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解不開的鄉愁
今天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有點長,可能需要花費您5分鐘。
//
回不去的故鄉
她說,直到多年以後,她才明白,故鄉是永遠回不去的地方,是解不開的鄉愁。而家,是永遠的牽掛。
她曾以為,看過外面的世界後,再慢慢地回去就行了。不曾想,太難太難。
面前的她,是奮鬥在城市裡千千萬萬平凡的異鄉人。要說不同,大抵是去的城市多些吧。
//
離家,是一場親人間的博弈
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於是很多人,都嚷嚷著要去遠方,追逐詩和理想。
這是外出奮鬥的人達成的共識。但是,精彩的背後,有太多心酸,也是一場親人之間的博弈。
她說自己從小都希望到處看看,認為這個世界有無限的可能,等待去發現和創造。甚至想過當戰地記者,用筆杆子和影像記錄,呼籲世界和平。理想太大,註定受的苦難越多。
哪個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接觸這樣危險的職業。所以強制她不能出省念大學和報考相關的專業。
那一年上大學她進了一所省內有名的財經院校念營銷策劃,堅決拒絕了父親關於幹部學院的提議。
「至少不能讓自己以後還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那種一眼能望到頭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如是說。
雖然仍然在省內,但至少離開了家。大學期間,她就像是掙脫了韁繩的野馬,一路狂奔,盡情享受大學的美好的時光。
四年時光稍瞬即逝,眼看就要畢業實習。家裡的電話又來了。父親希望她進銀行,比較穩定,招呼都打好了,只要她願意去面試,但她又拒絕了,父親生氣地掛斷了電話,說以後再也不管她,隨便她去哪裡 。
這次,父母是真的是放手了。
//
自由,從來都需要付出對等代價
她以為,這次真的自由了。雖然對父母有很多愧疚,但興奮仍然佔據上風。
投簡歷,面試,來回奔波,最後選了一個江蘇的企業。很快老師帶上這個35人大隊伍去報道了。
火車走了將近30個小時,當天中午12點出發,第二天的晚上10點到南京站。雖然是硬座,但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絲毫沒覺得累。
那是她永遠忘不了的一段實習經歷。正是這次經歷,讓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認識到,原來社會真的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最溫暖的還是家呀。
南京,著名的金陵城,六朝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一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無數的光環包裝著這個城市的繁華,但是繁華背後的日常,有無數心酸。
她去的雖然是一家上市集團,但出名的是藥品事業部,健康品事業部仍然處於探索階段,很多東西不規範,加上上司是個暴脾氣,被罵是常事。
實習6個月,她哭了無數次,倔強的她有次還是忍不住往家裡打電話說想回去,但等來的卻是嚴厲的批評,就連從小護著她的兄長也堅決反對,電話那頭又是勸,又是心疼,但就是不能當逃兵。
她很感謝那次的當頭棒喝,沒有按照慣例躲回家裡那個舒服的殼裡。
人生路上,經驗能分享,但是苦難必須自己嘗,因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如何在焦慮的快時代里,找到屬於自己和社會和平共處的方式,成為她後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
人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回家?不回家?這是很多人的糾結點。
離家的人總希望自己干出一番事業,風風光光回去。但現實是,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很少。
多年以後,她回想起畢業後的選擇,仍然感慨當時的果敢。結束南京的實習後,她踏上北上的征途。
一個在南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姑娘,從南中國一下跨越好幾個省市,直達首都。朋友早早的在北京西站等著她。兩個南方姑娘就這樣相互依靠,開始了城市升級打怪之旅。
