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史學新觀】中華歷史全息論(二)

【史學新觀】中華歷史全息論(二)

3,什麼是歷史全息論

歷史全息論的理論是:我們把上天當作一個大宇宙,那我們這個社會的「天、地、人」就構成了一個小宇宙。大、小宇宙的「過去式」就是歷史。把整個中華歷史當作大宇宙,那每個歷史階段、每個歷史層面都是小宇宙。中華歷史要研究的,就是這個宇宙里「天、地、人」為主要內容的全部信息。研究大宇宙與小宇宙的相互關係和歷史作用。具體來說就是——

天——包括天體、天氣、氣候變化,冰暴、狂風、驟雨等天災,日、月、星辰的出沒、

天外文明和外星人的造訪等歷史。

地——包括山脈、河流地理變化、水災、地震、火山、公路交通、水運、城鎮興廢、

縣郡建制、軍事要塞等歷史。

人——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王朝興衰、王權更替、帝王臣民活動,民風民俗、

禮節禮義、音樂戲曲、文化科技等發展史,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進化,

各民族(漢、壯、苗、瑤等)播遷史,各民族的服裝、服飾、語言、文字

等等方面的演變、發展歷史。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國歷史研究帝王興衰史,僅僅是「天、地、人」宇宙社會中的一個小分枝一個小節點。而中華歷史全息論所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了中國歷史研究「帝王家譜」以資統治者服務的範疇。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歷史進程,每一個歷史層面,都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反過來講,無數個歷史進程、歷史層面的「小宇宙」構成了整個中華歷史(大宇宙)。我們把中華歷史全息論表述為:

1),中華歷史是一個完整的「天、地、人」宇宙社會信息體。它不單單是「帝王家譜」。它包括歷代王朝興衰、王權更替以及帝王臣民的活動,以及各民族的遷移和變遷、科技文化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等等。

2),歷史的「局部」是整個歷史的縮影。歷史的每一個局部都包含了歷史的其它部分,從歷史的局部可以尋找或反映歷史的整體。

舉一個局部的例子來看歷史的整體:《新唐書·食貨志》描述貞觀之治:「至四年(即貞觀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齎糧。」

其實,用「米斗四五錢」來強調政績顯然缺乏說服力。《漢書·食貨志上》就說:「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更何況唐代京畿地區根本不可能會有「米斗四五錢」的咄咄怪事。同樣是《新唐書·食貨志三》,開篇就說唐都長安所處的關中地區,雖稱沃野,然幅員有限,所出並不足供京師消耗,所以常要靠東南漕米的接濟。而漕米須經水、陸轉運,水路自江淮至東都洛陽「率一斛得八斗」,也就是說漕米自出產地至東都洛陽,運價便要佔去貨物本身價值的二成。再以車或馱轉運至陝,僅三百里地,「率兩斛計佣錢千」,算下來每斗又需費去運價五十錢。如此一路折騰,縱是那些米都是天下掉下來的,不要一文錢,僅及洛陽至長安那段旱路運費就不止「米斗四五錢」的十倍之多! 長安米貴,本是不爭的事實。大詩人白居易當年遊學公卿,便有當路權臣以「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嘲諷他。貞元年間,關中和三輔地區的米價更有「斗千錢」的高紀錄,而當時的國家儲備糧庫——太倉的儲米,也僅能維持「天子六宮之膳不及十日」。

當時的國際友人、高昌國的國王麴文泰,便一直認為初唐時的國力,根本比不上前朝,他曾對自己的國民公開說過這樣的話:「往吾入朝,見秦、隴之北,城邑蕭條,非復有隋之比也。」(語見《資治通鑒》第一百九十五卷。)麴文泰在貞觀四年(630年)十二月入朝,這正是史臣最為稱讚的一年,麴文泰沿路所見,卻是「城邑蕭條」,完全不同於《新唐書·食貨志》的說法。

這是從局部的「米」研究出貞觀年間的整個社會狀況。可見貞觀之治只能是史官的偽飾。

3).運用局部與整體之間存在的信息對應性,可以在歷史「整體」裡面尋找濃縮的「局部」信息。

即歷史不同的個體部分與整體之間、同一層次的歷史事件之間、不同層次與系統中的歷史事件之間、每個歷史事件的開端與結局、各個歷史事件發展的大過程與小過程、歷史的時間與空間,都存在看相互全息的關係。

