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大澤鄉,是陳勝吳廣起義的地方
來自專欄這裡是宿州7 人贊了文章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與九百閭左同赴漁陽戍邊,至大澤鄉,因雨受阻,失期當斬。「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吳廣遂智殺校尉,率眾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築壇盟誓,誅伐暴秦。因陳勝字涉,後人遂將其盟誓之壇為「涉故台」。
在安徽宿州東南約15公里處,便有一處叫做「大澤鄉」的小鎮,在秦朝時期,隸屬於蘄縣(今宿州蘄縣鎮),大澤,原意為大湖沼,大蔽澤,即一帶沼澤與河溝較多的地方。《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有云:「深山大澤,實生龍蛇」。
公元前209年的秦朝,二世胡亥驕奢淫逸,腐敗無能。時年7月,陳勝、吳廣被徵兵服役行至大澤鄉,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們估計已經誤了規定的期限。過了期限,按照規定是要殺頭的。陳勝、吳廣商量:「如今逃走也是死,起義干一番大事業也是死,同樣都是死,為國事而死好不好?」於是,他們揭竿而起,拔劍殺死兩名校尉官。接著「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並借用扶蘇和項燕的名義,採用「篝火狐鳴」和「魚腹丹書」等手段,贏得900戍卒的信任,以「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揭竿而起,這就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農民大起義。因陳勝字「涉」,後人遂把其領導起義的盟台,稱作「涉故台」。
在涉故台東側,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院,名曰「鴻鵠苑」。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仿古建築,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
陳勝作為僱農的兒子,為生活所迫,少年時代就為富人做佣耕,飽嘗秦王朝苛政和地主階級的剝削,常常對自己的卑賤地位感到憤憤不平,強烈渴望改變現狀。有一天,他在田裡扶犁叱牛埋頭耕作,日近黃昏,精疲力盡,就停下來走向壟上休息,與另一位佣耕說:「假如我們將來富貴了,彼此不要相忘了。」佣耕帶有嘲笑的口吻說:「我們都是做僱工的貧苦人,怎麼能得到富貴呢。」這時陳勝長嘆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在通往涉故台南側的台階中間,有一棵古樹,名曰「柘龍」。因其樹冠像高昂的龍頭,樹榦上有很多似龍鱗的疙瘩而得名。
雖然歷經千年的風雨,但是這棵古樹仍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每年的春天都會露出新芽,隨後還會長出一種球狀帶刺的果實,並慢慢地由青變紅。
從涉故台南行約兩三里,便可看到一座兀立於平原直上的土丘,上面滿是蒼翠的松柏。這裡被百姓稱為「雪花山」,傳說為陳勝的妹妹雪花的墓塚,故又稱「雪花公主墓」。雪花其人,史書古籍上均無記載,但關於她的民間傳說甚多。
傳說中的雪花,不僅跟著哥哥陳勝南征北戰,輔佐其登上王位,是一位提刀跨馬、衝鋒陷陣的女傑,她還關注民間疾苦,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陳勝的起義軍兵敗後,雪花姑娘馬革裹屍,被鄉親們安葬在此地。
了解更多宿州歷史和發展,搜索關注微信公共號:這裡是宿州。 微信id:suzhousugu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