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巨型塑像立起來,莫迪離「文化勝利」還有多少奇蹟?

兩個巨型塑像立起來,莫迪離「文化勝利」還有多少奇蹟?

來自專欄故事不多191 人贊了文章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馬前卒工作室】

標題是文明玩家的惡趣味,看不懂也不要緊,總之你知道莫迪正在修建當前世界最大塑像和未來世界最大塑像就好。

據外媒報道,印度即將建成一座號稱「全球最高」的塑像,而另一座更高的塑像則即將開工。這兩座塑像都比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還要高一倍多。

據報道,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建在訥爾默達河道一個水壩上的「團結塑像」工程經過三年多後已進入尾聲,預定今年10月完工。這座塑像高182米,印度政府建造此它是為了紀念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之一帕特爾(Sardar Patel)。

印度"世界最高塑像"將完工 比自由女神像高一倍多?

news.163.com圖標

同時,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地方政府也計劃在首府孟買附近一人工島上積極興建一座超級大塑像,要爭奪「全球最高雕像」的頭銜。

這座塑像的基石也是莫迪在2016年奠定的,建造它是為了紀念印度17世紀君主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塑像原本規劃高98米,但地方政府為爭「世界第一」,將塑像的高度提升至212米。

帕特爾是古吉拉特邦農村出身的印度四大開國領袖、國大黨創始人之一,與尼赫魯並稱甘地左右手。君主希瓦吉因為對莫卧兒帝國、英法葡殖民者的反抗,被視為印度獨立運動的民族先驅者。

從歷史階段來看,修巨型紀念式雕像來增強國家自信心,是電影和現代宣傳技術普及之前的手段。在好萊塢乃至寶萊塢欣欣向榮的今天,莫迪還用這套手段凝聚人心,那就得干點比前人更厲害的工程。

就是這種感覺

一 超級巨像

182米高的巨像是什麼概念?胡夫金字塔現在的高度是136.5米,勉強到帕特爾巨像胸口。而金字塔下大上,視覺衝擊比挺拔的塑像要差一個數量級。

「團結塑像」效果圖

把這尊塑像放到世界塑像排行榜里,可以體會到它的不凡:

「團結塑像」與其它巨像對比

剪影也提醒我們,排行榜中的巨像,除了這尊帕特爾像外都是神像。莫迪的巨像堪稱世俗世界的神跡。

從修建模式來看,莫迪的工程計劃也充滿了神秘主義色彩。2010年10月7日,印度官方首次表態有建設帕特爾巨像的意向,就向宗教募集香火錢的模式學習,在全印度設置了36個辦事處,向70萬個村莊號召為神像捐鐵,每個村分配的指標是1公斤。以製造「與神同在」的心理作用。

實際上由於農具鐵品質參差不齊,收上來的廢鐵根本無法用於大尺度結構體,只能作為非結構材料利用,其價值甚至無法沖抵募捐動員的成本。但不論如何,用這種宣傳方式,人民黨在數年間成功讓全印度人民都獲悉,在西邊的古吉拉特邦有這麼一個代表「印度民族」的超級「神像」工程。

從技術角度說,這麼大的塑像是一個超高層建築工程。印度人選在開闊的河谷地貌修巨像,首先要為該巨像構築河中島平台,然後修築一條專用引橋。施工細節如下:

巨像核心筒及引橋,2018年1月工程現場

吊裝金屬面板(幕牆)

在平面圖上,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巨像的兩條腿實際上是兩個鋼筋混凝土筒,內設電梯、樓梯與管井的,並在上部合二為一:

「團結塑像」平面

莫名想起熟悉的台詞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建築材料是在中國生產並裝配的,這麼大的工程,就算是印度民族主義的象徵,要避開中國人也很難:

