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師:誰開啟了你的職場困難模式?

胡小師:誰開啟了你的職場困難模式?

來自專欄職場規劃局

大詩人李白,幼年時有一天覺得讀書枯燥無味,便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當他閒遊閑逛時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裡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十分專註。

李白問:「請問你在幹嗎?」

老婦人回答:「磨針。」

李白覺得很不明白,李白脫口又問道:「這麼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李白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於是他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這個典故你一定不陌生,意思是「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但是,當我們今天再來看這個故事時,或許會發現其中會存在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老媽媽磨杵無非是想要一個繡花針,去買一個就是了,何必花這麼大工夫來磨呢?

你要是說沒錢買,拿鐵杵換也行,鐵杵總比繡花針貴吧,這樣白白磨掉既費鐵又費石,豈不可惜。

這還不算,磨杵是一件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活,有這份耐心和毅力,有這麼多的寶貴時間,用來幹什麼事不好?

老媽媽為什麼選擇這麼一個極其困難的事來做?

只有一種可能,老媽媽壓根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仙,她是用這樣一種方式來教化我們的小小白。

當然也包括今天的我們。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什麼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鑿壁偷光、懸樑刺股等等等等,我們就是接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

你要是說這些故事已經很老,現代人已經不吃那一套,要移山還不如換個地方住,愛學習也不會拿針扎自己的屁股,我們才不會那麼傻傻的拿根大鐵棒子去磨針。

但是,你或許並不知道,現代社會有多少人,正在干著比鐵杵磨針還要難上1萬倍的事。

玩過遊戲的都知道,遊戲一般都設置了幾個模式供玩家選擇,有簡易模式、一般模式和困難模式,你要是從來沒有玩過這個遊戲,最好先從簡易模式開始練手,等玩到一定水平再去挑戰高難度。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不是這樣。很多人從小到大,選擇的都是困難模式,挑戰模式或自虐模式,甚至是還沒出生之前,就開始挑戰高難度動作。

娘胎里的困難模式

現代人的起跑線是從媽媽肚子里就開始,胎教也變得越來越流行。

科學的胎教方法主要是針對孕期媽媽所採取的情緒、飲食、環境、勞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並適當的通過音樂、對話、撫摸等方式來與寶寶互動,促進寶寶的健康發育。

簡單來說就是媽媽這個時候心情好寶寶心情就好,媽媽喜歡音樂孩子樂感就強,孕期媽媽的狀態對尚未出生的寶寶影響很大。

但很多父母並不想這麼麻煩,想繞過媽媽這一關,直接作用於寶寶,來個胎教速成班,買幾張碟片和好點的耳機,然後把耳機往媽媽肚皮上一放,讓寶寶直接開啟自動學習模式。

父母是既簡單又省心,但對於寶寶來說,這種學習模式簡直比登天還難。

要知道,寶寶在羊水中周圍的聲音環境本身就很嘈雜,媽媽的心跳聲,說話聲,羊水流動的聲音,媽媽要是打個噴嚏就如同火山爆發。

而且寶寶的耳感發育不完全,比較脆弱,再加上隔著羊水什麼聲音都是嗡嗡的,不信你下水聽聽看。

大人們可不管那麼多,聽不進沒關係,萬一聽進去呢?你看,孩子踢了又踢了,你以為孩子很高興,但沒準是不耐煩,你們有沒有照顧我的感受啊?

學前期的困難模式

胎教有沒有起到作用沒關係,到了幼童時期,我們開始讓孩子上各種興趣班,學樂器、學畫畫、學書法、學圍棋、學跆拳道等等等等。

先讓孩子先多嘗試嘗試,不試怎麼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一旦找到孩子興趣所在,花再多錢也要培養。

現在的興趣班非常多,只要父母願意投入時間和金錢,給孩子報個名是非常簡單的事。花一點代價,就能讓孩子增加這麼多技能,這樣的好事誰不想干?

你要是沒給孩子報上兩三個班,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大人們在給孩子報班前,也會問孩子你想不想學,大部分孩子也都會回答說好,於是大人孩子都很開心。

但答應是一回事,沒學多久就不想去也是經常的事,大人們開始教育: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耐心?當初也是你要學的,說過的話要算數。

你哪裡知道,孩子天生有多動症,對新鮮事物好奇,答應去是因為好玩,不想去是不好玩。興趣不管用,樂趣才能持續。

好在現在的孩子好像是比較聰明,練習一段時間基本就可以達到」表演級水平「,在親友的見證下秀上一段,大人們紛紛讚賞,樂在其中。

你雖然也很開心,但心裡很清楚,自家孩子其實也就和絕大部分孩子天賦差不多,學到的還都只能算一些皮毛功夫,離專業還差十萬八千里。

當然你並不打算孩子練的多好,陶冶下情操也是好的。可問題是這些粗淺功夫,大人說好孩子會當真。

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會,會滿足於這樣的證明,賺取廉價的表揚,而失去真正的刻意練習,一旦遇到高手會有挫敗感,進而有可能會畏懼競爭,也很難成為真正的高手。

那還是堅持刻苦訓練吧。你其實也知道:想要孩子在這個領域將來有所成就,就必須從現在開始就不停,需要經過十幾年的持續訓練和日積月累,還不一定。

你還是要試,可問題是現在是可以,當孩子上學後,課內學習任務就很重,能有多少時間放在課外,想課外課內都好豈不是難上加難?

