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海之畫TOP10

【特刊】海之畫TOP10

來自專欄反派的孤舟36 人贊了文章

再不寫文就斷更的專欄,今天來說說畫,看看海在畫布上是怎樣一種風景,有什麼莫名其妙的故事。

1、 《狄奧尼索斯航海》

這是最早將航海用畫筆記錄下的作品,繪製在一件黑色雙耳陶杯的底盤上,作者是公元前7世紀的希臘畫家埃克斯基亞。酒神狄奧尼索斯側卧在方帆小船上,代表海盜的魚群環繞四周,上方是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組成的圖案,也是酒神的象徵。狄奧尼索斯是渣男宙斯的私生子,被山林女神收養長大,在他返回希臘的途中,誤上了一條賊船。海盜想把狄奧尼索斯賣做奴隸,結果海里生出巨大的葡萄藤纏住船隻,海盜們紛紛驚慌跳海,結果都變成了魚。

狄奧尼索斯是一位悲劇色彩的英雄,背負著原罪,成年後仍受到天后赫拉的迫害,瘋瘋癲癲,到處流浪。他教會農民們釀酒,因此被稱為酒神,古希臘每年以酒神祭祀來紀念他,並由此發展出古希臘悲劇。我讀的第一本哲學書是尼採的合集,雖然讀得半懂不懂,但是《悲劇的誕生》裡面起碼了解了日神和酒神,這是我美學觀念的一個基礎。

回到這幅畫,你說它好在哪呢?線條美?抽象美?是沒錯,但更重要的你要了解一下美術史的風格進化。古希臘的黑繪紅繪之前是古埃及壁畫,回憶一下那種橫平豎直的絕對二維感,有沒有發現多了線條上活潑的變化?古希臘的藝術風格,宏觀上是講求勻稱和比例,微觀就是曲線美。在杯、盤、瓶、罐上作畫,畫布本身就不是平直的,而是有曲率的空間,要使繪畫呈現一個好的觀感,線條其實也是要把握空間感的。

2、 《海神的凱旋》

過了壁畫和瓶瓶罐罐的時期,繪畫就成了一種力圖在二維中表現三維的藝術,受宗教影響,致力於製造幻想中的圖景。這一幅是法國畫家普桑作品,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描繪的是波塞冬和安菲特里忒在海上巡遊的場景。畫中元素豐富人物眾多,卻繁而不亂,十分講究對稱和結構上的穩定性。橫豎兩條中線、從左右小天使往對角拉線匯聚於女神的面龐,左邊駕馬車的波塞冬和右邊被海怪馱著的蛇髮女妖美杜莎相平衡,色彩和明暗都達到了和諧。

這裡又有個渣男的故事,美杜莎原來是雅典娜神廟裡的祭司,波塞冬直接在神廟中強暴了美杜莎,玷污了神廟,結果波塞冬逍遙法外,美杜莎卻被雅典娜怪罪,變成了具有石化能力的蛇髮女妖。嗯,傳說中的智慧女神真是棒棒噠,不解決問題,倒解決了受害者,頗有維穩之風,亦深得現代網民性別歧視思路的精髓。

我其實對古典主義並不是特別感冒,早期依附宗教,後來依附政治,出現雅克·路易·大衛這樣庸俗的藝術家,很美,也很庸俗。但古典主義有一點不容抹煞,技巧的豐富提高了繪畫的藝術性,進而發揚了人性。「神是不穿衣服的」這一真理保證了一代代的古典主義畫家可以心無旁騖地描繪裸體,隨著它從被觀看的客體成為超越性別的主體,觀賞性進化成了更高的審美價值。

3、 《海港日出》

法國風景畫家克洛德·洛蘭有許多以海港為基本素材的作品,風格非常好辨認。海港邊總有莊嚴宏偉的古代遺迹,似乎是對傳統神話主題的傳承,然而風景是主角,人物是點綴,真正主宰畫面的金色光輝映照下的美麗風光。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個人、遠處的山、水和景物,無不反射著日出日落時的金色光線,使整個場面理想化和夢幻化。

