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隔壁老王:從Kei穿線標籤的notes說起

隔壁老王:從Kei穿線標籤的notes說起

來自專欄拿起你的拍子16 人贊了文章

自去年夏季因打籃球肘部受傷以來,一年裡老王為了重回球場,都在不停地換拍、換線。然而,估計很多球友和我有同樣的感觸:嘗試越多感覺越迷茫。但,請放心,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低估業餘選手對球拍的「適應度」。

當然,這是一句中性的話。一方面,廠商每年那麼多新品,需要業餘愛好者的「熱情」買單;一方面,業餘愛好者們對自己的發揮有了更大的「寬容度」,畢竟打得不好可以怪球拍(玩笑話)。

總而言之,豐富的球拍和球線的選擇,給了愛好者更多的玩樂空間,然而也給了穿線師們出了難題。可以簡單想像一下,打開知乎賬號,看到私信里諸如「您好,方便給我推薦一隻球拍嗎?」這樣的問題,老王的內心是何等的崩潰,所以我一直覺得選拍絕對是一門玄學,要更加科學、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可參見之前的專欄文章(隔壁老王:選拍不求人!)。

言歸正傳,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而言(2.5以上),對於裝備調整的順序,老王一直建議是:磅數→球線→球拍。無論從調整的難易程度,還是機會成本來說,這都是最優選擇。這對職業球員來說,更是如此。

2018年,可謂球員的復出之年,無論是上半年的德約科維奇、錦織圭,還是下半年的穆雷,對於傷愈復出的球員而言,裝備的調整,無論對生理還是心理,都是有極大的幫助作用。比如,德約科維奇將線床結構從18/20調整為18/19,還是錦織圭將4G換成了更軟的element,都是出於這方面考慮。

【此前Wilson給出Kei穿線參數】

【今年復出後,網上流出的Kei的穿線參數】

網上流出的錦織圭的穿線參數,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notes引起了老王的注意——「Tie first crosses to the cross」。這是一個很特別的notes,下面老王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notes意味著什麼。

一直以來,錦織圭都採用「豎軟橫硬」的hybrid,豎線選擇了Natural Gut,而橫線以前是LXN 4G,復出後選擇了相對較軟的LXN Element。和費德勒類似(Natural Gut+ AP rough),這樣的穿線方式,因為豎線是球拍擊球的力量來源,故能夠提供更柔和的線床觸感。(根據老王個人的感受,受傷後復出的初期,採用純軟線整穿方式,手感足夠柔和,但是缺乏控制,隨後調整為「豎軟橫硬」的hybrid,在保證控制的前提下,依舊能夠獲得柔和的手感,確實值得廣大愛好者一試,尤其是手臂、手腕、手肘有傷的朋友們。)

那麼,穿線標籤上的notes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留心過穿線過程的朋友們會發現,通常情況下,按照球拍所示的橫線起始點,通常在球拍拍頭位置的豎線上。這種起始方式,先打結再拉緊第一根球線,第一根球線不存在打結補磅的需要,簡便易行,幾乎是99.99%以上的穿線師會選擇的方式。然而,由於錦織圭的hybrid選擇是「豎軟橫硬」,使用傳統打結方式,相對較硬的橫線會直接「打死結」在相對較軟的豎線上,一方面對天然腸線造成不可預期的損傷,一方面對於選擇低磅的Kei而言,被「打死結」外側的幾根豎線會與其他豎線失去「整體性」,對於追求極度手感的職業球員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就有了「Tie first crosses to the cross」。

至於這條note的具體操作,就不做詳細介紹了,放兩張老王自己的球拍,供大家參考了。

【拍頭位置穿線示意】

【拍喉位置穿線示意】

好啦,作為「復出年」,老王也準備好好復出,繼續和 @靳曉楠 @Tail Chen 一起,好好打理專欄,敬請期待!

有任何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吧!

【Wilson直接提供了Keis choice】


推薦閱讀:

TAG:網球 | 網球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