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什麼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來自專欄讀博也是一場肖申克的救贖4 人贊了文章

什麼是真正的科研精神?

備受矚目的諾獎科學周落下帷幕,日本基本保持年均1個的節奏在完成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50年內獲得30個諾獎),而中國再次缺席這場科學盛宴。引人深思:中國的科研與日本的差距在到底哪裡?諾獎揭曉在國內的影響力不及「冰冰事件」的關注度,這與日本全民崇拜科學支持科學的氛圍有天壤之別。毫無疑問,中國社會大眾甚至科研界缺乏真正的科研精神,這包括科技評價的標準和科學方向的判斷。

2017年,復旦師生曾對話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演講中,斯托達特向與會師生介紹了他的學術經歷和研究方成果,並總結做科研要像「馬」像「象」又像「蜂」,這是真正科研精神的簡單體現。

真正的科研精神是我們對待科研的熱情。好奇心是激發科研熱情的源泉,也是很多科研工作者決定去探索未知的初心。科學探索在本質上是由好奇心和興趣驅動的無功利行為,那是你熱衷去完成的事情,而不是一件任務,在功利性文化的氛圍下,科學家很難沉浸地去做好事情。然而,光有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時間精力的投入,要像「蜂」一樣勤奮工作全力以赴,同時也要像「馬」一樣健康,才能在科研探索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真正的科研精神是我們對待質疑的態度。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曾發文:《一團和氣是科學發展的大忌》。目前,國內的科研氛圍就是一片和諧,大家各掃門前雪,和和氣氣發文章。質疑,我知道大部分人都很難喜歡聽到這樣的問題,而科研的價值恰巧就在於你的理論傳播到不同的地方,他人有不同的思考,並接受他人的檢驗,這才是你對既有信仰的正確維護。要像大象一樣「皮厚」,敢於挑戰難題,不要在乎外界的評論。即便在研究過程中你會聽到許多非議和批評,不要受到影響,繼續專註自己的工作。

真正的科研精神是我們純粹的學術追求。我很佩服有純粹學術追求的科學家,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李小文院士。布鞋院士李小文曾說過「科學本身就應該追求簡單性原則,任何事情都是越簡單越好,夠了就行。」生活中他不拘小節,不求名利,只是為了內心那份純粹的學術追求。目前在國內,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偏低,他們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還要分散精力應對各種科研瑣事,這些都不利於研究質量的提高。

真正的科研精神是我們憐憫蒼生的人文情懷。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也必然是一個哲學家,否則他提不出真正的創新性問題。這種創新能力並非來自冰冷的實驗數據,而是心憂眾生的人文情懷。科學家的人文情懷,是偉大的人類精神與科學智慧融合和升華。中國科學院大學李醒民教授曾在演講中告誡未來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如果你們想使一生的工作對人類有益,那麼只了解應用科學本身還是不夠的。關心人本身必須始終成為一切技術努力的目標,要關心如何組織人的勞動和商品分配,從而以這樣的方式保證科學思維的結果可以造福於人類,而不致成為詛咒的禍害。

更多精彩請關注「旦博記」!


推薦閱讀:

TAG:自然科學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