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的分布情況如何?分析一下其人次在各國的分布
來自專欄物理哲學
從1901年開始,每年的10月初陸續宣布諾貝爾獎獲得人員,在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的12月10號進行頒獎儀式。二戰之前的1901年到1939年的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的諾貝爾獎分布情況(不包括文學或和平獎以及後來設立的經濟學獎);德國34人次,英國21人次,美國15人次,法國13人次,荷蘭9人次,奧地利6人次,瑞士5人次,瑞典5人次,丹麥4人次,俄國3人次,義大利2人次,比利時2人次,匈牙利1人次,加拿大1人次,印度1人次。總共122人次,德國佔28%,英國佔17%,美國佔12%。(如果3個人得同一個科學獎,算3人次。得獎時的國籍,比如愛因斯坦得到諾貝爾獎的時候是德國人,算是德國的。居里夫人演算法國的,一個人得過2次諾貝爾獎,算2人次,居里夫人為法國添了2人次的份額。1998年化學獎得主是埃及出生的阿拉伯人,算入美國。美國華裔算入美國。)
莊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二戰之前,德國科技實力相當於英國與美國之和。一億人口的美國雖然經濟實力早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是科技實力明顯遜色於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只是相當於當時的法國水平。這顯示了科技發展水平滯後於經濟發展水平,二戰前的美國沒有我們想像的強大。
俄國得了3次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當時俄國人口數量與美國類似,得到諾貝爾科學獎人次遠比美國少,這顯示俄國還比較落後,或俄國人不善於搞科學研究。這3次都是在蘇聯建立前得到的,蘇聯的建立應該影響了俄國的科技表現,不然俄國得到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應該會倍增。就是倍增以後,俄國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與俄國的人口數量也不太匹配,依然會顯示俄國落後或俄國人不善於搞科學。大約是美國10%人口數量的加拿大有1人次,相對美國的15人次也不算太低。荷蘭的表現絕對一流,其諾貝爾科學獎人均概率比德國高。
德國人口數量比英國多,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多一些也是正常的,二者的人均諾貝爾科學獎概率差不多,顯示二者人口天賦差不多。奧地利人口與德國同屬於德意志民族,人均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類似。瑞士與瑞典主要都是說德語的日耳曼人口,人口天賦與德國差不多,人均諾貝爾科學獎概率也類似。丹麥人均諾貝爾科學獎概率與德國也類似。位於南歐的義大利的諾貝爾科學獎確實有些少,義大利人口規模與法國或英國類似,人均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應該不是義大利經濟相對落後所致,應該與科學天賦差異有關。歐洲經濟相對落後的南歐國家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巴爾幹半島,暫時還沒有得諾貝爾科學獎。
1943(二戰導致諾獎空缺了三年)年到2003年的物理、化學、生物或醫學的諾貝爾獎分布情況;美國182人次,英國49人次,德國27人次,前蘇聯(俄羅斯)11人次,瑞典10人次,法國9人次,瑞士9人次,日本7人次,丹麥5人次,加拿大5人次,義大利4人次,荷蘭4人次,奧地利4人次,阿根廷3人次,澳大利亞3人次,比利時2人次,挪威1人次,芬蘭1人次,愛爾蘭1人次,南非1人次,匈牙利1人次,葡萄牙1人次,捷克斯洛伐克1人次,巴基斯坦1人次。總共333人次,美國佔55%,英國佔15%,德國佔8%。
諾貝爾物理學和化學獎章正反面圖案
經過二戰的洗禮,德國人力物力受損極大,從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數量可以感受出來。德國從第一變成了第三。原因可能是德國的猶太人被殺或轉移到美國,影響了德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德國經濟破壞嚴重,科研基礎受損很大,也導致德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減少。德國人口受損較大,導致德國佔西歐白人人口比例下降,進而導致德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減少。
二戰促使美國科技的崛起,從第三前進到第一,並且遙遙領先。大量歐洲猶太人移民美國,猶太人的精華幾乎全部被美國拿下,提高了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德國的被破壞也相對提高了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歐洲的戰爭導致歐洲精英人口流向美國,這不但增加了美國白人人口占歐美白人的比例,而且提高了美國白人的科技天賦,共同促使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明顯提高。美國經濟未被破壞,科技投入比較多,這也可以明顯提高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各國精英彙集美國,也提高了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比如移民美國的漢族人口就為美國貢獻了一些諾貝爾科學獎人次。
