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思維· 春運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經濟學思維· 春運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來自專欄失眠客1 人贊了文章


經濟學思維· 春運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mp.weixin.qq.com圖標

安克註:推這篇內容,可能有讀者會問,你不是一個做睡眠的公眾號嗎,怎麼又扯上經濟學了?那麼我想解釋一下,其實我一直認為失眠跟心理和生理部分有關。

拋開疾病與慢性疼痛等、心理占很大的一部分……而心理學與經濟學、社會學都有很大的沾邊。

經濟學不見得要學的多麼精深,但是你可以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思維方法,這是一種改變自己世界觀的最好武器。如果讀點經濟學,接受它的思維方法,把自己從那種日常直覺中拯救出來,你周邊的世界立即回煥然一新。

讓我重複,火車票是個優良範本,能從中學到紮實的經濟學思維。任何人,只要不帶成見地思考,就能領悟。一旦領悟,將永久改變世界觀,並喪失一些友誼。不高深,不需學歷,不用操心彈性係數是否小於一。

短缺現象,無論是電力、車票、住房還是年夜飯,都是每個人學到的基礎價格理論的試金石。

任何商品,因為人們的需求沒有止境,所以只要價格過低,就會出現短缺。之所以出現短缺,並不是因為商品不夠——能滿足人們需要的商品總是不夠,總是多多益善的。之所以出現短缺,是因為價格過低。消除短缺的唯一辦法,就是把價格提到足夠高。——《21世紀經濟報道》2001年2月5日

01

春運現象的經濟學分析

回家過年是不是商品?

回家過年當然是一種稀缺的商品。人們常有鴕鳥心態,在討論價格的時候,會說那些正在觸動他們神經的商品非常特殊,不是商品,所以價格規律不起作用。談水費的時候,他們說水不是商品;談學費的時候,教育不是商品;談藥費的時候,健康不是商品;談旅費的時候,回家過年不是商品。

然而,抱著這樣的心態,只能讓人脫離現實,而無法正視問題和尋求對策。畢竟,經濟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有些人以為,只要不把稀缺的服務說成是商品,它就不是商品;只要說它是福利,政府有義務提供,那麼消費者就能垂手可得。在這些人看來,政府有義務提供的福利項目很多,包括住房、教育、電力、用水、醫療、養老、就業、最低收入、乃至性伴侶。

但經濟歷史表明,確實曾經有過各種各樣的政府,試圖把這些項目當作低價甚至是免費的福利派發。不是沒試過,而是總做不到,才一再回到市場上來。

回家過年為何難?

很顯然,回家過年不僅是商品,而且是可以變得頗為昂貴的商品。媒體渲染說回家不需要理由。可是,要在特定的時候回家,就需要理由了。

這就好像說泡澡不需要理由,但要在北京到芝加哥的航班上泡個澡,就需要很多理由一樣。事實上,春運綜合症已經不間斷地發生了十年以上,之所以仍未得到根本解決,正是因為春運期間短暫的需求高峰,無法支撐鐵路硬體大幅升級的巨額成本。那麼多人要同時回家,而且一年就那麼一次,這就變成了奢侈的需求。

回家過年是不是剛性需求?

有些學者動用了經濟學術語,說回家過年的需求是剛性的,意思是不管價格多高,乘客還是要回家過年,所以提價只會讓鐵路系統多賺錢,而不能降低乘客回家過年的願望。

這是沒有學透。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每個點的彈性都不同,只要價格到位,剛性需求就自然會軟化。如果說有些旅客回家過年的需求曲線不是右下傾斜而是垂直的,那麼這些旅客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回家,就不會非要等放假才回家,更不會非要坐火車才回家。

為什麼說低票價造成舉國浪費?