江西桐青金屬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

從中國公司的描述看,雕像高度調整過好幾輪,當時標書的高度還是157米,為了刷世界紀錄,印度人沒少折騰承包商。

二 鎮水神獸

巨像工程選址也別有寓意。

「團結雕像」與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壩位置

在巨像以東偏南方向,約3公里左右的位置,是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壩。這座水電站壩體雖然不算高,算上基礎只有163米,但總控制流域面積達到8.8萬平方公里,總庫容達到9.5立方公里,裝機容量145萬千瓦——對印度來說,這是他們的「三峽工程」(正版三峽工程2250萬千瓦)。「團結塑像」讓帕特爾面(致)向(敬)這一「超級」工程。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開國領袖和人民共進退,用自己的身軀擔保大壩的安全。

望向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壩的「帕特爾」

這座水電站修得並不容易。

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壩位於納爾默達河上,古吉拉特邦境內臨近中央邦邊界處。納爾默達河自東向西流入坎貝灣,全長1310公里,水系發達但利用率偏低。為有效利用該流域水資源,印度從1947年獨立之初,就仔細規劃薩爾達爾薩羅瓦爾調水工程。由於該工程涉及古吉拉特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與拉賈斯坦邦等4個邦,為協調邦際矛盾,還專門成立了納爾默達法庭。1979年,納爾默達法庭做出了最終裁決,確定了工程細節,並於1987年動工。

然而,由於大規模蓄水會導致上游沿岸農田淹沒,大量村民需要搬遷,於是引發了一系列抗議活動,還被拍成了不少電影。比如,1995年有一部紀錄片《拯救納爾默達運動》,尋求社會和環境正義,獲得了印度1996年最佳紀錄片電影獎;2002年還有一部紀錄片《淹沒》,講述了一個家庭決定留在家裡淹死,而不為大壩搬遷。有的作家甚至將大壩與核武器相比,稱「都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是政府用來控制人民的武器」。

地主、小農捍衛土地,文藝工作者兩面煽情,導致這項原本能惠及4000萬人口的水利工程一拖再拖,直到2017年9月17日,大壩才在莫迪主持的開幕式下正式啟用。

和塑像高度不斷變化一樣,大壩的高度也在漫長的修建過程中不斷調整, 1999年2月,印度最高法院批准壩體從80米提升到88米,次年又批准到90米;2002年5月,納爾默達管理局批准將壩體高度增至95米,兩年後又批准到110.64米,再過兩年又放寬到121.92米;2014年,納爾默達管理局批准到138.68米,三年後,在工程最後收尾階段,才批准到163米。

雖然不太懂水利,但看到最後又l臨時增加幾十米壩高,頓時也覺得需要修個雕像「」一下龍王了。

三 帕特爾是誰

從莫迪的角度來說,在大壩對面立一尊帕特爾巨像,也是為了奪回印度政治形象工程的「平衡」。因為薩爾達爾薩羅瓦爾大壩雖然是是莫迪的政治面子、是古吉拉特邦驕傲,但它的奠基人是尼赫魯——莫迪所屬政治勢力的對頭。所以必須讓自己一方的標誌性人物站在對面。

這個帕特爾到底是誰呢?

印度人通常在瓦拉卜巴伊·帕特爾(Vallabhbhai Patel)名字前面加上薩達爾(Sardar)作為稱呼,薩達爾在印度多地語言中都有領袖的意思,類似於我們稱」X主席」。帕特爾是印度現代史上的核心人物。

帕特爾生於1875年英佔時期,他原本計劃攢錢去英國學習法律。通過自學讀書,帕特爾逐漸在當地成為小有名氣的律師,當攢夠錢準備去英國時,家族中的兄長找到他,以兄長優於弟弟的傳統,要走了這筆錢,「替」他去英國讀書。等到帕特爾再次攢夠錢去英國留學,他已經36歲。

穿著英式服裝的青年律師帕特爾

留學歸國後的帕特爾成了艾哈邁達巴德市的衛生專員。起初他對政治並無興趣,但隨著甘地政治活動的影響,帕特爾步入了政治舞台,並於1917年9月在博爾薩德發表演講,鼓勵各地聯名簽署甘地請願書,要求蘇瓦拉從英聯邦中獨立。10月,帕特爾在古吉拉特邦政治會議上會見了甘地,並成為古吉拉特邦薩博哈機構(國民議會古邦部隊前身)的秘書。在甘地鼓舞下,帕特爾積極為反殖民奴役,以及屠殺援救而工作。隨後他在政治運動中越走越遠。

