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滅亡和軍隊戰力
4 人贊了文章
北宋積貧積弱是任何一個稍有中國歷史常識的人所共知的。北宋立國於五代亂世,主要的精力在於防範內部叛亂,而不是積極的對外戰爭獲勝。
軍事上,採用「強幹弱枝」的策略,將精壯軍士編入禁軍,屯駐在東京周圍,天子腳下於是有了「八十萬禁軍」。在地方上,多是老弱的兵丁,稱之為「廂軍」,數量上大約和禁軍規模一致,但是主要職能上則是維持地方治安、搜匪緝盜。所以方臘起義很快便能攻克杭州一帶的富庶之地,宋江起義佔據水泊梁山,當地駐軍毫無辦法,均是由於國家的主要精銳均駐紮在京城,地方軍隊更多承擔的是警察的職能,抓賊剿匪尚且費力,盪滅割據的寇就比較難了。對外,因為澶淵之盟,遼國和北宋均能較好的執行;且為了防止誤會,甚至在和遼國邊境也並不駐紮重兵,所以後來北宋滅亡,金軍可以長驅直入,一夜之間渡過黃河,兵臨東京城下,好像給後人的感覺是北宋軍力很差。
其實,北宋徽宗皇帝從決心剿滅方臘到調集軍隊、收復杭州、擒殺方臘,也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三國時期,司馬懿受皇帝詔命消滅遼東公孫度,司馬懿也使用了一年的時間。綜合考慮司馬懿的組織能力、指揮能力對比童貫的能力;洛陽到遼東的距離對比開封到杭州的距離,則北宋禁軍的戰力其實也不遜色於三國魏軍戰力。
宋徽宗本人好大喜功,上台後想有一番作為,但是他面對的不再是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等德才兼備賢臣。他面對滿朝的道德君子士大夫,黨爭清議有論;治國理財治軍無方。只好重用蔡京、童貫等人。
後世總是從道德層面譏諷蔡京、童貫。第一,蔡京的理財能力是非常強的。他當政後重新啟用「新黨」,並真正把王安石的各種變法策略變成撈錢的方法,國家積极參与經濟活動,鹽鐵糧食專營,疏通運河等一系列策略,明面上看都是王安石的主張,其實都變成了斂財的政策。也只有這樣才能供應北宋東京數額巨大的官員、禁軍消費,東京才能繁華如夢,也才能為後來的收復河湟、平定內亂、收復燕雲(或者說贖回燕雲)提供足夠的軍費。第二,童貫的軍事能力也不差。雖為太監出身,竟能率領大軍進攻盤踞河湟地區的角廝羅部,並能有勇有謀,善意抗旨,一舉收復河湟舊地,完成對西夏的包圍。其實重用童貫更多的可能也是宋徽宗的不得已:因為太監監軍的多,但是直接作為指揮官的則很少;有理由認為,宋徽宗想收復河湟舊地但是大臣們不同意,將領們調不動,宋徽宗被迫派家奴童貫率軍出征,但臨戰皇帝又怕童貫戰敗,於是下詔命停止進攻,童貫深知皇帝的真實意圖,激勵眾軍士奮勇殺敵,沒有為皇帝丟臉,也成就了自己。童貫的軍事才能在收復河湟舊地、鎮壓方臘起義上得到體現,於是聯金伐遼的軍事也由他指揮,就不再意外了。
