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三連:變得快樂,只需要3個步驟
來自專欄飛的三次方
作者簡介:
草?龍瞬,一名日本和尚與作家。
初中輟學後自學考上東京大學法律系。
之後在印度,緬甸,泰國學習佛教。完成緬甸國家情報佛教傳教大學的碩士課程。
作為一個不屬於教派/傳統的獨立出生牧師,他還在各個地方進行商務活動,講座和培訓。
從書名《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來看,其實並不「佛系」。
佛家講:諸漏皆苦(執著於一切情感,感受,色形,都是痛苦的),那為什麼要追求快樂呢?
諸行無常,痛苦和快樂都不能永恆,終將消逝,可謂有求皆苦。
其實這本書主要分為兩大部分,首先是講他對佛陀教義的闡述,其次是他的倡導:用佛法來解決
人們在現代社會,尤其是職場上經常遇到的問題。
教讀者如何樹立「真正的自信」、如何「正確地努力」、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競爭,如何擺脫嫉妒心,如何過上正確的生活方式。
我們先看看他對佛陀教義的闡述是如何的:
佛陀的教義就旨在傳授「停止心靈多餘的反應,擺脫煩惱和痛苦」的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
第一,正視心靈的反應;
第二,進行合理的思考。
回到佛教基本的教義,繞不開「四聖諦」:苦、集、滅、道;
(古漢語諦字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
【苦諦】:苦是普遍存在的。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
【集諦】: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亦有「貪嗔痴慢疑」的五毒說法)
【滅諦】:苦的消滅,痛苦的止息,也成為涅槃。
【道諦】:解除痛苦都有相應的「方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我們可以發現,作者所說的「合理的思考」主要是指了解並堅信「四聖諦」,而「正視心靈的反應」屬於「道諦」中的重要一環。
關於「苦諦」,作者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苦」是普遍的,不過在下文解釋了為什麼「苦」是存在的(集諦)。
現在容我說明一下:佛教中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三法印】
【諸行無常】:一切存在都是暫時的,萬事萬物都在運動中變化。
【諸法無我】:一切事物皆無自性,一切暫時的存在都是各種條件和因緣構成的,合成的。
【諸漏皆苦】:執著於建立在這之上的一切情感,感受,色形,都是痛苦的。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恆的東西,而人們執著追求永恆,希望能一直快樂,不沾痛苦。抱有這種心態,當面對真實的世界,那麼就是「苦」。
所以「苦」是伴隨著人生的,每個人都體驗過「苦」。
集諦(苦的原因) :在佛教世界中,人們常常認為痛苦的根源在於「執著」。佛教中將這樣的內心狀態稱為「無明」,即盲目的狀態。
這裡要介紹一個佛教中的概念,叫【我執】。
問一個問題:「你是誰?」
我是一名本科生,我是一名產品經理,我是一個小夥子。
我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是用外在的事物(學歷、年齡、職業、財富、名譽、經驗、情緒等)來去定義自己。這些外在的事物雖然都是我們生命中的內容,但這些內容都是經驗的客體,而不是主體。
所謂【我執】,就是把自我感建立在外在事物上。
就好像小時候我們的玩具,被人拿走之後我們會哭泣打鬧。並不是因為沒有那件玩具帶來了多大的損失,而是因為那件玩具是「我的」。
長大以後,玩具的形式就變成了知識、職務、財富......
外在事物無可避免地會變化,一旦失去了,那麼我們的痛苦便產生了。
另外,我們都會趨利避害,都有「索求之心」,但是很容易形成【三毒】(貪嗔痴)
【貪】:沒有限制自己慾望的邊界,通常我們會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
【嗔】:生氣、懊惱,就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事物,我們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痴】: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道諦(滅苦的方法):有這麼幾種
1.「避免不必要的反應」,保持審視內心這一習慣。
【語言確認】;
用電腦工作的時候確認「我正在使用電腦」。 只需要把正在做的事用語言如實描述即可。漸漸地我們就能養成將內心狀態和身體動作如實地用語言來進行確認的好習慣。
