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只有少數人讀過的奇書,真是被名字耽誤了。
來自專欄啊邦同學的筆記本82 人贊了文章
4天前首發於公眾號:啊邦同學。
這本只有少數人讀過的奇書,真是被名字耽誤了。
我很早就想「逢人安利」一本奇書。
「既給人雞湯,又告訴人怎麼喝」的典範。
但它實際上一直壓在我電腦藏書庫里,我憋著從沒有跟身邊任何一個人宣傳過。
因為我臉皮比較薄,怕周圍人說我是「油膩的90後」。
因為這是一本光看題目,容易就讓人覺得,讀這本書的人,大概率是個「職場奴才」的書。
就是它:
《參謀助手論——為首長服務的藝術》
這本書的傳播範圍之窄、受眾之少,對比起它裡面的「乾貨」分量,實在算是被「耽誤」了。
為什麼?
第一,這本書的標題,起得非常不符合當今90後的工作狀態和生活價值觀。
「為首長服務」,所謂的「首長」是誰?當今的「90後」的工作狀態,是否還需要「藝術性」地為「首長」服務?
以上問題在20年前,根本不是問題,但是現在,大部分「90後」其實是排斥這種「服務上級」的工作方式和狀態的。
知乎有個特別火的問題叫做:
為啥現在的90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979915)
關注者8000,被瀏覽500萬,裡面的高贊回答清一色地痛斥傳統的上下級明晰、下級天然服務甚至是討好上級的職場制度。
如果我逢人就安利這本書,估計到後來,我在朋友中的形象就成了「第一批油膩的90後」,我犯不著僅為了私人興趣去宣傳一本書而背上這個評價。
第二,這本書裡面講的內容過於赤裸和現實,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體驗。
我摘錄一些裡面有意思的文字:
對首長的吃、喝、送、拿等生活習慣,要辯證地分析,它們具有多重性:有政治交易;有友誼交往;有情感補償;還有利益均衡。
概括起來,可以說是權錢交換;人情世故;禮尚往來;感恩戴德。不能一概視為腐敗。請客送禮在我國是有久遠歷史的習俗,屬人之常情。過春節時,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少不了送盒點心。 你送我。我送你,轉了大圈,又被送回來了。親家來串門,不加兩個好菜就不像話。其實這樣的請客送禮也沒啥意思,但又不可缺少。
老首長來看望,能不吃點好的嗎?臨走時能不送 點東西嗎?你有今天,都是人家培養的,這是情感補償,談不上腐敗。
我第一次看到以上文字的時候,不禁感慨:
這20年前的前輩們真TMD敢寫啊~按照今天「八項規定」的標準,這屬於分分鐘要被干進監獄的節奏。
還有一些搞笑的:
根據一般經驗、秘書對首長在公開場合出現的缺點毛病,應採取以下態度:
第一,不當眾理采。視而不見,裝不知道,順其自然,讓首長自己去糾正,或者等待適當時機再提出來。有位首長愛罵人,「媽個屁」是他的口頭語,講五分鐘話要罵上好幾句。一天一批男女大學生來部隊鍛煉。秘書陪首長去看望。交談中不時帶出這句口頭語,當著眾人面秘書不能糾正,裝沒聽見,面部表情一本正經,周圍的人也就沒有大的反應。回來的路上,秘書說:「首長, 晚上開座談時,您講話時可別像訓戰士樣,女孩子一罵就該哭了。」 座談會一開始,首長講話,他剛說了一個「媽」字,發現一些女學生掩住臉笑,或者低下了頭,猛然想起了秘書的提醒,忙改口:「媽,啊,媽媽爸爸供你們上大學挺不容易。」
總之這本書的描述語言,特別地直白,簡直直白到猶如輔導員在跟你面對面談話一般,循循善誘,輕鬆自如。
有人覺得:
這本破書不就是教人請客送禮、阿諛奉承,老老實實地當個奴才嗎?
有人覺得:
我工作正正經經,不需要人教我這種「旁門左道」甚至是「歪門邪道」,我工作努力就可以過得很好。
那真的讀歪了。
80後的尾巴及90後,作為中國第一批大規模的獨生子女群體,大部分人的小時候都沒有體會過看人臉色生活的經歷——看人眼色行事這種基本生存之道,主要存在封建社會,小作坊學徒制的落後系統。
因為從小被保護得很好,所以自然在小事情上的察言觀色能力,比父輩那一代要差很多。
又因為沒經歷過,所以覺得:那些已經存在的陋習,終究要被替代,而且「我自己肯定不會被影響」。
以上這種言論,都是不願走出心理舒適區學習和格局不夠的典型。
其實,了解這些,把裡面的故事,當做一些奇聞異事來看,並不會讓你變成一個阿諛奉承的油膩「90後」。
反而,我相信會讓你以最省力的方式,了解到中國軍、政、商的多種體制里,大部分人從不去思考,更無緣得見的現象。
眼界的開闊和個人積累,往往都是從你學習和見到那些自己以前從不這麼覺得的東西中來。
所謂的「見過黑暗依然相信光明」,說的就是這個。
更何況,這本書寫的其實並不黑,別被表面誤導了。
全書不到300頁,一個下午可以看完,就算不能堅持讀,裡面的每篇,都是一篇獨立的小文章,小說都沒那麼有趣。
剛建的公眾號:啊邦同學(abangwhu),我盡量早上7點半推送,不是每天,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在寫,能力有限,不好意思。
願你珍惜自己和眼前。
鞠躬,後台多給建議和支持,謝謝。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