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遭遇挫折後反而更有動力?

為什麼有的人遭遇挫折後反而更有動力?

來自專欄事事兒的絮絮叨叨4 人贊了文章

當失敗發生的一瞬間,沮喪、失望、自我譴責這些情緒都會在一瞬間湧上來,笑容也在一瞬間從我們得臉上消失。這是因為所有人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會經歷痛苦,如果挫敗感持續不消退,這種情緒會影響我們的食慾、好奇心、創造力,甚至會讓我們對生活變得麻木以及無法向我們的家人、朋友、戀人表達愛。

挫折對我們的健康、生活以及工作有著這麼多的負面影響,那是否可以遠離挫折?實際上,這個世界是充滿荊棘的。即使是溫室里的花朵,也可能遭遇辣手摧花的人。更別說,一個需要在人世間掙扎數十年的人,從出生到入土,我們一生究竟要遭遇多少挫折?受挫的過程可以分為2個部分:痛苦和復原。

讀書的時候,同樣沒考好的小孩裡面有悶悶不樂的、有很快忘卻的。我屬於前者,一旦有考試失利,我會產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並因此悶悶不樂好幾天。在一個學習競爭激烈的環境里,每個人都很看重成績,而考不好就是一次打擊,然而這都只能算是一個小挫折。面對沒考上滿意的大學這種級別的挫折,多少因此失去了自信心,而在大學裡自我放逐的?這種情況可能離大部分知乎er有點遠了,那我補充舉個例子。在學了不喜歡的專業、從事了不喜歡的工作後,有多少靚仔靚女能改變自己去重新選擇自己的未來的?

那麼那些能在遭遇挫折後迅速恢復,那些能保護自己的食慾、好奇心、創造力免受挫敗感傷害,那些能在人生低谷依然維持很好的親密關係的幸運兒究竟有什麼秘密武器呢?

秘密武器A:情緒復原力

銷售大概是世界上面對拒絕最多的職業,他們在應對沮喪方面技巧就是情緒復原力(Buoyancy)。具體操作如下:

每當有壞事發生時,問自己三個問題:

1. 這是持久的嗎?

2. 這是普遍的嗎?

3. 這是針對個人的嗎?

首先事情不順利並不是執行人的過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過分譴責自己。這只是全壘打之前的又一次揮棒練習而已。即使是世界頂級運動員也沒有百發百中,失敗只是一個過程,失敗的行為並不能成為一個人的身份。Loser只是geek對於自己的調侃而已,並不是一種需要認領的身份。請對自己解釋這件事只是個例,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秘密武器B。

秘密武器B:成長型思維

在講成長型思維前,必須申明一點,即使對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失敗也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這痛苦是我們可以擺脫的。認知行為療法的依據就在於,我們的大腦分不清楚想像與現實。如果人重複回憶失敗的經歷和複習痛苦,那會越來越痛苦。所以親愛的讀者答應我好嗎,即使很多方法對緩解自身的痛苦都沒有太大療效,請也持續嘗試新的改善情緒的方式,請從失敗中走出來,這個過程可能會很久,請在別人希望幫助你的時候,也努力把手伸得再長一些。

艾倫溫諾在《天才兒童》中說」一個人的早期表現是不可以告訴你有關他們的才能和未來的一切。「知乎Tina寫了一本《亞優秀症候群》,裡面描繪一切向上看的社會焦慮會導致敏感、自我懷疑和自尊心降低。於是那些本來有「天賦」的孩子沒有從天賦中獲得力量,反而被恐懼包圍。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說「聰明不是當下的完美,而是與長時間的學習有關」。如果一個人能把事情進展不順看成挑戰而不是失敗,那就是成長型思維。為什麼說時勢造英雄?因為那樣的時代挑戰太多,一個人要經歷的挫折和失敗太多太多,最後方能成就一方事業。「天賦」如果視作能力的話,那挑戰就是「天賦」的養料,給我們成長的機會。成長型的思維讓我們關注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會讓你學會很多東西。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在事情曲折的時候,我們自身的成長最大?

可以把職業命運曲線分為五類,如下圖。1號命運線我們姑且稱之為神之子,我這種粗鄙之人暫時沒有遇到過,姑且不談。剩下的四種,就是我們身邊經常遇到的人。重新振作的勇氣和韌性才真正會決定人能走多遠(4號在人生的終點的最高處),而能讓一個人動用主觀能動性去擁有勇氣和韌性的核心信念就是「我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和「失敗只是一時的。」

秘密武器C:高執行力

我有一個朋友,他以前很討厭自己髮型,這個髮型讓他十分十分難受,劉海遮住眼睛,早上亂翹,影響自信心。然而,他居然能夠忍受三個月後才剪頭髮!!!如果一個人願意忍受沮喪、失望的情緒,他是多麼的具有苦行僧修行的氣質。然而為什麼會這樣?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人的本源之一「懶惰」。

有些挫折不是我們應該去忍受的,因為只要十分鐘或者十幾分鐘的努力就可以消除的debuff(負面狀態),為什麼要因為懶惰而受苦?痛苦地玩樂真的是好選擇么?實際上,大部分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都能隨著解決方案的推進而大幅下降。Just do it.

著手改善自己能讓人更開心,而且秘密武器C會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處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都是這樣來對抗世事無常的。

祝大家開心

參考資料:

《全新銷售》

《終身成長》

《天才兒童》

《亞優秀症候群》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思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