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個人還是學生思維的4個跡象

一個人還是學生思維的4個跡象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333 人贊了文章

一個人還是學生思維的4個跡象

作者: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

朋友小C找到我,問為什麼工作了多年,還沒一個剛入職不到一年的新人拿的工資高,他心裡特不平衡。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致使這種結果的根本不是別人,只是自己的原因。

很多人和小C一樣,看似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了多年,其實腦子還停留在學生時代,導致這些年一直在原地打轉。

一個人的思維,如果停滯不前,不能及時修復認知中出現的BUG,更新早期形成的思維慣性,就只能淹沒在社會平庸的泥石流中。

如果有以下四種跡象,就說明該自我檢查一下,自己的思維配件是不是該升級了。

被動成長

做編輯的菲姐,最近招了一個實習生小助理,工作內容就是幫忙查找錯別字,整理排版,偶爾找下圖片,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工作。

只是做了不到半個月,菲姐就把她解僱了。

問其原因,菲姐說:

每次出現問題,我都需要去提醒她,有時候行距錯了,就只改行距,甚至第一段的行距改了,第二段第三段的還是錯的。

這種推一下動一下的工作態度,不適合在我手下做事。

學生時代,大部分人都是被動接受教育,上完課老師會布置作業,今天完成什麼,回去複習什麼內容。

生活中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被人安排做事情,漸漸就形成了一種被動接受的習慣。

心理學家阿倫貝克,把這種習慣稱為「自動化思維」,是對過往人生經歷中形成的一種評價習慣。

這種習慣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使我們陷入困境。

小A在年前通過了一家世界500強金融公司的面試,在函證製作部門工作。

剛拿到offer的小A超級興奮,對未來的工作信心滿滿。

然而不到兩周,就聽到小A抱怨:說她剛進入公司,什麼都不懂,但是她的直屬領導一點都不負責任,什麼也不教她,布置的任務有一點沒做好,就會挨罵。

很多人和小A一樣,初入職場,遇到不懂東西,覺得理所當然會有人教,別人給出十全十美的指示之後,再動手去做。

這樣的思維,只會讓你在職場中難立足。

人在職場,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會把你當小孩,手把手去教導

就像朱自清《匆匆》里描繪的那樣:在你焦慮和沒抓沒撓的等待「考卷」的時候,工作和生活里很多隱形地「考卷」或許已經自動提交,而通知你的時候已經「gameover」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有這麼一個職場段子:

一個人跑去問老闆:」我都有十年工作經驗了,為什麼您還不給我漲薪水呢?「

老闆回答說:」你是有十年工作經驗呢,還是一年工作經驗用了十年呢?「

那些看似努力工作了五年、十年的人,薪水依然停留在20歲左右的水平,就是因為沒有主動規劃的能力、被動成長導致的。

人生,如果不能主動進行改善,就得承受不良觀念和習慣帶來的無盡麻煩。可是,主動改善要有智慧和勇氣,否則很難跳出原有的生命軌跡。

從不主動學習,習慣被動成長是一個人腦子還留在學生時代的第一個跡象

偽裝合群

許多大學生都很羨慕那種自來熟的人。

他們可以在完全不熟悉的人群中如魚得水,眨眼的時間就和剛認識幾分鐘的人聊的熱火朝天,像是認識了好幾年的摯友。

他們也堅信「人脈是一生的財富」、「多個朋友多條路」,於是拚命的想讓自己看起來人緣好,陷入了一種叫做「假裝很合群」的癥狀里。

明明周末想去圖書館學習,舍友卻都在刷劇打遊戲談戀愛,為了不被孤立,只好追隨他們的生活作息。

明明想將下班時間用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卻為了合群去喝酒應酬,唯恐被同事排擠。

但工作幾年之後就會發現:能讓你擁有「財富」的,永遠是你的能力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作:「羊群效應」,說的是「當人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淪為集體意志的奴隸。」

《烏合之眾》里也說:

人一旦到了群體之中,智力就嚴重下降,為了獲得所謂的認同,願意拋棄是非觀念,用智商去換那份讓人感到安全的歸屬感。

三毛從小就生性冷淡,性格孤僻,與周圍的人事物顯得格格不入。

上學的時候融入不了學校,長大後她也經常離群索居,很少朋友。

但也就是這種獨來獨往的性格,保護了她細膩敏感的內心,寫出了許多浪漫的文字。

她也曾說過:

我認識的人很多,朋友並不多。

西洋有一句名言:一個朋友很好,兩個朋友就多了一點,三個朋友未免太多了。

我很贊成這句話。

知音,能有一個已經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實在一個也沒有,還有自己,好好對待自己,跟自己相處,也是一個朋友。

有的人喜歡陪伴,喜歡結交形形色色的人,喜歡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覺得好玩有意思。

而有的人就喜歡獨處,喜歡一個人行動,覺得舒服自在。

善於獨處又安於獨處的人是幸福的,善於群居又安於群居的人也是幸福的

最難受的是,明明不喜歡喧鬧的氛圍,還非勉強自己扯著嘴角附和著別人的微笑。

為了顯得合群,而勉強自己去迎合他人,是一個人腦子還留在學生時代的第二個跡象

超前消費

莫泊桑在小說《項鏈》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嫁給一名小職員的女主人公馬蒂爾德,不甘心跟著丈夫一直過著平凡拮据的日子。

她雖然地位低下,卻迷戀豪華的貴族生活,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會,從好友那裡借來了一條鑽石項鏈,不幸的是,這條項鏈後來竟然丟了。

