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戰列艦」:鋼鐵、引擎和重炮的終極狂想
來自專欄遊民星空獨家專欄383 人贊了文章
本文作者:最後的防線
附近的街機廳老闆雖然已退休多年,仍對我當年玩《彩京1945》和《合金彈頭》的情景津津樂道。當時,我甚至會反覆通關一部作品,甚至在許多場景中故意死去。「你究竟是怎麼想的?」老闆如此問我,而我只是笑而不語。
其實,在根本不知道「設定集」為何物的年代,我只想仔細注視一下在這些遊戲關底出場的龐然大物,它們的造型是如此激動人心,在被主角終結前彷彿將摧毀一切——這些都滿足了一個男孩對武器的所有期待。
本文所講述的,就是這些從未離開繪圖板的、龐然大物的故事。事實上,對這些巨大機器心馳神往的不只有筆者一人,自工業革命開始、轟鳴的機器改造了整個世界時,人們便下意識產生了一種敬畏感。
塹壕終結者
1874年,俄國科學家布連納曾繪製出了一張驚人的藍圖——巨大的「履帶式防彈車」,這種車輛由9節車廂組成,彼此就像列車一樣用鉸鏈連接起來,它就像蜈蚣一樣,可以在崎嶇的戰場上行駛。同時,該車輛的側面還安裝了裝甲,火炮則從前方和兩側的炮位中伸出。在說明書中,布連納這樣寫道:「本設計有戰艦般強大的防護和火力,必定能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
事實上,布連納的設想並不是一個孤例。當時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高潮,技術進步也把人類的想像力推上了新台階。但和如今追求簡約的風格不同,當時的人們強調「大就是美」,公眾普遍相信:機器越大,釋放的能量也越大,不僅如此,這些機器本身還是一座紀念碑,是人類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象徵。
在進入20世紀後,由於複雜的國際局勢,這些設想付諸落實的速度明顯加快了。在軍事和科幻期刊上,類似的設計已不再令讀者陌生。其中一個例子被被刊登在了美國的《河濱雜誌》上,其中構想了一場未來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一個國家只用了13部「陸上鐵甲艦(The Land Ironclads)」就迫使敵人放下了武器,文章的結尾則提到:「體面的文明擊敗了優秀的戰士。」
撰寫這篇文章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H.G.威爾斯,雖然不是一位職業軍人,但他仍富有前瞻性地看到了重型機器的作戰價值。在20世紀初,以機槍、重炮和鐵絲網為主導的戰爭形態已經成型,許多戰例向世人表明,在槍林彈雨中,前線將變成普通士兵的絞肉機。為減少傷亡,軍隊迫切需要一種新武器,而兼具厚重裝甲和強大火力的「陸上戰列艦」,就很可能是它們的表現形式。
走在最前列的是英國,他們的研究成果最終催生出「坦克」這個發明。但在立項階段,他們曾考慮過眾多的方案,其中一些儼然科幻插畫的翻版:這些龐然大物重量達到了數百噸,在側面布置了大量的機槍和重炮。
然而,這些設計超出了當時的技術水平,最終被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取代。但即便如此,在早期的坦克身上,人們仍然能看到「陸上戰列艦」的影子——它們安裝了大量的炮廓炮和機槍,用側面對敵作戰,同時,它們的名字也是耐人尋味的——「Landship(陸上戰船)」。
誕生之初,坦克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比如防護薄弱、火力不足、還經常陷入塹壕:為克服這些缺陷,一些工程師始終保持著簡單粗暴的思路——這就是把坦克造得更大。他們計劃用質量換數量,哪怕這些坦克數量不多,也可以憑藉火力和裝甲優勢主宰戰場。