文藝復興後,繪畫真正走向世俗化的主題,擺脫對宮廷貴族和天主教會的依附,開始為新興的市民階級服務。新興國家經濟和文化上的發展,市民的生活和審美需要更多的繪畫品種,比如寫實手法的市民生活和自然風景等。這一時期最有名最常見的是荷蘭風景畫派,法國和義大利也蔚然成風,另一邊的英國,清教徒的興起使得新興階層更加青睞自然質樸的生活方式,亞歷山大·蒲柏等文化人的趣味也引領著古典主義和田園牧歌的方向。

這是我最感興趣的一個綜合性、通識性的問題,就是藝術的變遷僅僅從單一領域去縱向透視的話,其實堪可玩味的不多,而且人的欣賞口味也會逐漸偏向性。這就像一根線串起了珍珠,你只會注意個體的成色,但如果加上橫向的角度,比如文學的、社會學的、歷史等方面對比印照,就感覺耳目昭彰,能看到更加新異的整體畫面。

4、 《梅杜薩之筏》

這幅畫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法國畫家泰奧多爾·籍里柯作品,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轉型的代表作。我是小學時看《十萬個為什麼》認識這幅畫的,問題是為什麼海水越喝越渴。此畫取材於真實事件,1816年7月,法國政府指派駕駛「梅杜薩號」巡洋艦遠征塞內加爾,貴族出生的船長肖馬雷對航海一竅不通,船在西非途中擱淺沉沒後,置全艦400餘人不顧乘救生艇逃跑,剩餘150多人只能利用臨時搭建的一隻小木筏,漂泊海上逃生。淡水食物消耗殆盡後,船員在狂風惡浪中掙扎,喝海水,甚至互相殘殺,啃食死人肉,小木筏成了人間地獄,最後僅生還十餘人。

這幅畫不僅在創作上展現了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在構圖、明暗、情態上完美渲染了悲劇氛圍,還展現出新聞性和紀實性的力量。為了維穩,路易十八政府想方設法遮掩事件真相,僅在報紙上發布短訊,輕判船長降職和三年短刑,激起了倖存者和世人的憤怒。籍里柯為了讓作品盡量展現真實,親身到西非沿海體驗,拜訪海難的倖存者,去醫院裡觀察重危病人垂死痛苦的慘狀,對黃疸病人進行寫生,描摹真實的屍體。就連木筏,都專門聘請倖存者中的木匠扎制模型來臨摹。藝術是藝術家內心的投射,籍里柯對畫的追求,也反映出他本人被時代影響的心緒和想法。當時處於法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革命時代,資產階級和貴族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衝突,而這一事件自然就有廣泛的熱度,在經歷了巴士底獄的革命激情、雅各賓的恐怖政策和拿破崙的英雄主義後,歷史又暫時倒退回復辟王朝,法國人民的心情就如同在驚濤駭浪中的孤舟,痛苦而彷徨,既充滿絕望又抱著希望。

在我看來,這幅畫是藝術、文化、思想和政治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因此不得不提。

5、 《藝術家在帕拉維斯海邊》

這是法國寫實主義大師庫爾貝作品,用色對比強烈,黃色的沙灘、黑褐色的礁石、深綠的大海中用黑色表現波浪、用少許的白色表現浪花,通過色彩對比,表現出海流的方向和海洋的深度,遠處的淡藍色勾勒出低低的雲團。構圖本來是個「天、海、岸」的三分法,但實際的分割只有海天線,海洋和沙灘作為一個相對動態的整體,和靜態的天空形成1∶1的比例,以此拉近了人物和自然的距離。人物位於畫面的左下角,腳踏礁石,面向大海,揮舞帽子形成對話感,展現的是現實主義的情懷。

這一幅更多地是我個人愛好,更能體現畫家風格的還是下面這幅創作於1869年的《海浪》。同年,英國攝影家羅賓森寫了本書,叫做《攝影的畫意效果》,這很有意思。攝影作為一門新興的技術,它想超脫記錄功能轉變成一種藝術,就要想淵源深厚的繪畫學習,而繪畫在尋求新的美感和意義的過程中,也在試圖向攝像的特質上做突破。攝像的特質是什麼?雖然它色彩貧乏、氣勢薄弱,但是夠寫實。而庫爾貝致力推進的寫實主義,就希望達到美感和寫實兼備的境界。當你在美術館裡直面庫爾貝畫作時,那就像是巨幅的攝影作品,表現力和衝擊力十足,又比攝像作品還美。

