞話。

6、 詬(gòu)恥:恥辱。

7、 幾(jī):同「機」。

8、 王子:指春秋楚共王之子公子黑肱,字子皙。

9、 說(yuè):同「悅」,喜愛。

【譯文】

今晚是怎樣的晚上啊,在河中漫遊?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能與王子同舟!

深蒙錯愛啊不以我鄙陋為恥,心緒紛亂啊能夠結識王子。

山上有樹木啊樹木有丫枝,心中喜歡你啊你卻不知此事,

【選評】

[清]李調元《南越筆記 卷一》:絕類《離騷》也。粵固楚之南裔,豈屈宋流風多洽於婦人女子歟?

[清]沈德潛《古詩源 卷一》:與「思公子兮未敢言」同一婉至。

[清]張玉谷《古詩賞析 卷二》:前四就現在時事敘起,賤妾貴人,有緣適遇,寫來已旖旎動人。中四,陳我之心於彼,先以苟能被好,何惜蒙羞,何畏訾恥,解己自媒之慚,即破彼降尊之惑,然後說出己心煩意亂,實因知彼之深,故難自已。筆極曲折。後二,收到冀彼鑒我之心,卻憑空以山木有枝,眼前共知景象,折出心藏之悅,未必能知,反筆咽住。曼聲婉調,直足使聽者意移。

《列女引》

【題解】

《列女引》選自《琴操 卷上》:「《列女引》者,楚莊王妃樊姬之所作也。庄王愛幸樊姬,不敢專席,飾眾妾使更侍王,以廣繼嗣。庄王一日罷朝而晏,樊姬問故。王曰:『與賢相語。』姬問:『為誰?』曰:『虞丘子。』樊姬曰:『妾幸得侍王,非不欲專貴擅愛也,以為傷王之義。故所進與王同位者數人矣。今虞丘子為相,未嘗進一賢,安得為賢?』明日,王以樊姬語告虞丘子,稽首辭位而進孫叔敖,樊姬自以諫行志得。作列女引曰云雲。」

【原文】

忠諫行兮正不邪,眾妾誇兮繼嗣多。

【注釋】

1、 誇:通「姱」,美好。

【譯文】

忠直的勸諫得以施行啊,朝綱整治沒有邪僻;

後宮的嬪妃眾多美好啊,大王擁有眾多後嗣。

《妝台記序引春秋時諺》

【題解】

《妝台記序引春秋時諺》選自《西溪叢話 卷下夏姬篇》:「宇文士及妝台記序云:『春秋之初,有晉.楚之諺曰:『夏姬得道,雞皮三少。』』」

【原文】

夏姬得道,雞皮三少。

【注釋】

1、 夏姬:春秋時期鄭國公主,鄭穆公之女,因為嫁給封地位於株邑的陳國司馬夏御叔為妻,故稱夏姬。是春秋時代公認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姦,史載她三次成為王后.先後七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九個男人因為她而死,號稱「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

2、 得道:指習得方術,大抵「採補術」之流,可以返老還童。《列女傳 孽嬖傳》載夏姬「其狀美好無匹,內挾伎術,蓋老而複壯者。三為王后,七為夫人。公侯爭之,莫不迷惑失意。」

3、 雞皮:指夏姬衰老後像雞皮一樣長滿疙瘩的皮膚。

4、 三少(shào):三次回歸少女時的膚質。

【譯文】

夏姬習得采陽補陰.返老還童的方術,她衰老後那雞皮般的肌膚三次回復到了少女時的姿容。

《管子引古語》

【題解】

《管子引古語》選自《管子 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伏寇在側者,沈疑得民之道也。」

【原文】

牆有耳,伏寇在側。

【注釋】

1、 伏寇:潛藏的賊寇。

【譯文】

牆上有耳,身旁有暗藏的賊寇。

《鄭莊公賦》

【題解】

《鄭莊公賦》選自《左傳 隱公元年》:「遂置姜氏於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原文】

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注釋】

1、 隧:地道。

2、 融融:和樂愉快的樣子。

3、 泄泄:舒暢的樣子,亦作「泄泄」。楊伯峻註:「泄本作泄,今作泄者,蓋仍《唐石經》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金澤文庫》本作泄。」

【譯文】

在大隧中相見,多麼快樂啊!

