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火鍋巨頭誕生:海底撈市值相當於8個呷哺呷哺

1000億火鍋巨頭誕生:海底撈市值相當於8個呷哺呷哺

大家下午好,一起來看看今天誰又上市了。

9月26日,海底撈正式在香港上市,股票代碼6862.HK招股價17.8港元,開盤上漲5.62%,報18.80港元/股,盤中漲幅一度擴大至10%,總市值超千億港元。

鼓掌鼓掌

海底撈從今年5月份的時候,就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上市的消息一出來,投資者就猶如在海底撈餐廳門口排著隊的食客一樣,流著哈喇子。

五月份IPO的消息剛發出,關聯公司頤海國際第二日開盤立馬漲了12.43%。

投資者可能是都愛吃海底撈吧。

1

市值等於8個呷哺呷哺

9月26日,海底撈登陸港交所,發行價為每股17.8港元,截至發稿漲至19.5港元,漲幅9.55%,市值約1033億港元(約合907.41億元人民幣)。

截至上午十一點,海底撈股價最高衝到19.64港元,對應1040.92億港元(約合914.13億元人民幣)市值,大約相當於八個呷哺呷哺的市值......

海底撈確實很厲害。

2017年,海底撈新開門店的翻桌率在4.6,而2017年總翻桌率在5,2016年的時候總翻桌率只有4.5。

同行業的呷哺呷哺2017年翻桌率只能做到3.3,並且呷哺呷哺的客單價大約是人均50多人民幣,而海底撈的客單價100元左右,一般這樣消費比較貴的餐飲業,翻桌率都是比較低的,而海底撈能做到5。

強行科普:翻桌率(turnover rate)=(餐桌使用次數-餐桌總數)÷餐桌總數,餐廳業者常用「翻桌率」來觀察生意好壞,它真正的意思是:在一段用餐時間內,每個座位﹝或每桌﹞被客人使用的平均次數。

而如今海底撈上市,對於遠高於同行的市盈率以及快8個呷哺呷哺的估值,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表示:

分析師都有自己的觀點,也有分析師認為海底撈的估值很合理,作為公司來說,我覺得我們的估值非常合理,從今日上市表現來看,也體現出投資者對我們的信心。

2

《海底撈你學不會》

海底撈創始於1994年,其創始人張勇以4張桌子起家。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那一年,張勇23歲,在四川省簡陽縣城四知街上開出了一家火鍋店,從四川麻將的麻將術語「海底撈月」中取名「海底撈」。

1999年,海底撈離開四川省,到陝西西安開了第一家分店。在當時的中國餐飲行業,火鍋這樣地域屬性很強的餐飲業態似乎還沒有全國連鎖的模式出現。海底撈也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之後的海底撈一直在擴張,在西安站穩腳跟之後,開始進入了北京市場。

以「服務」聞名的海底撈才算真正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客人在等位的時候可以免費美甲、擦鞋,有求必應。服務員會送免費的水果零食,幫你剝蝦殼,表演拉麵。如果知道客人來自中國的某個地方,還會邀請老鄉服務員為其服務;甚至在洗手間還有人為客人開水龍頭和遞擦手紙等。

2011年還出現了一本書,專門介紹海底撈的管理模式,叫做《海底撈你學不會》。

正式的海底撈員工,要作如下宣誓:

我願意努力工作,因為我盼望明天會更好;

我願意尊重每一位同事,因為我也需要大家的關心;

我願意真誠,因為我需要問心無愧;

我願意虛心接受意見,因為我們太需要成功;

我堅信,只要付出總有回報。

3

「我就是個資本家」

2015年初在一次採訪中,當問及海底撈的家文化時,張勇聲稱,「我就是個資本家!」

其實在沉甸甸的光環背後,張勇的焦慮或許從來沒有離開過。

憂患之中,張勇通過制度與組織變革渡過了數次危機,海底撈也因此從極具「家文化」的企業變成了一個組織森嚴的火鍋帝國。

在這個變革的過程中,它不再是《海底撈你學不會》書中充滿親情的「海氏大家庭」,而成了用較高薪酬刺激員工,保證效率優先、高速運轉的「冰冷」機器。

2017年8月25日,媒體曝光,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後廚有老鼠,用火鍋漏勺掏下水道。

有餐飲行業資深人士評論,該事件中暴露出的最嚴重問題是後廚員工用漏勺挖地溝,這背後反映了「員工態度問題,也是工作流程的問題」。

再進一步深究這個問題,其根源則在於員工高強度的作業。

「員工有一個考核叫廚衛考核,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上客數。」一位餐飲行業資深人士說道,「企業大的時候,全靠考核拉動顧客滿意度,但是他忘了,員工壓力大的時候,接待量太大的時候,動作會變形的,整個生產流程會變形的。」

考核上客數,員工就著急,不然海底撈為什麼老幫你往鍋里下菜?比如海底撈考核上客數,要求六次翻台率,達不到的話,評級無望,當然要讓客人吃了趕緊走啊,這就是用數據拉動的結果。

「海底撈所實施的考核模式在需要衝量的階段是有效的,把用戶拉進來,但過了這個階段,你進入相對安全區的時候,就需要把服務拉回來了。」他說。

不過,大家好像也都忘了海底撈的老鼠門事件了,不然海底撈的翻桌率怎麼還能保持到那麼高?


推薦閱讀:

TAG:海底撈 | 呷哺呷哺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