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然對數的底「e」到底是怎麼來的?

自然對數的底「e」到底是怎麼來的?

來自專欄「數學與邏輯」之美313 人贊了文章

從我第一次知道「e」,在我的頭腦中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人們到底是怎麼發現「e」這個常數的呢?小時候,我曾經問過許多人,但是都沒有給出讓我心裡踏實的回答。教科書上給出的是e的極限形式的定義, e=lim_{n 
ightarrow infty}{(1+frac{1}{n})^n} ,可是這並沒有解決「它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各種存在的極限那麼多,憑什麼人們要特別定義這個極限呢?

對比另一個著名常數 pi ,給人們的感受就非常直觀。 pi 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它不隨著圓的大小而發生變化,很容易理解人們定義這樣一個常數。

作為一個數學愛好者,總想著有機會找到兒時的一些有趣問題的答案。經過一些偶然的和特意的努力,我把個人了解到的、對這個有趣問題的解釋和大家分享。

其實,人們認識到e的過程還是很曲折的,不像認識並理解 pi 那樣簡單明了。有的普及文章認為,人們是通過「利滾利」的高利貸,並不斷縮短計息周期而發現e的。從我了解的數學歷史情況來看,應該不是這樣。事實上,利滾利的極限應該是在人們發現了e之後才認識到的,而不是相反。

人們認識到e,還要從認識到對數說起。我們今天知道,對數是指數的逆運算,可是,人們最早認識並樸素的定義出對數的時候,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指數的逆運算。人們是為了簡化計算(特別是天文計算)而發現對數的!

一、神奇的「加減術」

今天,當我們計算一些複雜數字的時候是很容易的。智能手機中的計算器app、一些辦公室常用的計算器等,都可以非常方便的計算加減乘除和開方、乘方的結果。可是,如果我們把時鐘調回500年前,那時的人們要想計算一些複雜數字還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要手工計算0.258819*0.984808的結果,需要多次計算乘法、加法。當然,只算一次這樣的數還可以,如果有成百上千次的類似手工計算,顯然是讓人崩潰的。

聰明的人們在認識到三角函數以後,就利用三角函數表和三角函數之間的關係,發明了一種將乘除計算轉化為加減計算的方法,被稱之為「加減術」。還以上面兩個數字相乘為例:

已知 2sinAcdot cosB=sin(A+B)+sin(A-B)

查三角函數表得, 0.258819approx sin15^circ0.984808approx cos10^circ

於是得到 0.258819	imes 0.984808approx sin15^circ 	imes cos10^circ=frac{1}{2}(sin25^circ +sin5^circ)

再查三角函數表得, sin25^circ approx 0.422618sin5^circ approx 0.087156

於是,人們將乘除法的計算通過查找三角函數錶轉化為了加減法的計算,得到

0.258819	imes 0.984808approx frac{0.422618+0.087156}{2}=0.254887

這個計算結果和直接用計算器計算得到的結果0.254887021752是一致的。

通過這種「加減術」,在大量計算的時候,人們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工作量。這在當時那個時代,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當然,這個進步的基礎,是要製作出足夠精確的三角函數表。

二、約翰.納皮爾(John Napier)的偉大貢獻——發明對數

約翰.納皮爾是蘇格蘭數學家、天文學家,出生於1550年,過世於1617年。他為了簡化天文計算,一直潛心研究簡化計算的方法。大概在1594年,他從一個國王的御醫那裡了解到了丹麥天文學家、數學家第谷採用的「加減術」,受到了啟發,並最終給出了關於「對數」的構想。他的關於對數的著作《奇妙的對數表說明書》(英文名《A Description of the Wonderful Table of Logarithms》,原文名《Mirifici logarithmorum canonis descriptio》)於1614年6月出版,他也因此一舉成名。

納皮爾用來描述他所定義的對數的方式是很有意思的,到今天,人們也沒有弄清楚到底是基於怎樣的思考,納皮爾竟然用幾何運動相關的模型來描述對數。以下是納皮爾用來描述對數的「運動模型」:

納皮爾構造了兩個粒子的運動,粒子b在一條無窮長的射線上做勻速運動;粒子 eta 在一條固定長度線段上做變速運動,其運動速度在數值上與 eta 粒子到線段終點的距離相同。兩個粒子的初始運動速度相同。(參見下圖)

納皮爾構造運動模型定義對數的示意圖【此圖來源於Kathleen M. Clark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and Clemency Montell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在MMA上的文章《Logarithms: The Early History of a Familiar Function》】

納皮爾定義,在某一時刻b粒子所運動的距離(例如上圖中的y=AG)是 eta 粒子到線段終點距離(對應上圖中的 x=eta omega )的「對數」。後來,人們把這個「對數」關係叫做納皮爾對數。

