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有別於歷史書的事件認識
5 人贊了文章
一,鴉片戰爭中英國人不進攻廣州是因為林則徐有防備。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上講在鴉片戰爭中英國人不進攻廣州的原因是因為看到林則徐在廣東洋面進行了布防,擔心失敗,所以向北尋求薄弱地區進攻,其他地區的防守疏忽,清朝被迫簽署《南京條約》。
其實這是不對的。首先,來看英軍的戰略意圖。英軍的主要目的是通商談判,所以首要的目的是去北京談,被欺騙後英國人也知道南京的政治地位,於是選擇了陳兵南京城下。況且英國侵華軍隊主要是海軍,是歐洲軍隊,當時歐洲海軍的主要作用是進行洋面封鎖,並不是攻城略地。其次,再來看英軍的戰鬥力,英國派幾艘軍艦封鎖零丁洋,封鎖廣州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然後北上,一天時間攻佔定海,作為補給基地,在往北出現在天津海面;道光皇帝震驚,令琦善和英國人談判,要求其南返廣州解決問題,英國人南返後,清朝採取了拖延的戰術;英國人再次北上攻佔廈門、寧波,攻克鎮江、出現的南京下關,可謂一路勢如破竹,根本不存在攻佔廣州存在難度。第三,來看林則徐的防守。林則徐無論怎麼加強防守,廣州的城牆也是不能和南京城牆比寬、大、厚的,廣州將軍的八旗兵、兩廣總督的都標綠營兵無論數量還是裝備也是不能和駐紮南京的八旗兵和兩江總督的綠營兵相比,至於三元里的民團,更多的是保家而不是衛國。所以,欽差大臣耆英、伊裡布看到英國人軍艦船堅炮利,十分擔心南京失守,極力勸說道光皇帝議和締約。第四,林則徐再怎麼防守,廣州的守備也是沒有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完備。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葉名琛擁有的兵勇、裝備都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力量強不少,廣州一樣難以堅守。
劃重點:鴉片戰爭中英軍不進攻廣州,是因為沒有必要,而不是林則徐的防守較為充分。
二、亞羅號和馬神甫事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
我們的歷史課本告訴我們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蓄謀已久的,借口亞羅號、馬神甫事件,藉機開戰。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全面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起因是《南京條約》的換約,根據《南京條約》的附屬條約,可以在條約執行十二年後進行修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原因是咸豐皇帝個人的保守、固執。咸豐皇帝是一個年輕的皇帝,但是更加保守,也拒絕學習西洋的理念,認為《南京條約》不過是撫夷的策略和大清在新疆、苗疆與土王簽署的文件一樣,僅僅約束夷人,不能約束大清。在英法提出這個要求後,咸豐皇帝一直拒絕,導致英法挑起戰爭,逼迫清朝簽訂《天津條約》,在批准《天津條約》時,咸豐皇帝再次毀約,導致英法進攻塘沽,攻佔天津、北京,咸豐皇帝木蘭秋獮,被迫同意簽署《北京條約》。
其實按照《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的記載,一旦國都淪陷,則改朝換代,所以咸豐皇帝木蘭秋獮,更多的是學元順帝被逃。恭親王被留下來,其實是作為替死鬼。
洋人為了懲罰咸豐皇帝火燒圓明園,但並沒有焚毀紫禁城、也沒有搶劫戶部銀庫,甚至派兵維持北京治安。這因為按照洋人的觀念:第一,這場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清朝皇帝不履約,所以需要懲罰皇帝本人,和清朝人民沒多大關係;第二,佔領國都,接下來就該談判,和拿破崙佔領莫斯科,亞歷山大一世佔領巴黎一樣,立刻需要尋求清政府代表進行談判。留下來的恭親王則撿了一個大便宜,代表清政府進行和談,英法退兵後,更是成為了羽扇退敵的英雄人物。也正是發現了洋人觀念的不同,清朝才開始了主動尋求融入世界的洋務運動。
劃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換約,是咸豐皇帝的固執、保守。
三,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歷史課本講到中法戰爭,就說中國在陸上取得鎮南關大捷;在海上拖死法軍艦隊司令孤拔。清朝卻執意和談,簽署《中法新約》,「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其實,馬尾的福建水師被法軍艦隊全殲後,清朝在海疆就沒有了像樣的鐵甲艦隊。法軍軍艦如果再次長驅直入渤海灣、大沽登陸,則清朝根本無力還擊。法軍在鎮南關的大敗,主要還是當地僱傭兵的法軍,訓練有素的歐洲法國陸軍並未參戰,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法軍一直是陸軍歐洲第一。
《中法新約》放棄的越南宗主國權,對清朝來說,本不願在多事之秋管理越南事務,況且當時的越南阮朝本身也傾向於親法。後來根據條約修建的滇越鐵路,也是中國主要的出海鐵路,很多民國時代的雲南人去北京、上海讀書,先要乘該鐵路到越南,再轉海陸到上海。
劃重點,《中法新約》難以看出「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當然如果用愛清朝而不是愛中國的角度則另說。
四、日俄戰爭中,清政府無恥的中立,竟然劃定遼河以東的整個東北為交戰區,讓列強在自己的土地上交戰,屠殺自己的人民。
日俄戰爭的確是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而展開的戰爭,但清朝政府也沒有課本中寫的那麼無恥,其實僅僅是對開戰前的一種實際情況的承認,而且通過日俄戰爭、通過列強之間的矛盾,清朝政府實際重新控制了東北的主權。
日俄戰爭的背景是甲午戰爭日本獨霸了朝鮮;是庚子八國聯軍戰爭俄國實際吞併了整個遼河以東的東北。清政府在日俄戰爭爆發的時候實際上根本沒有有效的統治東北,東北實際的統治者、佔領者是沙皇俄國。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李鴻章死前,俄國使者要求他在一份合約上簽字,他拒絕簽署,導致俄國大使很生氣,直接導致了李鴻章的死亡。這份合約就是俄國背著各國要求清政府割讓整個東北給沙俄,而不割佔中國一寸領土是《辛丑條約》的一個原則。但沙俄在八國聯軍退兵後,也退出了北京,但並沒有從中國東北撤兵,沙俄在中國東北陳兵二十多萬,直接造成了日本的緊張,才爆發了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後,由於列強均勢的需要,各國要求尊重中國領土主權,清朝才恢復了對東北的再次實際控制,設置東北三省、東三省總督;只是讓渡了鐵路、礦產及其周邊的一些權力。
劃重點:日俄戰爭的最大收益方其實是中國,清朝政府也沒有無恥的主動割讓自己控制下的土地供列強作戰。
3???2X?7
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