北宋對遼國一向視之為「兄弟之國」;對於西夏,則一直恨不得蕩平剿滅。在於遼國接壤的地方,北宋的防禦是種植樹木、開挖鴻溝,防止遼國騎兵進攻,但並未駐紮大量軍隊。但是,在西北的部軍則一貫是除禁軍外最能戰鬥的部隊,大將狄青就是出身西北軍營。魯智深就是西北駐軍的一位提轄。老小仲經略相公就是西北駐軍的統帥。對西北的關注也造成了山東、浙江地區空虛,造成宋江、方臘的起義。從東京駐軍獨大到西北、東京並重的戰略調整,正是宋徽宗時期完成的。西北軍軍力強悍可以從後來,金國兵臨東京城下,禁軍守城,但是真正迫使金軍議和北歸的是由於西北軍的援軍到達東京城外,金國人看到西北軍的強大,疑慮難以速生,才勒索錢財北歸。所以有理由認為,宋徽宗由於個人的好大喜功,是想滅掉西夏的,所以堅持重用蔡京收斂錢財,派童貫收復河湟舊地,完成對西夏的戰略包圍。如果不出後來金國連續打擊遼國,造成遼國迅速衰落,宋徽宗的矛頭更有可能攻擊的是西夏。從南宋初年宋金在陝西地區的爭奪來看,西北軍一直軍力很強,多次擊敗金軍,只是紹興和議才讓出了陝西。
北宋平定方臘叛亂之後。收復燕雲十六州議論再次在朝堂上沸騰。如果能收復燕雲十六州,那就是完成了自太祖、太宗皇帝以來的夙願。這樣的功勛,宋徽宗本是不敢想的,但是遼國經過金國的連續打擊,主力已經盡喪,盤踞在燕雲的遼國殘軍數量不多;燕雲當地的漢人世家大族派人到東京和北宋聯繫一再宣稱「南望王師」;北宋軍隊、將領又都經過收復河湟、平定方臘的錘鍊;蔡京為王朝蓄積了足夠的戰爭軍費。於是,宋徽宗決心北伐,收復河湟。
奈何北伐的宋軍主力為北宋的禁軍,而不是長期在西北和西夏、角廝羅交戰的西北軍。北宋禁軍以數量壓制草寇方臘還行,但是攻堅還是不行,十數萬軍隊攻打不下遼國殘兵防守的燕州,兵困城下。其實這時候圍城,利用北宋的強大國力,拼消耗也能擊敗遼國。然而宋徽宗急於勝利,反覆催促,統帥童貫不得已聯繫盟軍金軍攻克燕州消滅遼國,然後用百萬軍費贖回燕雲。這就造成了金軍的輕視,認為北宋軍力極差。收復燕雲後,宋徽宗和朝廷自然陶醉於「收復燕雲」的迷夢,駐守燕雲的禁軍自然也認為戰爭結束了,想早點返回東京老家,但是金國軍事力量的存在,導致了北宋當局無法撤回禁軍,建立當地的軍隊有需要時日,所以不斷有逃兵出現。
當金國以敵國的面目出現時,思念家鄉的禁軍一觸即潰,這是因為這些禁軍本來就不想在燕雲死守,加上雙方戰力的巨大差異。這些禁軍一鬨而散,再也沒有被有效的組織起來,金國長驅直入抵達東京城下,但這時候金軍卻難以攻下東京。一方面東京城池堅厚,另一方面南逃禁軍的目的地就是東京,逃到東京就有可能被重新組織起來;東京的官員也較多,能夠重新組織起來這些禁軍。這些禁軍一旦重新被組織起來,憑藉東京堅城,金軍就難以擊敗了。只是宋徽宗、宋欽宗沒有祖宗宋真宗的魄力,李剛也沒有寇準的威望、分析水平(寇準給宋真宗分析勝負利害;李剛只給宋欽宗分析勝利,無法回答失敗怎麼辦?),皇帝大臣一味求和,在西北援軍抵達東京城外後,面對能夠擊敗金軍的局勢下,卻達成了屈辱的議和。
金軍北撤後,宋欽宗遣返各地援軍,拒絕執行議和條款。金軍於是第二次南下,這次金軍兵分兩路,一路防禦西北軍再次增援,一路強攻東京。宋欽宗沒有章法,一味求和,按照金軍要求發布詔命不讓各地軍隊勤王,並不再組織禁軍抵抗,大開東京城門任由金軍劫掠。
所以,北宋的滅亡,不是北宋軍隊戰力不強,而是北宋統治者的軟弱、戰略安排錯誤。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