舉例:從歷史整體尋找濃縮的局部信息,把王莽其人其事列為一個小系統,進行多個層面的、不同層次的分析和研究。

中國傳統歷史學強調忠君、家天下等理念,站在統治者的立場,維護劉皇家天下的角度,對王莽的評價,絕對是一位「偽君子」,「逆臣賊子」,眾口一辭的千古罪人。

但是,站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民眾切身利益的改善和歷史進步的角度來客觀地評價王莽,就會得出新的觀點。

1902年,馮自由率先在香港《中國日報》上發表了《民生主義與中國政治革命之前途》一文,要求重新評價王莽。他認為王莽的「王田制」亦即土地與生產資料的國有制,符合「民生主義之精理」,深得「平均地權之要旨」,因而把王莽看作具有「社會主義思想」的前驅而予以高度評價,強調不可「以成敗論英雄」。

近人胡適也為王莽平反:「王莽是中國第一位社會主義者。」他認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國有、均產、廢奴三個大政策。

史學家呂思勉指出應把王莽視為一位「社會革命家」,其改制的指導思想是為民謀利。他認為以漢朝為出發點的歷史評價不公,即將王莽的優點全部用一個「偽」字掩蓋。呂思勉認為凡是作偽之人,必然是有所圖的,而王莽篡漢稱帝所圖達到之後卻並無改變,一生勤勉、清廉、孝賢,作為如一,直至身滅,又如何能稱其為偽?

翦伯贊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建立和發展時期的重要史家,翦伯贊認為「假如我們離開『袒劉』的立場,則王莽仍不失為中國史上最有膽識的一位政治家,這就從他大膽的執行改良政策表現出來」,「從當時王莽的改革社會經濟所發生的病症來看,正是對症下藥。假使能順利推進,則王莽的政權也許可以持續下去。但是可惜用非其人,弊端百出,以致引起商人地主之激烈反對,終於都失敗了」(參見翦伯贊《中國史綱》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版)。

王莽代漢,是中國史上唯一民選皇帝。(《歷史的拐點》作者:馬立誠 2011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漢書》作者班固核對了當時的政府檔案。四十八萬多件上書在漢朝意味著什麼呢?按西漢末年全國人口計算,幾乎所有有能力上書的普通百姓,都上書了。如果在當時進行民意測驗,王莽的支持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民選皇帝。

王莽改制,對社會進步有一定的意義,尤其五均六筦政策,通過政府對工商業進行壟斷經營和強力管制,把原先主要掌握於社會上層貴富集團手中的鹽鐵酒經營、山林川澤、商業貿易等利益,奪歸國家掌握,並通過國家的管制來平抑物價,完全是站在人民百姓的立場考慮。這些措施有著調節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貧富分化的一定積極意義,確有為普通民眾利益著想和限制社會上層貴富集團剝削壓迫太甚的考慮。至於「王田制」的限制土地數量和奴隸人數,以及變革錢幣制度,也都是出於徹底解決社會矛盾的角度來考慮。(鳳凰網歷史頻道2013年《重讀王莽》)

以上舉例就是在歷史的整體框架中,尋找歷史的局部縮影。中華歷史全息論強調以社會發展、生產力進步為主線來研究歷史,那麼正確評價王莽的改制和歷史地位,無疑是進步的。

4),歷史的「整體」與「局部」的信息變化速度存在「同步性」或「成比例性」。同步性: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歷史社會和系統相應的信息變化速度基本一樣。成比例性: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信息變化速度不一致,但各種相應信息之間的變化速度比值基本恆定。這個恆定的比值,具體由歷史社會和系統的特性所決定。換句通俗的話講:我們不可能把漢朝的歷史事件挪後,放到唐朝來研究。也不可能把明代的歷史人物穿越到秦朝進行研究。必須尊重歷史社會的同步性和成比例性。

三,歷史全息論的意義

1.改變史學研究方向

歷史全息論使得史學研究不再以王朝興衰、王權更替為主線。把史學研究方向改變為:以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為主線,包括各民族變遷史、文化科技發展史、民風民俗民族服飾等。使得傳統的史學研究從「資治通鑒」專門為統治者服務,轉向為全社會全人類服務。

2.擴展史學研究內容

歷史全息論使得史學研究既可向「帝王家譜」的深度挖掘,堅持歷史真實,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真相。又可以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為主線,包括各民族變遷史、文化科技發展史、民風民俗民族服飾等研究廣度進行拓展。

轉自:《龍耳東:中華歷史全息論》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