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造成的酮流感:你該如何面對?
4 人贊了文章
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生酮飲食都是相當安全的,但是對一部分人來說,生酮飲食可能會帶來一些身體不適。
這種由生酮飲食造成的身體不適就是酮流感。
下面,我們將詳細討論一下為什麼會發生酮流感,酮流感有哪些癥狀,以及如何減輕酮流感癥狀。
為什麼會發生酮流感?
通常情況下,脂肪作為人體的備用能源不會被人體大量使用,只有當葡萄糖不能為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時,大量脂肪才會被運往肝臟,在肝臟的作用下分解為酮。這些酮作為葡萄糖的替代能源為人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提供能量。
大量的酮替代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狀態,被稱為「酮症」。
在某些極端條件下,人體會迅速進入酮癥狀態,這些狀態包括飢餓、禁食、生酮飲食等。
在生酮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減少到50克以下甚至更低,這就使得葡萄糖儲量急劇下降,低量的葡萄糖不能為人體提供大量能量。此時,人體將會進入酮癥狀態。
在生酮飲食早期,由於人體的能量供給方式發生了迅速變化,部分人的身體尚沒有對此作出調整和適應,於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類似於流感癥狀,因此又被稱為酮流感。
酮流感的癥狀
有些人擁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他們的身體可以迅速適應酮癥狀態,不會有任何的副作用。但是,某些人可能會出現以下一個或者多個癥狀:
●噁心
●嘔吐
●腹瀉
●便秘
●頭痛
●易怒
●肌肉痙攣
●頭暈
●注意力不集中
●胃疼
●肌肉酸痛
●失眠
●渴望吃糖
一般來講,酮流感癥狀會持續一周左右,對某些人而言,持續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面對酮流感帶來的副作用,你不必因此而放棄生酮飲食,有一些方法可以減輕這些癥狀。
減少酮流感癥狀的方法
雖然酮流感會使你感覺到身體不適,但幸運的是,有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減輕酮流感的癥狀。
1.喝足夠多的水
在葡萄糖合成糖原的過程中,需要水分子的參與。
生酮飲食過程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大幅減少,這就使得人體吸收的葡萄糖也大幅減少,從而,糖原的合成量也大幅減少。糖原的合成量減少,在糖原合成過程中需要的水分子也就相應的減少了。結果人體就會自動排出一部分水。[注1,2]
如果此時你正在承受腹瀉的痛苦,那麼你會丟失更多的水分。[注3]
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你緩解疲勞、肌肉痙攣等癥狀。[注4]
2.避免劇烈的運動
雖然運動對保持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你正在經歷酮流感,那麼你最好避免劇烈的運動。
酮流感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疲勞、肌肉痙攣和腸胃不適,這些身體不適意味著你需要好好地休息一下。
雖然劇烈的運動會使酮流感的癥狀變得更加糟糕,但是溫和的運動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減輕酮流感帶來的副作用,這些溫和的運動包括散步、瑜珈等。
3.適當補充鈉、鉀等電解質
胰島素的作用之一,就是增強腎臟對鈉離子的重吸收,防止大量的鈉離子隨著尿液排出體外。
生酮飲食過程中,由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大幅降低,這就導致了胰島素水平的大幅降低,因為血液中沒有那麼多血糖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胰島素。當胰島素水平大幅降低時,腎臟對鈉離子的重吸收就會減弱,大量的鈉離子就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注5]
此外,生酮飲食限制了大多數水果和蔬菜,比如香蕉、土豆等,而這些水果和蔬菜恰恰含有豐富的鉀元素。
另外,如果你正在經歷腹瀉,那麼大量的鈉離子、鉀離子也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這就加劇了鈉鉀等電解質的流失。
因此,在生酮飲食期間,適當地補充鈉、鉀等電解質顯得尤為重要,這能防止電解質紊亂的發生,也能緩解肌肉痙攣、失眠、頭痛等酮流感癥狀。
4.保證充足的睡眠
酮流感的癥狀,本身就包括了疲勞和煩躁。
此時,如果睡眠不足,那麼人體將會分泌大量的皮質醇。皮質醇會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使你變得更加暴躁,這無疑會惡化酮流感的癥狀。[注6,7]
5.給身體準備一個平穩的過渡期
因為突然跳入生酮飲食,部分人的身體來不及對此作出反應,因此,將會導致酮流感。
對這部分人而言,最好的方式是給自己留一段平穩的過渡期,使自己的身體慢慢適應酮癥狀態。
具體來說,就是逐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而不是一下子把碳水化合物的每日攝入量縮減到50克以下。比如,在第一個月,保證自己每天攝入150克的碳水化合物;第二個月,保證自己每天攝入100克的碳水化合物;第三個月,進入生酮飲食,保證自己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50克。
忠告
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生酮飲食都是安全的。但是,生酮飲食會對腎臟、肝臟、膽囊等器官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本身患有腎病、肝病、膽囊炎、內分泌紊亂等疾病的人,不要盲目嘗試生酮飲食,一定要事先徵求醫生的意見(據傳,有些女生盲目嘗試生酮飲食,大姨媽都紊亂甚至離家出走了)。此外,健康的孕婦、哺乳婦女和青少年也不宜嘗試生酮飲食。
(註: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瘦之以漁」,微信號「shouyu19」)
參考文獻:
①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436102
②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828029
③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845864/
④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08954/
⑤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629870
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913092
⑦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3817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