英國受到二戰的破壞小,人口損失小,這導致英國科技實力依然存在,繼續排第二。二戰後英國人均得到諾貝爾科學獎概率明顯超過了德國。
日本是一個亮點,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得獎頻率逐漸增大。前蘇聯(俄羅斯)得到諾貝爾科學獎人次依然不高,這與前蘇聯的大國地位不相符,與前蘇聯的人口規模不相符。從前蘇聯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可以感受到,前蘇聯是難以長期與美國競爭的,不夠資格。
挪威、芬蘭、愛爾蘭各1人次,也是這三個西歐國家的首次,這三個發達國家人口數量與瑞士或瑞典或丹麥類似,但是,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卻明顯偏少。
澳大利亞也開始嶄露頭角,其人口主要是英國後裔,人口數量現在是英國的三分之一,之前相對英國的人口數量更少一些,得到的科學獎不足英國的三分之一是有其道理的。加拿大人口數量比澳大利亞人口數量多了50%,諾貝爾科學獎人次也多了一點,這也是應該的。
義大利得獎人次依然不高,葡萄牙終於有了一個,西班牙、希臘等歐洲國家還沒有。西班牙人口數量是英國的三分之二。義大利與西班牙及德國後裔的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的唯一,並且有3個,幾乎達到義大利的水平。
瑞典與瑞士各自的人口大約是法國人口的六分之一,但是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卻類似,這顯示了日耳曼系人口科學天賦。法國是拉丁系人口的佼佼者,依然明顯不如日耳曼系。瑞典與瑞士沒有受到二戰的破壞,人口也沒有流失,依然保持日耳曼人的強大科技研究能力。總體上看,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口主要是英國與德國及其後裔,美國白人人口主要是這兩個國家的後裔。
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白人在這100年內,大約50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義大利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100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葡萄牙與西班牙合起來,大約500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俄羅斯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100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瑞士與瑞典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5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德國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100多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奧地利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100多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英國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不到10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美國人口在同樣的時間內,大約150萬的人口基數可以得到一個諾貝爾科學獎。英國、德國及其後裔或類似人口,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較大,其它人口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小一些。
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口主要是歐洲國家及其後裔,其它族群得到這樣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非常少。南非白人得過一次諾貝爾生理學獎,南非白人是英國與荷蘭後裔。印度與巴基斯坦各有一個。阿拉伯人也有一個,確實令人意外。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章反面圖案
2004年之前的這100年次諾貝爾科學獎,每年美國人得獎人數或比例具有增加趨勢。原因是什麼呢?首先,美國的人口數量在較快增加著,100年內,美國人口增加了3倍。諾貝爾獎剛剛頒布時,美國人口還不到一億,到現在美國人口已經達到三億。而同時期內,英國與德國人口增長較少。如果假設出天才的概率一定時,那麼天才具體產生的數量與國家的人口數量成正比。美國人口較多,出的天才自然就多一些。