2.意識到身體的感覺,常見的有冥想;
讓意識集中在「身體的感覺」上。佛教認為產生感覺的器官分別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肌膚,你需要將所有的意識都徹底集中於這「五感」。
我們吸進鼻腔的空氣的氣味和濃度,隨著季節和時間的變化也會有所不同,有時冰冷,有時溫暖,有時潮濕,有時乾燥。 請將意識集中於你走過的每一步,感受鞋底傳來的大地的堅實,闊步向前走下去。
在這一瞬間,佔據你身體的只有「感覺」,剛才還在頭腦里嗡嗡作響的「煩惱」已經煙消雲散。
人們經常陷入「過度判斷」的困境,而徒增煩惱。
「判斷」是指權衡自己能不能做成某件事情,某個工作是否有意義、和他人相比自己是更優秀還是更差勁等等。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都在考研,她們可能會在擔心,「自己究竟能不能考上?」
有些人覺得自己可以考得上,更多的人是擔心自己考不上。
但是不管是怎樣的判斷,一旦陷入執著,就會產生痛苦。這是因為現實是無常的,它總是在時刻變化著。
假如你作出「能考得上」的判斷,覺得很自信,萬一某天你的測試成績很糟糕,你的判斷立馬就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你會感到焦慮。
即使你一直都很自信,覺得自己絕對能考得上,但是這樣的想法會讓你鬆懈。
假如你擔心自己考不上,甚至自我否定,那麼可能會責備自己、玩遊戲或拚命睡覺來拖延和逃避。
要避免判斷,只需要在腦中不斷重複:我相信我自己。
注意哦,這裡是說的是「我相信我自己」,而不是「我相信我能考得上」
這裡所說的「自我肯定」和人們常說的「Positive Thinking(積極思維)」是不同的。我們常常在一些成功學裡聽到這樣的內容:對自己不斷重複「我能行」或者「每天都會越來越好」之類的話語,人生就會越來越美好。這種話連我們自己都不信。
覺得自己能不能成功根本就不重要,這種判斷既不合理也沒有用處。
而是應該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好好思考:就在眼前這一刻,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在作者曾經修行過的寺廟裡,有一天早晨,一位修行僧人睡了懶覺,沒來得及參加勤行(在規定的時間誦經、拜佛等)。他本人覺得,「作為出家人,太不應該了」,因而陷入沮喪。當時寺里的住持立刻對他大喝一聲:「笨蛋,你應該關注現在!」
沉溺於過往——以過去發生的事為理由而否定現在的人只會被內心的煩惱、邪念和雜念所佔據。
人生永遠無法避免錯誤和失敗,重點在於該如何應對錯誤和失敗。將視線集中在當下,集中在這一瞬間,做出正確的理解,明確「今後自己能做些什麼」。
除了既不隨意判斷自己,當然也不能隨意判斷他人,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去銀行辦理業務是看到排隊的長龍,便想「今天真倒霉」;
當看到她和你面對面經過卻沒有打招呼,便想到「我和那個人真合不來」;
當看到同事捨不得花錢請你吃飯時,便想「這傢伙真是小氣」。
當這類想法掠過腦海的瞬間,請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判斷」。
可能有的讀者會想:「那我也不能把他人判斷為一個好人嗎?」。雖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是這個世界太複雜。我們又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有可能今天本就應該有這麼多人辦理業務,不是你倒霉;不和你打招呼,有可能她只是沒有戴上眼鏡;不請你吃飯的背後,是因為他要承擔他白血病女兒每個月的醫療費。說到底,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資格對他人加以判斷。
假設他真的是如你所認為地那樣,覺得「這個人真靠不住」或者「他這樣的性格」的時候,其實我們自身也正在被負面情緒所籠罩。別忘了,當你在注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注視著你。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最好多詢問、抒發並交流彼此的感受。相互理解,加深溝通,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情緒、想法、思考方式。
作者傳授的都是原始佛教中比較普世和開放的理念以及修行方式。
追求自己的慾望並非錯誤,因為在「不苦不樂」的狀態下,大多數人更容易陷入「不快樂的心理反應」。被慾望所驅使的人類,覺得「不苦不樂」的狀態非常無聊,無聊就會導致不快樂。
如果希望獲取幸福,就要更加重視自己「快樂的心理反應」;想要遠離不幸,就要盡量避免「不快樂的心理反應」。
「重視快樂的心理反應」具體是指什麼呢?
