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零售人切莫陷入誤區

互聯網時代的零售人切莫陷入誤區

互聯網時代的零售人切莫陷入誤區

原創 聯商網

老王今年70歲了,人老了腿腳不利索了,兒女不在身邊,平時去超市買個生活用品都累的喘氣,店配?APP?拜託,他用的只是老年機,怎麼辦呢?老王經常唉聲嘆氣!!!

趙師傅今年45,上有老下有小,平時工作三班倒,下班有時候經常是夜晚12點,平時根本沒什麼空去逛商場,不過好在他有一部智能手機,但沒多少文化的他和老伴一樣並不怎麼玩的透那些五花八門的移動應用程序,咋整???哎!!!

小王今年15,剛上中學,最近爸爸剛給她買了個最新的蘋果6s,購物so easy!但她也有她的煩惱,作為學生,她不可能有很多錢,雖然她是祖國的下一代,然而她並不是家庭購物的決定人,因此她的智能機就只能去下載一些微信、微博、QQ等社交應用。

這就是不同的三個年齡段消費者遇到的困惑,你可以迎合90後、10後的思維去做營銷,然而你需要知道的是當今消費主流群體仍然是80後、70後甚至60後,你需要彌補的是老年守舊派、中年保守派的銷售策略,不是一款APP,不是一句全渠道就能真正解決的問題。

每年成千上萬的南亞勞工來到迪拜尋找更美好的未來,他們日工資6美元,打長途電話0.91美元一分鐘。這讓他們不可能經常同家人聯繫。但如果每瓶可樂都能帶來幾分鐘的幸福呢?可口可樂公司抓住了這一事件,做出了一次成功的感情營銷。他們打出廣告:"瓶蓋別丟,用來打電話吧!"。在迪拜0.5美元一瓶,一個可樂瓶蓋可以打三分鐘。你可以想像這則廣告後,可口可樂成了什麼樣的公司?對的,他瞬間由一家飲料公司上升到了偉大的愛心慈善企業。不僅俘獲了貧困、守舊群體的心,還感動了世界無數的低產階級、中產階級甚至土豪階級,90後、80後、70後、60後甚至50後都成了他的忠實粉絲。

2014年聖誕節,德國一家連鎖超市就採用了一種另類的促銷方式,讓顧客們是驚喜連連。當顧客走到結賬台時,"嗶"的一聲,收銀員們用掃碼機奏出了聖誕快樂歌,可以算得上是聖誕節最溫暖的感動。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肯定無法想像,但試想,要是你在現場,肯定以後不再去其他超市購物了,你將讓這份感動轉變為"家"的溫暖,成為他們的終生粉絲。因為他們真正在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真正為顧客竭盡了全力。

從上面兩個案例大家看出了什麼?是的,"感動",對於零售業來說,服務是最重要的,不停的促銷、不停的雙11,雙12隻是飲鴆止渴,營業額不是指望1次,2次的活動,企業也不是開1年,2年。因此培養忠實粉絲,穩定老客戶是基礎,在打好基礎的情況下才能想方設法去吸引新客流。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忠實的粉絲,有的只是"過客",那這個企業離die也就不遠了。以前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大家拼規模,現在大家又在拼線上,甚至很多企業制定了未來多年的高大上計劃,他們一味的追求"時髦",追求新技術,然而卻忽略了初衷,忽略了零售業最重要的體驗。而這些基礎工作,在國外的那些零售企業眼裡,卻是無比的重要。

柏林HIT超市,相信很多人因為去年10月中德兩國總理相聚而熟知。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為何作為一國總理,待客的形式居然是逛超市?這其中必然有其他原因。這家超市其實便是德國總理默爾克經常逛的店,和柏林其他諸如DM之類的小型超市相比,HIT超市勝在商品全、面積大、種類多,小到調味劑,大到肉類、化妝品、刀具都可以買到,基本上逛一圈,吃喝穿等日用品就可以買齊了。更重要的是,該超市將客戶體驗放在了第一位,有一個細節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那便是在傳統超市,用戶購買散裝食品時,必須分開稱,沒有半斤八兩,您都不好意思拿去打秤。但hit超市針對這方面問題引進了稱重收銀為一體的梅特勒-托利多所產PC稱,消費者可以隨意購買散裝食品,不必分類,可以一起拿去打稱,大大降低了顧客的麻煩,獲得一致好評。

顧客其實很簡單,在價格透明化的今天,他們要的其實只是一種體驗。引進移動互聯網技術是為了更好的增加體驗,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高端,更不是為了每年搞那麼幾天促銷。當一家企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待客如親,即使它沒有一款APP,也絕對不會垮台!相反,一味的過分追求營銷手段而忽略人心,強如諾基亞,也終有倒閉的一天。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消費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