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喜劇王3》可能是「跨界系列」里最尷尬的存在
來自專欄冷眼看電視4 人贊了文章
北京衛視《跨界歌王3》收官一周後,「跨界」系列的另一個作品《跨界喜劇王》第三季於8月18日回歸,目前已播出兩期。
這一次依然對整體的規則作出了調整,每期競演共有四位跨界人和三位喜劇人,第一輪的明星分別是張晨光、沙寶亮、海一天、張檬,潘長江、文松、楊樹林助演。
雙方根據選擇物品的方式配對,未匹配的跨界人需自行尋找搭檔。每期四組喜劇人表演過後,由現場200位觀眾進行投票。三期為一輪,票數累積最低者待定,最高者直接晉級總決賽。
這跟《跨界歌王》累積獲得兩場歌王,直接晉級半決賽的玩法有些類似。從已經公布的陣容來看,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單期不淘汰的規則,也旨在減少一季節目對明星的消耗。
看完兩期節目八個小品,冷眼君覺得這個節目還是別做下一季為好。
開場創意
與《火星情報局》、《歌手》雷同
在配對環節以及簡短的排練環節真人秀後,節目進入演播室正式表演的部分,然而開場植入廣告的方式卻讓冷眼君覺得十分熟悉。
楊樹林拿著對講機倒計時,文松接到冠名商電話要求修改品牌logo,這不就是當年《火星情報局》周傑和劉維表演過的橋段嗎?
《跨界喜劇王3》開場廣告創意
《火星情報局》開場廣告創意
《火星情報局》的這個創意其實來自於Adobe公司的營銷廣告《甲方的需求》,原版的內容為火箭即將發射時,甲方不停打來電話提出各種需求,最後花光了預算。
《跨界喜劇王》再次借鑒,從創意到分鏡、台詞都高度雷同,這樣的廣告植入贊助商真的滿意嗎?
第二期開場倒是換了一種玩法,採用一鏡到底的歌曲表演形式。跨界明星、喜劇人依次登場,從紅毯進入演播廳,共同演繹節目的主題曲。
這種方式讓冷眼君想起《我是歌手》第四季總決賽時,長達四分鐘的長鏡頭。鏡頭從梁翹柏的採訪開始,由金志文、蘇運瑩、王晰為人物線索,樂手、節目工作人員等全部出鏡。
這段畫面作為對整季節目的回顧,是十分具有創意和意義的編排。而《跨界喜劇王3》的這一段在製作水準上顯然不能相提並論,放在第二期開頭,意義也沒有那麼深刻。
節目組想要通過不同的開場方式豐富視覺表達,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是積極正面的做法。但把別的節目用過的創意原封不動地拿過來,反而會適得其反。
還有一個尷尬的點在於,視覺設計把代表「跨界」的「K」做了擬人化處理,右下角添加了拐杖,正上方添加了一個帽子。從畫面上看特別像一個「R」字,讓人誤以為走進了《奔跑吧》的片場。
花字、小窗過多破壞故事表達
當綜藝節目的後期越發被觀眾認可,一些成功案例就會成為其他節目的效仿對象。然而不是加入大量的動畫特效、花字、反應鏡頭,就可以為節目加分。《跨界喜劇王》和《跨界歌王》的後期,可能都存在這方面的誤區。
作為喜劇類節目,主體是每期的四個小品。讓觀眾完整欣賞、理解小品內容本身,通過出彩的作品才能提升節目的傳播度。
可是在每段表演過程中,後期頻繁插入沒有什麼意義的註解花字,以及其他嘉賓的反應鏡頭,可能是學習了大批觀察類節目的操作方法。
單獨成段的小品需要觀眾投入一定的注意力觀看,頻繁的打斷破壞了故事的完整性,觀看體驗非常不好。可以試想一下《歌手》的演唱環節,《演員的誕生》的表演環節都加入大量的特效,會是怎樣的效果。
比後期特效還影響節目觀感的,是每個小品結束之後的小視頻豎屏時刻。所謂的「喜劇達人團」用小視頻的形式,模仿之前的一個片段。
這涉及到廣告植入問題,除了這個功能以外,節目組也想以此增強節目與年輕群體的互動,但最終效果只是拉低了節目檔次而已。
喜劇難出彩
「跨界」喜劇更難突圍
這些年來喜劇節目被大幅度開發,在大量同類型節目的衝擊下,觀眾早已審美疲勞。傳統的喜劇模式,就算是《歡樂喜劇人》也很難突圍。
所以一些衛視平台針對喜劇類別開始推陳出新,比如優酷中國版《周六夜現場》引進美國王牌情景喜劇模式,東方衛視《相聲有新人》則結合時下流行的真人秀元素,專註相聲這一個專業領域。
雖然《周六夜現場》的落地有些水土不服,《相聲有新人》相聲的藝術形式不是特別適合電視播出,但這兩檔節目都讓觀眾看到了喜劇新的表達方式和內容。
《跨界喜劇王3》前兩期節目共呈現了八個作品,說實話,並沒有讓冷眼君大笑或者印象深刻的作品。親情、愛情主題的幾個作品,無一不在結尾開始煽情。
第二期潘長江和海一天的《我不是探神》,在表演形式上有所創新。用案件還原的方式,讓海一天分飾多個角飆演技。演員的演技得到了展現,可也偏離了跨界挑戰喜劇的目的。
而沙寶亮和柳岩的《我不是練習生》,結合了時下熱點,強調知識的重要性。當中對《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熱門選手有明顯的指向性,還把幾位韓國出道的藝人貼在背景牆,可能會引起部分粉絲的不適。
每期沒有組隊成功的嘉賓,需要自己找搭檔完成。而落單的張檬、沙寶亮,找來了黃維德、柳岩一起表演,兩位都不是專業喜劇人,還要一起跨界表演喜劇。
節目組可以設計不對等的人物關係和配對環節,但落單的嘉賓也應該跟喜劇人搭檔。否則跟其他三組放在一起沒有可比性,喜劇的屬性更不明顯。
確實「跨界」這個概念,「跨界」系列的節目讓北京衛視這幾年有了快速發展,但這些節目本身還需要完善。並不是任何一種題材,找來一些明星「跨界」,就能做成一檔好節目,一魚多吃沒有那麼容易。
喜劇的門檻,跨界的定義,冷眼君不想再贅述。《跨界喜劇王》的口號是「跨界,我為快樂而來」,你們是為快樂而來,可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快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