學生期的困難模式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這種緊張嚴峻的局勢,給了家長無形的壓力。人們普遍相信,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工作就沒有好生活。

除了自身的努力,家長們還把壓力前移,人們把對生活的更多寄託和期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成績往往成為衡量一個孩子是否有前途的唯一標準。

孩子成績好,父母有面子!看到別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績好,心裡著急,孩子要爭氣。

於是,一個孩子從踏入學校的那一刻,就開始了一場將近20年的漫長馬拉松比賽,真刀真槍的展開競爭。

學生時代才是這個時代競爭最激烈的戰場,首先學生要頂住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壓力,然後面臨堆積如山的作業,除了課堂,每天回家也得接著干。

你光語文好還不行,數學不好可不行,得惡補,不但數學,任何一個科目拉下都不行;你光在同班成績好還不行,還得看整個班級排名。你光小學成績好還不行,還有初中,高中。

小升初看片區排名,初升高看全市排名,到了高考,那可是和全省乃至全國千千萬芸芸學子競爭,高考,那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血場。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橋再獨也必須讓孩子擠,可問題是花了十幾年的辛苦努力,就一定能考進211,985?

即便是進了重點大學,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就一定能確保干一輩子?

職場期的困難模式

當你大學畢業出來找工作,你會發現職場的競爭模式和學校完全不同。學生時代的競爭,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線,拿的是同一本教科書,做的是同樣的作業。

而且這些題目往往都有既定的標準答案,只要刻苦學習,反覆練習,理論上就一定能學好或者說能靠出好成績,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試教育培養的是考試的能力。

同時,學校考試的晉級路線很清晰,你學的是文科還是理科,你只要考到多少分就能進哪所大學,目標非常明確。

而一旦走入職場,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和學校完全不同。

首先,不同的行業職業工作崗位那是五花八門,除了某些特定的專業技能或專科學校,譬如公安大學出來就當警察等等以外,大部分的專業很難與職場工作形成一一對應關係。

職場方向不明確,即便職場有方向,也需要找到具體對應的公司,即便有明確的公司,也要看能不能進這家公司。

其次,一家公司找什麼樣的人才,完全是站在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他才不會像學校一樣說我今年一定要招滿多少人,他才不會關注你是否渴望得到這份工作。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的需求,甚至不同的僱主喜好都不一樣,一份好工作自然會有更多人來競爭,當一大堆簡歷投到這些公司的人力資源部。

這些HR看一份簡歷的時間甚至不會超過1分鐘,在這種情形下你覺得你有多少概率能進你心儀的單位?

再說,職場能力包括求職能力和考試能力是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能力模型,在學校擅長考試的哪一套在職場未必有用,考試考的好和工作做的好是完全兩個概念。

而且互聯網時代,職場知識的迭代速度要比學校所學的快的多,即便你專業對路,初入職場後依然要面臨職場技能的重新學習,而且還要持續學習。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時代的晉級模式與職場晉級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道路,更為關鍵的是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錯位關係。

在今天這樣一個變化時代,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職場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想一份工作做到老幾乎是不可能。

老媽媽磨鐵杵雖然很困難,影響其達成的變數和不可控因素較少,因果清晰,只要有足夠的磨刀石,河裡有水,老媽媽有足夠的體力,原則是還是能達成。

而對於一個人,刻苦讀書就一定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就一定能找份穩定的好工作的這個因果邏輯,放在龐大的競爭基數上,這個漫長的過程具有太多不確定性,

究竟有多靠譜?所達成的概率究竟有多少?還真不見得比磨針容易。

那要不然呢?難道還能不讀書不成?

書肯定是要讀,興趣班也要上,你想,一個人從幼兒園、小學到大學畢業有將近20年的美好時光,這20年的學習和所打下的基礎足以決定任何人的一生走向。

但是,真正起作用不在於是否考上好大學,更不在於學了多少粗淺的基本武功,而是不斷協助孩子自己去發現他的天賦,幫助孩子練就真正屬於他的獨門武功。

一個人的職場規劃從幼兒時代就開始,但是,規劃師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父母的責任不是掌控,而是協助,讓孩子能成為自己的命運規劃師。

讓他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滿意生活,才是對他幸福人生最大的幫助。

下一節,我們將討論什麼才是真正的天賦,什麼又是職場優勢,以及如何將天賦訓練成自我的強大職場優勢。

同時,針對今天所講的人生困難模式,你有沒有一些心得體會,歡迎在留言區分享,讓更多人受啟發,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別忘了推送給你身邊的朋友,讓大家一起成長!

推薦閱讀:

TAG:職場 | 職業發展 | 職場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