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說過的最坑孩子的話

小米說:

今天推薦的這篇文章,來自公眾號:

這很辣媽。

我身邊剛好有很多辣媽朋友,帶起娃來又潮又有范兒,希望大家在這裡可以學習到更多育兒經驗。

歡迎大家掃描二維碼關注▼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不可思議的新聞:48歲的大衛,一個從小到大的學霸,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後卻不願意工作,白天睡覺,晚上玩遊戲,靠82歲的老母親丁阿婆給一點生活費苟活。

丁阿婆得了尿毒症,她苦苦勸兒子出去工作,但是他死活不肯。去法院告他,逼迫他去工作無果後,丁阿婆懊悔不已:「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真是應了那句話,「慣子如殺子。」丁阿婆雖然可憐,可我卻同情不起來。

我發現很多事情都適用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像丁阿婆這樣的家長,中國還少嗎?

當老師多年,我聽到過太多的家長說,「你只要好好讀書,什麼都不用管。」家長可能還以為自己這樣做非常偉大,實際上非常可怕。

孩子只要學習,什麼都不用管,那他什麼都依賴家長,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以後還怎麼生活和工作?如何在社會上立足?

「你只要好好讀書,什麼也不用管。」我覺得這是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坑人的一句話。

1

我看見一個二年級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盯著一個煮雞蛋發獃,我忙走過去問:「你不愛吃雞蛋嗎?」

「愛吃。」女孩小聲地說。

「那你為什麼不吃呢?」

「這個雞蛋和我們家的雞蛋長得不一樣。」女孩面帶難色。

「說說看,你們家的雞蛋 『長』得什麼樣?」我好奇地問。

「我家的雞蛋是白的,軟軟的,好咬,這個雞蛋太硬,咬不動。」

原來,她從小在家從來沒有看到過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大人剝好了,放到她面前。

「你們知道雞蛋是從哪裡來的嗎?」我問女孩旁邊的幾個小同學。

「知道,是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你以為這是一個段子嗎?這不是一個段子,而是知心姐姐盧勤講的一個真實故事。

一位剛入學的大學生,媽媽在家把他所有的衣服都編上號,哪天穿哪件,寫得很清楚。一天,天氣驟然變冷,這個學生依然按照媽媽的編號穿衣服,只穿了件薄衣服,結果被凍感冒了。他很不滿意,打電話質問媽媽:「為什麼讓我今天穿這件?」媽媽抱歉地說:「實在對不起,我不知道今天天氣會變冷。」

你以為這也是一個段子嗎?這也不是一個段子,而是一位中國校長在大學校長國際論壇上講的一個真事。

不知道你看了上面兩個真實的故事之後,有何感受,事實上,這樣的事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2

不知道你看了上面兩個真實的故事之後,有何感受?

最近,我在給兒子讀一套科普類叢書。書很簡單,但是讀這套書的過程中,令我很感慨頗多。

書里介紹到,老虎媽媽在孩子滿兩歲的時候,就會把他們趕走,「你們自己去生活吧!」老虎媽媽會對孩子吼道。

等小天鵝長大了,爸爸媽媽會對他們說,「你們已經褪掉了最後幾根灰羽毛,你們長大了,該離開我們,自己去生活了。」要是小天鵝猶豫著不肯離去,爸爸就會把他們趕走。

大象快滿十二歲了,也得離開象群,去過自己的生活。小鸛鳥等爪子和嘴都變成粉紅色時,也要學習飛翔了。而狼呢,「到了該養家糊口、自尋領地的年紀,狼群里的狼,不管公狼、母狼,都要一隻只離開。」

所有的動物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去學一樣本領或獨自去謀生,不能總是依賴父母。要是小動物不捨得離開父母或不肯離開,身為父母的動物們會狠心地把孩子趕出去,逼迫孩子去自謀生路。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只能把孩子養大,不能養孩子到老。

如果孩子沒有儘早學會謀生的本領,只有一個可悲的結局,不是活活餓死就是等著被別人活活生吞。

不得不說,在教育小孩方面,很多時候,我們人類真的不如動物。

二年級的孩子經常吃雞蛋卻不知道雞蛋真正長什麼樣;大學生要依賴媽媽給每天穿的衣服編號,否則就不知道穿哪件衣服,這聽上去像笑話像段子的事情,是真真實實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故事。

我們人類的父母不是把孩子當人養,簡直是當寵物養。

3

「你只要好好讀書,什麼也不用管。」這句出自中國很多家長口中的話,到底有哪些可怕之處?

