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失子家庭怎麼生活┃寫在雙胞胎溺亡後

「孩子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失子家庭怎麼生活┃寫在雙胞胎溺亡後

4 人贊了文章

雙胞胎女孩青島溺亡事件過去一周了。

突然失去孩子的悲痛,可以割心,可以蝕骨,最令人恐懼的,是餘生要如何面對?

一家人尤其是媽媽被指責?被痛苦淹沒?她及她的家人會經歷怎樣的過程?還能像過去那樣生活嗎?

看見傷痛,只能看見個人在命運面前的弱小;見證傷痛的癒合,才能感受到人性的力量。

今天我們邀請了資深家庭情感諮詢師軼芙跟我們聊聊,失子家庭經歷了什麼,又要如何走出。

在成為專業的家庭情感諮詢師之前,軼芙曾是知名電視節目導演,孩子的到來給了她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也看到了內心更多的破碎,所以她放棄了人人羨慕的工作,潛心研讀心理學,了解更深層次的人性,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她找回了自我,也幫助了許許多多迷茫、無助的女性,尤其是媽媽。

軼芙曾經孤身走過一段征程,明白向內探索的無助與恐懼,感同身受與專業加持,讓她能給有類似人間至痛經歷的媽媽一些幫助。

8月5日晚,一則雙胞胎姐妹走失的尋人消息在網上廣泛傳播。北京一對8歲雙胞胎姐妹在山東青島旅遊時走失,警方隨即展開搜救,還出動了無人機。8月6日下午,兩名女孩的遺體被打撈上岸,經家屬確認是失蹤的雙胞胎,法醫鑒定為溺亡。「戳藍字,了解事件詳情:發個朋友圈孩子就沒了?孩子的奪命瞬間要警惕……」

以上是事件的新聞報道,用陳述句式描寫了事件是如何發生的,經過是什麼,盡量不帶主觀的感情色彩。

但是,我作為母親,已經從如此客觀的描述中,感受到了壓迫性的疼痛:雙胞胎的媽媽,那個鮮活的人要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誰都知道兩個八歲的活潑可愛的女兒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作為監護人的她在最後的時刻看了手機沒有緊盯著孩子。

我試著猜測,她未來的生活很有可能是以下三種模樣:

(不理性的)自責

譴責自己沒有照看好她們。如果當時自己就坐在孩子身邊,可能一切都不會發生,不斷地日復一日地說著這樣的話。

逃避

她會試圖掩蓋關於過去的記憶,不願意去回想真正發生過的事情,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感受不到任何的情緒。

自我懲罰的行為

她也可能會試圖「讓自己過得不好」,因此可能有導致自傷、自殺、自我設限等等自我懲罰的行為。

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犯下大錯,會讓事件的關鍵人物背負起過錯者的內疚。如同雙胞胎的媽媽一樣,很難原諒自己。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真實地描繪出了這樣一個過錯者。

李是一個無趣而壓抑的修理工,他在各個房子之間穿梭:修水管、通馬桶、掃除門廊的積雪……他完成一項又一項無聊的工作,像個無頭無腦的機器人,他孤獨的走路,極少言語,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像個行屍走肉,經常在沉默不語和突然暴怒之間切換。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通過電影的一點點揭示,我們了解了李的身世:過去的一場大火毀掉了一切,三個孩子未能幸免於難。

最令他無法諒解自己的是,那場火災是由於自己的疏忽造成。妻子憤恨地離他而去,他失去了全世界,同時,他也拒絕了全世界。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開始他不允許自己活下去,他想去死,但是被阻攔了下來,那麼就活下去吧,然後用盡一切力氣讓自己活得悲慘。

他離開家鄉,去另一個城市做修理工,住著不透光的地下室,拿著最少的工資,做著最臟最累的活。

因為他的內疚只允許他如此不堪地活著。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他的心靈已經破碎得無法癒合,卻還必須若無其事地重複著日復一日的生活,沉默地承擔著一切,在完好無損的外表下,壓抑著傷疤。

電影的結尾,去世的哥哥將兒子託付給了李,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雖然最後他依然說「I cant beat it」,但也不再完全自我封閉。

厚重防護牆上,有了細微裂縫。

▲《海邊的曼徹斯特》劇照

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導致親人的離去,我們稱為過錯者內疚。這樣的內疚是一種指向他人的情感。

內疚這種情感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他堅信,是自己造成了對親人的傷害,自己需要為他人的不幸承擔責任。

內疚是以獲得他人的諒解為目的的,當這個目的無法實現時,人們會代受害者懲罰自己,持久的痛苦、抑鬱、空虛感都是過錯者內疚者有意無意對自我的懲罰。

May的外婆有兩個孩子,媽媽和姨媽。

姨媽在30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那一年外婆55歲。一個聰明、美麗、樣樣都行的孩子走了,外婆一夜間白了頭髮,但是沒有人見過她以淚洗面。

外婆是個極度要強的人,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子女,面對如此巨大的痛苦,她也不願低頭向命運認輸。

