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九尾·塗山氏
來自專欄小說創作5 人贊了文章
塗山氏是中國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大禹的妻子的氏族,最早見於文獻《尚書·皋陶謨》和《楚辭·天問》,「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 《尚書·皋陶謨》,「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楚辭·天問》, 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塗山,有塗山氏祖廟。
夏族的始祖神為塗山氏族,夏族就是日後建立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一個部落集團。據東漢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娶塗山氏族一女子,謂之女嬌。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
《呂氏春秋音初篇》記載禹時塗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這是有史可稽的中國第一首情詩。等候人的是女嬌,被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大禹。
娶於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尚書·皋陶謨》
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台桑?《楚辭·天問》
《史記索隱》引《世本》:「塗山氏女名女媧,是禹娶塗山氏女號為女嬌也。」
《史記正義》引《帝系》說:「禹娶塗山氏之子,謂之女媧,以生啟也。」
(關於原文女媧問題,《世本》和《帝系》都寫作女媧,在《史記索隱》和《路史·後記》注引「女媧」作「後嬌」,而女嬌出自《吳越春秋》。)
舜封禹為司空,讓他繼承被殺的父親鯀的事業,繼續治水。禹東奔西走,三十歲時,在塗山遇見了塗山氏之女女嬌。春暖花開,綠染桑林,純潔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見鍾情,
三皇時代,中國氏族部落最大的問題就是治水。禹遇到了女嬌的本家,東夷強大的塗山氏。如果能聯姻塗山氏,則整個東夷都會為己所用,朝內的重臣、類似大理卿(獄官之長)的皋陶也會支持自己。況且與女嬌兩情相悅,豈不是天作之合?不過因為大禹奔走天下治理洪水,禹只能暫做上門女婿,「夫從婦居」。然而以治水為己任的大禹在成親第四天就率眾離開塗山,從此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直到治水成功。
對禹來說,治水的業績決定著前途;但是對女嬌來說,愛情是惟一的。禹出門在外的日日夜夜,女嬌獨守空房,不覺憶起了初次見到這個「身九尺二寸長」的魁梧男子的情景,一縷笑意襲上彎彎的嘴角,恰如那天邊的一勾新月。觸景生情,這個野生野長的不識文字的女子,居然觸動靈機,發為心聲:「候人兮猗!」 在那彎彎的月亮下面,我等候著心愛的人兒。愛情多麼偉大,多麼神奇,它不僅開啟了這個痴情女子的心智,而且書寫了漢語愛情詩的最初篇章。———當然,「候人」,也是禹入贅的明證:「候人」,「候」的不是歸人,而是上門的毛腳愛人啊。
相思成疾,女嬌再也顧不得世俗規矩,親自跑到了禹的家鄉。如同小說家們喜歡說的那樣:悲劇發生了。女嬌有一天給禹送飯,看見了化身為熊的禹,十分羞慚,遂化為石頭,禹向此石索要兒子,石頭裂開,禹的兒子啟誕生了。
遠古時候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中國大地上到處洪水為患。帝堯任命禹負責治水。大禹非常認真負責,帶領著治水的人馬走遍中國大地,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次,他治水到了安徽濠州的塗山(今屬蚌埠市懷遠縣),同塗山氏女認識相愛。這時,禹已經三十歲,本該儘快成親。但禹以人民利益為重,成親第四日就與塗山氏女告別,奔走治水。
大禹走後,塗山氏女在家天天盼望夫君大禹回來。在家盼望不到,又跑到塗山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一天天過去了,塗山氏女望穿了秋水,還是未見禹回來。她不禁長嘆一聲,吟詠出這樣的一句:候人兮,猗!
這就是一首詩。「候人兮」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漢語的嘆詞,相當於現代語的「啊!」。一個「猗」字,包含著豐富複雜的感情:見到心愛人兒的渴望,望而不見的焦慮、彷徨及無可奈何的心情;還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形象:一個佇立山頭,翹首遠盼,長吁短嘆,淚流滿面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詩貴含蓄」,是中國詩歌的寶貴傳統。這首詩,可說是呈國最古的這方面的一個典範。
妾歌
相傳大禹在治水之際,認識了一位塗山氏族的女子,這位女子深深地愛上了禹,禹忙於治水,在巡視南方時,塗山女就令她的侍女到塗山之南守候禹,並唱了一首自已所做的歌,全歌僅一句歌詞:「候人兮猗」(兮音為a,猗同兮),據說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首女聲獨唱,也是第一首南方民歌。
大禹後來同塗山女結婚,生下的兒子就是啟,傳說啟曾上天偷《九天》、《九辨》之樂,並親自指揮演出,可見啟不僅喜歡音樂,並有著較高的音樂修養。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內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如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舜。
舜把王位禪讓給大禹,大禹在塗山召集部落會盟,再次征討三苗。據《左傳》記載「執玉帛者萬國」參加了塗山會盟,[35]可見夏後部落的號召力。[36]有一次在會稽(浙江紹興)部落會盟時,防風氏首領因遲到而被禹處死。古文獻中亦記載禹以諸侯部落路途的遠近來分別納貢約多少,可見夏氏族對其周邊部落經濟上的控制。[25]
禹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37]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死。禹又命東夷首領伯益為繼承人。
禹死後,益(伯益,也有人認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按照部落聯盟的傳統,為禹舉行喪禮,掛孝、守喪三年。三年的喪禮完畢後,益沒有得到權位,而啟在民眾的擁護下,得到了權位,夏朝建立。關於這一段歷史的記載,說法不一: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益即位後,啟殺益而奪得君位「;另一說」益繼位後,有些部族並沒有臣服益,而擁護啟,並對益的部族展開戰爭,最後啟勝而奪得權位。之後益率領著東夷聯盟討伐啟。經過幾年的鬥爭後,啟確立了他在部族聯盟中的首領地位「,但其共同觀點是「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