下面,我們用現代數學來計算一下,到底「納皮爾對數」是個啥?

eta 粒子運動的線段長度為 p_0 ,那麼 eta 粒子一開始距終點的距離就是 p_0eta 粒子運動的初始速度也是 p_0 ,根據納皮爾的設定,b粒子運動的初始速度(也就是b粒子的持續運動速度)也是 p_0

再設 eta 粒子在t時刻距終點的距離(也就是t時刻 eta 粒子的速度)為 x=p(t)

於是,t時刻 eta 粒子所走過的路程就是 p_0-p(t) ,對這個路程微分就得到了t時刻 eta 粒子的速度,這個速度應該等於 p(t) 。由此列出的微分方程如下,

frac{d(p_0-p(t))}{dt}=-frac{dp(t)}{dt}=p(t)

把這個微分方程變換一下,得

-frac{dp(t)}{p(t)}=dt

兩邊做不定積分,得

-int_{}^{}frac{dp(t)}{p(t)}=int_{}^{}dt Rightarrow  -ln(p(t))=t+C

將t=0時 p(0)=p_0 帶入,計算得到 C=-ln(p_0) ,於是有

t=ln(p_0)-ln(p(t))=ln(frac{p_0}{p(t)})

再看b粒子,它在t時刻走過的路程為 y=p_0cdot t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y與x的關係為

y=p_0cdot t=p_0cdot ln(frac{p_0}{p(t)})=p_0cdot ln(frac{p_0}{x}) ... ...(1)

這個關係就是納皮爾給出的「納皮爾對數」。我們由此定義納皮爾對數為

NapLog(x)=p_0cdot ln(frac{p_0}{x})

如果我們再把式(1)變換一下,得到

frac{y}{p_0}=ln(frac{p_0}{x})=-ln(frac{x}{p_0})=frac{log_{e}{(frac{x}{p_0})}}{log_{e}{frac{1}{e}}}=log_{frac{1}{e}}{frac{x}{p_0}}

也就是說,納皮爾對數其實是以 frac{1}{e} 為底數的對數。

納皮爾費這麼大勁搞出來的納皮爾對數,是要用來化簡計算的。納皮爾大約從1590年就研究納皮爾對數,花了20多年的時間,在1614年才發表其結果,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計算並製作納皮爾對數表了。由此可見,那個時代,算數即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今天的我們是很難有切身體會的。

納皮爾取 p_0=10^7 ,並由此逐一計算了x從10000000開始,使得納皮爾對數值y為0、1、2、3、......的一系列x值,形成了納皮爾對數表。之所以取 p_0=10^7 ,是因為納皮爾還深深受到三角函數表的影響,當時的割圓術計算三角函數取值的表中,可以把圓分為 10^7 份,計算精度大概也是小數點後6~7位。而且納皮爾在自己的對數表中,還把 frac{x}{p_0} 對應回正弦函數。按照納皮爾的工作,我大概整理了納皮爾對數表的示例如下。

納皮爾費盡心血整理的對數表,可以用來簡化乘積開方運算。比如上圖中,如果需要計算 sqrt{8184478.5	imes 2135938.9} ,那麼就可以找到這兩個數的納皮爾對數,分別是2003456和15436788,然後將這兩個納皮爾對數求和再除以二,得到(2003456+15436788)/2=8720122。之後再去納皮爾對數表中找到納皮爾對數為8720122對應的x,得到4181093.8,這個數字就是要計算的開方結果,和我們用計算器計算得到的開方結果4181093.8765非常接近。

至於為什麼是這樣,根據上面得到的納皮爾對數的現代數學關係,學過指數和對數的中學生應該就可以推導得出了,我就不再贅述了。

當然,與納皮爾同時期的一位瑞士的教師比爾吉(Joost Bürgi,1552-1632)也曾經(實際上可能更早些)製作出了對數表。不過,他的成果是在1620年發表的,比納皮爾晚了6年。不像納皮爾,比爾吉是通過代數的方法得出對數關係的。

關於誰才是對數的發明人,數學史學家們有過一些爭論,但是現在主流的觀點認為,納皮爾正式發表成果在先,而且納皮爾的著作傳播得更廣,納皮爾對數的概念也更加深刻一些,因此,公認納皮爾為對數的發明人。當然,也有認為納皮爾和比爾吉都是對數的發明人的。

三、e在哪裡?是如何出現並逐步確認的呢?

有朋友會問了,你說了這半天,e到底在哪裡呢?