愛德華·格羅特:戰車界的奇愛博士
正是因此,在一戰結束後,「陸地戰列艦」逐漸從科幻雜誌上的插畫變成了嚴肅研究。而在由此誕生的眾多項目中,有一個人始終扮演著「教父」般的角色,這個人就是德國工程師愛德華·格羅特。
事實上,格羅特本人的工作經歷,甚至比他設計的「陸上戰列艦」更為傳奇。對格羅特的早期生涯和教育背景,歷史學家們幾乎一無所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在1920年代取得了工程學博士學位,同時還加入了德國社會民主黨——一個親共產主義的左翼黨派。
正是這一點,讓他很快被蘇聯政府看中,在1920年代末,他登上了東行的列車,前去為紅軍設計新式坦克。
在接手工作之初,格羅特便毫不掩飾他對「陸地戰列艦」的熱情,他的設計無一例外,都擁有強大的武器、厚重的裝甲,並採用了多炮塔設計。和許多工程師們一樣,格羅特認為單炮塔坦克存在缺陷,它們只能對付一個目標——鑒於複雜的戰場環境,他們相信,更好的設計是為坦克安裝多個炮塔,這樣它們就可以與四面八方的敵人同時作戰。
另外這種思路也迎合了蘇聯領導人的審美趣味:他們需要的不只有武器,還有紅色政權的力量象徵,正是因此,儘管格羅特的設想完全超出了蘇聯的工業水平,但他始終得到了上級的大力支持。
格羅特的第一個項目便不同凡響,這種坦克被稱為TG,即「格羅特坦克(Tank Grotte)」,它的官方編號是T-22,全重達到了25噸,44毫米的裝甲可以抵禦當時大部分的野戰炮和反坦克武器。同時,它還安裝了一門76.2毫米主炮和一門37毫米副炮,在當時是破天荒的火力。
但細節上,格羅特坦克卻問題叢生,由於親自設計的電動機功率有限,T-22的炮塔經常無法正常轉動,其炮塔內的空間也相當局促,導致許多武器無法正常開火。
1931年,作為一個缺乏前途的項目,T-22戛然而止。但格羅特的團隊卻沒有受到牽連,在他們的影響下,建造「陸上戰列艦」的狂熱有增無減。其中最著名的衍生品是T-28和T-35多炮塔坦克,戰前,它們曾在莫斯科的閱兵式上頻繁亮相。
這兩種坦克我們不多做贅述,因為它們的故事本身都可以獨立成篇。其中前者擁有三座炮塔,後者的炮塔則達到了五座——它們共同構成了戰前蘇聯陸軍力量的象徵,另外,在工作期間,格羅特還和當時蘇聯紅軍的靈魂人物——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也催生了另一些更為前衛和激進的項目。
在他們的影響下,工程師推出了大量的超重型、多炮塔坦克設計,這些設計都源自之前的「陸地戰列艦」概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90噸的T-39和100噸的T-42,它們的重量是普通坦克的10倍,火力也相當可觀,比如T-39,它的一個分支方案曾計劃安裝四門107毫米主炮——只要一發這種炮彈,就足以令當時大部分的坦克化為齏粉。
儘管T-39和T-42都沒有變成現實,但「陸地戰列艦」的設計卻越來越激進。1933年,這一系列計劃隨著「岸防坦克」項目的啟動達到了高潮。在紅軍技術部門的要求下,格羅特於同年完成了草案,這種坦克的重量在500噸以上,一旦爆發戰爭,它們可以迅速利用內線優勢,從一個戰略要地前往另一個,抵禦敵軍艦隊的進攻。
然而,「岸防坦克」項目的壽命卻非常短暫。因為這類車輛的開銷已經超出了蘇聯經濟的承受能力——即使是90噸的T-39坦克計劃,每輛坦克也將花費300萬盧布,而「岸防坦克」的造價更將10倍於此,至於這筆錢完全可以被用於生產數百架飛機,從而更好地保衛蘇聯的領土和領空。
