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憑什麼看不起雞湯
前天在書店泡了三個小時,期間聽到三個人說了同一句話:這是雞湯。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似乎所有人對「雞湯文」都避之不及,就如同躲瘟疫。偶爾在人群中拿起一本書打算品味一番,旁邊就有好奇的腦袋探過來:
「呦~看雞湯呢!?」
「你在看什麼書啊?!」
「他在看雞湯」
……
誰都知道這是貶義句,無奈的是,你能說什麼呢?
「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于海。」
雞湯之過,不在紙上談兵,在於聽的人力不能行。
不難發現那些鄙視雞湯的人,基本沒有閱讀習慣,大多更是讀書無用論者。為什麼這麼說,且看ta們怎麼定義雞湯的:首當其衝的是成功勵志類、人物傳記、哲思、文學文藝類、靈修、心理學、個人成長、甚至經濟管理也難逃詬病,這麼一看,是不是基本無書可讀。
你說只讀經典,好!我想說件實事,有次朋友陪我去圖書館,對方也是瞧不上小眾作品的,上大學以後除工科的課本以外基本沒有閱讀量,宣稱非經典不看,選了一下午最後抱走了一本《國富論》必看經典,嗯!我說:「這也忒厚了吧,而且與你學的專業不符,你確定你會看?」
往好了說花一年時間勉強看完,現實一點,這本書只是挪了個地方繼續耀武揚威。對於一個非經濟領域且無閱讀量的人來說這閱讀體驗必定是枯燥至極,個人認為一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和樂趣是最重要的,一上來就挑這麼難啃的骨頭,會起到反作用。對於這位朋友我的建議是讀點心理學雞湯,多去了解、認知自我。懂得自己的認知需求是來自內心還是被外界他人的聲音綁架了。不妨問選擇本書的需求是什麼,想獲得什麼知識,能解決我什麼問題.....?多對自己提問,而非只是覺得這是一本人人稱讚的經典名著。
在古典《躍遷》這本書里有一節談了談知識的源頭。大意是說知識的源頭如同河流的源頭一樣,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海,源頭卻很細,因為那是發源地,是知識剛剛被創造出來的地方,濃度和質量極高,離源頭越遠,支流越多,混入的雜質也就越多,最後都勾兌成雞湯了。聽起來振奮人心,躍躍欲試。如何辨別和找到知識的源頭?例如一手研究論文、各行業創始人、講述底層邏輯、思考質量高略難懂的書籍和文章,前面提到的《國富論》。
無獨有偶,在《讀到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里說:一個領域的全部知識就是一棵大樹。
根部是創始人和他最重要的2-3個弟子,樹榦是這個專業在長期積累過程中要完成的使命,樹枝是後來演化出的各個流派、分支。
建議是想進入一個領域,先要把根部扎穩,反覆精讀開山祖師的書,把筆記寫到爛、甚至到能背下來的程度,接下來和這個行業最頂尖的人了解樹榦的使命。如此一來基本掌握了這個學科最核心的20%。
在踐行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問題,當然大多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從普羅大眾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承認自己認知能力有限,當我們捧著一本某專業的神作時,心中騰起萬丈光芒,然而,現實是明明知道這個字和詞怎麼念,組合起來卻如同天書,欲哭無淚!
不是書本說的不對,而是我們的認知效率太低!比起大神,不僅吃的鹽比我們多,且都是某個領域或多個領域專家級別的人物,觸類旁通的能力更是我等望塵莫及的。敢於面對現實,才是真正的勇士。
《付費》一書中這樣寫道:知識原創者的東西往往很難直接被理解和直接應用,找到知識的源頭很重要,但他們和大眾之間需要解讀者。例如現在互聯網很多知識IP和教師這個職業,做的就是知識的解讀。在信息和知識領域,解讀、傳授、傳播這個環節依然很重要。
你不會要求一個嬰兒生下來就會走路說話,同樣的我們也要接受自己在新領域面前就是一個嬰兒,不可能站上去就會,所以給自己一些耐心和時間很重要。
無法將書里的思維、觀念、經驗轉化到生活里實際運行,指導自己行動並達成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個人認知、見識、經歷的局限。
王陽明有言:「知而不行,是為無知,要知行合一」。
聽了那麼多道理,讀了那麼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並不是道理無用、書籍無用,而是因為我們「知而不行,行而不堅」。
當你嘗試去思考、了解自己,有主見、有行動力,即使是雞湯也能汲取到自己的需要的東西。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從某方面講人是十分脆弱的物種,很多事情,我們都控制不了,能控制的只有自己,所謂境由心轉,就是這個理。
雞湯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活著,需要意義。
年輕人是一茬一茬進入社會的,而剛入社會的他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身邊又缺少良師益友,心靈雞湯對年輕人是剛需,給予一些精神上的慰藉。當然,也看那種品牌的雞湯。不同的廚子烹制出來的質量不一,給你心靈觸動程度自然也不同。
那些痛恨雞湯的人,歸根結底是認為雞湯改變不了自己的處境,既升不了職也加不了薪,也沒能讓自己飛黃騰達、衣錦還鄉。可是,雞湯文從來沒說自己有用啊!它從降生的那天起就從未打過普渡眾生的旗號,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它只是浮華世界中的一方凈土,不求讀後能夠熱血沸騰鬥志昂揚,只求能溫暖心靈重塑希望,讓你善意的看待未來和遠方。
羅永浩說起自己是怎麼在幾個月的時間,從英語學渣鍛造成一個新東方的GRE老師,租了一個破房子,幾麻袋的書,裡面除了英語之外,剩下的都是心靈雞湯,每當他背單詞背到想死的時候,就拿出一本書,看到一句:
「一切的成功,都是因為堅持」
頓時感到巨大的精神動力,回頭又去背單詞了,過幾天堅持不下去了,又一次掏出一本心靈雞湯,上面寫到:
「行百里者半九十!」
把書一扔又回去背單詞了。
就這樣,靠著幾麻袋的心靈雞湯的加持,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出他自己的奇蹟。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些成功人士只是分析自身時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拿出來共享,可能有些已經過時,或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原因存在,也無可厚非。我們可以從這些人身上找到一些規律,但沒有辦法找到一個保證成功的模板。
閱讀本身是純粹的,過於功利性是社會的浮躁,文字只是一種載體,它的本身並無力量和營養,真正的精髓,在於你如何解讀和駕馭字裡行間游弋的思想。
真正有思想內涵的人,一定是包容的。TA從不標榜自己,也不會給別人貼標籤。
這句話,也是雞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