然而畫家們並不只滿足於寫實,他們很快發現光與色彩的真實更值得玩味,隨後就誕生了印象派。在此期間,他們還醉心於尋找異域的風味,比如日本浮世繪。

6、 《神奈川沖浪里》

又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葛飾北齋的不朽作品。幾個特點非常明顯:色彩明朗、畫面精緻、構圖富衝擊力。 之前「海之歌」推薦里我提到德彪西的作品《大海》,就是對這幅畫的音樂演繹,還用了原畫作為唱盤封面。

浮世繪也是人們熟知的典型日本畫風,也是東西方繪畫藝術交互影響的典型樣本。一方面,許多日本畫家將西方遠近透視法用於描繪街市、風俗、娛樂生活的版畫,形成了浮世繪的雛形;另一方面,隨著日本與西方的交流日漸增多,西方畫家注意到了浮世繪和油畫迥然的獨特美感,也開始模仿、吸收其中的趣味進行創作和發揚。比如印象派的梵高和馬奈、莫奈等都極其熱衷於收集浮世繪作品,梵高仿繪歌川廣重的作品還頗有名氣,各種畫冊里都看得到。

7、 《Chelsea,1872》

彷彿遠遠傳來一些悠長的迴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統一體,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樣茫無邊際,

芳香、色彩、音響全在互相感應。

——波德萊爾《感應》

接下來是另一位受浮世繪影響的畫家,與眾不同的印象主義畫派作家惠斯勒。他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時期,當他略有名氣時,相對保守的現實主義批評家佔據了主流,他還曾因拉斯金的批評打過官司;而當印象派大行其道時,他的畫風又有顯著的區別,這種四三不靠的狀態讓他和他的作品歷來受到低估。但他是較早具有通識觀念的藝術家,試圖在繪畫里找音樂的感覺,我覺得這點很了不起。

惠斯勒有個著名的信條—「為藝術而藝術」,所以他已經脫離了寫實主義試圖講述故事或複製自然的方向,轉而追求線條、形式和色彩的和諧布局。這種布局如何和諧呢?他覺得,最好是像音樂一樣。所以他早期就把自己的系列作品命名為交響曲,後來跑倫敦畫了一堆畫,有人讚美說他的話像夜曲,令他大喜過望,覺得這就是他追求的風格了。所謂「夜曲」(nocturne)曲式,優美,低沉,又模糊的感覺,在惠斯勒的畫中體現為一種混沌感,創作理念和技法上都很混沌。他想畫什麼,就是晚上出去溜達,凝視、感知夜中景物,次日清晨開始速畫。如果滿意就完事,不滿意就全部刮掉,第二天繼續。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整幅畫藍灰的基調看起來很模糊,但是色調的融合卻是很纖細的,雖然包含了濃厚的即興因素,但畫家通過調節介質的粘度嚴格控制著色層的相對透明度或不透明度,給人直覺上的真實感。雖然他畫的是泰晤士河,但是和我在海上的感覺是完全相通的,就是你經意不經意地看一片景色,留在你腦子裡的不是一張很清晰的照片(特別是夜景),而是一種似是而非的印象。

惠斯勒的印象主義,迥異於莫奈等人

惠斯勒不是科班出身,但有幸生活在馬拉美、蘭波和王爾德等人的黃金時代,他出生美國,上過西點軍校,又有俄羅斯血統,在俄國和法國受藝術教育,定居英國,遊歷歐洲。倫敦的霧氣,巴黎的新詩,美國的活力,來自東方的藝術,十九世紀中晚期所有有趣的元素造就了惠斯勒的獨特才氣。

8、《濃霧來襲》

這幅畫如果沒有讓你想到海明威就算我輸,事實上,它真的被作為某版本《老人與海》的封面設計用圖,來自於一位不太有名的風俗畫家,溫斯洛·霍曼。他早年的作品風格活潑,充滿生氣,中年的作品則是戰爭時代的記錄,晚年用筆深沉,充滿氣勢和感情,成為美國精神的象徵。霍默並非科班出生,他最擅長的是水彩畫,其中最著名的畫作是1890年開始創作的海景系列。