火車票價不夠高,其經濟之惡,是那些用於排長隊、撥電話、托關係、找黃牛、掃黃牛所耗費的努力,數以千萬人的精疲力竭的努力,從整個社會上看,是被白白消耗掉的。如果這些人這段時間的努力,是用於通過他們的專業技能來服務他人,然後再把賺到的錢用以競爭火車票,那麼這些乘客在爭得火車票的同時,其努力也造福了其他人,也轉化成了社會的財富。

然而,現在的情況是,火車票以低價銷售,人們靠排隊來競爭。這種分配方式必然引起資源耗散。

資源耗散的意思是說,雖然排隊者本人通過付出排隊的時間和體力,平均而言能夠取得車票,所以排隊行為對他們本身還是值得的,但他們的排隊行為,並不象其他的勞動那樣,能同時造福社會上的其他人。

與此對照,如果一個建築工人,通過蓋房子賺錢,來購買火車票,那麼他蓋房子的行為,不僅對他來說是值得的(買到了火車票),而且同時造福了社會(有人能住上房子了)。

要消除人們用於排長隊、撥電話、托關係、找黃牛、掃黃牛等活動所造成的浪費,只有通過提高票價才能消除。討論火車票價問題並非「你比較重視效率就贊成提價、我比較重視公平就反對提價」的主觀問題,而是一個如何消除社會浪費的客觀問題。

票價提高是否由黃牛黨所致?

春運綜合症的根源,在於短期需求激增。是需求激增,抬高了實際票價。這時候,如果鐵路系統還是按低價售票,那麼已經被需求抬高了的實際票價,與鐵路系統確定的紙面定價之間,就出現了顯著的差額。這個差額是招引黃牛黨的根源。

要強調,不是黃牛黨搶先買好了車票,就能隨心所欲地加碼,然後賣給乘客,從而增加乘客負擔的。恰恰相反,是乘客之間因為爭奪火車票,使得火車票的實際票價大大超過了票麵價格,所以才為黃牛黨創造了顛撲不破的生存空間。黃牛黨的存在,並沒有給乘客帶來額外的負擔;

相反,是乘客在春運高峰期本來就樂意支付的較高票價或排隊成本,引來了樂意提供有償服務的人。只是社會誤解了這些人的功能,語帶譏諷地把他們叫做「黃牛黨」罷了。各種各樣打擊黃牛黨的策略,沒有正視這個經濟因果關係,所以註定是無效的。

這是說,是火車票低價造成了資源耗散,這耗散的一部分體現在找黃牛黨的成本上。然而,如果沒有黃牛黨,時間成本更高的人,會不得不親自去排隊,那麼資源耗散的情況會更嚴重。所以黃牛黨在一定程度上還阻止了資源的全部耗散。

讓黃牛黨合法化的可能結果之一,就是出現代售點。剩下就是鐵路和代售點之間如何分賬的問題。若車票免費給代售點,會導致腐敗,因為只有皇親國戚才能拿票;若批發價太高,則代售點無法維持。結果應該是:繁忙時段的批發價和零售價都有所上升,鐵路和代售點之間瓜分,排隊現象緩解甚至消除。

壟斷產業的產品漲價合理嗎?

政府壟斷某些行業,本身往往是不合理的,需要通過放開准入障礙的辦法來解決。

但是,壟斷產品的價格本身是否應該根據市場供需來調節,是另外一個問題。即使是政府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價格,仍然能夠起到兩個作用,一,收費能區分使用者的需求,能把產品分配給需求更大的人。

二,收費能幫助政府進行成本核算,讓政府好像私營機構那樣了解他們提供的設施是否划算,從而為將來的公共建設規模提供指南。

2010年廣州政府曾經為了配合城市活動,推出了地鐵免費乘坐的政策,結果立即造成失控的擁堵。這個政策被迫取消。這個案例很好地說明了,即使是政府提供的產品,也需要用價格來分配的道理。

當然,政府收到錢後,這些錢該怎麼用,是另外一回事。政府可以用來作繼續投資、可以做善事、甚至可以平分給居民。即使平分給居民,居民拿到錢後,也會根據自己需要來開銷,而不一窩蜂地去坐地鐵。

認為只要是政府壟斷的行業,其產品就不應該收費或漲價的朋友,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這個道理成立,如果壟斷了的行業產品就免費或便宜,那政府壟斷經營豈不變成皆大歡喜的事情了?

