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技術的人只配呆在底層?內向的人不配享受這個商業社會?
來自專欄驚雲小屋112 人贊了文章
每次聽到什麼「外向和內向都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外向的人善於溝通,內向的人安靜善於做細緻的工作」這種滴水不漏的話,我就想笑。
就和「無論什麼顏色種族的人,在美國都不會被歧視」一樣,但是工作歧視依然存在在每個角落裡。
更讓人心酸的是,這種論調不知道影響了多少人,他們本應該有更好的工作軌跡和發展,結果活在雞湯的自我安慰里不能自拔。
這幾天,出了一個事,西航動力研究所的副主任張小平離職,去了創業民營企業拿高薪,然後研究所竟然寫了篇公文說他事關重大,沒有他某些項目就進行不下去,然後要求讓這個人回去。
當然,事後院長說為了挽留他,才誇大了對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他的離職不存在影響任務的問題。
當然這背後,不僅僅是所謂的「底層得不到重視跳槽都不讓」的單純情緒發泄,關於為什麼寫,為什麼要誇大等等,相信呆過體制內的人一定能悟出背後的情商小九九,如果沒讀出來的,我知乎剛回答過這個問題,比較冗餘,也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就不說了。
今天要討論的是,如果是一個內向的人,他善於做技術,究竟應不應該得到和那些外向的人同樣的待遇和地位。
1
顯而易見,在目前這個商業社會的環境中,是不能的。
如果你之前曾經在大公司工作過,比如世界500強或者BAT之類的,你剛入職的時候一定會記得,公司整體晉陞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做管理,一條路是做技術,兩條路都有很明顯的晉陞方式。
當然,在某些公司里,也確確實實是有著技術很強的人從技術的路徑上慢慢成了專家,進而得到了升職重視。
但在中國目前這個階段的商業社會裡,整個社會對於技術的重視程度還遠遠達不到可以跳過資源。說白了,目前依舊是一個資源導向型佔據主導地位的商業模式。
在這樣的模式下,大多數的需求都是資源牽動的,特別是越往政治靠攏的部門和行業,就越是如此。
航天研究所,就處在半體制內,上靠不到權力,下靠不到市場的一個中間的位置,近十年加入研究所的人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個年代的航天研究所,往往是上層拚命的接觸政治和經濟,拉攏實業,帶來資源,從而用資源來養活整個研究所。如果連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會在乎一個編製呢?於是,只有資源導向型的管理者才能真正爬得上去。而在這樣一個外在環境影響下的時代進程里,也確確實實是只能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地位,才能養活更多的人。
技術的價值是崇高的,但很有可能到了最後這一切都不是你的。到底是什麼讓所有人都變成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恐怕鋼筋水泥會告訴你答案。
2
其他公司呢?
連騰訊,當代最優秀的民企,最近都因為不重視技術的事情被炒上了風口浪尖。招不到優秀的技術人才,待遇不夠高,以及重複造輪子被詬病。在騰訊里什麼有權力有地位呢?是會做投資的人。
以Martin為代表的港派投行人員,資本操作下,在資本市場賺了個盆滿缽滿,當然,對騰訊的「生態」構建自然也是有好處的。
而投行恰恰就是一個最純粹的資源導向型的業務模式,找資源,找標的,找合作方,做路演,然後企業上市之後繼續其他服務。所以投行招富二代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因為他們背後有經濟資源,招紅二代更是理所應當,因為他們背後是政治權力,比經濟資源更深厚、更穩固。
當然,為了類似開頭裡「外向和內向的人都一樣」類似的正確言論,投行也一定會說「我們並不會因為應聘者的個人背景而有任何的偏袒」。
說遠了。再說回來。類似的純粹資源導向型的業務模式里,誰才是晉陞最快的?當然是能夠帶來資源的人。諮詢公司、事務所、投行,誰能拉開業務,誰就是老大。
當然,做excel,做ppt,這些都是你的基礎,在這個年代裡如果你想成功,你不僅要有實力,更要有資源。
很難想像,一個標榜自己內向並且安於內向的人,會主動的去外面認識人脈,去結交行業里的人,甚至去厚著臉皮去拉資源。
商業社會裡,在大多數資源導向型的企業中,內向的人就是容易錯過更多的機會,並且它還不是可回溯的。因為你錯過了,你那個年齡段的人脈就再也找不到了。不是和你一起成長起來的人脈,那不叫人脈,那隻能叫做微信好友。
3個年輕人一起奮鬥出來,他們在職業生涯的初期認識。等10年後,互相協作資源的效率和概率是很大的。但如果你不認識他們,等到你第10年的時候再去選擇認識他們,缺乏共同經歷會讓你大概率碰壁。而反過來,這時候你也沒法再去認識比你年輕10歲的年輕人了。校友、戰友,有時候帶給你的溢價太大太大了,那是時間構築的鋼契。
3
當然,我們在這裡默認,外向的人更容易做管理和資源,因為這兩塊需要的是外在拓展力,你要能更快溝通,更承擔壓力,並且從無到有的開拓資源。
而內向的人更適合鑽研技術,在一定的程度上給予自己心理上的舒適區。
單純做技術真的沒前途嗎?當然不是。技術驅動,往往在到達奇點之前,都是非常慢的。往往都是突破到了一個瓶頸之後,就會帶來瞬間的引領社會進步,然後才能獲得社會上的地位和財富。它的量變的區間非常的長,這會受到國家政策、環境、社會狀態等等影響,很有可能一般的人熬不過這個區間。
那麼如果折中一點來看,當代的高速發展的野蠻年代裡,我們還是一個初級社會的階段,那麼單純做技術的人有沒有一個妥協的地方?