能走出大隧外,多麼舒暢啊!

《鼓琴歌》

【題解】

《鼓琴歌》選自《史記 趙世家》:「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他日,王夢見處女鼓琴而歌詩曰:『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異日,王飲酒樂,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夫人而內其女娃嬴,孟姚也。孟姚甚有寵於王,是為惠後。」

【原文】

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注釋】

1、 熒熒:光閃爍的樣子。

2、 苕(tiáo):凌霄花,花冠漏斗狀鐘形,大而鮮艷。一說指苕菜,又名翹搖,《毛詩疏》云:「苕,饒也。幽州謂之翹饒。蔓似幪豆而細,葉似蒺藜而青,其華細綠色,可生食,味如小豆藿也。」

3、 榮:花。

4、 命:命運,天命。《列女傳》載「命乎」後尚有「逢天時而生」句。

5、 嬴:指嬴女。

【譯文】

美人光彩熒熒啊,容顏如苕花般絢爛多姿。

命啊!命啊!居然沒有人知道我嬴女的芳名。

《白水詩》

【題解】

《白水詩》選自《列女傳 辨通傳》:「妾婧者,齊相管仲之妾也。寧戚欲見桓公,道無從,乃為人仆。將車宿齊東門之外,桓公因出,寧戚擊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異之,使管仲迎之,寧戚稱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謂,不朝五日,而有憂色,其妾婧進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憂色,敢問國家之事耶?君之謀也?』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聞之也,毋老老,毋賤賤,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謂也?』『昔者……由是觀之,弱可弱邪?』於是管仲乃下席而謝曰:『吾請語子其故。昔日,公使我迎寧戚,寧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謂,是故憂之。』其妾笑曰:『人已語君矣,君不知識邪?古有白水之詩。詩不云乎:『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如。』此寧戚之欲得仕國家也。』管仲大悅,以報桓公。桓公乃修官府,齊戒五日,見寧子,因以為佐,齊國以治。君子謂妾婧為可與謀。詩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此之謂也。」另《管子 小問篇》載有一首,內容主題,均與此相異,亦錄之。

【原文】

浩浩白水,鯈鯈之魚。

君來召我,我將安居?

國家未定,從我焉如?

(其一)

浩浩者水,育育者魚。

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

(其二)

【注釋】

1、 浩浩:水勢浩大。

2、 白水:明凈的水。

3、 鯈(tiáo):古同「鰷」,體小,呈條狀,肉可食,生活在淡水中。

4、 從:跟從。

5、 焉如:怎麼樣。

6、 育育:活潑自如的樣子。

【譯文】

明凈淼淼的淡水,養著那眾多鰷魚。

您現在來招納我,我又怎麼敢安居?

國家還沒有安定,讓我跟隨你可好?

(其一)

浩淼的大水,游著活潑的魚。

還沒有室家,何處招我安居?

(其二)

《采芑歌》

【題解】

《采芑歌》選自《史記 田敬仲完世家》:「鮑牧與齊悼公有郄,弒悼公。齊人共立其子壬,是為簡公。田常成子與監止,俱為左右相,相簡公。田常心害監止,監止幸於簡公,權弗能去。於是田常復修厘子之政,以大斗出貸,以小斗收。齊人歌之曰:『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齊大夫朝,御鞅諫簡公曰:『田.監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君弗聽。」

【原文】

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

【注釋】

1.嫗(yù):年老婦女。

2.芑(qǐ):梁.黍一類的農作物;一說類似苦菜的一種草本植物。

3:田成子:即田恆,是齊國田氏家族的第八任首領。於公元前481年發動政變,擁立齊平公登基,其後獨攬大權。《莊子 胠篋篇》指其為竊國大盜,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便是指此而言。後漢朝為避文帝諱,改稱「田常」。

【譯文】

老婦人辛辛苦苦採摘的糧食,最終都落到了田恆的手裡。

【選評】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卷四十六》:言嫗之采芑菜皆歸入于田成子,以刺齊國之政將歸陳。

