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積陰德五讀書

四積陰德五讀書

來自專欄萌穀人82 人贊了文章

這兩句話說得好像是人怎麼改變自己的命運。前面一句是:一命二運三風水。

命運風水都比較難搞,積德跟讀書就很具有可行性了,特別是讀書。

積德這種事情不好發表,別人也不太好知道。從小到大我知道的以積德著稱的人一共就倆,一個是雷鋒同志,是日記本被公布所以大夥都知道了。再一個是陳游標,人說是搞暴力慈善的,他幹了什麼好事兒,大家一準知道。

把暴力放到慈善前頭,特別有呈現力,體現了一種不可遏制的衝動和無可動搖的決斷。有暴力慈善,就有優雅慈善,比如自己弄一功勞簿,干一件積德事兒就寫上去,也不發表,自己哄著自己玩兒。這就是優雅慈善。

關於積德這個事兒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我以為,做了好事兒最好趕緊忘掉,一個是不會有思想包袱,把自己架得高了反而下不來了,再一個是不會滋生傲慢,不會總覺得自己才是合乎道德,別人都是三觀不正。倒是做得不好的事情應該記下來,如果非要記點兒什麼的話。

人生大約是像打鐵而不是積貨,把壞毛病都去掉了,人才更瀟洒,而不是去把好東西都攢起來,時時看顧,乃至於讓別人看顧,以至於產生自己是個多優秀的完人的錯覺。

我打小知道有兩個人正好是極端,一個是雷鋒同志,喜歡記好事兒,後來境界越來越高。另一個是蔣介石,喜歡在日記里罵自己,後來地盤越大越小,只好地圖開疆。

這兩個例子好像證明了我立論的失敗。無所謂,九死其尤未悔。

說到完人,最近又看到一個討論。問曾國藩是完人嗎?

曾先生的評價光是在我的成長曆程中就過山車一般几上幾下。我讀中學的時候,曾先生是屠殺太平天國義軍、一度狼狽到要跳河自盡,封建頑固勢力的代表;我讀大學的時候,曾先生是什麼立德立功立言的曾文正,近代史完人;最近風頭又轉回去了,曾先生成了清廷走狗,韃子的馴服工具。

這裡面我最膩歪的就是這個「三立」,就是論證曾國藩是完人的那個成就標準,立德立功立言之類。一個書讀酸了的王八蛋發明了這麼一套寒磣的量化工具,然後被更酸的王八蛋拿著到處衡量。比如拽一個帶過兵的文官,拿幾件鎮壓動亂的所謂功績,再和留下的文章、占祖蔭的後代往塊兒一湊,嚯,完人了。盡善盡美。

我們中國人一向是有對他人進行道德評判的傳統的,並且自動接受這種道德評判,於是常常搞一些非常扭曲的儀式感,乃至於把鮮活的生活也搞成僵硬的儀式感。

關於金庸的武俠,我一向不算太喜歡,但是《倚天屠龍記》里張三丰的出場我卻很喜歡,邋邋遢遢,衣服髒兮兮,沒有藏污納垢的風度,談什麼一代宗師?張三丰的祖宗老子不也說嘛,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前段時間我在看《大宅門》。大宅門是一部好作品,《紅樓夢》式的作品,劇情啊表演啊,都好。但是有一個情節我實在看不下去。白家三爺答應替日本子做偽會長,下面就有個人罵他,結果三爺這完全是使的計,是要誆日本子,臨了把日本子臭罵一頓吞鴉片自盡了。這時候原先罵他那人,撲通一下跪下去,大喊「流芳千古!」

坦白講,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三爺不肯和日本子合作,又報復了一下,確實能算是他糊塗一輩子到老做了一件光明磊落的事情。但是那個前罵後跪的實在令人不快,硬要拿自己的節烈觀把人家給節烈了,彷彿不聽他的都是混蛋,而他認同的便要流傳千古。這就有點暴力節烈的意思了。

把三觀問題上升到邪教本質,是我們這個無神論國度的一大發明。

最近對三觀正的推崇又起來,我所以才想到這個事兒。

一群陌生人在網路上認識交流,扎堆抱團就已經無聊,還非要通過扎堆抱團輸出點三觀,合於自己的才是公序良俗,不合於自己的就人間失格。「巨嬰」、「屌癌」、「跪久了起不來」、「何不食肉糜」這類,均屬這一號。

還有一種近乎罵人的讚揚,曰人美三觀正。

實話講,人美三觀正的誇獎實在有點沒話找話。就算不考慮審美同質化下出現的網紅臉,算你是真美,可美不美是爹媽生的,有什麼可讚揚的?這三觀正就更有意思,一副婊貌岸然、不可侵犯的派頭。

當年孔子誇盜跖長得帥時盜跖都不樂意,說我長得帥是我爹媽生的用得著你告訴我?你這麼說,分明就是阿諛奉承。今天「人美三觀正」倒是連奉承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誰也求不著誰,當然就沒必要奉承了),於是就只剩下了近似廢話的誇獎,而當你用廢話去誇獎一個人的時候,無非就是在暗示對方實在沒啥可誇了。

可惜連盜跖都不接受的讚揚,偏偏有人甘之如飴。或許這就是盜V吧。

然後就是讀書。

讀書這個事情,我是經常乾的,實話講也沒什麼難度。如果你實在沒什麼事兒幹了,又不想睡不著眯著,那就讀書吧。不過現在包裝一下,「繼續學習」、「終身學習」、「精進」什麼的,立刻就顯得很高端了。好像原來的閑著沒事兒干就不再是沒事兒干,原來的窩在沙發上犯懶就不再是犯懶,而是無數的積累向著更好的明天,分分鐘就有所改變了一樣——我不是反對改變,恰恰相反,我一向是個改變主義者。我只是覺得這種改變背後的指導思想過於睿智,就是總想著把自己遭遇的一切都轉化成高低關係,然後一門心思往上爬。

同樣喜歡笑話讀書為榮的知識分子的毛主席曾經講過:坐地日行八萬里。坐地上啥也不幹就跑了八萬里,跑了八萬里也不過是坐在地上。

無非是坐在地上的事兒,有必要為了這八萬里而沾沾自喜嗎?

把讀書的事情功利化,說不準也是高考教育的荼毒,滿世界尋找知識點。再要不就是受了武俠小說的毒,老想著找武功秘籍,老以為讀書才叫學習。那個什麼「終身學習」的噱頭簡直要笑死人,難不成還有誰可以一輩子永遠不長進?

郭敬明倒是表露過類似的觀點,羨慕彼得潘,永遠長不大之類。可巧的是,郭敬明自己就是寫書,而長不大的人越多,對於他越有利。

小寶兒啊,這是奇形的愛(無錯別字)。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凱鵝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學習 | 終身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