希特勒上台後,德國專家開始離開蘇聯,格羅特也不例外。但他的思路卻在影響著蘇聯人,尤其那些看到T-28和T-35後、心潮澎湃的業餘設計師們。在愛國情懷的驅動下,一些「陸地戰列艦」的設計再次浮現。
另外,這些項目的出現還有兩個誘因:首先是1940年的蘇芬戰爭,在這次戰爭中,蘇聯人第一次意識到了早期坦克和步兵在混凝土工事面前有多麼脆弱;其次是1941年的前線慘敗——在刺激之下,業餘設計師們渴望發明一種超級武器,用它們一舉扭轉戰場頹勢。
蘇聯人的創意
1941年秋天,蘇聯國防委員會收到了一封來自斯大林格勒的信,信件的起草人是亞速-黑海機械工程研究院的學生達夫列托夫(Davletov)。在信件中,他詳細分析了從一戰到蘇芬戰爭的歷史,並附帶了一張坦克設計圖,按照他的描述,這種坦克「能毫髮無損地突破一切工事」。
這種坦克的重量極為誇張,達到了2500噸,長度約為40米,寬度則是這一數字的一半。儘管它的主要戰場是陸地,但達夫列托夫還在車體後方安裝了兩個螺旋槳,令其足以在水面上行駛。另外,這頭鋼鐵巨獸還安裝了一台15000馬力的發動機,據信,它能推動整個坦克達到40公里/小時的速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坦克還打算以原油作為燃料,這樣可以直接從油田獲得補給。
不僅如此,作為這艘「陸地戰列艦」的武器,設計者計劃在5米高的炮塔中安裝三門500毫米火炮,其射程能達到30公里。除此以外,該坦克還計劃裝兩門150毫米炮和10門75毫米炮,外加4門高射炮和20挺重型機槍。此外,由於有巨大的甲板空間,「陸地巡洋艦」還可以攜帶18輛坦克。
在附帶的文件中,達夫列托夫提出了本武器的使用構想,這就是將「100台『陸上戰艦』部署到離前線250-300公里的地方——這100台『陸上戰艦』還會額外攜帶1800輛坦克(其中200輛為兩棲坦克),另外,這些『陸上戰艦』最多還可以運送4個師的武裝步兵。」
按照設想,一旦夜幕降臨,這支陸上艦隊將開始向前線移動,並在黎明時分抵達。在此之前幾個小時,敵軍的防禦工事將被空軍削弱,爾後,這些「陸上戰艦」和它們卸下的1800輛坦克將立刻投入戰鬥,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
達夫列托夫認為,只要兩個小時,這種戰術就足以摧毀敵軍一切防禦工事:「隨著坦克突破,『陸上戰艦』將直奔對手的抵抗中心而去,用壓倒性的火力摧毀之……至於下一個任務是聯繫空軍,用傘兵奪取敵人的首都。」
根據設計者的說法,這些「陸上戰艦」幾乎無堅不摧,唯一能構成威脅的是大口徑火炮或轟炸機,但和多兵種的密切配合會將危險降到最低。不過,更為理想的情況是這些『陸上戰艦』獨立行動,比如奇襲防備嚴密的島嶼和沿海要塞。屆時,它會用重炮將目標夷為平地,然後派出攜帶的坦克和步兵。另外,設計者還認為它可以對付敵軍艦隊,只不過此時其攜帶的將不是坦克,而是魚雷快艇。
當然,在計劃書中,達夫列托夫不認為自己的設想會得到專業人士認可,但他認為,蘇聯政府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這一點可以將有潛力的幻想迅速變成現實,在文件的最後,他寫道:「車身的構造可以交給造船廠,所有武器交給火炮工廠,傳動系統和履帶可以交給坦克工業和發動機工業建造。」但問題在於,即使蘇聯願意如此,戰局也已經岌岌可危,1941年冬天,德國人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前線需要的是更多的T-34,而不是這種誇張的設計。
即使如此,隨後幾年裡,類似設計還是紛至沓來,1942年,另一個方案被提交給了紅軍裝甲與機械化部隊總局(GABTU)。其作者——技術中校奧索金(Osokin)寫道:「為了幫助祖國打擊法西斯分子,我特地設計了一種特殊的武器——『坦克巡洋艦』,並希望能引起您們的興趣。」
