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
來自專欄知識需要管理
文/田志剛 本文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1
知識體系是一個主題和領域內涉及到的知識內容及其關聯,包括事實概念類知識、操作流程類知識和領域問題的知識及其關聯關係。
譬如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有關項目的「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簡稱PMBOK,中文被翻譯為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涵蓋了項目管理中的綜合管理、人力、範圍、成本、時間、質量、風險、溝通、採購等大部分面面。
還有我們初高中學的牛頓運動定律、質量、速度、加速度等,他們存在著自己內在的關係,互相影響。
2
知識體系有客觀性,不因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而變化。
剛開始學習的人從點學起,運氣好和能夠深入堅持的,最後得以窺得全貌。大部分人只掌握了部分內容,但卻可能不知道自己僅掌握了部分或者是哪一部分。
京東噹噹淘寶有售,點擊最下端【閱讀原文】可以在京東商城購買!
這個時候需要名師指路,需要充分利用網路去驗證和判斷,最後才能夠真正將這個領域和主題搞清楚(真正學會了是怎樣一種體驗)。
知識體系像葡萄樹上一串串的葡萄!
個人的知識體系(你的知識體系)是指你掌握了該領域或者方向上知識的內部聯繫,能夠從更高層次、用更抽象的概念、邏輯鏈接起這些知識來。
形成自己知識體系的本質是掌握更高層次的概念,並建立不同層級概念的關聯,能夠用概念統領你掌握的這些內容。
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是能否用不超過5個關鍵詞表述這個領域的內容,對於每個關鍵詞可以講上一個小時。
3
知識結構是指個體、崗位、工作項、場景所已經具備和應該具備的涉及不同知識主題和領域的關聯,這些主題和領域可能相關,也可能完全無關。
譬如一個社會化營銷的崗位,除了需要具備營銷學的常識外,還需要對互聯網技術平台熟悉、掌握社會心理學基礎知識。這裡面營銷、互聯網技術、社會心理學是3個不同的領域,但這個崗位都需要。
譬如一個優秀的科學家除了需要本專業領域紮實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如何向各類機構和基金申請資金贏得支持的能力、需要知道如何建立個人品牌的知識,還需要掌握管理團隊的技能等。這是科學家的知識結構。
最麻煩的問題是,當你要完成某個任務、負責某項事情或者承擔某個崗位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裡面涉及到那些領域的知識,這也就是名師指導和企業知識管理的價值:
名師告訴你應該學什麼、企業知識管理傳承的不僅僅是具體的知識點還應該包括不同崗位、任務的知識結構,這樣你才能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4
知識結構有主觀性,也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所以有的人在某一項或者幾項特彆強但仍然沒有競爭力的原因是「應有而沒有」的分支,這樣的知識結構有問題。
知識結構像一架有各種葡萄品種的葡萄樹。
美國能源勞動力發展中心(Centerfor Energy Workforce Development,CEWD) 的面向工程行業廣泛採用的勝任力模型。每個層級的能力都對應相應的知識,整個知識角度看就是這些不同層級工程師的知識結構。
如果知道自己該有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呢?
還是要從解決問題入手,去解決那些困難的、陌生的、複雜的問題時,你就知道自己欠缺什麼了。也可以請師傅指導,願意真心對你的師傅會在工作中發現你欠缺的知識,並能夠直言不諱的指出來,你才會有學習的方向。
知識結構包括橫向上的寬度和縱向上的深度,基於崗位不同寬度要求不一樣,深度要求也不同。
譬如一位UI設計師需要懂一些藝術發展史,但並不需要成為在這個上面有多高深。但他的UI設計領域,則需要較深的厚度。
5
知識結構以知識體系為基礎。
如果沒有對多個領域知識體系的掌握,你的知識結構即便完整全面,但可能每個分支上都欠缺深度,仍然沒有價值。
結果就是:別人提到的東西你都知道,但每個都不精通,廣而不專!
廣告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作者:田志剛
噹噹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都涉及到概念化的問題,只有能將知識體系和知識結構用幾個關鍵詞表達的時候,才算真正的掌握。
新手的問題是掌握了大量的具體內容但不會抽象,無法用更簡單的方式表示與記憶,造成遇到問題時就大腦內存不夠,感覺學了很多但只是入門狀態。
知識和問題中間隔著問題解決的框架,如果沒有這樣的框架,就會空有一身武藝和百般兵器,卻無用武之地。結果就是「自己不會做,但當別人做完了,發現自己都會」。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點擊【閱讀原文】直達京東購買。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關注中國知識管理中心公眾號:KMCenter發送「1」可以獲取大量高效學習、企業知識管理、個人成長文檔、PPT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