為什麼不讓政府把各行各業都壟斷起來呢?歸根結底,產品的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不是由生產者是否壟斷、政府部門是否批准來決定的。

02

乘客喜歡怎樣競爭

對乘客來說,恐怕大多數人更喜歡直截了當的價格競爭,而不喜歡充滿艱辛和風險的其他形式的競爭。

也就是說,恐怕大家寧願開源節流,通過自己熟悉門路,多賺一點錢來購買「充分提價」的車票,而不寧願冒險,為了購買「未充分提價」的車票,提心弔膽地與鬼鬼祟祟的黃牛黨打交道。

如果是這樣,為了方便廣大乘客競爭車票,也為了國有資產不至於被黃牛黨瓜分,今年鐵路部門本來應該參照往年的黑市價格,把票價提得更高。

如果說車票不漲價,是為了表演福利;如果說讓幾百萬民工風餐露宿,目的就是選拔強悍者,賣票就要賣給這種人;如果說節前三禮拜就要不斷跟好幾個票販子電話密切聯繫,說這增添節日氣氛;

如果說車廂擠得水泄不通,時不時逼瘋幾個比較脆弱的,還能觀看女士敞著門大小便,都是返鄉旅途的餘興;如果說與其讓幾百萬人在工廠幹活賺錢買高價票,不如讓他們站在火車站翹首以待帶來的社會效益大;

如果說鐵路職工也辛苦一年了,得讓他們和黃牛黨串通掙點壓歲錢;如果要這樣,我沒意見,真沒意見。索性搞幾趟「免票專列」,讓滿口仁義道德的兄弟姐妹們玩賞玩賞吧,要我寫篇《火車票價還不夠低》嗎?

機票是個好對照。它先訂最高價,然後淡季打折,沒人有意見了。機票是實名制的,實名制的作用不是保證窮人買得起便宜票,而是保證乘客間不能直接轉手機票,從而保證所有收入流入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合法的黃牛黨)的手上。

在今天美國,航空公司是自由競爭的,沒有政府壟斷問題,也沒有價格管制問題,可機票價格秒秒波動,明明看好的網頁,一眨眼就變價,航空公司和旅行社能宰多少就宰多少。

他們兼并了黃牛黨,他們就是黃牛黨,黃牛黨的功能還在發揮,這功能合法化了,機票價格能漲就漲,聖誕節是不是誰都回得起家?

我隻字不提鐵路的國家壟斷特性。難以相信薛兆豐不知道鐵路是國家壟斷,難以相信薛兆豐不贊成開放營運業,也難以相信薛兆豐反對鐵路私營化。但這些都跟火車票是否應該漲價毫無關係,毫無關係我為什麼要談?

我雙腳牢牢站在地上,為什麼非要我再拄根拐杖?這篇文章發表時,編輯還善意地建議我在文中加一段「民工們辛苦了」。是辛苦,很辛苦,那又怎樣?

我感興趣的現象是:在市場沒人是傻瓜,沒人做錯;可一到公共輿論領域,絕大部分人都變得仁義道德起來,變得不可理喻起來。急了誰都會走後門找黃牛,誰的行為都一樣,誰都是精明的,誰都不違反經濟原則,市場中人是最不蠢的。

沒哪個想買車票而買不到的人會說:「咱就甭杖著自己多兩個臭錢就去找什麼黃牛黨了,那可不是跟民工兄弟抬杠嗎,火車票讓咱富人高價買了,窮人咋辦,還是把票讓給他們吧。」

可一旦要發表意見,思維邏輯那是亂啊,調子那是高啊。為什麼?為什麼同樣的人,在市場上的「行」與在人堆里的「言」那麼不一致?

因為前者自己要負責,後者不需負責;因為前者是照顧自己的利益,後者是照顧自己的形象;前者是「故意的有知」,後者是「故意的無知」,甚至是「故意的放肆」。這是我一向對所謂「民意」很有戒心的原因。

03

春運難題的對策

應該如何處理春運困難?

一,火車票提價多少才算充分?提到春運恢復正常秩序時算充分。二,怎樣提價才合理?年前逐日遞增,年後逐日遞減,從而鼓勵時間成本低的人早走晚歸。三,提價的後果是什麼?部分出價最低但未必是最窮的人不能成行了,因為超過了運力的負荷,就必然會產生悲劇。除此以外,其他旅客照樣可以回家,但他們並不通過排隊來爭得車票,而是憑勞動所得或他人捐助,購買充分提價的火車票回家。

春運困難是不是鐵路壟斷造成的?

