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極品的玉石,你們對它了解多少?帶你走進翡翠原石的世界!

最極品的玉石,你們對它了解多少?帶你走進翡翠原石的世界!

翡翠原石指的就是剛從礦場開採出來沒有經過人為化學處理的翡翠。每一塊精美絕倫的翡翠成品都是由翡翠原石打造雕琢而成的,所以,翡翠好與壞大部分取決於翡翠原石的好壞,因此翡翠原石的價格比翡翠玉器的本身要貴得多。

因為翡翠成品的樣子是固定的,根據品質的好壞和雕刻的精緻程度來定價格就好了。翡翠原石的價格就不同了,翡翠原石沒有經過開發,所以它可以利用雕刻的範圍就比較廣了,價格也相對的靈活一些,越是品質好的翡翠原石它的價格越高。

一、翡翠原石到底是怎麼樣形成的

翡翠生成的地質條件十分苛刻,它須要一個高壓低溫的地質環境(壓力5×10(3)-7×10(3)kpa,溫度在150-300℃)。首先硬玉岩在整個地殼中非常難於形成,並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圍岩一一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見。有了以上二個條件為前提,還須有微量鉻離子一一色素離子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在漫長的時間裡,不間斷的進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綠硬玉。

二、翡翠原石的好壞該如何看?

1、從原石表面鑒別好壞

皮殼----真皮殼有翡翠皮殼特有的晶粒自然排列現象,質地堅硬,除山料,用手摩擦有礦物顆粒剝落現象外,水石皮殼堅實,難以剝落硬物敲擊,聲音清脆顏色自然,結構均一,如有變化與周圍部分無明顯界線,呈漸變關係有裂隙及後期充填物,代表多期地質作用的產物。假皮殼無翡翠外殼特有的晶粒自然排列現象,質地疏鬆,手感刺硬,手摸刀刻有落砂現象敲擊聲音沉悶顏色不自然,結構過於均一,如有變化與周圍的關係截然無或少裂隙和後期充填物。

門子----假「 門子」上的翡翠是貼上去的,仔細觀察,在外皮上有一條縫合線。經過掏空處理的「 門子」,總給人綠色在裡面的感覺,敲擊時,掏空處聲音變弱、變悶,與未掏空處的聲音不同。

松花----綠色的假「 松花」 ,如果是貼上去的,綠色的翡翠碎粒與周圍假皮的關係截然,且顏色相同,質地也相似,結構均一,如果是綠色樹脂類物質時,用鋼針極易滑動,具油脂光澤,熱針探刺有明顯的反應,並出現火山口式的小孔如是鉻鹽浸染的綠色,在查爾斯鏡下顯粉紅色。

翡翠原石皮殼上有明顯的風化顆粒,有得用手可以擦掉,紅、白、黃、褐、灰、黑各種顏色都有。看玉殼是判斷原石的主要依據。缺乏不同外殼的表現決定了它們內部紋理的差異。玉殼的一些顏色隨著土壤的色調而變化,但也存在多樣化的顏色,這使得識別特定領域變得困難。

癬---- 「癬」是指翡翠原石上出現大小不等,形態各異的黑、灰、淺灰色印記。真原石的「癬」與硬玉的關係密切,它們間有著成因上的關係,有「 癬」 易有色,同時「 癬」 又吃色,「 癬」隨綠走,「 癬」 隨綠生。仿製的「 癬」 是將黑鎢礦粉末粘於皮殼上。真原石的「 癬」 一般呈灰黑色,具土狀光澤,與周圍部分呈漸變關係。仿製的「癬」 呈深黑色,光滑乾淨,具金屬光澤,與周圍部分關係截然。

2、查看皮料的結晶情況

肉眼觀察---- 一般來說,翡翠礫石粗皮料結晶就大,結構就鬆軟、硬度就低、透明度就差,翡翠原石質量較差;細皮料結晶細小、結構緊密、質地細膩、硬度高、透明度好,其中,尤以皮色黑或黑紅有光澤者為好。這種籽料行話稱「狗屎蛋子」,多為翡翠的中上品;砂皮料的性狀介於前兩者之間,品質變化較大,但其中也不乏好料,因而「賭性」最強。