1. 

培養高分低能,甚至是低分低能兒。

當父母說出「你只要好好讀書,什麼也不用管」時孩子聽了這句話,有一類孩子的確是用好好讀書、,什麼也不管來回報父母的。所以他在校的成績很好,屬於很多家長口裡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生活上非常低能。連給自己梳頭都不會,別說洗碗拖地等家務了。

我曾在報上看到一則報道前不久,報紙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報道;:石家莊市一名學習成績很好的女孩子,去參加市裡組織的三好學生夏令營,媽媽沒有時間,女孩姑姑非要跟著參加去不可。原來,這個女孩自己不會梳頭,不會倒開水。結果,五天的夏令營她只過了三天,因為不適應而提前回家,當了「逃兵」。 原來,這個女孩自己不會梳頭,不會倒開水,完全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這是典型的高分低能。

還有一類孩子聽了這話後,的確什麼也不管,連書也不好好讀。這就是低分低能兒。

2. 培養懶人

我以前有個高二的女學生,是個獨生子女。在校的成績很差。一次家長會後,她媽媽單獨找到我詢問她平時的表現,我如實相告。她聽過後無奈地搖頭。然後她告訴我說,家裡就她一個孩子,孩子父親太過寵她,經常說,「只要她好好讀書,什麼都不用管。」

結果,孩子她現在讀高中了,媽媽自己辭掉工作,專門在家照顧她的生活。孩子現在非常的懶,連自己的內褲都不願意洗,留給媽媽幫她洗。我聽了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勤勞的孩子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懶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惰性。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克服這一惰性。可很多父母卻在培養孩子的惰性。

3. 滋生媽寶男和媽寶女

最近幾年很流行媽寶男和媽寶女,經常看到微信上的文章說誰嫁了個媽寶男或誰娶了個媽寶女,然後留言里一片同性批判對方的聲音。實際上,最應該受到批判的不是媽寶男或媽寶女本人,而應該是他們的父母。

媽寶男和媽寶女怎麼來的?被其父母培養來的。

尤其是很多的獨生子女,家裡唯一的寶貝,也是父母唯一的希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心希望孩子能學業有成。這些父母只要孩子學習好,什麼都不用孩子管,自己事事操心,事事替孩子包辦,甚至事事替孩子做主。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事事依賴父母,凡事是不能自己做主。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沒有那個能力。

知心姐姐盧勤說: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

父母在養孩子的時候,就要明白,你養的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你想讓他怎樣就怎樣。他是他自己,他將來還是別人的丈夫或妻子,別人的父親或母親,別人的女婿或兒媳。

每一對父母生養一個孩子都不容易。養孩子是一場真正的修行。作父母的要明白:無論我們父母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踏入社會,獨自生活。你無法也無需承擔孩子的人生。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你要慢慢地放手,讓孩子去經歷他該經歷的一切。

紀伯倫在《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一詩中寫道:

的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  與你相伴

卻又自己獨立的軌跡

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見地

給他一個棲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關閉

他們的靈魂屬於明日世界

你無從闖入  夢中尋訪也將被拒

讓自己變得像個孩子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複製

昨天已經過去

生命向前奔流

無法回頭  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與君共勉。

 

作者簡介

張桂英,80後寶媽,一邊上班,一邊帶娃,空閑時間碼字。眼裡有光心中有愛的中年少女。

- END - 

探討科學育兒經驗

做又潮又有范的時尚辣媽

ID:zhehenlama2017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孩子 | 父母 | 中國父母 | 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