不少人遷怒於鐵路部門的壟斷特性。但是,春運困難與鐵路壟斷,並沒有必然的關係。雖然對鐵路部門進行民營化改革,肯定可以提高經濟運營效率,但鐵路部門民營化,卻未必能夠令人滿意地解決春運難題。

這是因為,鐵路部門民營化後,春運票價是降是升,並不容易推測。目前政府是迫於壓力,承擔了春運的義務,才壓低了火車票價。民營化後,鐵路會不會意識到廉價客運根本不如貨運賺錢,從而進一步減少客運容量,大幅提高客運服務檔次,以致把客運變成豪華旅遊呢?至少在美國,情況就是這樣。

另外一種可能,是即使鐵路民營化,大幅提高常年客運能力也仍然是不合算的。年夜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餐飲業是完全市場化的,但遇上春節這樣的高峰期,年夜飯也仍然只能靠提價來分配有限的供給。

沒有餐廳老闆會把餐廳規模開到輕鬆應付年夜飯高峰的程度,因為那樣很可能導致規模過大和常年虧損。無論能否實現鐵路民營化,這裡要討論的,是應否尊重價格規律來消除春運的混亂的問題。

火車票提價會不會傷害窮人利益?

關心窮人的人還應該認識到,火車票提價其實並不增加窮人負擔。是且只是旅客之間在春運期間的競爭,增加了窮人的負擔。火車票的實際價格,已經被,而且只被,旅客之間的競爭推高了。經濟學者要討論的,只是名義車票是否跟上實際價格所造成的不同結果而已。在火車票的名義價格不跟上實際價格的情況下,窮人憑藉其體力和時間參與競爭。

但這並非對窮人有利,因為富人也可以出錢請體力很好的人與窮人競爭,也可以請購置了「電話追撥器」等設備的人來搶線。即便是火車票不提價,窮人也不能避免來自富人的競爭。當我們認識到窮人未必就是更強壯的人,也未必是更有手段的人的時候,這一點就更清楚了。

怎樣有效地幫助窮人?

窮人怎麼辦?真關心窮人,就應該行善。不妨像蓋茨那樣,先通過自己的專長賺錢,然後購買提價後的火車票送給窮人。或者,尊重窮人的意願,把錢送給窮人,讓他們愛買什麼買什麼。再不然,就努力說服別人捐款,專門用於資助窮人買火車票回家過年。這些辦法都符合自願原則和人道精神,都能避免一年一度舉國排隊所造成的付之東流的社會浪費。

回家過年是不是最迫切的需求?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我們自己掏出一筆錢來行善,那是否會優先資助過年無法回家的打工者呢?我們也可以簡單地實證一下,用「慈善基金會」幾個字搜索一下,艾滋,乳癌,唐氏,孤寡老人,失學兒童,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春節返鄉過年基金會」的。這說明,回家過年,算不上頭號需求。

實名制能否抑制黃牛黨?

實施實名制是無效的。我們知道,實名制運用於航空,是基於安全的考慮。既然實名制不增加運力,那麼想靠它來解決買票難問題,消滅黃牛黨,恢復火車站秩序,就是牛頭不對馬嘴。當前試行的實名制,是允許他人代購車票的,也是運行他人代撥電話的,而通過代購車票收取報酬,恰恰就是黃牛黨所為。實名制抑制黃牛黨如何可能?諷刺的是,廣州鐵路決定,人太多時就停止驗票。那這跟設計一款天太熱就停止製冷的空調有何區別?這些簡單的問題,在耗資億元的實名制措施上馬以前,根本沒有準備好答案。當然,本來就不可能有答案。

改革戶籍制度能否解決春運困難?

改革戶籍制度,不太可能解決春運困難。

美國根本沒有戶籍制度,但遇到感恩節和聖誕節,照樣出現回家團聚的客運高峰。即使改革了戶籍制度,由於工作、教育、住房等原因,幾代同堂生活的生活方式仍然是不現實的。歸根結底,人口流動反而是大勢所趨,試圖靠回復大家庭生活來解決春運困難,可能是削足適履的解決思路。


內容來自於《薛薛兆豐經濟學課》;安克作整理


E N D……

為每位失眠者準備一些

在深夜可作為看資的內容

weixin.qq.com/r/IzhWTtv (二維碼自動識別)

》》》

長按二維碼關註失眠客


推薦閱讀:

TAG:思維 | 春運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