用水查驗----將翡翠礫石在水中沾濕後拿出來,查看錶皮上所沾水分乾的快慢。幹得快者,說明其結晶粗大、結構鬆散、或裂紋孔隙多、質地差,反之,則說明其結晶細小、結構緻密、質地好。

3、通過綠色辨別好壞

綠色的多少和色質的好壞決定著翡翠的品質和價值,因此,要注意通過觀察礫石內部綠色部分在表皮上顯露的種種跡象,推斷其內部綠色的狀況。綠色的多少,與綠色部分的形態和分布特點有關。翡翠中的綠色部分以呈團狀和條帶狀集中分布者較有價值。這樣的綠色顯露於表皮時往往也呈團狀或線狀,也有時會呈片狀。當綠色在表皮上以大面積片狀出現時多為表皮綠,其內部往往無綠;而當綠色在表皮上呈線狀或團狀出現時,特別是當表皮上露出的綠線呈對稱分布時,其綠會向內部延伸,甚至貫穿整塊礫石。後者的價值自然比前者高,因此,有行話說「寧買一線,不買一片」。

4、通過翻砂看翡翠好壞

翻砂:指翡翠原石的外殼(臘皮的除外)大部分的外殼都像一粒粒的沙組成的,翻砂立指外殼表面沙子側著光線看時一粒粒像站立起來一樣。 翻砂粗與細是相對而言的,一般來說都是細好,沙細肉就細,但是玻璃種的通常又都是粗砂皮,因為出玻璃種的場口最多的是木那和莫西沙,木那玻璃種的皮殼沙很刺手,並伴有脫沙,莫西沙老象皮是賭石中的極品,看著砂粗皮厚並呈褶皺狀,光看這皮殼就可以價值不菲了。說有句話叫認準風化皮,粗砂出玻璃,不過很多人一輩子都遇不到玻璃種的。所以 還是細皮子的好,比如黒烏沙,黃鹽沙、白鹽沙等等,黑烏紗的臘皮下有翻砂,而會卡臘皮下是玉肉,會卡的水翻砂之分特別明顯。

以下是常見的主要外殼的特徵:

大象皮

1.大象皮:形似老象皮,淺灰色,大象皮膚的外觀粗糙且起皺,看起來沒有沙子,但很粗糙,觸摸時手感帶刺,這是風化的典型表現。這種皮的石種較好,是原生沙殼,切割後多見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殼中的上等。主要從老帕敢出產。

老樹皮

2.老樹皮:也叫得乃卡皮。形似樹皮,黃褐色,顯褐皺性的乾枯,眼看粗糙,手感帶刺。切割後多見白水底,含正色者居多,可賭性強.這種皮殼多見出產於大馬坎場區。因緬甸有一種當地人稱為得乃卡的樹,樹皮很像種皮殼,所以人們也稱其為德乃卡皮。

白鹽沙

3.白沙皮:皮上沙粒似鹽,石種老,皮下有白霧,主要產於老場區馬拿場口和小場區處的莫格疊、新場區的個別場口。除此而外的白鹽沙,皮下沒有霧,沙粒粗細不分,手感弱。常見脫去白沙有黃沙,是次生沙殼與原生沙殼共生的例證。原生沙殼下若有綠色,大多陽而不陰,翠色濃艷。應該注意的是,一些白鹽沙皮膚有兩個皮殼,表面是黃色的,在刷是白色,但不影響品質。 新場區也有少量的白鹽沙,有霧和嫩皮。

.黃沙皮

4.黃沙皮:沙粒似鹽,顯深黃色,石種主要產於老場口。其他場口也有出產,最重要的區分是沙要翻得好,大小,產量黃色的皮殼散發著黃沙粒,這是最好的黃沙的表現,有較強的立體感。由於所有現有場口中都有黃鹽沙皮,因此很難確定具體的欄位。需要說明的是:其表層的砂粒粒徑大小對於黃鹽沙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均勻,不要突然改變,否則其品種會變差。如果皮殼緊密光滑,大多數也很差。 新場區 黃鹽沙皮沒有霧。

