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的意義是什麼?
來自專欄讀博也是一場肖申克的救贖5 人贊了文章
讀博的意義是什麼?
生活中永遠不會缺乏挑戰,總是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層出不窮,而在讀博的過程中更是如此。當你決定逆流而上的時候,你就應該時刻準備做好救贖自己的擺渡人。也許在畢業答辯完畢的那刻,你回首自己一路跌蕩起伏的博士歷程,不禁感慨滿懷。怎麼評價一個博士生是否成功?並沒有統一的答案,關於成功博士生的定義有很多種。但是有一點:No pains, no gains,這是學術圈的硬道理。當然,讀博的意義除了是一個科研訓練的過程之外,在其他很多方面的鍛煉也能幫助你成長為一個能力更全面的人。
1. 執行力就是你必須對你自己負責。
很多博士生在讀博的過程中時常都會有一種無助感,在面對困難重重的課題研究,這樣的情緒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沒有人會對你負責的,你的導師不會,你的師兄師姐不會,除了你自己。從這個角度上看,讀博也是一個學會對自己負責與成長的過程。實驗過程中遇到困難,你需要積極面對,尋求解決方案,沉淪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通常優秀的科學家都是很有魄力的,他們雷厲風行,擁有超強的執行力。著名的科學狂人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就是典型的代表。1946年10月14日,文特爾出生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一個平民家庭里。利用6年的時間,他從一個差點畢不了業的高中生成為了生理學和醫藥學的博士。在後續的研究生涯中,執著、堅韌與果斷的品質使他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個人也因此成就榮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被評選為「千禧年年度科學家」。
2. 轉變思維方式,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
如果博士畢業之後想繼續做研究,必須要提前做好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科學的基礎很重要。這裡所說的基礎一方面就是思維方式的轉變。我們知道科學就是為了追求揭示事物的真相,無限接近真相需要具備客觀的態度,這是正確處理許多事情需要秉持的精神。另外,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習慣和應用。簡單地講,就是開始對周邊的事務、事件開始進行批判性分析,投入更多的思考與洞察力,從一個全局的視角來研究這個問題,向看似已經無需改進的事物提出深刻的見解,從而揚長避短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3. 提高自己的逆商,創建獨立的精神世界。
讀博期間,博士生面對的壓力是多源的,它們來自教授、學校、父母、同門等等。可以坦誠地說,做科研除了會給我們帶來正面的拓荒者的快感之外,還有就是負面的焦慮情緒:我的研究課題陷入沼澤之中,在困境中該如何有效地推進?可能有些博士生導師採取完全放養的方式培養學生,凡是在這樣的實驗室,博士生都不免會出現精神迷茫,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痛苦和壓抑。這時候,你的逆商就非常重要,創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就顯得迫在眉睫。只要你的精神世界不荒蕪,我們隨時都有逆襲的可能性,這在生活中也是如此。
4. 提高認知交流能力,最大化利用有限資源。
做過科研的人也知道,適合做科研的人並不像大眾認為的「書獃子」,許多優秀的科學家都是很open的。在基金申請和答辯中,如何才能把課題研究的意義充分展示給評委老師,這就是個人認知交流能力的體現,而且這種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你博士畢業投身企業界,公司有一款你新研發的產品,需要你在大眾面前進行推廣,怎麼才能把晦澀難懂的「科研八股文」轉化為簡潔明了的「大白話」,讓大眾接受。一方面,這需要你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深度要夠,準確地闡釋該款產品的性能,讓大眾抓住產品繼續流通的價值所在,應該說只要讀過博士的人看問題都還是有一定深度的;另一方面,這需要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資源空間,這也是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格局大小的體現,也是一個從優秀追求卓越的過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