與達夫列托夫的設計相比,奧索金的方案更為專業,對性能指標的估計也更為謹慎,同時還考慮了批量生產的可能性,其中許多部件——如部分車體和副炮炮塔,都是從T-34坦克上直接移植的。
正是因此,奧索金的提案走得很遠:在轉交紅軍裝甲與機械化部隊總局之前,整個項目已經得到了烏拉爾軍區一些將軍們的推薦。在給上級的信中,奧索金對他的項目深信不疑,其中特彆強調,任何猶豫不決,都將給國家帶來巨大損失。
奧索金的設計如何?平心而論,其中確實有可取之處,建造也是完全可行的。整個「坦克巡洋艦」具體包括五個部分:中央是一座巨大的雙管炮塔,左右兩側則各有兩個履帶式驅動單元,同時,每個驅動單元還都安裝了自己的武器,動力裝置是相互連通的,不過,與達夫列托夫的設計相比,奧索金的「坦克巡洋艦」卻不是兩棲的,它需要在車體外加掛浮舟才能跨越河流。
「坦克巡洋艦」的各個單元將通過焊接組合起來,內容則劃分為不同的艙室,其中前半段是整個車輛駕駛艙,其中容納了指揮員和駕駛員,在後方則是機械師和無線電操作人員的工作空間。
至於最有趣的環節則是武器裝備,其中,主武器是中央炮塔中的雙管152毫米炮,在兩側的每個動力單元上還都安裝了一座T-34坦克的炮塔。同時,奧索金還考慮了防空問題,為此,他在車體後方安裝了一門高射炮、一座自動炮塔和4挺高射機槍。這樣一台坦克的全重將達到270噸,並由1500馬力的M40航空柴油發動機驅動,其正面裝甲有125毫米——足以抵擋大部分德國火炮的轟擊。
按照奧索金的設想,「坦克巡洋艦」的戰術用途極為廣泛,它既可以充當機動炮兵,也可以作為攻堅力量和其它部隊並肩作戰,突破敵人的防線、摧毀擋在路上的裝甲部隊。在文件的最後,奧索金為這種車輛想像了燦爛的結局:「它們將支援紅軍攻向敵人的首都:柏林、維也納、羅馬、布加勒斯特……沿途解放一切被法西斯壓迫的人民。」
事實上,這兩個兩個方案只是冰山一角,按照兩位俄羅斯歷史學者、同時也是《坦克世界》顧問尤里·帕舍洛克(Yuri Pasholok)和尤里·巴忽林(Yuri Bakhurin)的發現。類似的「陸地戰艦」設計有10個以上,以下就是其中一部分:
下圖中的方案被稱為「移動要塞」。設計者是近衛軍空軍少校德爾卡赫(Derkach),他在1943年秋天將這一設計提交給了紅軍空軍軍事委員會,後者很快又將其轉交給了陸軍。
以下這個方案的背後有一個極為悲情的故事,其設計者米哈伊爾·伯伊科(Michail Bojko)原本是一名修理工,他的父母、姐妹和孩子都在德軍佔領區不幸身亡,而他本人也因為心臟病在位於索契的一家疏散醫院接受療養。在當地,他開始了創作工作:「我努力為紅軍製造強大的武器,用最有力的辦法去摧毀一切法西斯匪徒。」
令人遺憾或慶幸的是,這些「陸地戰列艦」項目都最終遭到了拒絕,它們的設計藍圖在檔案館塵封了許多年,直到近年來才被陸續發現。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在設計書中,許多設計者都陰差陽錯地預言對了一件事,這就是德國人同樣正在開發類似的項目。比如達夫列托夫就在設計書中提到:「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敵人也會建造類似的『陸上戰艦』……因此,隨著戰爭進行,誰有更多『陸上戰艦』,誰就將成為大地的統治者。」
P1000和P1500:二戰德國的移動要塞狂想
情況的確如此,在回到德國之後,那個曾啟迪了無數蘇聯「陸地戰列艦」設計的德國工程師——愛德華·格羅特,從來沒有放棄過類似的項目。不過,由於失去了官方支持,他在20世紀30年代後半期的工作,歷史學家們已經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申請了一些與電傳動相關的專利——這些文件表明,他仍在進行研究,不過,方向已經不再單純是超級坦克。
