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一年級

焦慮的一年級

4 人贊了文章

「 媽媽,什麼叫爬蟲?」

我一邊粘著他的生字條,一邊壓著一頭的邪火,默默念著,他就是一張白紙,一張白紙,一張白紙......一張特別白的紙。「爬蟲就是會爬的蟲。」

「哦——」

自從進入小學,原本讓我很驕傲很省心的兒子漸漸成了我的心病,原來那些單純美好變成了懵懂無知,一切的一切都打亂了。他很乖,你讓他去學習,他就去學習,但是他記得快卻也忘得快。他什麼都不知道,比其他的孩子更難進入角色,似乎什麼都不懂。考試自然是從來沒有過100,不會的練多少遍還是那樣錯,你給灌多少題考試他還是蒙圈,考試沒考好,老師讓他喊家長,他忘記了......老師不可置信,覺得這孩子心思深,我解釋著,「老師,他其實並不知道請家長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關於他的考試,我漸漸明白了,基礎一定是很重要的,反覆的錯就是基礎不牢,脫離了基礎一切的多見題型多拔高都是沒有意義的。小孩的能力在那裡,家長看著再急都沒有用,一切的怒吼狂躁最後都會反噬,你所發的火,發完火後深夜的自責內疚輾轉反側都必須自己承受。恨,恨他的不中用不靈光,怕,怕影響他的性格,造成人格缺陷。畢竟,誰能知道自己又是不是正常,現在這個社會誰還沒個情緒病。

曾經,我執著於啟發,答案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要讓他學會思考。可是現實相當骨感,啟而不發更為常態。每每看著他獃獃的空洞的眼神,無名邪火蹭蹭竄起。有時候在想,如果這不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肯定會更有耐心,而放任自己狂躁的結果是孩子的自卑怯懦和更加的迷糊。

一年級,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問題,遍地的育兒專家,遍地的家長講座,收費的不收費的,能解決問題的又有幾個,孩子都不一樣,問題層出不窮,家長各有各的氣質,那個模板不是誰都能套,當然多聽聽不是壞事,有啟發有思索,只是一到自己家的熊孩子,誰還記得哪個講師講了啥。如果你想解決問題,那先請你安靜下來。

昨天,孩子在學習人民幣的小道上顛沛荊棘著,我很急,怎麼就是搞不清楚三元八角跟三十八元誰大,比划了半天,「懂了嗎?」——「懂了!」過了十分鐘,遇到一模一樣的題,繼續錯,又說了半個小時,讓他自己從道具錢幣里找出38元和3元8角,「知道誰大了嗎?」「知道了!」又過了一會,這一題再拿出來,還是填錯。我無助地想哭,衝上去抽死他的心都有,但那不可以,我只能絲絲地從嘴裡倒抽著涼氣,癱在椅子上,不知所措,心涼如水。這尼瑪是我生的嗎?心中一萬個笨,笨死了,但我不能說。我放棄了一切啟發,跟他說,「寶寶,你不要管角了,這種題元前面誰大誰就是大的。」他,至此,就突然全懂了,再不錯了。我反思著,我這種說法對還是錯,如果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那我之前那一個小時是在幹嘛。這到底是簡單問題複雜化,還是複雜問題簡單化。我突然覺得大多數時候,我把問題搞複雜了。

同時,我也頓悟到永遠不要跟別的孩子去比,我的孩子是我的,別人孩子再好是別人的,都為自己的孩子負責,既然他還不開智,那就用對待不開智的方法,直接告訴他方法,為什麼非要要求他一點即透,加深他的挫敗感,沒有一點一滴常識的積累,方法的積累,他如何舉一反三。一切的發火打擊,不管身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都是徒勞。

說到這裡,今天又發生了一件事,硬筆書法老師突然搞了個筆畫考試,並且將每個孩子的卷面包括分數全部拍了發到群里。兒子字寫的不好看,搞了個倒數第一,看到這個的時候,我首先覺得很沒面子;繼而開始想別人家的孩子家長也不至於每個都盯著練字,為什麼我家的什麼都要我這麼費心呢,直接就給你墊底;再繼而對這個老師很不滿,在群里發這個,想退群算了,甚至不想再上這個老師的課,我忍住了。首先,我不去想別人家怎麼怎麼了,再者,我想我得讓孩子知道他現在練字的現狀,讓他自己規劃後續練字要達到的頻率和要求。老師的事就不要去想了,每個人的理念不一樣,探討什麼的都是廢話,下次再發就直接跟她講不希望在群里發這個。在孩子的課外硬筆學習上,我從來不多問,他有時間就練,不練我也不多說,我想讓他知道他不好好練是他自己的事,老師會找他,他得自己規劃安排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現在這個問題又甩到了群里,甩給了家長,照片發上來,然後一句話請家長督促自己孩子練習。我很憤懣,現在微信是很方便,建群也是分分鐘的事,於是問題就全部變成家長的,孩子做是因為家長天天碎碎念著督促,而不是因為要對老師交待。

陪伴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你得讓他走得穩,還得讓他學會自己走。有的孩子是小鹿,生出來自己就會跑,而我家,我只能說,媽媽已經發現你不是小鹿,寶寶你慢慢來吧,媽媽也學著陪你慢慢走。

推薦閱讀:

TAG:焦慮 | 焦慮症 | 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