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付出那麼多,她還是不接受你,第一次約會行程安排,手機愛約會
1 人贊了文章
我們經常聽到類似的話:「我付出這麼多,她卻不喜歡我/背叛我」。
大部分男生在追求一個女生時,或者是戀愛中,總是以付出多少來當標準。
當追求失敗或者是被分手的時候,有些人就會拉出一大堆「道德」人士指責這個女生:「綠茶婊、心機婊,不知道滿足。」
先拋開道德不提,畢竟這是一篇技術貼,其實我以前也一直看不透的是:
女人們,能有個人對你好,對你付出。你不說喜歡,至少也應該對這個人感興趣吧,為什麼實際上反而更討厭他呢?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個女生。
怎麼說呢,她很漂亮,對我一心一意,眼裡只有我。
總要給我買很多東西,去餐廳吃飯不讓我消費,甚至允許我和任何女生接觸,只要我心裡有她就好。
但是我還是沒有和她在一起。
到這裡我相信肯定有人說我不知道珍惜,這樣的女生給誰都要燒高香拜拜上天了,甚至還會有認為我是渣男的。
其實直到那個時候我才明白,為什麼在一段關係中辛苦的付出,反而得不到女生的愛?
其實大多數的付出都可以理解為在「釋放可得性」。
簡單的來說就是,女生能夠得到你的可能性。
比如你對愛情的承諾,金錢的付出,甚至自己生活的分享程度。
因為你付出的越多,就證明你越在乎她,你越容易被得到。
就像上面那個女生,其實是持續的給我「可得性」,我一句話就能得到她,但是為什麼沒有呢?
從小我就是個自卑內向的男生,和女生聊天會特別害羞,不敢正視她們的眼睛,從來也沒有任何一個女生喜歡過我,後來在網上知道了泡聖木生這個大神,是專門教人怎麼泡妞,怎麼把妹的,我看了他的文章之後,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人也自信多了,現在的我,早已不缺女人了。想要看的兄弟可以去關注公眾號:pao208(可複製)就可以看到他寫的文章,關注後回復「戀愛」還可以領把妹秘籍一本,幫助您找到另一半。
三個原因:
1.價值感流失
其實「可得性」是制衡吸引力的,是為了使社會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衍生的產物。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如果變得優秀更富有吸引力就能夠得到的女生的心,那麼男生只要努力的提升自己變優秀就好了。
但是,人總是存在比較的,最優秀的男人對女生有著致命的吸引力,那相對普通的男生該怎麼辦?
所以,出現了男女在擇偶的同時會考慮「可得性」的問題,「可得性」的存在平衡了男生之間的吸引力差距。
你要知道,不管一個女生對你的吸引力多麼不能抵抗,但是當她覺得和你沒有機會長遠發展的時候,她是不會為你投入更多感情的。
因為清楚這種投入不會有任何回報,沒有投入的一段情感關係就像一盤散沙,隨時會被風吹走。
通過以上的解述,可以發現吸引力和可得性是像蹺蹺板的關係,一種一增一減的關係。
吸引力增加了,會讓女生覺得你高不可攀,交集少,可得性太低;
可得性增加了,會讓女生覺得興趣減少,甚至懷疑你的價值。
任何一方面增加太多都會讓這段情感關係失去平衡。
就比如一個男人在遇到心儀的女孩時,給了她很大的可得性,就會讓女孩對男人的價值產生懷疑。
她會覺得一個高價值的男人選擇會很多。
這麼急的選擇我,他的價值是不是有弄假成分?