但另一方面,格羅特並沒有忘記兜售之前的創意,其中一個例子是他於1937年9月在德國軍事雜誌《機械化作戰部隊(Kraftfahrkampftruppe)》上發表的文章。其中,他詳細介紹了自己在蘇聯的活動,尤其是為蘇軍設計的1000噸級超級坦克項目。由於描述頗為誇張,當時很多人相信,格羅特不過是個夸夸其談的科學怪人。
在回國後很長時間,格羅特一直都默默無聞,但隨著戰爭爆發,他的命運開始改變,應德國軍備和建築工程主管阿爾伯特·施佩爾(Albert Speer)的邀請,格羅特加入了一個工業專家團隊,由於職責是推動潛艇的批量建造,其職務在當時稱得上是舉足輕重。
為何一名參加過左翼政黨、和蘇聯過從甚密的工程師,會突然贏得納粹當局的信任?答案也許和格羅特的政治選擇有關,和許多工程師一樣,他加入了納粹黨,以求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正是因此,當時納粹黨的縮寫(NSDAP)經常被戲稱為:「啊,你也想找份工作(Na,suchst du auch P?stchen)?」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後來代號P.1000的超級坦克,正是格羅特在此期間主動提出的,但事實上,情況也許並非如此:從保存至今的文件上看,是希特勒親自啟動了這項工程,而格羅特只是一個接手者。在1942年6月22日,施佩爾安排元首與格羅特進行了會面,項目正式啟動,但由於檔案遺失,對該項目的描述大多隻存在於第三帝國高層官員的回憶中。毫不奇怪,他們的態度大多是否定和批評的。
德軍裝甲兵總監海因茨·古德里安後來回憶道:
「此外,希特勒還繼續討論了至關重要的問題——這就是坦克生產……然而,有個觀點卻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他認為只有厚重的裝甲才是絕對必要的。很快,他的幻想變成了對龐大的病態崇拜,工程師格羅特接到了建造一個重達1000噸的、巨型坦克的任務。」
作為潛艇建造工程的顧問,格羅特非常清楚德國海軍的軍備項目。1942年7月,超級坦克項目進入了設計階段,在當月17日,格羅特給「大炮穆勒」——即克虜伯的首席火炮工程師埃里希·穆勒博士寫了一封信:
「通過施佩爾部長,我從元首那裡得到了開發一種重達數百噸的、超級履帶戰車的任務。可能您已經知道,我是軍事裝備生產方面的專家。我的計劃是為該戰車安裝魚雷艇發動機,其功率將達到16000馬力……
但另一方面,對連接發動機與履帶的傳動裝置,我仍然需要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並克服生產方面的難題。由於克虜伯擁有大型齒輪箱的生產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向您的專家提出諮詢。」
格羅特與克虜伯工廠高層開始了密切合作,正是因此,許多關於P1000工程的通信被保存了下來。而穆勒這種高層人物的參與則表明,德國軍工業顯然認真考慮了格羅特的設想。
8月13日,在克虜伯公司的總部埃森(Essen),高層召開了一次特別會議,中心議題就是開發格羅特的超級坦克。會上,格羅特闡釋了這種該武器的總體概念:戰鬥全重800噸,長35米,寬14米。其行走系統每側都有3條寬1.2米的履帶,它們接地面的長度為21米,壓強為0.54千克/平方厘米。至於懸掛系統和底盤結構格羅特沒有給出詳細的設計方案,但根據他的推算,其驅動輪的直徑會達到3米,大致與一層樓的高度相等。
