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心中的宮廷
4 人贊了文章
每個中國人心裡,都有一個宮廷。
最近看《雍正王朝》,這個以雍正冠名的電視劇,過了一半了竟然皇帝還是康熙。雍正真是個悲劇的皇帝。
前半的主線是爭皇位。風雲詭譎。各有小心思。最耿直的十三阿哥乾脆被皇帝關了起來,明為懲罰,實為保護。群虎爭食,有一個老實的,一不小心就會成了食物。
當然最兇猛的老虎是康熙。劇里很多的矛盾衝突,其實是康熙帶來的。比如康熙死的時候還在爭皇位,差一點打仗。這不就是康熙不肯放權嘛。既然自己都說不要總是擋著兒孫,卻又遲遲不肯傳皇位,非得把皇帝做到死。就他心思最多,便宜佔盡。他要自覺點,晚年傳了皇位,頤養天年,省多少事兒。
如果都那麼自覺,像十三阿哥的德性,那就省事了。但這是囚徒困境。只有一個耍小心思的,他個人會得利。大家都使小心思,大家都不得利。最終結果是大家都使小心思。
不僅是爭皇位那麼大的事兒,就是日常雞毛蒜皮,也會用上小心思。所以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宮廷。
當然這話說的絕對了,耿直的中國人也很多。
《雍正王朝》我有些看不下去,不是這部劇的原因,是所有的清宮戲。領導叫主子,自己是奴才。主子p大的事兒也是天大的事兒,奴才就是死了,也就幾秒鐘的戲碼。人命如草芥。這讓我心生反感。但這其實是這部戲的優點:節奏快,不拖沓。你不會看到某些劇里死來死去死不了,哭來哭去哭不完。整體節奏快,使得劇情跌宕起伏,引人入勝。這也是這部劇廣受歡迎的原因。
雖然今天早已不再三叩九拜,奴才主子。但還是換了個形式的跟主子。就一個破公司,一個小P經理,都要整幾個跟班小弟。互相明爭暗鬥,不亦樂乎。其激烈程度不輸電視劇,甚至有些編劇都不敢寫。
人性在根子上,是永恆的。誰不想做年羹堯,位極人臣呢?八阿哥的門人們,做 的不如年羹堯嗎?跟錯了人,就是站錯了隊,犯了ZZ錯誤。當然年羹堯多行不義必自斃,但好歹也輝煌過。
小時候看這些歷史演義,最喜歡諸葛亮,就像雍正背後的鄔先生。現在覺得不對勁,如魯迅說的「多智而近妖」。世間哪有這樣的人,開了天眼?坐了時光機?宅在家裡,如何能知道天下事?看新聞聯播?把什麼都算準了,樂呵呵搖著羽毛扇把敵人耍的團團轉,就把好端端的遊戲,都整Low了。這是《康熙王朝》不如《雍正王朝》的原因。
這是後人用結果倒退過程,倖存者偏差。就像過去幾年,某些行業飛速發展,在其中獲得了事業成功的一些人,到處當人生導師,大吹特吹自己的成功經歷。把行業的成功歸為個人的努力。今天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比喻,一個人坐著電梯里不停磕頭,上了高樓,最後告訴大家,他是靠不停磕頭上來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