生物感到快樂的時候,往往是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所以坦率而主動地滿足自己的慾望,這就是通往幸福的捷徑。
比如,仔細品嘗自己喜愛的美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生活,重視興趣愛好等「五感」上的快樂,也就是主動地激發「美味」「快樂」和「舒服」等心理反應,這些都能讓我們感覺幸福。
或許有的讀者會想:佛教不是提倡禁慾的生活方式嗎?確實,佛教推崇「清心寡欲的修行方式」,為了達到讓內心獲得安寧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涅槃」——快樂和不快樂的反應都應當迴避。佛教中確實存在這樣嚴肅的一面。
但是這樣的最高境界只是一種「方向性」,不可能成為世間所有人的共同目標。確定「唯一的目標」,讓所有人都朝著目標共同努力的系統被稱為「宗教」,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夠擺脫苦惱、獲取自身的幸福便足夠了。
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有一個先決條件:「滿足慾望便能夠帶來幸福」這件事僅限於本人感到快樂的時候,相反,假如慾望過度膨脹,變成了「焦慮」「不安」「沒有進展」或者「努力之後也得不到認可」之類的不滿時,我們就必須放下這樣的慾望。佛陀認為,感到「苦」(不快樂)的時候就是該放手的時候。
要採用正確的努力方式,改善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所謂「正確的努力方式」就是指,忘掉外部世界,沉浸於自己的工作之中,在這樣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積極的思考方式。
關於如何集中於自己的工作,作者歸納出了如下三個步驟:
1.閉上雙眼——我們過於在意外部的花花世界,總是被外部世界吸引,無法使內心的情緒保持平穩。只要接觸到外界,就會做出反應,這就是人心。你的內心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強大。任何事物都是反應的根源,越是做出反應,越會產生多餘的雜念,所以首先我們要理解,這就是內心的真實構造。接下來我們需要閉上雙眼,靜下心來,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內心深處,這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
2.消除所有「不必要的反應」——閉上雙眼後,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態 疲勞、壓力、不滿、緊張,以及其他如同飄浮在空氣中的塵埃一般的雜念將逐漸浮現在我們眼前。但不管是怎樣的念頭,都是客觀而合理的存在。
觀察時間沒有特別要求,30秒或5分鐘都沒問題,完全可以自行決定。如果在情緒比較焦躁的時候,建議將時間延長至15分鐘。 閉上眼,繼續觀察自己的內心。如果做到這一步,就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這就是消除不必要反應的正確方法,也是讓心靈恢復平靜的好方法。
3.睜開眼,專註於眼前的工作——到時間之後,睜開雙眼,然後開始從事眼前的工作 最初的幹勁兒非常重要,當我們消除了所有不必要的反應之後,就能夠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從事眼前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注意力可能逐漸下降,最終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這種情況下,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然後從上述第1條,「閉上雙眼」重新開始。
你可以試著創建讓自己安靜並專註的工作儀式。
關於比較與嫉妒:
有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與別人比較,「他比我有錢」、「她比我做得更好」、「我比他更優秀」。在比較中,人們會哀嘆老天的不公,甚至會嫉妒他人。
無論怎麼和他人進行比較,自己的狀態都不會因此發生變化,所以越比較,越不安。
擺脫嫉妒、擺脫比較,一切都要從正視自己的內心動機和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現階段能夠做到的事情——開始著手。 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是指性格、資格、技能、才能、經驗等事物,很顯然這些都是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不管怎麼嫉妒他人,我們都不一定能夠獲取同樣的成果。
而且每個人的努力方式,也就是前進的方向也有很大差異。人們常常關注那些成功人士,希望(妄想)採用相同的方法來取得同樣的成果,但我們真正該做的,其實是靜下心來找尋自己的成功之道。
擺脫比較的第一步就是從關注他人的狀態轉變為關注自我的狀態。不要一味地關注他人。 如果內心還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那就應當思考「我現在能做什麼」「我現在是否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到位了」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值得嘗試的事情」等問題,漸漸地,你的注意力就會轉向如何提升自我能力、如何推進工作和改善生活等方面。
佛教將人與世界的相處方式分為四種:
【慈】(慈愛),這是期望他人幸福美滿的用心。希望家人和子女能夠幸福,希望周圍的朋友能夠順利地度過一生,它和自身的期望與慾望無關,只是單純地希望他人能夠獲得幸福。
【 悲】(悲憫),這是指理解他人的悲傷與痛苦的用心。當我們看到遙遠的國家或地區發生了地震,也會發自內心地希望參與救援,能夠對他人的悲傷產生共鳴。
【喜】(喜樂),這是指理解他人的喜悅和歡樂的用心。 看到孩子們在公園裡嬉戲玩耍,感到非常幸福
【舍】(舍離),這是指放棄和捨棄多餘反應的用心,也被稱為「中立心」。原諒他人,放手過往的回憶和憤怒,避免多餘的苦惱和反應。
佛陀曾說過:「願世人都能從苦惱中解脫。」這是充滿積極意義的寄語。人世間,並非只有自己感到苦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惱。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內心的苦惱也能稍微減少幾分,因為「覺得只有自己在受苦」的孤獨感會得到些許慰藉。
眾生皆苦,我願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將「慈、悲、喜、舍」這四種用心當作心靈和人生的根本動機,那麼工作和人生的意義也會發生改變。
人生最終極的目的是奉獻。只要能夠為他人奉獻自己的能力那就是最出色的人生。將奉獻作為人生目標,首先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體會那些細微的喜悅和人間煙火,這樣的人生其實已經十分圓滿。
總而言之,草?龍瞬的佛系,是在倡導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
首先,「避免不必要的反應」,不去評判自己和他人,而是去理解,去感受。
其次,凡事專註,儘力而為。
面對眼前的事情,唯一需要關心的是自己是否在儘力為之,而不去追問是誰干擾了我,什麼因素在影響自己。
最後,常懷慈悲喜舍之心,將小我投入到大我之中。
這就是如何變得快樂的秘訣。
讀《佛系:如何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