美國在19世紀初進入工業化後,到下半葉產生了比較穩定的中產階級群體,中產階級吃飽了就要關心國事家事,就促進了新聞業的發展。1851年紐約時報、1860年普利策的世界報創刊,南北戰爭期間開始注重新聞的紀實性,出現倒金字塔體的信息傳送,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黃色新聞」、「掏糞運動」,都是傳媒學的常識。新聞性作為一種文化風格,也會浸入到藝術領域,比如說報紙插畫、版畫、廣告、海報等等。所以你只要看一眼溫斯洛·霍默的作品,你一般不會錯認成17世紀的歐洲風景畫,美國特色太鮮明了。

我還是那句話,時代風潮對文藝的影響是方方面面、暗通款曲的。比如梭羅和惠特曼的詩、梅爾維爾和德萊塞的小說,和霍曼的畫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 你要說藝術成就特別高也沒有,但是調性上很清新很有活力,有浪漫主義的餘韻,亦有現實主義的關懷。再往後綿延下去,就散成色彩斑斕的波普風格。

9、 《哥倫布之夢》

達利的這幅作品選擇了船隊登岸時的情景畫面,來展現哥倫布發現美洲一事。如果和其他畫家的作品相比,這畫未免顯得有點古怪,但和達利本人其它驚世駭俗的作品相比,則顯得過於正常了。

這其實是達利在畫他的夢。在這個創作階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流行起來,這很對達利的藝術胃口,他十分認同弗洛伊德的「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理論,並且認為自己就是「不受控的潛意識」的化身,所以他的作品才會顯出超現實的風格。換句流行話說,達利通過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和夢的解析,他自洽了。他可以更大膽的用喜歡用現實筆法來闡述神秘幻境。

所以這幅畫,表面上是一個現代性的事件——「發現美洲大陸」,但繪畫場景卻是非現實的,帶有十字架、耶穌像和聖母畫像等的旗幡彷彿上古的宗教儀式,主體元素都是虛擬的,相對客觀的船隻像玩具一般,遠處的船在風浪中一片混沌。與其是對歷史的神話,不如說是作者藉此酒杯一澆現代社會精神危機的塊壘,表達重登理想世界的幻思。

10、海天落照圖

用心靈的俯仰的眼睛來看空間萬物,我們的詩和畫中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不是像那代表希臘空間感覺的有輪廓的定體雕像,不是像那表現埃及空間感的墓中的直線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歐洲精神的倫勃朗的油畫中渺茫無際追尋無著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節奏化的音樂化了的中國人的宇宙感。《易經》上說:『無往不復,天地際也。』這正是中國人的空間意識。

——宗白華

繪畫這一塊,不加上中國畫我有點不太甘心。但討厭的是,中國畫很少去認真畫海,或者說在中國畫里,海是「不畫之畫」,往往是大片的留白,象徵著畫家的高蹈和未知的遠方,或者不可企及的仙境。海對於中國人的「彼岸」感太強了,強到超越了神秘主義,在想像和現實中皆為禁忌。所以在中國畫里,山是實的,水是虛的,是文人情懷的客觀對應物。

傅抱石這幅畫,還真有點超脫這種窠臼。畫中描繪的是「水中天際一時紅」的自然景觀,從繪畫技法上說,已經明顯區別於古代山水畫重在畫山和勾勒、皴擦、渲染的筆法。畫家用大筆散鋒,一氣呵成地畫成山巒,皴出海水的波紋,使畫面上的海水與山巒渾然一體。為了襯托海面的明亮,畫家用大塊重墨點染在山頭與山下,且在山的向陽側染上赭紅色與落日相呼應,增加了立體感,這種透視關係已經突破了傳統。

雖然我們與海緣淺,我們傳統的繪畫審美情趣和西方迥異,但中國畫不必妄自菲薄。它是華夏的詩文,是中國式的美,它不僅要表現客觀的實體對象,更要呈現一個更為寬廣的主觀意識空間,這二者是結合的,也是創造意境美感的關鍵所在。

*題圖為透納《海上漁夫》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繪畫 | 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