馬蒂爾德不得不為此付出了十年的艱辛勞作,去還一張又一張的高利貸借款。這個故事跟今日深陷「超前消費」泥潭的年輕人何其相似。

為了不切實際的慾望,讓自己陷入一環又一環的貸款之中。

有人為中國年輕人消費購物做過這樣一項調查:

8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別人穿好看的衣服也想買一件。

72%的受訪者表示看到社交網路上的穿搭文會引發購買的慾望。

49%的受訪者表示會因為偶像代言產品而衝動購買一些不需要或不適合的東西。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大學生的人均年消費能力已達到近 20000 元,年消費總額達到 6000 億,超過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 50%。

在這龐大的數字下,可以看出現在年輕人,慾望和能力的不匹配。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癮」。

如今,網上流行一個詞叫:「花唄青年」,雖然沒有像校園貸那樣令人毛骨悚然,卻也讓年輕人陷入花唄、借唄和分期付款的漩渦之中難以自拔。

螞蟻花唄發布的《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在中國近1.7億90後群體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4500萬。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

網路上甚至還有人鼓吹:「借錢花逼你有出息」「女人花錢才會掙錢」這樣的論調。

小楠就是被這些雞湯灌的迷三倒四,一口氣辦了好幾張信用卡,結果,工作了兩年,一分錢積蓄都沒有,還倒欠了5萬元的卡債。

直到小楠的工作進入了瓶頸,她才猛然發現,她不敢辭職、不敢失業、不敢有空窗期,因為她還有5萬元卡債等著她還。

消費觀的背後隱藏的是價值觀,在這個充滿了物質誘惑和物化價值觀的世界中,對於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們,是一場自身價值觀和外界價值選擇的博弈。

價值觀不成熟,就極易被慾望牽著鼻子走

而對於工作了幾年的年輕人,更多的是會把慾望內化為成長的動力。

超前消費透支的不僅僅是金錢、是信用,也有可能透支的是你的未來。那一件兩件的奢侈品,也不會讓你看起來真的高級。

不了解自己的承受範圍,沒有底線的超前消費,是一個人腦子還留在學生時代的第三個跡象。

過度的自我意識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曬出一張自拍,會耗時一個小時拍攝,一個小時修圖,再來一個小時配一段文字。

僅僅是能在朋友圈中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在哈佛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如是說:

如果社會裡的每個人都開始過上整天自拍的生活,我們無休止地關注我們自己、我們的形象、我們得到的「贊」,不停地進行「自我放大」,這將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呢?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往往會陷入「太在意別人看法」的怪圈中,在開會的時候不敢發言,擔心提出的問題會被別人笑話,有了好的建議也不敢說,擔心說錯了會被人瞧不起。

過度的自我意識總是牽絆、束縛著自己的言行。

所謂「過度自我意識」就是:

太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者太在乎自己的公眾形象。倒不一定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但對「自我」的執念一定非常重。

可能會因此而過分敏感、羞怯、忸怩,過於理想化和完美主義。

蔣方舟說過:「過度自我關注是萬惡之源。」

小貝第一次參加公司的年終聚會,自薦主持某一環節和大家互動的任務。

本想藉此機會,在公司高層面前留下個好印象,誰曾想因為太緊張,太害怕出錯,互動過程中冷場了好幾次。

結果,這次活動成了小貝揮之不去的陰影,她總是想起當時的場面,想起大夥的竊竊私語,導致很長時間,她都不敢在公司里和別人大聲說話。

很多人都經歷過一些令人尷尬的場景,比如:不小心說了句冷場的話,喝可樂時不經意間打了一個響亮的嗝。

如果很在意別人的目光,逐漸地,這些目光就會變成壓力,越積越多。但事實上,並沒有人那麼在意你。

心理學家吉洛維奇做過一個巴里·馬尼洛實驗:

他要求康奈爾大學裡的學生,穿上歌手巴里·馬尼洛的T恤衫,然後走進一間還有其他學生在場的教室里。

他們進去之後都認為,最起碼有一大半的學生都注意到了他們身上的T恤,但結果發現,在場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

可見人們總是高估自己在周圍人群中的影響力。

有一句挺有意思的話:

20歲時,我們顧慮別人對我們的想法。40歲時,我們不理會別人對我們的想法。60歲時,我們發現別人對我們根本沒有想法。

這並非消極,而是一種智慧,學會看輕你自己,才能做到輕裝上陣,才會從容面對跌宕起伏的人生。

過度關注自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評價,這是一個人腦子還留在學生時代的第四個跡象。

山本耀司說: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進入社會後就會發現,沒有人告訴你,這個選擇是對是錯,有些題目是根本沒有正確答案的。

生活也沒有像GPA一樣量化清晰的評價標準。

曾經的摯友,或許終有一天會與我們走散。

那些天大的糗事,一兩年後也不過是過眼雲煙。

人生的道路也不再是由中考--高考這樣被人規劃好的既定路線。

反思和總結這些成長路上踩過的坑、走過的彎路,不是為了展示傷口,而是為了以後能夠優雅避過。

作者簡介:韓老白,富書籤約作者,獅子座正能量辣媽,小清新文藝設計師,讀研時擔任校報主編,畢業後工作五年從設計院裸辭,懂點心理學,專註塑造女性職場、婚姻幸福力,願我的文字,陪伴萬千女性共同成長,簡書、微博@韓老白。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TAG:思維 | 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