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世界假象的早晚,決定了人的命運!

看破世界假象的早晚,決定了人的命運!

來自專欄老方22 人贊了文章

那些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教父》里的這句台詞意味深長,值得讓人警醒。

人是社會人,從小到大,其實是一個不斷被環境馴養的過程:父母讓你做個乖孩子,學校教你做個好學生,單位希望你做個優秀員工。。。

你天天聽到的都是大道理,但社會只看你有沒有錢。沒有,是你沒有聽從大道理;等你有了,是大道理的功勞。

過去,積蓄了你所有的力量;過去,也隱藏了最大的套路和惡意。

生活,就是一場《楚門的世界》式的逃亡,五彩斑斕的畫布背後,才是人生的真相。

好的演員,既能沉浸在角色之中,又能抽身而出。既能笑別人,也能笑自己。既知道真相,也能和光同塵、熱愛假象。

人生本就是借假修真。

2006年,步步高董事長、oppo和vivo掌門人段永平以62萬多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在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時候,段永平帶了一個只有26歲年輕人,他就是如今高光閃耀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一次昂貴、頂尖的飯局能有什麼收穫?

黃崢說,「巴菲特講的東西其實特別簡單,是我母親都能聽懂的話。這頓飯對我最大的意義可能讓我意識到簡單和常識的力量,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當你對一件事做判斷的時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實,了解之後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對事實時是否還有勇氣用理性、用常識來判斷。常識是顯而易見、容易理解的,但我們各種因為成長、學習形成的偏見和個人利益的訴求蒙蔽了我們。」

所謂借假修真,不過是一個不斷穿衣服又不斷脫衣服、弄髒自己又洗乾淨的過程。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人大概都會遇到一次看破世界假象的機會。

如果說黃崢是靠貴人指路,那麼三十多年前的馬雲卻是自己爭取來的脫胎換骨。

1980年,在西湖邊,少年馬雲主動認識了澳洲人Ken Morley和他的兒子David,從此開始了一場傳奇的跨國友誼。1985年,21歲的馬雲讀大一,Ken向馬雲發出了去澳洲旅行的邀請。

於是馬雲用半年時間申請了護照,又在被拒簽7次後,馬雲終於獲得了走出國門的機會。

「我出生在中國,100%中國製造,但澳大利亞之旅真正改變了我,我沒法形容這改變。紐卡斯爾的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沒有那29天,我永遠不會像今天這樣思考,當我回到大陸時,我完全是另外一個人了。」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陷在盲人摸象般的一孔之見里,而馬雲在澳大利亞得以換了個視角看世界,他說書本上學到的、父母告訴我們的,可能不全是真的,這個世界太有趣了,太獨特了,你需要去體驗,然後用你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我們無法揣測馬雲當時的體悟對他後來的傳奇創業有多大推動作用,但澳洲29天帶給馬雲的影響無疑是確實存在的。

這種特別的人生體驗對人的思維突破至關重要,就像《黑客帝國》里的尼奧真的覺醒後,才發現致命的子彈只是幾個可以隨意終止的數據。

世界是多元、多維度的複雜生態,生活開一扇窗戶,看到不同的景物,聽到不同的聲音,人就不會變成固執己見、冥頑不靈的蠢貨。

電腦和互聯網上運行的,從來不是一套程式。

一心一世界,人所感知到的是客觀,還是包裝而成的假象,決定了人的行為邏輯,是謂命運。

比如,人們為了賺錢而賺錢,習慣了和別人的對比,時刻沿襲世俗的慣性前進,又怎麼可能跳出庸常的程式呢?

喬布斯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年輕人,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可有人只會認為這是自私、無聊、無用的廢話——這些話又不能讓他多賺錢。。。

哪有什麼道理可講。

迷失自我的人,有一種「幸福的安全感」,猶如羊羔融入羊群。但羊群的模式是,哪怕狼在捕殺身邊的同類,但他們也不過是換個地方吃草而已,明哲保身的另一面不就是自私自利、冷漠麻木嘛。

我們從小都背過「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可長大後有幾個不碌碌無為的,有幾個不虛度年華的?

為了逃避悔恨和羞恥,人們很容易就學會了自欺欺人,變得自私麻木。

討厭、躲避變化是人生老化、僵化的開始。而「頓悟」的時刻是打破這種僵化狀態的機會,這影響你一生的決定、經歷,畢竟,死氣沉沉的日子有什麼意義。

過去的所思所想決定了人的現在,而你現在的每一個決定,都影響著你未來人生之河的流向。

對於謊言和假象,想想自己,是不知道,還是不願意知道——誰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有時候,醉後嘔吐的人反而會有偶然的清醒。


推薦閱讀:

TAG:命運 | 馬雲人物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