《野人歌》

【題解】

《野人歌》選自《左傳 定公十四年》:「衛侯為夫人南子召宋朝,會於洮。大子蒯聵獻盂於齊,過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大子羞之,謂戲陽速曰:『從我而朝少君,少君見我,我顧,乃殺之。』速曰:『諾。』乃朝夫人。夫人見大子,大子三顧,速不進。夫人見其色,啼而走,曰:『蒯聵將殺余。』公執其手以登台。大子奔宋,盡逐其黨。故公孟彄出奔鄭,自鄭奔齊。」

【原文】

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

【注釋】

1、 既:已經。

2、 定:平定,此處指滿足。

3、 婁(lóu)豬:母豬,喻指南子,後比喻淫亂的女子。

4、 盍(hé):何不,為什麼不。

5、 艾豭(jiā):老公豬,亦借指面首或漁色之徒。。

【譯文】

已經滿足了你們的母豬,何不歸還我們那老公豬呢?

《齊人諺》

【題解】

《齊人諺》選自《古謠諺 卷一》:「陸璣引齊人諺釋系迷:『上山斫檀,挈榼先殫。』」

【原文】

上山斫檀,挈榼先殫。

【注釋】

1、 斫(zhuó):砍,削。

2、 檀:檀木。

3、 挈(qiè):提,拎。

4、 榼(kē):盒形酒器。

5、 殫(dān):竭盡。

【譯文】

上去高山砍檀木嘞,拎著酒壺先干兩碗。

《澤門之皙謳》

【題解】

《澤門之皙謳》選自《左傳 襄公十七年》:「宋皇國父為大宰,為平公築台,妨於農功。子罕請俟農功之畢,公弗許。築者謳曰:『澤門之皙,實興我役。邑中之黔,實尉我心。』子罕聞之,親執撲,以行築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儕小人,皆有闔廬以辟燥濕寒暑。今君為一台而不速成,何以為役?』謳者乃止。或問其故,子罕曰:『宋國區區,而且詛有祝,禍之本也。』」

【原文】

澤門之皙,實興我役。邑中之黔,實慰我心。

【注釋】

1、 澤門:《括地誌》雲「宋東城南門曰澤門。」

2、 皙(xī):皮膚白。此處指宋平公等達官顯貴。

3、 黔(qián):黑色的,指普通民眾。

【譯文】

澤門裡的白面孔,要我們服勞役。城裡的黑皮膚,體貼我們的心意。

《成人歌》

【題解】

《成人歌》選自《禮記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綏,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

【原文】

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綏,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

【注釋】

1、 績:蠶吐絲。《論衡 無形》:「蠶食桑老,績而為繭。」

2、 匡:通「筐」,螃蟹背殼似筐。

3、 范:蜂。

4、 綏:冠帶,指蟬喙,長在腹下。

5、 衰:古代喪服,用粗麻布製成披在胸前。

【譯文】

蠶兒會吐絲啊螃蟹有筐子,蜂兒有帽子啊蟬有冠帶子,哥哥死了沒服喪啊卻為長官披麻戴孝。

【選評】

[南齊]劉勰《文心雕龍 諧隱》:「蠶蟹」鄙諺,「狸首」淫哇,苟可箴戒,載於《禮》典。故知諧辭讔言,亦無棄矣。

[北宋]李昉 等《太平御覽 資產部五》:蚩兄死者,言其衰之不為兄死,如蟹有匡蟬有緌,不為蠶之績范之冠也。

《驪駒歌》

【題解】

《驪駒歌》選自《漢書 儒林傳》:「王式為博士,既至止舍中,共持酒肉勞式。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文穎注曰:其辭云:『驪駒在門,僕夫俱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原文】

驪駒在門,僕夫俱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注釋】

1、 驪駒(lí jū):少壯的純黑色馬。

2、 僕夫:駕車的人。

3、 整駕:備好車馬,準備出發。

【譯文】

驪駒在門外停留啊,駕車的人都在這裡。

驪駒即將要上路啊,駕車的人準備出發。

《孔子誦》

【題解】

《孔子誦》選自《呂氏春秋 樂成篇》:「孔子始用於魯,魯人鷖誦之曰:『麛裘而韠,投之無戾。韠而麛裘。投之無郵。』用三年,男子行乎塗右,女子行乎塗左,財物之遺者,民莫之舉。」另《孔叢子 陳士義》:「及三月,政成化行,民又作誦曰:『袞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袞衣。惠我無私。』」