其實納皮爾在手工計算對數的時候,所用到底數(當然,那時候完全沒有底數這個概念)就是 (1-10^{-7})^{10^{7}} ,有了現代數學概念,我們很容易知道這個數非常接近1/e。事實上,前面已經介紹了,本質上納皮爾對數就是以1/e為底數的一種對數。只不過納皮爾還沒有清楚的認識到偉大的「e」。

比爾吉在他的對數表中所涉及到的底數是 (1+10^{-4})^{10^4} ,這個數字非常接近e了。當然,比爾吉也沒有認識到偉大的「e」。

所以,e被人們認識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然,考究歷史非常困難,我們今天很難確定「e」被人們認識的準確過程。

首先,在1665-1668年,大科學家牛頓、尼古拉斯·麥卡托分別獨立得到了e的無窮級數,也即 e=frac{1}{0!}+frac{1}{1!}+frac{1}{2!}+... (當時還沒有明確地用字母e來表示這個數字)。麥卡托還在1668年出版的《Logarithmotechnia》(《對數術》)中提到了「自然對數」這個名字。

其次,在卡約里的《數學符號史》中提到,1690-1691年間,萊布尼茲給惠更斯的信中提到了今天e這個常數,不過當時萊布尼茲使用的字母是b。這說明當時e的表示方式尚未得到確定,大家各自用自己想用的字母來表示e。

之後,在大數學家歐拉的1727-1728年手稿中,專門使用了字母e表示了這個常數,並且給出了這個常數的數值2.7182817...。在1731年11月25日,歐拉寫給哥德巴赫的信中,又一次明確提到了e,並且指出e是使雙曲對數(就是今天的自然對數)值為1的那個數(「e denotes that number whose hyperbolic logarithm is = 1.」)

到了1742年,終於由英國數學家瓊斯給出了實數範圍內對數的定義,這也正是我們今天關於對數的定義:已知a是不等於1的正數,如果a的b次冪等於N,那麼b叫做以a為底的N的對數。

從上述歷史過程可以看到,e被人們認識是伴隨著對數被人們日益清楚的認識而自然而然發生的。歷史上人們至少從兩個角度不斷推進對e的認識的。

(一)在製作對數表的過程中更加深入認識e

可能有朋友問,問什麼納皮爾要選擇 p_0=10^7 這麼大呢?這是因為如果選擇太小的 p_0 ,那麼製作出來的對數表的數據密度就會很低,很多數字從中找不到,不能很好的發揮計算工具的作用。

比如,如果選擇2為對數的底數,那麼對數值為1-10這10個數字的時候,對應的指數原值就從 2^0=1 快速增長到 2^{10}=1024 ,那麼如果希望用到798這樣的數字,就找不到接近的對數原值了。

因此,選擇對數的底數製作對數表的時候,理想情況是選擇一個比1稍大一點點的數。後來,人們在製作對數表的時候,就越來越傾向於選擇 1+frac{1}{10^{n}} 這樣的底數。n選擇的越大,數據密度(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計算精度)就越大,利用價值就越大。

於是,就必然出現 y=log_{(1+10^{-n})}{x} 的對數。當y取到 10^n 時,反推出來的x就會等於 (1+frac{1}{10^n})^{10^n} 。人們自然就會發現,隨著n不斷增加,這個數越來越趨向於一個確定的值,從而認識到這個數列存在極限,也就是e。

(二)為了使微分或求導更加方便而認識e

另一個角度是在研究對數函數的微分時候認識到e的。

y=log_{a}{x} ,當我們求y的導數的時候,會得到

frac{dy}{dx}

=lim_{Delta x 
ightarrow 0}{frac{log_{a}{(x+Delta x)}-log_{a}{x}}{Delta x}}

=lim_{Delta x 
ightarrow 0}{frac{1}{Delta x}}log_{a}{frac{x+Delta x}{x}}

=lim_{Delta x 
ightarrow 0}{log_{a}{(1+frac{Delta x}{x})^{frac{1}{Delta x}}}}

=lim_{Delta x 
ightarrow 0}{frac{1}{x}log_{a}{(1+frac{Delta x}{x})^{frac{x}{Delta x}}}}

=frac{1}{x}log_a{lim_{Delta x 
ightarrow 0}{(1+frac{Delta x}{x})^{frac{x}{Delta x}}}}

於是,又一次出現了類似的極限 lim_{Delta x 
ightarrow 0}{(1+frac{Delta x}{x})^{frac{x}{Delta x}}}=lim_{n 
ightarrow infty }{(1+frac{1}{n})^{n}}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個極限就是e。因此,如果把對數的底數a取為e的時候,就會得到最簡潔、自然的形式, (log_e x)=frac{1}{x} 。於是,人們把 log_e x 定義為 ln x ,並取名叫做自然對數,因為這樣取底數得到的導數最簡潔、最自然。

無論通過哪個角度,人們最終認識到了自然對數的底數——e。隨著數學不斷發展,人們日益發現e的身影無處不在,e的作用偉大而神奇。終於,e在人類認識到的各種常數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和圓周率 pi 齊名的偉大的數學常數!