表面的堅強,不過是對外封閉了自己的內心,用隔離式的方式要求自己活下去。

後來May得知,外婆會背著大家偷偷的跑到小樹林里大哭,現在看來是因為壓抑的情緒必須有出口釋放,才能夠不那麼嚴厲地攻擊自己吧,不然很有可能失去活下去的勇氣。

May回憶,當時外婆對她說過一句話:「我想過隨著你姨媽一起死了算了,但是我不能扔下你外公、你媽、你……」

就這樣,外婆帶著創傷,努力地活著,因為她的要強,她變得不愛與人交流,怕看到別人同情的眼神,怕聽到別人寬慰的話語,因為每一份這樣的關心都會再一次地撕開她的傷口,帶給她痛不欲生的感受。

外婆要告訴大家「我很好,我沒事,你們不用靠近我「。

不愛交流的外婆獨自封存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只想自己一個人面對那一份傷痛,在長期的缺乏交流中外婆變得不那麼合群,開始忘東忘西,慢慢地她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

終於,外婆在有生之年忘記了那份刻骨銘心的傷痛,連帶她所有的家人……

像May的外婆這樣,看著自己親人離去的人,會產生倖存者內疚,因為他活著而他愛的人卻離開了,從這種痛苦中「倖存」下來的人,有可能一直持續地被痛苦折磨著。

而倖存者的精神痛苦的核心情緒癥狀就是「內疚」和「自責」。這些「內疚」和「自責」的能量會轉向內部攻擊自己,懲罰自己。

這些內疚者,在經歷了現實的災難之後,親手將自己置身於另一種災難之中,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未來人生的人設——一個不配活著,不配活得好的人

他們很難從現實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一切都過去了,要想開一點」、「這不是你的錯,事實已經發生,我們也無力改變」、「你不能再這樣對待自己了」……

這些話在他們面前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他們需要專業的疏通和幫助,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同情。

心理醫生對於他們的幫助大致有以下三種方式:

「適當暴露」法,讓內疚者學會在安全的空間里,不帶內疚和羞恥感地將經歷暴露給他人,並且在場的聽眾願意不帶有評判性地去傾聽。

可能會重複性地體驗痛苦,但是也會在痛苦中慢慢救贖自己。

通過行為,重新建立起信任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比如,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一些表達善意的行為,並收到他人的正向反饋,會幫助他們信任自己仍然是善良的,也信任他人會報以同樣的善意。

後現代的敘事療法,將「不對的事情」進行命名,然後用代號進行表露和溝通,慢慢地將整件事情進行脫敏治療。

讓內疚者學會接納、學會自我原諒,接受這個事實,表達出真心實意的道歉或懺悔,避免在未來還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當然,所有的人都期盼著戰勝心魔,但事實卻大都不盡人意,如果你的親人真的無法從那個世界走出,如果真實的痛苦是那樣的不可避免,那我們就認真的陪著他去感受痛苦。

也許人生沒什麼好救贖,也沒什麼好打敗的,他只需要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救贖。

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救贖

奇育記MEET一直在為媽媽們提供「育兒育己,育人育心」的幫助,我們關注了媽媽這個群體,但無法照顧到這個群體後每個鮮活的你,每每在群里、留言中看到一個個焦慮、無助的媽媽,我們都想做些什麼。

現在,奇育記MEET連動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她們大多也是媽媽,明白那種無助、糾結、迷茫的感受,也真切地體會了到達彼岸後的通透、明確與幸福,她們將成為奇育記MEET的情感陪伴師隨時解決你的情緒,處理你的問題。

很多時候,摧毀我們的,不是生死大事,也不是人間至痛,而是自己打敗了自己。

媽媽在整個家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個家庭的和諧幸福,大部分都取決於這個家庭的女主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女主人的情商高,這個家庭的各個成員就可以正常的發展,家也是一個溫暖的港灣。但如果女主人的情商低,就會使得家庭成員也陷入焦慮、無助、不被理解的情感體驗中。

媽媽的個人成長、情緒平和對於家庭成員來說都將是一個福音,尤其是對孩子而言。

所以媽媽們其實更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並不是有了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心理疏導。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兵荒馬亂的時候,但是我們不能和家人講,家人或許會擔心,或許不理解,我們不能跟朋友講,可能羞於啟齒,也可能講完了心情更糟糕……

我們跟誰講?我們要壓抑著嗎?

一些小的問題、小的情緒不做處理和解決,它不會自己憑空消失,會一直壓抑在那裡,然後日復一日的累計,等到無法承載的時候再奔湧出來,那個時候可能會產生很大的殺傷力,繼而破壞我們的關係。

有人說一個人背後需要站兩個人,一個律師處理外部事物,一個心理醫生處理內部事務,我們去尋求一位線下專業的心理醫生,會覺得有一些不方便,一周一次的諮詢也會有一些漫長。

奇育記MEET的情感陪伴師,全天候隨時響應,和你感同身受,更有專業加持,是你每一個情緒崩潰瞬間的,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傾訴的密友。

感興趣的親們,可以私信「奇育記MEET」,暗號「心理」。

為了方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陪伴服務,現推出限量體驗席位,限時體驗價79元/天/人。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