開始那個女生也是如此,給我提供的可得性太高了,所以她的價值在我心裡就流失了很多。
就好像一個品質高的物品是不需要打折的,自然會有很多人搶著購買。
顯而易見,人性本賤,越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上心,越沒興趣。
很多男生突然發現喜歡上某個女生,然後就猛烈追逐或是關心和付出。
送禮送花,請客吃飯,噓寒問暖等等。
往往你們的關係都因此而陷入尷尬,也許一開始女生還能簡單的應和你,久而久之,甚至討厭你。
這就又引申出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精神拮抗作用。
2.精神拮抗作用
情感和意向以調節人的行為。
森田稱之為精神拮抗作用。
例如當我們發生恐怖時,另一方面常常出現不要怕它的相反心理;
受到表揚或稱讚時,必然湧現內疚或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的感情;
居富則思貧;打算買東西時,先要考慮一番是否浪費的問題等等。
這也就是所謂的相對觀念。再如要出屋門反而先回顧室內等等,這種抑制性意志,都是我們精神領域中的自然現象。
對於需求欲或恐怖心理等引起的最初刺激,或出自內心的衝動,一旦發展變大,由此引起的拮抗的反作用也會相應加大。
我們常說的逆反心理,其實就是一種拮抗作用,逼的越緊,最後爆發的也就越強烈。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變化,人的精神現象也是如此,在它不斷變化中才保持著心態平衡。
當你拚命的對一個姑娘好,在這個女生的精神體驗里只有滿足和愉悅,她的精神世界裡必然會出現相反的情緒來產生拮抗作用,保持自己的心態平衡。
在這個相反的情緒就是覺得要給與一定的回應,想著我應該愛上這個男人,但是就是愛不上,總感覺差一點。
而一切自然而然的美好,變成應該,那麼這份美好就被毀滅了。
女生最後都會說一句:對不起,我已經很努力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拚命對女生好的男人容易變成她的「哥哥」,而一個她嘴上討厭的「壞蛋」總是變成她的男朋友。
所以有時候對女生時「好」時「壞」更能調動她的情緒變化。
比如你和一個女生總是處於曖昧關係時,你可以先是一直在調戲調侃她,再突然正經走心表白,一般情況下女生是抵抗不了這種方式的。
3.愧疚感生成
當一個人在關係中不斷的犧牲自己,拚命的付出,反而會累積越來越多索取信息。
到最後另一個人無法償還的時候,就會產生愧疚感,選擇逃避。
就像有個人天天借錢給你,也不著急讓你還。
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你欠他太多錢了,多到償還不起的時候,即使他沒有催你還債。
這時候你想更多的並不是感恩,反而是不敢聯繫他,想躲著他。
更有甚者,想要讓他徹底消失在你的世界裡,因為這樣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愧疚感了。
高考失利,愧對父母;
公司倒閉,愧對員工和家人。
太多的人因為愧疚感而走上自殺的道路。
因為它所帶來的壓力,是人類最不想承受的感覺。
就像我在接觸情感教育之前,遇到的那個想要照顧一輩子的女生。
我一切努力的意義,甚至我存在的意義,都是為了她。
我對她很好,真的很好。
但是當她選擇和其他人在一起,「背叛」我時,說的讓我記憶最深的一句話就是:
「你對我很好,你沒錯,是我配不上你,我不是個好女生,忘了我吧......」
我不想再說我們之間的故事,因為經歷了太多太多,曾經也深深的恨過她。
現在唯一想說的是,我不恨她,相反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因為對一個人太好,真的會讓她離開你。
這個邏輯聽起來可笑,但是現實卻一直在發生著。
發生在我們身上,發生在我們身邊。
很多男生追求女生的方式都錯了,更應該說是,顛倒了追求的順序。
先付出、先追求、先示愛,只有一個原則就是對女生好,讓她知道你有多愛她?
大錯特錯!!!
這一切都是在流失價值感、製造逆反心理和愧疚感,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創造吸引,然後才是付出與否的問題啊。
其實兩性關係真的要「斤斤計較」才行,因為不計較才是最大的計較。
沒有人是天生的聖人,你不求回報的付出,還不是為了得到她的愛?
面對女生,我們要有一種「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精神。
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在確定她愛上你之前表達出過多你對她的愛。
當她表現不錯的時候,說明你開始對她有吸引了。
這時候再去釋放可得性,提供獎勵。
換句話說,她給你信號你再上,這之中一定要盡量保持吸引力和可得性的平衡。
也有人說,萬一對自己對吸引力識別錯誤,不小心給多了可得性怎麼辦?
其實這個解決辦法媽媽從小就教過我的,只怪我成為情感導師才明白。
小時候我喜歡吃糖,家裡也有很多糖果,我總會到處亂扔。
雖然糖對我有很大吸引,但是太容易得到了,我也就不太珍惜。
突然有一天我媽媽告訴我你可以吃糖,但是要寫完作業,或者做個家務,才可以獎勵我一些。
然後我就開開心心的做家務,做作業,而且還特別珍惜到手的糖果。
看來我小時候學習這麼好也是有原因的。
換成兩性關係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小心釋過多的可得性了,就通過提一些小要求,來弱化你的需求。
注意是小要求,這些仍然要看你們的親密程度決定的。
表白死就是吸引不足,卻釋放了太多的可得性,同時也提出了太大的要求(讓她和你在一起),所以才會被拒絕。
比如你一不小心過分關心一個女生了,讓她感覺到你有點喜歡她,她讓你不要這麼關心她,不要對她這麼好等等。
你就可以告訴她:「你想啥呢,我就是想哪天我難過的時候,也可以有一個能走心說話的人昂。」(小要求弱化需求)
所以說,想要確立一段良好的關心,吸引力和可得性要達到一個平衡,不能一多一少應該同時增加。
調節好兩者的關係,方能引導女生為你投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