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扔東西為什麼讓我們痛苦?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的「稟賦效應」找到答案

扔東西為什麼讓我們痛苦?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的「稟賦效應」找到答案

來自專欄「更少但更好」的斷舍離人生4 人贊了文章

北京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

塞勒說:人不是完全理性的。

他拿到約合人民幣735萬獎金,記者問怎樣花這些錢時,他調侃說,為了與他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我會儘可能非理性的花掉它。」

塞勒發現,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

稟賦效應:人們如果擁有某件東西,會比沒有的時候更高估其價值。

塞勒和卡尼曼等人做過試驗:讓擁有咖啡杯的賣家和沒有咖啡杯的買家分別給咖啡杯標價。

結果賣家的要價(中位數)是5.25美元,而買家的出價(中位數)是2.25-2.75美元,賣家要價幾乎是買家的兩倍。

這個實驗揭示了「價值」的主觀性:一件東西究竟值多少錢,更多取決於我們站在哪個位置上。

「稟賦效應」在我們的生活中影響深遠,隨處可見。

為什麼我們會在房子里堆滿物品?

為什麼收藏者不願把收藏品交換或出售?

為什麼散戶炒股經常被套?

為什麼我們總是做出錯誤決定?

為什麼在拍賣現場會有「贏家的詛咒」?

為什麼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

擁有時的快樂和失去它的痛苦相比,哪一個更大?

用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釋:丟100塊錢的痛苦大於你撿到100塊錢的快樂。

為什麼扔東西讓我們如此痛苦?

為什麼讓我們捨棄比讓我們囤積難的多?

一旦人們擁有了某物,那麼再去捨棄它就很難了。中國古語的「敝帚自珍」也是同樣的意思。

我看到北晚一則新聞,西二環一個房價高達13萬/平米的小區,把人防通道里改成了一間間儲藏室,每間4平米,每月租金400元。儲藏室一經推出,馬上供不應求,被居民搶訂一空。

小區的張先生也為家裡的閑置物品租了一間,他說:「家裡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住人的空間根本不夠,總得為這些東西找個地方吧。」 很快,家裡的閑置物品就將4平米的空間從上到下堆的嚴嚴實實了。

1個月400元,一年就是4800元,為堆放這些不需要的閑置物品花銷並不小。我甚至可以說,一年的房租足以把所有的這些東西都買下來。

能轉讓的為什麼不肯轉讓呢?

不需要的為什麼不捐贈呢?或者扔掉?

張先生說:他也在網上賣過閑置,比如全新的咖啡機,原價800元,可是只能賣300元,還不如自己留著。二手物品更賣不上價了,都沒人要,還不如留著以後用。

「稟賦效應」在這裡發揮作用了,它常常誘使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定。

張先生對自己的閑置物品估值過高,不捨得「捨棄」。卻捨得一年花費4800塊堆放。更沒有考慮過這些現在用不上的東西,以後也不會用到,還不如便宜處理了更好。

我自己在網上處理閑置物品,收入了3萬多元,我出手快就是因為價格很低,平均不到3折,有些還會直接贈送。

我的觀點是:物品有人用就不是浪費。我不會為了讓不需要、不合適、不喜歡的物品堆積在家中,佔用我的空間,耗費我的精力,還影響我的心情。

囤積或許是人的本性,而捨棄正是與人的本性做鬥爭。

物質越來越豐富,但是也為我們增添了選購、維護、保存、整理所花的時間和精力,「擁有」有時候反倒成為一種負擔 。

「斷舍離」一定會讓你痛苦,但這個痛苦的過程是值得的,成長一定會有痛苦,痛苦恰恰是讓你記住,買一定要慎重,節制。

就像人的痛感,其實恰恰是保護了我們,如果人沒有痛感,將會多麼可怕。

只有捨棄,才能更好的擁抱「擁有」。


推薦閱讀:

TAG:斷舍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