那個小時候常哼的「我愛北京天安門」終於可以近距離接觸了。歡喜、期待壓倒性地戰勝了陌生和害怕。
但是很快,打擊來了。北京是一個不缺人才的地方,精英人士遍地都是,本科文憑根本不值錢。
來回折騰了幾個月,她才勉勉強強找了份媒介的工作。公司不大不小,老闆是個河南人,憑藉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在北京買房,買車,開公司,送孩子出國,儼然人生贏家。
後來的很多次溝通中,這個老闆總勸她留在北京,找個本地人嫁了,安穩度日。這大抵是家長們的普遍心態。
但是,有些人嘛,就是不安於現狀,不甘於平凡,她說自己就是這麼一類人:「人要上進,要獨立,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否則活著就是浪費時間。」
從一名小小媒介專員,到轉崗AE,再到後來跳槽到廣州的甲方公司做市場,所走的每一步都很明確。
她理了下自己的經歷,認為這是一條無限靠近理想的過程。離家,南京實習,北京工作,跳槽廣州……一路遠行,然後回歸。
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當父母年邁,歲月的痕迹爬上額頭,她知道自己離家太久該回去了,卻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
//
孝順,不只是一個人的事
回不去?原因為何?因為你已經很難融入那個世界,或者要放棄的東西太多,足以顛覆原來的生活。
朋友、同事、人脈關係和行業限制……回家就意味著一切重頭再來。廣告和市場這種需要大量腦力和創造力的行業,北上廣的經驗尚可相互借鑒,但回到她的家鄉,「廣告」等同於「廣告招牌」,「市場」是「賣貨的」……
回家不僅意味著找不到對口的工作,早早嫁人及換行業成了必然的選擇。
每年有多少人奔向北上廣,也就有多少人逃離北上廣。她說這個現象很正常, 歸根結底是選擇何種生活方式。
兄長是北林的高材生,幾年前辭掉北京工作,前任領導因舍不下這名大將,開公司後再次將他招入麾下,特批日常在家辦公,其他時候跟著項目跑。如此哥嫂就擔負起了照顧父母的責任,而她平日里勤打電話,節假日常回家,用不同的方式陪伴父母左右。
有人說,真正的母愛和父愛,是一場體面的退出,可是這所謂的體面,有多少無奈、隱忍和落寞。她希望即使不能常伴父母左右,但至少有一種寄託持續帶去關愛,而這個需求T三的一月一茶會員產品完美地滿足她的要求。
//
人生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
機緣巧合,她認識了T三的創始人陳維靖,一個願意花8年時間去潛心做一杯有機茶的海歸碩士,一個將有機理念貫徹到選址、育苗、加工等全程的苛刻的理想家,一個選擇用利國利民的慢事業回饋家鄉的英德漢子。
他創立的T三有機茶品牌,擁有國內罕見的3000畝全園有機茶園,拿下8大認證12大專利,攜手2大茶學泰斗6大科研單位,致力成為中國有機生活踐行者。2010年成立至今,秉持平衡的理念,善待天地人生,廣獲讚譽。 2017年他們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溫情會員產品——一月一茶服務,一次購買,12次持續配送,專人服務,專家把關,0農殘0化肥的新鮮好茶每月替你帶去健康問候。
他表示:我做T三這個品牌,初心就是讓大家喝到一杯安全放心的茶,當然帶動家鄉經濟、振興英紅也是自己作為企業家的小小抱負。這麼多年來,我的年紀越來越大,也對人情世故有了更深的感悟,一月一茶這款產品的推出,就是希望能夠用更好的方式幫助大家表達愛,維繫親情、友情,甚至是成為商業合作上有效溝通工具。
陳維靖的這些理念打動了很多人,她也不例外。人生難得遇知己,遇到一個有堅持的品牌,一個有堅守的團隊,一個有愛的產品,是幸運也是幸福。
今年端午節,T三還給一月一茶的每位會員寄去健康的有機粽,讓她父母是又驚又喜,親朋好友來家時,泡上她送的一月一茶是標配,因為好喝,好幾次都供不應求,父母電話里止不住的歡喜。
好東西是拿出來分享的,她說希望自己的這個故事能給大家一個啟發:人生有很多種選擇,回不回家因人而異,我們不必囿於現在的困境,朝前看,總有很多美好事物等著你。在越來越快的時代里,也許慢就是快,不必焦慮,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最後,當然是推薦下T三的一月一茶服務,點擊下邊的圖片,可以了解更多信息哦。
回家吧
或者讓你的愛回去
http://weixin.qq.com/r/VUh3b4rEpNfbrc4M9x1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