石灰皮

5.石灰皮:屬於山石,黑皮。產量非常高。它主要產生於老場區,後江場區和小場區的第三級,大部分出小件沙粒被一層石灰粉包裹著,刷掉這層白粉便是白沙,這是表層風化的表現,出產子老場區的切割後見玻璃底者居多。

脫沙皮

6.脫沙皮:大多皮殼容易掉落,這是雙層沙殼,是原生沙殼與次生沙殼共生的典型品種.脫去一層還有一層,顏色多為一層白,二層黃或者紅,有的慢慢變白,有的還是黃色或紅黃色,這些大都種好。主要來源是東郭和老場區。

黑烏沙皮

7.黑烏沙皮:黑色的皮,高產量。主要在老場區的第三層,後江場區,小場區,多為小頭。其中,後江和莫罕場口的黑烏莎略帶灰色,又名灰烏莎。 老帕敢 :黑色為煤炭,表皮覆蓋著一層黑色的蠟殼,叫黑色的蠟殼。 莫罕,後江,南奇也有黑色蠟殼。 老帕敢和南奇黑烏莎容易出高貨,是一種熱門商品。但是,我們必須善於找到顏色區別,因為蠟殼被沙覆蓋,不容易識別。必須仔細搜索。有一個非常寶貴的經驗:當蠟殼粘在皮膚上而沒有沙子時,它會變硬並且不容易掉落;沙殼很容易脫落。另外,如果它很容易掉殼,這大部分是後江石頭。

鐵鏽皮

8.鐵鏽皮:鐵鏽皮為黑黃,它可以出現在不同顏色的沙殼上,一條條寬窄不等,有的是片狀走向,有的是塊狀。鐵鏽殼如果沙粒適中,翻得有力而規整,切割後底和色都好,他們大多數底灰,如果它是高綠的,就可以克服底灰的毛病。不怕底灰,只怕無色,一經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

水翻沙

9.水翻沙:多見為老石種,顏色黑黃灰大多數場口都有。 老場區馬荃灣口黃沙也有一些生鏽,類似。要特別注意沙子是否勻稱。沙粒一般不太好,因為出產這種水翻沙的場口比較雜亂,底水一般,主要區分點是皮上有無水銹。有代表性的是麻母灣和會卡的萍皮水翻沙。

紅沙皮

10.紅沙皮:色似楊梅紅,也稱楊梅皮。多是大小不等的玉料。表面上的沙子就像成熟的楊梅,深紅色。出產這種沙殼的場口比較多,有擺上橋、香公、大馬坎、窮瓢、馬那、摩哥地等,中等石種,多見牛血霧,一般為豆底。若是殼上出現褐色的檳榔水銹(紅色或白色或紅色和黃色),其色就很不好。

.臘肉皮

11.臘肉皮:水石,皮紅如臘肉,因而叫做臘肉皮。皮殼有厚有薄,中底有粗有細,一般不透明,屬中等翡翠,產於烏魯河河口等,出產場口比較多。含翠色者卻少見。

青蛙皮

12.青蛙皮:顏色青灰或淡綠,表皮細膩而顯薄,沒有霧層,切割後,多見水短,含翠色者比較少,它多見出產在後會卡場口。

黃梨皮

13.黃梨皮:梨黃顏色,皮薄,打光即可看見內含的顏色,切割後,綠色黃味足,顯鮮亮活放,是大馬坎最具代表性的塊體。色彩比較高,主要是好的玉材。

洋芋皮

14.洋芋皮:皮色土黃而薄,多見半山半水石。透明度純凈度高,底好。產於大馬坎和莫幫窪場口。

筍葉皮

15.筍葉皮:顏色乳黃而薄,透度高,屬半山半水石。切割後綠色翠而溫潤.在白水底上很有特色。最大的產地大馬坎,並且老場區也有!

小夥伴們感謝你們的分享,喜歡我的創作點點關注哦!

推薦閱讀:

TAG:玉石 | 玉器 | 翡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