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的迷思:沒用對反而毀皮膚?
6 人贊了文章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姑娘都是幸福的。
每天有各種大V在網路上普及專業的皮膚護理知識,妹子們的護膚認知已經從「據說什麼產品好用」到「我適合什麼成分的護膚品」,從以前「只看牌子和廣告」到現在「不但要看口碑還要看配方」,簡直可以說是實現了質的飛躍。但大家對於護膚的迷思卻也是與日俱增,比如……
「聽說物理防晒里的粉體顆粒都是納米級的,會滲透到皮膚里?」
「聽說化學防晒在陽光照射下,會產生自由基,加速皮膚老化!」
物理防晒到底安不安全?
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白色的氧化鋅(ZnO)和二氧化鈦(TiO?)兩種惰性顆粒,這兩種顆粒能夠對紫外線進行反射和散射,阻止光老化的發生。
對於物理防晒霜,我們的傳統認知是膚感油膩厚重、塗抹後泛白明顯,但是內容物顆粒較大,不容易被皮膚吸收,因此相比化學防晒更適合敏感肌使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研發出了納米級顆粒的物理防晒劑,不僅塗抹後會在皮膚表面形成輕薄透明且緻密的一層,並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更強的防晒能力。
雖然物理防晒的技術有了提升,可是卻面臨了更多新的挑戰。關於納米級物理防晒劑的安全性,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內容。
理論上,納米級的微小顆粒可能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但其實由於納米級物理防晒劑的低溶解度和低滲透能力,TiO?或者ZnO顆粒想要進入皮膚細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科學家們通過動物和人體的皮膚的體內和體外研究也證實:TiO?和ZnO納米顆粒不會穿透(完整的或者被紫外線損傷)的皮膚底層,即使有滲透作用,也是僅僅局限於皮膚的表皮層。產生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納米粒子更傾向於聚集形成更大的結構(30-150nm),從而降低了它們滲透進入皮膚的能力。
目前市面上的物理防晒產品幾乎都採用了特殊的「微粒包裹」技術,讓物理防晒霜在滲透性的問題上變得更加安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隸屬於歐盟委員會的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SCCS)聲明:TiO?和ZnO應用在防晒產品中是安全的。但是它們不能用在防晒噴霧中,有證據表明這些顆粒被吸入肺部會產生非常嚴重的毒害作用。
化學防晒在光照下會產生自由基?
化學防晒不同於物理防晒,化學防晒霜普遍膚感較好、清薄、不油膩不泛白,在皮膚上存在感較低,是很多人的防晒首選。
化學防晒劑的作用機制是對紫外線進行吸收,並將紫外線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化學防晒劑是在不斷地消耗自己來保護我們的皮膚,那麼按時補塗防晒就變得非常重要。
在2006年,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三種化學防晒劑B3(二苯甲酮-3),OC(奧克立林),OMC(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分別塗抹在模擬的3D皮膚表面,經過UVB-UVA照射,分別在0min,20min,60min時採集R-123熒光信號(R-123熒光密度代表了ROS的含量)。
結果發現:與沒有塗抹防晒劑的對照組相比。
- 在20min時,防晒霜對皮膚還是有保護作用的,ROS低於沒有塗化學防晒劑的對照組。
- 而在60min時,塗了化學防晒劑的皮膚中ROS含量反而呈增多的趨勢。
在光照下,塗了化學防晒劑之後反而使皮膚中產生了大量自由基,呃……難道我之前塗得都是假防晒?
大家先不要過度緊張!我來解釋一下……首先,實驗條件下,使用的是非常簡單的配方,只含有單一的化學防晒劑、增稠劑和少量防腐劑,且比較容易滲透進入皮膚。
而在實際的產品配方中,是一套完整的乳化體系,除此以外還添加有抗氧化劑和高分子成膜劑,大大的減少了防晒劑滲透進入皮膚的可能性,並且抗氧化劑能起到中和自由基的作用。
所以大家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只要選擇靠譜的化學防晒產品,並及時補塗,是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晒效果的。要知道,紫外線導致的自由基可比防晒劑產生的自由基多多了,更何況化學防晒霜還有抗氧化成分的輔助加成呢~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55%-80%的光貼斑實驗證明:有些化學防晒劑成分會引發過敏及光過敏反應。由於它們的親脂特性和小分子結構,可以使它們滲透到皮膚中,從而觸發過敏反應。所以一般敏感性皮膚更建議使用物理防晒。(正常皮膚則無需過度擔心)
參考文獻:
- Sadrieh, N., Wokovich, A.M., Gopee, N.V.et al. Lack of significant dermal penetr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from sunscreen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nano- and submicronsize TiO2 particles. Toxicol. Sci. 115, 156–166 (2010).
- Kerry M. Hanson,Sunscreen enhancement of UV-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skin,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 41 (2006) 1205–121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