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陷入抑鬱?記得避免這十個導致低自尊的習慣
6 人贊了文章
厚朴心理
HOPE PSYCH
NO.194
當一個人自尊感較低時,他很容易陷入抑鬱,低自尊與抑鬱傾向有著典型的內部聯繫。
自尊代表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包括積極與消極的自我評價。良好的自尊是真實的、積極的自我概念。它反映了對自己的尊重,以及不因他人而輕易改變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接納則是更深一層的自尊,能夠體驗到自己已經足夠好了,不必再去追求完美。能夠自我接納的人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可愛的,不是因為美貌、才能、成就、智力、地位或名聲,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
我們每人都有自己固有的價值,不因行為表現而有所改變。哪怕是只能受他人照顧的嬰兒或者小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值得愛的地方。
令人難過的是,我們中的一部分人生活在缺乏愛的環境之中,或是在他們的認知中,想要獲得愛是有條件的,必須通過一定的行為去贏得。如果在幼時,父母或師長常常以不愛作為威脅,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他們所期待的事,那麼孩子就會常常處於失去愛的恐懼之中。對於追求他人的肯定和愛,他們是矛盾而困惑的,難以平靜的接受愛,也難以拒絕不令人愉快的愛。
在人際關係中,他們常常會過度付出,以便確保自己是被需要的,值得愛的。但最終,常常會精疲力竭,產生被利用或不被尊重的感覺。
十種習慣
破壞我們的自尊感
你可能會注意到,自尊在人際交往、戀愛及享受人生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下面10項習慣常常在抑鬱的人群中出現,它們會破壞我們的自尊感,從而令人缺乏安全感,變得焦慮、情緒低落甚至惡性循環。
1. 消極地將自己與他人作對比
2. 遇到問題傾向于歸咎為自己不夠好
3. 用「我理應做得到」來逼迫自己
4. 把對自己的批判投射於他人,認為別人也會評判自己
5. 總是懷疑自己的直覺和決定
6. 拖延
7. 害怕失敗而不願面對人生中大的改變
8. 忽略自己的需求與期待
9. 沒有底線地允許別人干涉自己的生活或侵入自己的空間
10. 不能原諒自己
當一個人將自己與他人作對比,無論結果如何,他都在用一個外部的標準來衡量自己。
當我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時,如果積極地去尋找努力的方向,變成一種動力和激勵,可能會產生較好的結果。而消極地自我否定會產生一定的羞愧感,加深自卑,變得不喜歡自己,從而變得情緒低落。
習慣性地自我批判會干擾我們正確看待自己。在面對他人時,也會在心中預設自己還不夠好,表現出焦慮、控制欲和討好的傾向,並因此在關係中讓彼此疲憊或產生衝突。
低自尊的人群害怕犯錯,自己的錯誤總是無法饒恕的,因此他們盡量維繫原本的生活軌跡和表面的平靜,哪怕需要為之做出難以置信的犧牲與退讓。
他們常常是單槍匹馬地奮鬥,感到背後沒有他人的支持,心中也沒有輕鬆的時刻,只有勝利的號角才能帶來肯定的目光和人們的擁戴。
長久以來,幾乎沒有空間能夠讓他們關注自己的需求與期待,就好像這些從來就不重要。
然而,正是自身的需求讓一個人建立起自尊,承認自己的獨立人格的重要性和價值,而非環境和他人的附屬品。
在面對那些沒有邊界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時,自尊讓人有能力做出反抗,捍衛自己的空間和權利,能夠分清自己是出於禮貌而忍耐,還是毫無底線的退讓。
長久以來的低自尊則會讓人在面對他人的侵犯、羞辱或傷害時默默忍受,甚至接納這種評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