美國與英國、德國2004年之前獲得了72%的諾貝爾科學獎人次。美國近期有人口3億,德國有人口0.81億,英國有人口0.6億。英國與德國人口加起來不足1.5億,不到美國人口的一半。如果美國人的平均天賦與英國或德國類似,從概率上看,美國可能出的天才數量應該是英國與德國共同出的天才總量的2倍。如果三國社會制度類似,那麼這些天才被培養成功的概率也應該差不多。即最終成功的天才數量,美國應該是英國與德國之和的2倍,這些天才中會有部分人得到諾貝爾科學獎。從概率上看,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應該是;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是英國與德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之和的2倍。1943年到2003年的諾貝爾科學獎人次,美國人次是英國與德國之和的2.4倍,與上面推測的比例類似。美國得獎的人次偏高的原因可能是美國經濟實力強大,對科技的投入較多,也可能是猶太人因素,或許是移民美國的精英因素。人才的規模效益可以提高科研效果,大量人才集中在一個國家或區域,人才之間可以方便交流知識或相互啟發,可以產生更多科技靈感,提高人均科技創新能力,這對提高美國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有幫助。
人口數量的變化也可以用來解釋法國在二戰後,得到的諾貝爾科學獎人次逐漸減少的原因。美國人口增多促使其分得的諾貝爾科學獎增多,法國分得的諾貝爾科學獎自然就會減少。法國在18世紀與19世紀,在科學上還是很牛的,原因是,那時世界的科技人口在西歐,而法國是西歐的人口大國(那時法國人口要比英國人口多,現在英國與法國人口總量類似)。
日本人口那麼多,在2004年之前為什麼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並不多呢?日本人的科技天賦不比英美差勁。不過相對英美的人口數量,日本人得到的諾貝爾科學獎確實少。少的原因估計應該是這樣的:一,日本是後起之秀。日本發展的相對晚一些,教育普及的相對晚一些,天才被開發成功的比例相對英美少一些。日本人1949年第一次得到諾貝爾科學獎,這顯示諾貝爾科學獎的獲得要比經濟發展滯後一段時間。日本只是在近幾十年,才達到英美的教育水平,各種制度水平才達到英美的水平。在這樣的先進位度條件下,培養出的人才正處於成長期。這批人才想得到諾貝爾科學獎還需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對比在幾十年後,同時期日本與英美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次,才比較公平。二,英美具有語言優勢,自然科學的語言用的是英語,日本人就需要多學習一門語言課,會浪費日本人許多時間,相對英美人口是很大的劣勢。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任意國家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概率或數量與自己人口數量成正比,與自己人口科技天賦(智商)成強烈的正向關係,與經濟發展程度成明顯的正向關係,與社會思想的自由程度成正向關係。
2004年到2015年的諾貝爾科學獎分布情況是;美國43人次,日本8人次,英國8人次(包括一名來自俄羅斯的雙重國籍科學家),法國6人次,德國5人次,以色列3人次,澳大利亞3人次,加拿大2人次,挪威2人次,瑞典1人次,比利時1人次,荷蘭1人次,愛爾蘭1人次,俄羅斯1人次,中國大陸1次(女科學家屠呦呦成為罕見的女性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也是全球華人的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土耳其1人次。總共85人次(其中雙國籍的被重複計算),美國佔50.6%,日本佔9.4%,英國佔9.4%,對於英國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日本來說,相對之前的百分比,就是巨大飛躍。德國似乎繼續下跌了,被法國超越。以色列這個小國絕對是頂呱呱,諾貝爾科學獎人次比人口是其幾倍的加拿大還要多,這確實顯示了其較高的智力天賦。土耳其破天荒地實現了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的突破,這是繼阿拉伯人之後,突厥人的第一次。今後應該會有伊朗的波斯人,東亞的朝鮮人有望取得突破。
科研成果與經濟狀況具有一致性,一流的經濟發展水平,意味著一流的科研水平,及較多的科研成果。由於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時候,其依據的科研成果平均來自這個科學家20年前的科研成果,這導致諾貝爾科學獎的獲得頻率滯後經濟發展水平20年。比如,近一段時間日本科學獎頻頻得到諾貝爾科學獎,這其實是20年前日本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一流發達國家水平的滯後體現。如果中國30年後的2045年達到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此時大約會有20%的諾貝爾科學獎人次被中國人分得),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高潮應該在2065年附近到來,那時大約每年一半的諾貝爾科學獎人次將被中國人分享。
二流發達國家西班牙與希臘還未得到諾貝爾科學獎,實際上得到諾貝爾科學獎的國家主要是一流發達國家(占諾貝爾科學獎總數的90%以上),一流發達國家(西北歐和北美國家及日本)千萬人群基數得獎頻率明顯高於二流發達國家(南歐國家等),不發達國家得到的諾貝爾科學獎都是罕見的個例情況(佔全球人口8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得到了不足5%的諾貝爾科學獎),不具有樣本分析價值。這顯示了一流發達國家與二流發達國家的重大差異,因此,如果在經濟表現上只能成為二流發達國家,諾貝爾科學獎得獎頻率就會很低,但是如果能成為一流發達國家,就能實現一流發達國家的諾貝爾科學獎得獎頻率。可見,所謂的一流發達國家其實就是科技發達國家,而二流發達國家的科技水平就差多了。科技水平決定了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也影響著或決定著科技發展水平,可以說二者互為因果關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