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了真正的藝術,他們可以死在舞台上 | 《嘩變》三十周年重演

因人藝經典劇作《嘩變》於10月1日至11日復排,人藝85班「五虎將」馮遠征、吳剛、王剛、高冬平、丁志誠再度聚首登上首都劇院的舞台。

劇情簡介:

二戰尚未結束,近乎報廢的「凱恩號」戰艦在一次執行戰鬥任務時,在南太平洋海面上遭遇到強颱風。如何避免沉沒?向南,還是向北?艦長魁格和副艦長兼執行官瑪瑞克發生了根本分歧,也因此爆發了美國海軍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嘩變事件:以瑪瑞克為首的嘩變一方,解除了艦長魁格的指揮權,並躲過了強颱風的襲擊。事後,魁格向軍事法庭提起訴訟,控告瑪瑞克犯有奪權嘩變罪。

1988年,描述軍事法庭對凱恩號戰艦嘩變的審判過程的經典作品《嘩變》被英若誠翻譯成中文,首度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在這部要求演員有紮實台詞基本功和高超的語言塑造能力的話劇中,1988年的任寶賢和朱旭兩位前輩,奉獻了殿堂級的表演。

三十年《嘩變》,一代演員的責任和傳承。正如馮遠征說,「我們在《嘩變》中繼承的不只是老藝術家們留下的戲,更是他們做人做戲的傳統。」今天小編整理了《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藝》中有關《嘩變》的部分文字,讓我們重溫這部經典話劇背後的動人故事。

《嘩變》是吳剛最喜歡的戲之一。《嘩變》是文戲,全靠台詞的魅力,台詞不好,觀眾非起堂不可。1988 年上演《嘩變》,導演查爾頓·赫斯頓從美國來,所有演員已準備充分,劇本一扔,上來就排戲。

|

吳剛

當時吳剛趴在窗戶外看排戲,排練場真安靜啊,他看到了真正的藝術家是如何工作的。先生們沒有告訴你應該怎麼做,用實際行動教育新人。「戲比天大」不是嘴上說的,而是在他們這些可以死在舞台上的藝術家骨子裡。

 

任寶賢老師飾演格林渥,突遇失聲,吳剛一直候場,隨時準備頂替。這也讓他愛上了這個人物。然而最後吳剛在戲中並沒有飾演格林渥一角,因另一演員的空缺,吳剛最終飾演了瑪瑞克。

 

2006 年復排《嘩變》時,劇院請朱旭老師做顧問。至今吳剛依然不忘朱旭老師在台上的舉手投足,還有對節奏的把握。朱旭老師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吐字歸音有自己的韻味,有意無意中台詞給得遠,藏拙精妙。

視頻為朱旭老先生在《嘩變》中精彩的7分鐘獨白

朱旭老師知道這幫年輕人的水平,用吳剛的話說,我們和先生們的差距太遠了。這次吳剛終於出演了原由任寶賢老師飾演的格林渥。這個人物在戲中是把控整部戲節奏的靈魂人物,對演員的鍛煉極大。只有這個人物在舞台上是走動的,其他人都是坐著把全劇演完。

一天下午,朱旭老師站在舞台上給全體演員說戲,然後又單獨給馮遠征講魁格的表演。他想把自己的這些東西傾囊相授,讓下一代接過來。

老師們拿年輕演員當自己的孩子來對待,說戲時都用商量的口吻 :「這個你試試,這樣演是不是好些。」

|

馮遠征

那時大家還有個願望,想和朱旭老師同台演上幾場,其實那時朱旭老師身體還行,他本人也挺想過過戲癮,可老伴宋雪茹老師怕出意外攔了下來,使這次可能發生的同台獻藝成了永遠的遺憾。回想當年的師生情誼,是那種去老師家好像到自己家吃酸菜白肉一樣隨便,聊戲、喝酒、說人生。

復排《嘩變》時,馮遠征請教朱旭老師,老師也是說,你們先排。就怕和新人談後,將演員框住了。每個演員對角色的理解有不同,角色是自己創造的,表達的方式方法千差萬別,不能用先前的經驗禁錮住後人的想法。

|

朱旭老先生為《嘩變》重排的藝術指導

後來在排練場點評時,朱旭老師也從不說自己當時怎麼演的,而是說導演赫斯頓當時說這段台詞要緊著說,不能停。朱旭老師這樣做是讓馮遠征知道,你在演魁格,而不是朱旭演的魁格。老藝術家的言傳身教不在於培養多少個小于是之、小藍天野,而要培養人藝的接班人。

提到1988年版的《嘩變》,就不得不提另一位主演——任寶賢。

|

《嘩變》劇照(攝於 1988 年),(左起)任寶賢飾格林渥,朱旭飾魁格

任寶賢是才子,別人談到人藝的演員如何用功和勤奮,可能是人云亦云,屬於口傳,但是通過和任寶賢的朝夕相處,可以看到人藝演員的創作細節。比如說演《嘩變》,扮演律師格林渥,其中有句台詞 :「經過上述的種種表現,最終判定為魁格艦長患有類偏狂型人格。」

 

為了給這句台詞找到依據,任寶賢便深入了解「類偏狂型人格」是怎麼回事,查看醫學書,查醫學字典,上醫院問精神病科的大夫。

為什麼台詞中描述的五種特徵性格是 :性格僵硬 ;常常感到受迫害,無根據地懷疑他人 ;不能面對現實 ;為追求完美無缺而終日焦慮 ;以及脫離實際的基本心態。作為一般的演員,在台上說什麼,觀眾在首都劇場第 22 排(最後一排)聽得清就可以了,但是任寶賢不浮於表面,說任何台詞都一定要找到依據,找到生活中的原型。

|

《嘩變》劇照(攝於 1988 年),(左起)任寶賢飾格林渥,楊立新飾伯德

任寶賢在生活中與命運抗爭的隱忍精神是超越常人的。在劇院,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悟性高,肯動腦筋。拿到劇本之後,經過排練和調整就可登台演出,一般都可打 85 分以上。

在北京人藝,他是第一個通過自己的努力掙到外快的人。20 世紀 80 年代初,他為中國兒童出版社編寫了幾十本連環畫小人書。由他編寫文字,美工吳以達則畫畫配圖,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那些年,任寶賢先後出版了《蔡文姬》《自己人好算賬》《貴婦還鄉》《笑面人》《狗兒爺涅槃》《四世同堂》等三十幾本連環畫。他還喜歡寫劇評、人物花絮、劇組裡有趣好玩兒的故事,經常是夜深人靜時他還在辦公室里熬夜。

參考資料: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藝》

北青天天副刊:人藝「五虎將」做客青睞:說《嘩變》憶朱旭

圖源: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藝》、馮遠征微博


《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藝》

方子春/宋苗 著

定價:88.00元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編輯 | 銅豌豆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君微信號:ccreaders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