還是有的,那就是去做科研。科研就是一個突破了奇點之後才能引領社會進步,自己獲得社會地位的行業。
還有就是內向很多時候也是守恆的,你有了內容創業天賦等,比如在某些文化娛樂行業,你就是主營業務,缺了你就是不行,你是靈魂人物這些。那麼這些行業里,也是可行的。
4
一個人是不是內向型的人,往往和它的生理構造、家庭、個人成長經歷、家族群體甚至是婚姻情況有關。其中很多個部分,是人自己無法控制的。
如果你本身就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破裂的家庭中,或者父母非常缺乏溝通的環境里,你很大概率上就會朝著內向人格的道路走過去。
在成長經歷中,這些會帶給一個人自卑的心態,而越自卑就越不敢去觸碰壓力,就和關在籠子里被點擊的狗狗一樣,每次想出去都被電擊,就再也不想觸碰外面的世界。
而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不需要觸碰外面的世界、不需要去自己找壓力,不需要認識其他人的工作出現,那麼很大概率上它就會去選擇。
這帶來的後果就是,等到30多歲真正到了拼資源能力的時候,你根本連基礎都沒有。而哪怕是回頭拼技術,大多數人也受制於這個時代功利化的影響,沒法達到自己的奇點。
這基本就是大多數上述內向性格的人的最終歸宿——歸於平凡。
再之後呢?就是和社會妥協,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為那些能拿到資源能力的人打工。
在商業社會裡,這就是赤裸裸的上下級。哪怕你是在投行里,同樣兩個20多歲的人,十年之後,很可能其中一個已經成了領導四處拉活,一個還坐在辦公室里加班加點的寫PPT,哪怕他的PPT已經寫的出神入化。
沒辦法,我們不是活在古代,不是活在那個幾篇文章就能考中狀元當官的年代。更不是活在那個比拼誰的詩歌寫的好的年代。我們活在了一個資源驅動型的初級階段的社會裡。
5
小孩子的「懂事」是一種褒獎,成年人的「懂事」往往卻是一種無奈。內向的人,很容易被別人打動,也很容易有共情心。很容易找到自己內心的舒適區,也很容易被「外向內向都是人,社會是多樣性」的東西安慰到。
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其實在社會裡,往往是那批橫衝直撞的人才能享受到社會的褒獎。他們會有更多時間做更高溢價的事情,然後轉身把低溢價的事情交給「懂它」的人去做。
這是利己主義嗎?並不是,這就是人性而已。社會裡是沒有共同分配的。他積累的資源和人脈,都是以後二十年他自己人生里的東西,而哪怕他不積累,他以後的人生里也不會有你。
我今天才在備用號驚雲逆旅(jingyunnilv)里寫了篇文章:
世界的束縛下,我們最終都是平凡人 #04
每個人生而都是孤獨的。太懂事,太內向,和你橫衝直撞帶來的東西,對別人的人生的影響別無二致。
這個社會裡,很多大企業的創始人也都是技術出身的,很多牛逼的投資人也是。但就像我前文說過的。那不是內向安穩的技術帶來的,在這之上,也一定有著外向的高情商,能不斷的開拓邊界資源帶來的。就像美團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是資源鏈接起來的。
這個社會最終終究還是一個靠著人和人之間互相關聯起來的蛛網罷了。員工,CEO,VC投資人,PE投資人,投行,交易所,莊家,競爭者,管理者,權力者,這社會裡的諸多模塊,都不是機器人,那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連接著的,哪怕規矩如法律,也是有法官、律師、檢察官連接著的。
你只要活在這個世界裡,活在這個商業社會裡,你想更近一步,必須跳出所謂的懂事的內向心態。別無他法。
內向,某種意義上就和你膚色一樣,沒法更改。
喜歡技術,很多層次上也是一種宿命的選擇,也是沒法更改的。
但哪怕你的家庭和人生經歷讓你成為了一個內向的人,哪怕你喜歡技術喜歡的發瘋,在工作中特別是前幾年,也一定要成為一個「外向型的內向人」
你可以安心工作,你也可以努力奮鬥不說話,但你一定要學著去接觸人脈,去積累自己的資源,去積累那些外向性格的人很容易就能接觸的東西,這樣你才能真正獲得自己內心的寧靜。
哪怕自己再怎麼沉悶,也選擇性的去認識一些人,去試著邁出腳步,去理解一下「資源置換」的意義。一旦有一天你自己親手跑通了一次資源置換,你對這個社會的理解就會瞬間跨過一個階段,來到一個新階段,而等待你的,則是無窮無盡的機會和挑戰。
自己去找到自己的路,別人的路終究都是別人的,一旦進去了,那就是圍城。
國慶快到了。好好休息,馬上又是寒冬。
照例文末戰戰兢兢的破廣告:我的公眾號:驚雲小屋。 這裡一定有一些文章,能夠讓你人生路上少走十年的彎路。另外公眾號後台回復5和6,是關於工作和職業選擇的終極邏輯。在這裡等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