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精神分析五十講》精要(1~10)

曾奇峰《精神分析五十講》精要(1~10)

來自專欄陸老師的心理學課堂7 人贊了文章

第一講:精神分析是什麼

曾氏語錄:

1. 學精神分析不要用腦子而是要用身體;

2.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論,是探索工具,是治療方法;

3. 經典精分與新精分是平行的,兩者可整合為精分理論的整體,而不是互為表裡,一深一淺;或者說「力比多和攻擊性的指向是關係」;

4. 精神分析的價值:育兒學&人格鑒賞學;

5. 老天對人是不公平的,它給我們的時間,不夠我們了解我們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管是從生物學角度還是從心理學角度。但是有一點好的地方,就是我們活在21世紀初葉,在這之前,已經有無數的勇敢的和智慧的人,他們已經為我們了解更多的人性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知道他們為我們留下了什麼樣的遺產,然後我們自己也保留一些探索的好奇心和能量;

Note:

1:精神分析是一門怎樣的學問:

1.1它研究一個人在早年跟父母親的關係之間是怎樣形成自己的人格,以及這個人格對他成年以後有什麼影響;—— 關於移情

1.2 在兩個人的關係之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態度部分是由那另一個人教會的;—— 關於反移情

1.3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以後,都需要學會很多自我保護機制;關於阻抗

1.4 與其他心理學派相比,精神分析的特點:

1.4.1決定論的觀點;——移情、強迫性重複;早年的經歷和關係決定了潛意識的活動方式,潛意識決定了人的絕大部分行為方式;

1.4.2意識「三分法」——意識、前意識(preconsiousness)、潛意識(unconsciousness);——三者相互漸變,界限模糊,不截然可分——精分是唯一研究潛意識的學問;

前意識——活動時不為人所意識到,在稍加思考後可意識到;

潛意識——活動時和思考時都不為人所意識到,在精神分析方法引導下可被意識到;

1.5與進化論及有關演化的理論相比

進化論、進化心理學:時間跨度——數量級大(萬年或百萬年);關注群體;

精分:時間跨度——人的一生(幾十年);關注個體;涉及治療方法;也涉及進化心理學理論;

2:流派:

2.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

經典精分創始人和初學者;生物還原論傾向較強;

貢獻:內驅力理論(力比多&攻擊性);

Special Note:

力比多:即性慾或性驅力,這裡的「性」不是指(或不僅指)生殖意義的「性」,而是泛指創造、愉快、親密、溫暖等等美好「感受」。

攻擊性:即攻擊驅力或攻擊慾望,指具有對他人有意挑釁、侵犯,對事物的有意損毀、破壞等的心理傾向和行為;泛指競爭、追求卓越、自我攻擊、攻擊他人、破壞社會等等。

2.2 新精神分析:

2.1.1霍尼(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德國)

2.1.2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國):

傾向於對精分與馬克思的理論整合;

2.1.3沙利文(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1892-1949,美國):

貢獻:將精分社會化;

2.1.4克萊因(Melanie Klein,1882.3.30-1960.9.22,奧地利)

經典精分與新精分的分水嶺;

貢獻:兒童精神分析;客體關係理論(「關係」是人的驅力)—— 「使精神分析真正地成為了心理學」(曾奇峰 評);


第二講:核心人格的形成

曾氏語錄:

1. 精神分析是研究關係的學問,研究的對象是愛恨情仇,如果說它不是科學,那麼它一定高於科學;

2. 一切記憶都會尋求表達,哪怕是被深埋、被壓抑的;

Note:

1. 核心人格形成的時間段

1.1 弗洛伊德:6歲,這個年齡段大腦基本發育成熟;——「六歲以後沒有新鮮事」;

1.2 克萊因、科胡特等:前語言期(2歲以前);

1.3 克萊因:18個月(出生後4-6個月)——已完成某些重要的心理整合;

P.S.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基於臨床成人病人的治療;

現代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基於對眾多嬰幼兒的觀察;

2. (現代)精神分析的四個理論基礎:

力比多、攻擊性、關係、自戀;——人活著的驅力;

3. 克萊因「客體關係理論」——人的動力=尋求關係——人際關係;

弗洛伊德——人的動力=尋求快樂——力比多和攻擊性的滿足

3.1 自閉狀態:【出生,一個月】;多數時間段處於睡眠;原始的、虛幻的無客體指向狀態;——即原始的自戀狀態——發育受損→兒童孤獨症=一直的自戀狀態;——如果下一階段發展受阻,沒有和母親或他人形成共生圈,→病理性自閉=孤獨症;

