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閑話 | 做自己的「頭號玩家」

觀影閑話 | 做自己的「頭號玩家」

你是80、90後嗎?

你看電影、動漫、或者玩遊戲嗎?

如果以上答案中有「Yes」,我強烈推薦你去看電影《頭號玩家》。

影片的導演是有「電影織夢者」之稱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可能有人不熟悉他的名字。

那麼,《大白鯊》、《ET》、《拯救大兵瑞恩》、《人工智慧》、《侏羅紀公園》、《辛德勒名單》、《無處容身》、《兄弟連》、《少數派報告》、《林肯》、《第三類接觸》……這些電影或電視,你至少聽過一個或幾個吧?

斯皮爾伯格是少數能將電影思想與商業元素完美結合導演之一,他的片子大多不會讓人失望。這次果然如此。

《頭號玩家》的劇情其實很簡單:

2045年,遭遇能源危機的世界處於崩潰邊緣,人們選擇在名為「綠洲」的VR遊戲中尋找慰藉。但遊戲的創始人的遺囑打破了世外桃源的寧靜,玩家要尋找他設置的三把鑰匙,找到彩蛋,就會成為新的世界首富。於是乎,男主角韋德也加入了戰場,而等待他們的除了冒險,還有陰謀。

電影上映8天,票房已經突破8億。

是什麼讓電影如此火爆?

是劇情?導演?特效?故事?

不,是情懷!

電影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各種熟悉或不熟悉的遊戲、電影,各類經典場景,人物,甚至連配樂都滿滿的懷舊風。約三兩好友,去影院坐一排,邊看電影邊找彩蛋,簡直不要更有趣!如果你是80、90後,如果你玩過紅白機、街機、愛看電影,那麼,你的感受就更強烈。

據不完全統計,影片中出現的各類彩蛋將近140個(更有人說全劇大概有200個!)。很多觀眾在看完電影后說:「請不要在彩蛋中加電影啊!」身邊揚言要二刷、三刷電影的朋友,更是大有人在。

電影是小說改編,斯皮爾伯格老先生說:「《頭號玩家》是我多年以來讀過的最有意思的小說之一,它讓我想起我的童年。」是的,這是一部讓你在影院里找童年的影片。

我上學時,男生大多熱衷於CS,魔獸世界,極品飛車,女孩子們大概在玩《模擬人生》、《明星志願》、《超級媽祖》,後來有了《仙劍奇俠傳》、《古墓麗影》、《暗黑破壞神》……等等。

工作後,因為職業關係,接觸過很多遊戲設計圈的人,也在學校遊戲設計系帶過課。當年,我的口頭禪是「打遊戲哪有做遊戲有趣?」,聰明的朋友一定聽出來了,我對玩家其實是帶有些許不屑的。

我見到太多「網癮少年」「遊戲宅」因為玩遊戲做出瘋狂過激的事,很長時間對遊戲業都很抵觸。我拒絕學校派給我的遊戲策劃課,也拒絕遊戲公司的挖角。

曾經和自稱遊戲宅的朋友聊過遊戲成癮的原因,記得最清楚的是:遊戲成本低,很容易得到成就感滿足感,即使掛了還能重來,而最大的原因是,可以逃避現實中的不如意。

虛擬世界是一個逃避的天堂,和電影里「綠洲」那名字一樣,現實如同沙漠般一片狼藉,只得去遊戲里找希望。

每個人都像活在金銀島的彼得·潘,只要快樂就好。

可,現實中的彼得·潘是要長大的。

「當遊戲少年變成一個用玩遊戲、做遊戲賺錢的黑心商人時,那他所在的遊戲是不是也變了味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各位自己去電影里找。

即使對遊戲電玩的感情略複雜,可看到影片那一個個曾經熟悉的形象和場景,仍然忍不住興奮尖叫。影片最後,遊戲創始人對找到彩蛋的主角說「謝謝你玩我的遊戲」,那一刻,我的眼淚幾乎要落下來。

斯皮爾伯格這個老頑童,大約借著演員的口把那句「謝謝你們來看我的電影」藏在屏幕之後吧?

我們可以討厭遊戲,討厭自己的黑歷史,甚至討厭這部電影,可我們不得不說,有些經歷就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一代人的青春,不管你留下的是什麼感情,都抹不掉他帶來的印記。

回到電影中,遊戲創始人絮絮叨叨地說遊戲曾經帶給他的熱情、激情、勇氣和滿足,可最後,仍然眼神哀傷地說「可只有在現實里,我才能喝上一口熱湯」。

遊戲如同人生,就像主角說的「我來這裡是為了逃避現實,但我發現了遠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我交到了許多朋友,我找到了真愛。」

但遊戲又不是人生,最後仍然要回到現實中來。可現實何嘗不是一場遊戲呢?這是個非玩家控制的遊戲,我們生活,打怪,升級,獲得獎勵或轉職重來,不就是為了得到滿足與成就么?

希望我們能在各自的人生中成為「頭號玩家」,也希望若干年後,我們有機會說「謝謝你記得我。」


推薦閱讀:

TAG:影視 | 電影 | 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