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汽車量產的背後,是吉利的慌張?

飛行汽車量產的背後,是吉利的慌張?

就在前幾天,一則消息讓中美兩國的汽車界、科技界都炸開了鍋,飛行汽車要量產了!而推出這台全球首款量產飛行汽車Transition的公司,正是吉利在去年11月收購的美國Terrafugia太力飛行汽車公司。

在近日舉行的2018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吉利副總裁楊學良對外界透露,這款名為Transition的量產飛行汽車,將於今年10月開啟預售,並在2019年實現交付。看到這裡,人們想必都會感嘆吉利的強大,不可否認,吉利在2017年加快收購併購步伐後,的確成長迅速,其國際市場的布局已覆蓋至美國、歐洲、東南亞等,這次的太力飛行汽車公司就是典型代表。但是驕人的收購戰績,並沒有為吉利汽車自身的銷量帶來增長,根據相關數據顯示,

在2018年上半年,吉利的營業收入僅列國內自主品牌的第五位,這與其國際市場上的「梟雄」氣勢相差甚遠。

而且,在其半年報發布不久,吉利就曝出了壓榨供應商利潤的傳聞,這令其相對華麗的數據顯得尤為尷尬,不禁讓人認為其高額的利潤,是通過供應商貨款得來的。而且,吉利不斷壓低供應商的價格,也讓人們對其整車質量產生了憂慮。整體來看,吉利現在似乎處於一種「利潤大增、研發減少、質量下滑」的尷尬境地,在結合其堪稱「兇猛」的外部擴張,難道吉利的資金都放在了收購、併購上?

2017年以來,吉利的重大投資項目已超過13個,總體金額逾兩千億,其中較為知名的包括收購沃爾沃集團、收購戴姆勒集團以及英國蓮花,除此以外,還有合資建公司、自建研發中心、跨界投資銀行這樣引人注目的項目。吉利因為這一筆筆的收購、投資在國內聲名大噪,而各筆投資間隔時間之短,也讓人對吉利充足的資金鏈驚嘆不已。

?

以此來看,吉利的投資布局的確有些激進了。其爆髮式擴張的目的其實十分明確,那就是搶佔市場,但是這樣連續的強勢收購擴張,很難不讓人對其資金鏈產生質疑,以及對其汽車產品質量的擔憂。正是因為如此,吉利汽車才迎來了今年以來最大幅的股價下跌,與年初的高點相比,目前吉利汽車的股價已接近「腰斬」。

總而言之,吉利急於擴張搶佔市場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這是以其產品質量為代價的話,對於其未來的長遠健康發展可謂「百害而無一利」,只有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還時刻注意打好基礎、鞏固基石,才能免除企業的後顧之憂。

推薦閱讀:

TAG:吉利汽車品牌 | 汽車 | 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