【原文】

麛裘而韠,投之無戾。韠而麛裘,投之無郵。

袞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袞衣,惠我無私。

【注釋】

1、 麛(mí):幼鹿。

2、 裘:皮衣。

3、 韠(bì):蔽膝,古代一種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飾。《孔叢子 陳士義》作「芾」,破舊。

4、 投:棄。

5、 戾:乖張,違逆。

6、 郵:通「尤」,過失,罪過。

7、 袞衣:古代帝王或公侯的禮服或禮帽。傳統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

8、 章甫:古代一種禮帽,亦作「章父」,見於《論語 先進篇》。

9、 所:處所。

10、 惠:施惠。

【譯文】

穿著鹿皮衣又穿蔽膝,拋棄他也不顯得乖張。穿著蔽膝又穿鹿皮裘,驅逐他也沒什麼罪尤。

穿禮服戴禮帽的君子,確實得到了恰當職位。戴禮帽穿禮服的君子,為我們施惠沒有私心。

《原壤歌》

【題解】

《原壤歌》選自《禮記 檀弓下》:「孔子之故人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原文】

狸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

【注釋】

1、 狸:山貓。

2、 班:通「斑」,花紋。

3、 女:通「汝」,你。

4、 卷然:柔弱的樣子。

【譯文】

這撐材的文理就像山貓頭上的花紋那樣漂亮,我真想握著你的手來表達我內心的喜悅。

【選評】

[西漢]楊雄《法言 寡見篇》:上句謂木材文采如狸之首,下句謂執孔子之手拳拳然相親愛。

《楚聘歌》

【題解】

《楚聘歌》選自《孔叢子 記問》:「楚王使使奉金幣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請見。問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與許由之賢?』子曰:『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無文王,雖有太公,孰能識之?』乃歌曰:『大道隱兮禮為基,賢人竄兮將待時,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原文】

大道隱兮禮為基,賢人竄兮將待時,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注釋】

1、 大道:此處指先王治世之道。

2、 隱:精微深奧。

3、 竄:躲藏。

【譯文】

精微深奧的先王之道以禮為根基,

志士賢人躲藏起來是為了等待時機,

然而現如今整個天下都混亂不堪,我又將到哪裡去呢!

《楚童謠》

【題解】

《楚童謠》選自《孔子家語 卷二》:「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圓而赤,直觸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問群臣,莫之能識。王使使聘於魯,問於孔子。子曰:『此所謂萍實者也,萍水草也可剖而食也,吉祥也,唯霸者為能獲焉。』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久之使來以告魯大夫,大夫因子游問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之鄭,過乎陳之野,聞童謠曰:『楚王渡江得萍實,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此是楚王之應也。吾是以知之。』」

【原文】

楚王渡江得萍實,

大如斗,赤如日,

剖而食之甜如蜜。

【注釋】

1、 楚王:指楚昭王。

2、 萍實:舊說浮萍的果實,具體何物未詳,或為靈芝之屬。

3、 斗:量糧食的器具。古時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

【譯文】

楚王渡江時得到萍實,

像斗一樣大啊,像太陽一樣紅,

剖開來嘗啊,甜如蜂蜜。

《魯童謠》

【題解】

《魯童謠》選自《孔子家語 辯政》:「齊有一足之鳥,飛集於宮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堤防,將有大水為災,頃之大霖雨,水溢泛諸國,傷害民人,唯齊有備,不敗。」景公曰:『聖人之言,信而征矣。』」

【原文】

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注釋】

1.雨:下雨。

2.商羊:鳥名,據傳每當大雨到來之前,會屈著一隻腳在田間飛舞。後演變為民俗活動,今山東省鄄城縣仍有商羊舞。《論衡 變動》:「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譯文】

天馬上要下大暴雨啦,商羊鳥鼓動著翅膀飛舞。


推薦閱讀:

TAG:古詩詞 | 國學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