至於動力系統有兩個方案,方案一計劃採用大型艦用柴油機,這種柴油機曾準備安裝在一種驅逐艦上,最大功率為8500馬力。方案2則計劃安裝8台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的2000馬力柴油機,這種柴油機有20個氣缸,是一種魚雷快艇引擎,與前者相比,它在重量上有著顯著優勢——重量只有不到6噸,而8500馬力引擎的重量則是它的10倍。
從某種意義上說,該方案的源泉其實來自給蘇聯人的設計,但這一設計的實現,又有賴於技術上的支援。在會上,他要求穆勒撥出一個20人的工程師團隊,協助他推進整個項目。對此,穆勒雖然「原則上同意」,但也提出了質疑:因為格羅特甚至還沒有拿出初步的圖紙,一些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其中一個瓶頸在於武器系統。今天,網上99%的文章,都宣稱它將安裝從德國戰列艦「格奈森瑙」號(Gneisenau)上拆下的283毫米三管炮塔,但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從當年的會議記錄中可以看出,對如何武裝自己的「陸上戰列艦」,格羅特最初根本沒有明確的想法:他唯一能從德國海軍獲得的,只有一戰時期生產的305毫米艦炮的相關圖紙。
隨著時間流逝,格羅特製成了「陸上戰列艦」的演示模型。該模型的第一個版本是一輛三炮塔坦克,該版本的行走裝置和後來的P1000很接近,主炮塔位於車體中央靠後的位置,其中安裝了兩門305毫米艦炮。另外,在前方,還有兩座雙管128毫米炮塔,這種火炮和一種德軍的高平兩用艦炮非常相似。
總體上說,這個版本的坦克和格羅特1933年給蘇聯紅軍的項目很像,但也不乏一些新特徵,其中包括了傾斜的側面裝甲,這提高了超級坦克的防護性能。
在後續研究中,格羅特又對坦克的布局進行了完善,雖然128毫米雙聯裝炮塔能履行高射炮的職責,但它們卻無法對付輕快的單引擎戰機——這就需要為「陸上戰列艦」安裝一些輕型高炮。
在這方面,格羅特選擇了HD 151型液壓炮塔——一種用在轟炸機上的近防武器。在最終的布局中,「陸上戰列艦」計劃安裝8座該型號的炮塔,其中左右兩側各有三座,尾部還有兩座,但這種設計卻算不上特別成功,其中有許多死角,在車體前方尤其如此。
1942年9月底,格羅特對「陸上戰列艦」進行了重新設計,其中的改變主要是在武器系統的方面,因為此時,技術人員相信,他們可以用一艘受損戰艦的炮塔充當該移動要塞的武器。這艘戰艦是「格奈森瑙」號,1942年2月,盟軍的重磅炸彈擊中了該艦的艦首炮塔,造成112人陣亡,令該艦需要數年修理才能重新入役。
在此期間,德國海軍提出了一個全面的改造計劃:其中包括了拆除該艦的三管283毫米炮塔,換裝381毫米主炮,拆下的炮塔則可以用在格羅特的超級坦克上,不過由此帶來的問題是:283毫米炮塔的全重達到了750噸,即使精簡掉一些設備,重量也會超出原底盤的承載能力。格羅特於是修改了炮塔的設計,將安裝的三門炮減少到兩門。
通過吸取前一設計的教訓,格羅特完成了一個全新的「陸上要塞」模型,這次它安裝了五座炮塔,另外,由於從德國海軍得到了全套的艦炮圖紙和數據,因此,這個設計安裝的不是假想中的武器,而現實存在的火炮。這不僅適用於主炮和車體邊緣的HD 151高射炮塔,主炮周圍的128毫米雙聯裝炮塔也有現實原型——這些炮塔來自德國海軍的36C型驅逐艦,這些軍艦預定於1942-43年開工,但沒有一艘竣工服役。
底盤的設計也進行了微調。由於武器配置不同於以往,格羅特決定將主炮塔前移,同時將發動機艙後移,負重輪的直徑明顯增加,但數量減少到6組,另外,HD 151型防空炮塔的布局也更加合理了。
不過這個五炮塔方案只是曇花一現——儘管移除了一門主炮,但超重的問題依舊存在。格羅特的計算表明,這一設計如果完成,將會突破1000噸的門檻,進而帶來巨大的機動性問題。
