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讀50多本書,不懂的這個方法一切都是白搭!
來自專欄高效學習方法7 人贊了文章
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我每年讀了50多本書,生活卻沒有多大的改變?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兩個疑問:
其一,這個「改變」究竟指的是什麼,比如個人財富的增長,學習到更多的技能,內心更有幸福感?
其二,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讀了這些書?
如果是用淺嘗輒止的閱讀方式讀了50本書,那麼似乎對於自我成長並不會有多大的幫助。
但是,倘若是將這50多本書的知識,轉化成了智慧(運用學問去指導改善生活的各種能力)。那這50多本書一定會發揮出知識的威力。
一、精讀的定義
要將知識轉變成智慧,必須要學會精讀一本書的方法,不然讀再多的書都是白搭。
所謂的精讀,是以掌握閱讀方法、發展閱讀能力、理解文章內容、積累知識為目的的讀書方法,也就是精細的深入閱讀。
同一本書,在有些人讀來可得到一些深入的領會,將書中的知識為我所用。有些人讀來只是在內心默讀出文字,卻不能把握文字的意義,沒讀多久就遺忘了,而且日常生活和思維活動反而為書所束縛,越讀書人變得越呆板。
對於讀書,其實我一直堅信一個信念,精讀一本書,勝過走馬觀花的瀏覽10本書。
二、精讀不是重複閱讀
精讀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理解透徹的知識才能為我所用。
精讀有別於走馬觀花的閱讀。後者一味追求速度,貪多求快,妄想吸收一切知識,最終變成一個在各方面淺嘗輒止的人。因為這種閱讀方式,只能獲得膚淺的知識,而膚淺的知識難以生根,不能被運用,這樣閱讀自然無益。
精讀不是單純的重複閱讀,多讀幾遍而已。單純的重複閱讀,只是瀏覽書上的文字,不過加深讀書的印象,卻不是深入到文字的背後。
真正的精讀是要讀出一本書的「弦外音,味外味。」,領會書本背後的東西。
三、如何精讀一本書?
可以從以下5個方面入手:
1、探究書的創作背景
讀一些經典的著作,要探究這本書創作的背景,對它們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對於所讀的內容會有更加立體的理解。
比如魯迅的作品《孔乙己》,如果從表面上看,這是在批評一個讀書人的迂腐頑固。
但是,實際上,了解這個作品的創作背景:科舉制度雖於1906年廢除,但是培植孔乙己這種人的社會基礎依然存在,魯迅實則是啟發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所以,這樣精讀可以挖掘到潛藏在文字背後的東西。
2、不僅僅讀結論更要讀懂方法
恩格斯曾說過:「我們所需要的,與其說是赤裸裸的結果,不如說是研究;如果離開引向這個結果的發展來把握結果,那就等於沒有結果。」
他的意思就是要告訴我們,不僅僅要看到書面,還要看到書背後的東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當我們能夠了解作者的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們手裡頭就會有了新工具,運用這些新工具就可以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
3、分析:理論和事實結合
專業書本的理論表述往往是比較抽象的,我們需要用具體的事例去推導出理論,同時還要用理論去分析一些具體的事例。
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是否善於運用知識取決於你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是否結合事實。
只有將抽象的理論和事實結合,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乃至融會貫通的學習境界。
書獃子往往死抓書本文字不放,只要你任意點出課本某個章節的問題,他可以將答案逐字逐句地背誦出來,好似行走的圖書館。但是,你一旦叫他舉出個例子,說明書本上的理論,他就會一臉懵逼,這主要是由於他死記文字,而導致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產生脫節。
4、主題閱讀
有大量的名家告訴後人,讀書要心專,一書不盡不讀新書,切不可以坐這山望那山。
但是,主題閱讀則是一個例外。
客觀來講,任何一本書,對於一個主題的表述都是有限的。換句話說,我們無法苛求一本書對某個主題可以講解的非常透徹。所以,很有必要針對某個主題看不同的書籍,比較不同作者對於該主題的看法。
認識論教導我們,要全面地看問題。利用主題精讀,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既可以看見樹木又可以看見森林。而且,我們對於某個主題研究的越全面,越能從一個整體的視角看待事物,猶如登山觀景物然。
5、提問
思維就是疑問。只有我們經常腦袋裡存放一兩個問題,才會激發我們去思考問題,享受精神探索的歡愉。
南宋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這即是理智進步的有規律的循環運動過程,從無疑到有疑,用已知了解未知。
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產生疑問。疑問可以使得閱讀的過程中有一個注意點,篩選和問題有關的主要信息,這樣就不會閱讀一本書之後,什麼印象都沒有留下來。
另外,提問還可以讓學習者有一個閱讀的目的,幫助學習者了解作者的思路。
越是浮躁的時代,內心越是浮躁的時候,越要靜下心來,好好去精讀一本書!你說呢?
公眾號:讀書方法論,主要分享對學習、工作實用的知識。
其中包括: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乾貨、名人治學經驗、記憶方法、思維方法等,運用這些方法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