四、尾聲——對數發現的特殊性、e的極限的證明、e的廣泛存在

(一)對數發現的特殊性

對數的發現過程中,最奇怪的一點就是,當時歐洲的代數學還十分「落後」(指相對於現在),連指數、底數這些基本的概念都還沒有建立,因此,人們根本不是基於 a^x=b 這樣的代數關係發現對數的。事實上,納皮爾是從幾何運動的角度發現了對數關係的;比爾吉是從代數的級數對應角度發現對數關係的。

我們今天很容易理解的對數,初中學生就已經開始學習的對數,在那個年代是非常深奧、複雜的數學概念和理論。有數學史學家曾經指出「對數的發現早於指數的應用這個事實,是數學史上的反常現象之一。」

紀念納皮爾的文集的序言中寫道「這項發明是孤立的,它沒有藉助其他智力工作,也沒有遵循原有的數學思想路線,就突然闖到人類思想中來了。」

(二)關於e的極限存在的證明

作為一篇數學科普文章,既然提到了e的極限定義公式,如果不給出些證明,似乎不太夠意思。下面,提供一個相對巧妙的方法,證明 lim_{n 
ightarrow infty}{(1+frac{1}{n})^n} 存在。因為只有這個極限存在,才能定義其為常數e。

第一步,我們證明一個不等式,

對於任意滿足b>a>0的實數a和b,不等式 b^n-a^n<(b-a)nb^{n-1} 成立。

這是因為 b^n-a^n=(b-a)(b^{n-1}+b^{n-2}a+b^{n-3}a^2+...+bcdot a^{n-2}+a^{n-1})

又因為a<b,所以將上式中第二個括弧內的a全部換成b,必會使結果變大,從而待證明不等式成立。

再將此不等式整理為 a^n>b^{n-1}[ b-(b-a)n ] ...... (2)

第二步,設整數n>1,令 a=1+frac{1}{n}b=1+frac{1}{n-1} ,此時仍滿足b>a>0的前提條件,則式(2)仍成立。將其帶入式(2),得到

(1+frac{1}{n})^n>(1+frac{1}{n-1})^{n-1}

這說明 (1+frac{1}{n})^n 隨著n單調遞增。

第三步,令 a=1b=1+frac{1}{2(n-1)},帶入式(2),得到

2>(1+frac{1}{2(n-1)})^{n-1} ,兩邊平方,得到

4>(1+frac{1}{2(n-1)})^{2(n-1)}

因為n是大於1的任意整數,說明此數列有上界。

單調遞增數列有上界,則極限必存在。

由此,我們可以定義e=lim_{n 
ightarrow infty}{(1+frac{1}{n})^n}

(三)與e有關的各種數學定理、公式

與e有關的數學定理、公式太多了,可以說多如牛毛、數不勝數。這也是為什麼e已經成為科學各學科領域中最重要的常數之一了。

1、歐拉公式

e^{ipi}+1=0 ,歐拉公式,號稱最優美數學恆等式,它將e、 pi 、i、1和0組合在了一起,簡潔、優美,含義深刻。

2、素數定理

lim_{x 
ightarrow infty}{frac{pi (x)}{x/ln x}}=1 ,或者 lim_{x 
ightarrow infty}{frac{pi (x)}{int_{2}^{x}frac{dx}{ln x}}}=1 。這兩個式子是等價的, pi(x) 是小於等於x的素數的個數。這個公式中雖然沒有顯式出現e,但是出現了ln,其實就是隱式的出現了e。素數和e的這種聯繫很奇特,要知道素數是整數範疇的概念,屬於離散數學,而e是分析範疇,屬於極限和連續領域。它們之間居然有這麼緊密的聯繫,很不尋常。

3、高斯正態分布

正態分布的概率密度 f(x)=(sqrt{2pi}cdotsigma)^{-1}cdot e^{-frac{(x-a)^2}{2sigma^2}} ,其中a是正態分布的平均值, sigma 是標準差, sigma^2 是方差。正態分布用處太廣泛了,而且根據中心極限定理,任何大量的獨立變數之和都趨於正態分布。這裡面e當仁不讓的佔據著核心地位。

除了數學領域,物理學領域也有大量的公式和定律中出現e。例如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定律、氣體在重力場中的玻爾茲曼分布、布朗運動規律、放射性元素衰變等等等等。

e是一個美妙而神奇的常數,而且是不容易被發現和認識到的常數。感謝歷史上諸多偉大的數學家,使我們了解了這樣一個神奇的常數,並且推動著科學不斷向前發展。


推薦閱讀:

TAG:數學 | 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