此後,帕特爾在古吉拉特邦開展了一系列政治動員工作,走遍一個個村莊,鼓動村民拒絕向殖民政府交稅,掀起了整個邦的反抗浪潮。1920年,帕特爾贏得古吉拉特邦大選,成為新成立的古吉拉特邦邦級國會主席。隨著參與甘地非合作運動,帕特爾丟掉了以往的英式服裝,穿上了傳統服飾。在20年代,帕特爾數次當選艾哈邁達巴德市的市政主管,為當地電力、給排水、衛生、教育、抗災等基礎設施建設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在20年代末古吉拉特邦陷入災荒後,帕特爾號召全邦抵制交稅,最終被警方逮捕並秘密宣判,不久後甘地也被捕。帕特爾的被捕在古吉拉特邦掀起巨大抗稅浪潮,殖民政府當局被迫釋放了帕特爾與甘地。在甘地-歐文協定簽署後,1931年的卡拉奇會議上,帕特爾當選為國會主席,並組織將沒收土地歸還古吉拉特邦農民。倫敦圓桌會議失敗後,1932年1月,帕特爾與甘地再次被捕入獄。甘地與帕特爾在獄中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1934年7月獲釋後,帕特爾在全印度組織國會選舉工作。但由於出身於古吉拉特有特殊地位的種姓家族,以及受到英國文化影響,帕特爾支持以大資本與地主為階級依託的制度體系,並在1936年國會大會上與尼赫魯發生衝突,反對通過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政治聲明。

二戰爆發後,帕特爾對尼赫魯撤銷各級議會,推進國家一體化表示支持,而這與甘地的政治主張相反。甘地在二戰中以反戰名義拒絕支持英國,帕特爾再次跟隨甘地參與了「退出印度運動」這一著名政治運動,並於1940年後兩次入獄。

1945年6月,帕特爾出獄後意識到英國正在準備放棄在印度的殖民權力。在之後的印度獨立過程中,作為第一副總理與總理尼赫魯共同領導國家。由於反對尼赫魯在民族、土地、資本等問題方面的左翼政治路線,帕特爾幾度向甘地表示想要卸任,1948年1月30日,甘地專程拜訪帕特爾,挽留其繼續在政府中任職。結束會面後,甘地剛出門就被刺殺。

帕特爾與甘地,20世紀40年代

甘地死在眼前對帕特爾打擊非常大,而次年他女兒又墜機身亡,帕特爾在精神打擊下健康狀況迅速惡化,於1950年病故。

帕特爾參加反殖民運動早,死得早,沒機會落實自己的政治主張,所以聲望非常高。然而,從執政方向上說,帕特爾依託大資本家與地主,反對尼赫魯工業資本國家化與土改,是典型的貴族反動政治。而甘地又是個文化工作者,缺乏執政素養,對帕特爾的具體政策並不激烈反對。這兩個人相繼死掉,留下相對正常的尼赫魯執掌國家,這也算印度人民在不幸中的幸運。

莫迪作為人民黨領袖,需要為反對國大黨尋找政治依託,而與尼赫魯有矛盾,自己聲望也不錯的帕特爾因此被選中。不過僅僅綁定一個開國領袖,還不是莫迪修建超級塑像的全部目的。事實上,更龐大的帕特爾高種姓群體,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地方勢力,也是莫迪急需鞏固的財源和票倉。

2015年,古吉拉特邦帕特爾高種姓群體曾爆發一次大規模抗議事件,針對政府對賤民的就業福利政策,對莫迪政府表示不滿,而這些人曾經是莫迪的鐵票倉:

印度總理莫迪老家古吉拉特邦25日爆發的騷亂仍在發酵,50萬人的打砸搶燒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印度政府已派遣大批軍警進駐,實施宵禁斷網。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次騷亂的參與者以高種姓的帕特爾人為主體,理由竟是不滿政府對窮人的政策支持。實際上,帕特爾人長期以來都是莫迪的堅定支持者,這次大規模抗議,正是帕特爾人在古吉拉特邦強大勢力的體現,更有批評者稱,這也是莫迪的人民黨長期奉行宗教、種族主義政策的後果。

印度總理莫迪老家50萬高種姓者騷亂致上百人傷亡 軍警鎮壓?

www.guancha.cn圖標

帕特爾(Patel)來自於「patedar」,意為「由王子命名的跟蹤記錄莊稼的管理員」,「pat」意為一塊土地。帕特爾本身在印度種姓制度中地位並不算高,在歷史上只相當於村長。但受益於英國殖民者的土地改革,帕特爾人在近代迅速積累起財富,並成為古吉拉特邦地區建築、化工、製藥等行業的執掌者。

帕特爾人在全球範圍的印度裔群體中,都代表了財富與消費能力。印度有個段子說,印度人去美國可以在任何地方免費登機——只需要查看當地電話簿並打給帕特爾人。雖然段子很無腦,但無疑可以襯托出帕特爾人在印度社會中的財富地位。

這都是莫迪需要積極籠絡的政治資本。給他們的代表人物立一個像,算是很便宜的投資。

四 下一個奇蹟

但帕特爾作為政治標籤,還遠不足以支持莫迪重構現代民族主義。莫迪在常年執政中,強化印度教與穆斯林對立情緒來鞏固支持率,在古吉拉特邦執政期間坐實甚至默許對穆斯林的屠殺,眼下還要將宗教-民族仇恨的戰火染遍全印度。為了渲染仇恨氣氛,莫迪還需要來自歷史人物的反穆斯林標籤——而帕特爾是主張民族融合,善待穆斯林的。

所以,在帕特爾巨像之後,莫迪還得修一個更高的奇蹟。

莫卧兒王朝時期的歷史人物,反抗莫卧兒穆斯林的馬拉塔王國國王希瓦吉(1627-1680)因此入選。希瓦吉也是古吉拉特邦南端,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歷史傳奇人物。希瓦吉與莫卧兒王朝的奧朗則布出於同一統治時期,曾一度開疆擴土,將莫卧兒王朝在南部德干高原地區分封的蘇丹國打崩,建立了覆蓋南部印度的統一王朝,是南印度征服者。然而在奧朗則布大舉南下後,希瓦吉在難以力敵的情況下,與莫卧兒王朝和談。希瓦吉死後,奧朗則布餘生都在德干高原上進行征伐,仍然無法平定南方戰亂。希瓦吉雖然沒能完成推翻莫卧兒王朝的壯舉,但他卻為莫卧兒王朝退出南印度奠定了歷史基礎。

傳說中下一個巨像的剪影,暫無法證實(但願不是真的)

因此,莫迪在塑造現代印度民族神話時,要把希瓦吉樹立成一個「無法被征服」的印度形象。

莫迪祭拜希瓦吉

莫迪不滿於印度當前聯邦式制度,一心想要構建一個強力的大政府,以貫徹其施政政策。而從殖民史中走出的鬆散印度聯邦,既無大政府制度慣性,又缺乏統一共同體想像,莫迪劃掉了階級鬥爭、國家主義等選項,從最保守的宗教出發,用宗教信仰劃分民族,而且以血淋淋的民族仇恨手段重構民族主義。

莫迪樹立的最後一個巨像,可能就是扛著核彈的甘地了。

(完)

相關內容:

向外星發信息,怎樣才能假裝自己文明已經很高級的樣子??

www.zhihu.com圖標為什麼「我」會出現在人類文明的如此前期??

www.zhihu.com圖標

更多深度文章請關注本人公眾號【馬前卒工作室】

被刪除的文章在那裡都可以看到!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印度 | 文明遊戲Civiliz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