在此基礎上,格羅特推出了第三套方案,該方案一般被認為是「決定版」:其中拋棄了128毫米高平兩用炮塔,對車體也進行了重大改動。在1942年10月17日,格羅特向施佩爾進行了項目展示。
10月後,格羅特和穆勒之間的通信愈發頻繁,其內容顯示,對是否保留128毫米高平兩用炮,格羅特還是有些舉棋不定:
「我試圖在車體後方安裝一門128毫米高射炮,來替代潛艇使用的88毫米甲板炮。它的重量當然更大,但這種安排只是一項個人建議,另外,相信您的專家們會找到更輕、結構更簡單的火炮作為替代品。」
其中提到了在車體後部安裝一門艦炮,而該特徵並未出現在第三個方案中。毫無疑問,在此之後,格羅特依舊在對設計進行改進和調整。但遺憾的是,無論是格羅特的圖紙,還是提供給施佩爾的報告,都沒有在戰火中保存下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圖紙在10月31日被送往了克虜伯工廠,很可能在轟炸中被摧毀——在戰爭末期,當地一直是盟國空軍的關照目標。
儘管如此,從倖存的文件中仍能推斷出P.1000項目最終的性能指標,顧名思義,數字「1000」代表了整個坦克的全重——1000噸,另外,該項目還應具有如下特徵:
總長度:39米
最大寬度:14米
最大高度:11米
最高時速:40千米
重量分配:武器300噸;裝甲200噸;車體結構200噸;底盤100噸;發動機和變速箱100噸
儘管聽起來出乎意料,事實上,當時德國不僅有生產P.1000的意願,而且確實具備一定的生產能力。雖然建造一種重達1000噸的「陸地戰列艦」是一種瘋狂的想法,但和兩輛長47米、重量1350噸的超級列車炮「多拉」相比,這一設想反而顯得相當理智。「多拉」只能在四排鐵軌上運行,僅準備戰鬥陣地就需要3-6周。它唯一一次派上用場是1942年的蘇聯,取得的戰績和高昂的成本完全不成正比。
正是因此,P.1000項目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儘管它始終遭到了軍備部長施佩爾等人的抵制,但研究工作一直持續到了1944年5月。期間,有文件顯示,穆勒等克虜伯的廠方人員越過了格羅特,並接過了整個項目的主導權。
但此時,P.1000建成的希望已經極為渺茫——德國海軍已經為283毫米炮塔分配了新的用途。1943年,炮塔被運往挪威的一處海岸炮台,以保護周圍的水域。期間,這些炮塔都被拆除了測距儀和部分裝甲——就像是預定安裝在P.1000上時那樣。
雖然P.1000項目已被打入冷宮,但在1943年後,克虜伯工廠依舊在設計更強悍的產品,這個項目有時被稱為P.1500,暗示其重量達到了1500噸。但在文件中,這一名稱實際幾乎很少被使用,因為它的全重實際上要比1500噸高得多。
在相關著作中,其性能始終存在爭論。有時,P.1500經常被描述為「多拉」鐵道炮的履帶版,裝甲厚度達到250毫米,並安裝了兩座雙聯裝150毫米炮塔,同時以四台潛艇用柴油機作為動力。但事實上,根據近來發現的新檔案,該項目在1943年2月時實際有兩個版本。
根據描述,第一個版本全重為800噸,安裝了一門600毫米重型臼炮;而另一個版本重量為1800噸,安裝的是一種800毫米臼炮。其中後者的長度為25米,寬度為12.8米,正面裝甲厚度為250毫米,其動力由4台8000馬力的MB.501發動機提供。最大時速則只有7千米。
與P.1000不同的是,P.1500項目甚至進入了合同階段,但即使如此,它的生命依然非常短暫。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Panzerm?rser Urling」——即「烏爾靈」自行裝甲臼炮項目,它衍生自P.1500項目的800噸版本,戰鬥全重達到了1049噸,至於動力則由兩台MB.507型大型柴油機提供。
同時,「烏爾靈」還安裝了厚重的裝甲:正面裝甲150-200毫米,側面100毫米,武器是一門600毫米臼炮。最高速度預計為10千米/時。該自行火炮的樣車原定在1945年1月1日交付,計劃建造5輛,最後一輛計劃在1946年2月1日完工。
現存最後一份「烏爾靈」的檔案落款是1944年6月,當時工程師們正在考慮為其安裝燃氣輪機——一種在當時很前衛的動力設備。後續的檔案沒有保存下來,它們絕大部分都在戰爭末期遺失。
建造「陸地戰列艦」的嚴肅設想便划上了句號,但問題在於,現實中的發明不僅來源於靈感,有時,幾經演變,甚至會較其更勝一籌——無論在現實和虛幻世界中,在陸上噴吐出濃煙、碾壓一切的機器一直讓設計者們倍感興趣。在戰後,德國人仍在致力於建造這些怪物,與它們相比,P.1000和P.1500簡直就像兒童玩具。
現實與遊戲
當然,這些機器完全是用於和平目的,其使命是開採露天礦山。在1978年,克虜伯製造了當時最大的地面機械——Bagger 288式旋轉挖掘機。這台機器最大長度達到了240米,重量有13500噸,可以短時間內挖開數千立方米的土地,另一種並駕齊驅的產品來自德國的MAN公司,稱為TAKRAF RB293,它雖然比克虜伯的產品略短,但重量卻達到了14200噸。
不過,這些機器也代表了工程技術的上限,因為如果超過這一尺寸,它們不僅要面臨運輸問題,成本也將超過許多企業的預算,另外,全世界能供這些怪物派上用場的礦山只有少數幾個,簡而言之,這些巨獸註定稀有且罕見。
不過,在遊戲(當然還有動畫)中,這些龐然大物卻重新找到了登場的機會,畢竟,虛構比現實的束縛更少,另外從畫面設計的角度,這些龐大的怪物也有助於增強作品的視覺表現力。另一個因素也許在於遊戲本身:打贏了侏儒,或者打贏了巨人,哪種情況更讓你有成就感?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有一段時間,開發者們會將boss設定成極為龐大的機械。
「陸地戰列艦」何時出現在遊戲中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紅白機的時代,它們已相當常見,比如《赤色要塞(Jackal)》和《中東戰爭(Ailkworm)》,在流程的最後,都有一部巨大得屏息的戰車作為最終挑戰。這種風格和設計後來被街機繼承,比如《合金彈頭》和《彩京1945》,其中的「陸地戰艦」甚至超越了射擊體驗本身,成了整個作品最大的亮點。
甚至到了3D時代,軍事/科幻向的遊戲中依然能看到「陸地戰艦」的影子。《合金裝備:和平行者》中就虛構了一種由美國CIA開發的尖端武器,即「和平行者」,每個「和平行者」包括了三種不同的、由AI控制的載具,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核彈坦克Cocoon,這種坦克可以攜帶一枚大威力核彈頭,平時部署在人跡罕至的地區,一旦核危機到來,它們將立刻自動對敵國實施核反擊。
結語
但隨著時間流逝,在近年來的作品中,類似的「陸地戰列艦」已愈發罕見,因為這一切都要服從於一個尷尬的現實:精密的大型3D模型往往由數百萬個多邊形組成,由此帶來了居高不下的成本;同時,大型boss的設計也極為考驗創意,這就締造了另一個極高的門檻。
雖然這些「陸地戰列艦」曾經、並註定繼續會讓人心潮澎湃,但它們的理念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戰爭從來不是由一件武器決定的,打贏戰爭的是那些不起眼、但高效率的兵器——就像是遊戲主角的座駕,它們輾轉騰挪,最終打敗了碩大的鋼鐵怪物,並在後者殘骸的映襯下證明了曾經卑微的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