4. 核心人格的影響:早年良好的親子關係→健康的核心人格;之後的重大心理創傷→退行到早年的狀態;

P.S. 精神分析師眼裡,世界上只有三類人,精神病(e.g. 精神分裂、躁鬱症)、人格障礙(前俄狄浦斯期出問題)、神經症(「正常人」)——指神經質性的衝突的狀態——即俄狄浦斯衝突:生與死、男與女、成功與懲罰。

俄狄浦斯衝突主要是:對成功的渴望,以及潛意識裡面對成功以後所可能受到的懲罰的恐懼;

5. 攻擊性的表現:攻擊性的發展為早年階段的親子關係和經歷決定的,然後通過移情等方式持續存在;

5.1 安全感源自攻擊性:一個人沒有安全感,是潛意識中對他人有敵意,把攻擊性投射成環境對他的威脅;——即個體對他人或環境的敵意的投射;

5.2 自卑的來源:把應該朝向別人的攻擊,朝向了自己;

5.3 成長≈不斷把力比多和攻擊性象徵化和向外的過程;

象徵化≈非原始的直接的滿足方式;

升華≈將這種能愉悅自己的方式用來愉悅他人;

P.S. 遊戲也是象徵化的一種方式;

遊戲成癮則是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被過度攻擊後,把遊戲當成了自己的精神避難所的表現;

6. 從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的角度,可以避免談論先天或遺傳,原因有:

6.1 避免對精神類疾病患者的種族主義迫害;

6.2 避免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視或貶低以及帶來絕望;

6.3 目前科學無法確定遺傳在何種比例或程度上起作用,即精神類的家族聚集傾向和無家族病史的患者均存在;遺傳學上未能確定精神病的致病基因;


第三講:從精神分析談抑鬱症

曾氏語錄:

1. 心靈的成長意味著孩子和父母的空間距離是在扯遠的;

2. 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3. 攻擊是用來掩蓋親密的,我害怕和你太近,如此的近可能會讓我們彼此都消失自我的邊界,所以需要攻擊;

4. 曾氏「愛情定律」:想念某人僅僅是感到快樂,只不過是喜歡而已;想念一個人感到抑鬱的話,你肯定愛上了TA。

Note:

1. 雙親對孩子核心人格的影響:

科胡特:父母親是什麼人比他們做什麼要重要。父母親人格基本健康,如果發生單個創傷性事件,不至於對孩子的核心人格產生太大的影響;

2. 哪怕有一個壞的關係,也比沒有關係要好;

3. 抑鬱症的特點

3.1 向外的攻擊轉向自身;

3.2 過於強大的超我,惡性自戀;(最高級別的自戀是自殺)

3.3 自我邊界不清楚;——無法使用防禦來保護自己;「邊界」就是自我防禦機制;

P.S. 兩個人戀愛狀態時邊界最為模糊,「愛讓人沒有邊界」;「抑鬱症是處於對自己的愛中,即自戀的典型表現」;

4. 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的「第二理論」,但現代精分學者有的少用此組概念(比昂);

5. 精神分析的發展:

5.1 弗洛伊德——關於父親、母親、孩子——經典精分理論——「三個人的心理學」;

5.2 克萊因、現代精分——關於母親、孩子,父親作為母嬰關係的「背景」——客體關係理論——「兩個人的心理學」;

5.3 科胡特——關於自戀——自體心理學——「一個人的心理學」;

6. 精神分析的(治療)目標:使潛意識意識化;

7. (現代)精神分析方法不一定要使來訪者「回到童年」或呈現創傷,通過移情,使來訪者的過去及關係轉移到與分析師的關係,來訪者本來就活在「過去」;

即:

精神分析對移情的分析,就是要消除過去對來訪者的限定,要來訪者「背叛」自己的過去,使其更充分地活在當下

8. 關於「夢」:

8.1 弗洛伊德:夢是願望的達成;

8.2 比昂:夢是我們試圖整合我們各種心理碎片的努力;

9. 埃里克?坎德爾(腦神經科學家,2000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精神分析仍然是到目前為止關於人類心智的最好的模型;


第四講: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

曾氏語錄:

1. 安慰一個哭泣的人,不是說「不要哭」,而是說「你一定很痛苦想哭就哭吧」或「我陪你一起哭」,這就是共情;

2. 所謂的童年經歷,就是你曾經住過的旅館和吃過的菜,那些旅館的服務質量和菜的口味決定了你現在願意去哪些地方和不願意去哪些地方;

Note:

1. 經典精神分析認為:

一個人的疾病來自他的力比多和攻擊性投注和投注的方向出現問題;

2. 母親對嬰兒的回應不恰當:

2.1 投注到代替物-戀物癖;

2.2 投注到自己-病理性自戀;

P.S. 母親不應成為「第二撫養著」,她本來就是第一位的;隔代撫養的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創傷;

3. 兩個(同一家庭內)成年人之間的衝突會內化成孩子的心理衝突,e.g. 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誰;

4. 成年時的首次發病——童年創傷的延遲性反應,創傷性事件即誘因;

5. 雙親會內化為孩子心理中「內在客體」:

5.1 一種為內在的幫助者——支持、讚美、幫助自己的;

5.2 一種為內在的迫害者——反對、與自己衝突的;

5.3 精分心理治療——把內在迫害者轉化為幫助者;——重構的不是現實中的親子關係,而是自己與由雙親內化的「內在客體」的關係;

5.4 基於移情、客體關係的治療——以新的客體關係代替舊的——即尋求被「恰當的對待」,治療師的任務就是對來訪者「恰當的對待」以重構客體關係;

6. 退行是一切心理治療的基礎;治療師和醫師的人本主義關懷和共情,能促使來訪者有限退行;

7. 從人格理論看病因與治療:

7.1 超我與本我是永遠處於衝突的;

7.2 心理疾病的產生不是超我與自我的持續衝突,而是自我在調和衝突時的無力;

7.3 心理治療目的——使自我強大到應對超我與本我的夾擊和外界的變化;在有限退行狀態下藉助治療師的幫助增加自我的功能,自我的不夠強大源自早年的發育不良;

8. 神經症(正常人)-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精神分裂是「連續譜」,界限模糊,

8.1 精神病學或心理學裡帶「症」字的診斷都是不科學的診斷,精神病大多數「症」字診斷亦如是;「症」僅僅是為醫學上分類的方便;

8.2 「去診斷」;

8.3 現實檢驗-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的最大區別:能否分清現實事件與幻想,是否出現幻想、妄想,所知道的周圍的日常是真的或假的;即是否知道自己患病;


第五講:父母與孩子的衝突

曾氏語錄:

1. 一切心理問題都是關係的問題;

2. 享受自由的代價是忍受孤獨;

3. 我不指望在跟來訪者做出某種解釋的時候對方立即接受,如果我有這樣的希望的話,這是我過度自戀;

4. 早年的時候嬰兒會通過無助感來強大的控制母親,??????,在一個沒有成長好的人格裡面會藏著這些嬰兒般的(心理)東西,這樣的人在與別人打交道時需要控制,需要控制周圍所有人,這種現象在每個人心裡都有殘留;

5. 從經濟學角度講,把自己塑造得很完美是划不來的事情,因為我們遲早都要死;

6. 中年危機-「第二次青春期」,與青春期危機都是尋求另外的(認知)整合的時期,而中年危機之後面對的是健康水平下降,下半生-面對死亡的危機;-「我開始變得不像我了」;

7. 精神分析像一門外語,讓我們理解身體在如何言說我們的內心;

Note:

1. 強迫症:

1.1 源自力比多和攻擊性的壓抑;

1.2 強迫行為是一種隔離的行為,具有儀式性,儀式是用來隔離情感的;

e.g. 強迫性的洗手,想洗掉的不是臟,是道德上的墮落,因此洗手是一種象徵;一種超我的在潛意識的懲罰;

1.3 強迫症是性衝動跟道德之間的衝突的表現;

2. 各種恐怖症:

2.1 恐怖是對熱愛的掩飾;

3. 嬰兒般的無所不能:通過控制他人來緩解自己的恐懼;

4. 焦慮症:

4.1 原始焦慮:害怕自身破碎,擔心邊界被打破;如疑病症;嬰兒幻想自己消失或母親突然消失帶來的心理殘影而沒有得到與母親良好的關係支持,而停留在這種原始焦慮;

4.2 成熟的焦慮:害怕喪失客體或客體的愛;如考試焦慮;神經症水平;

5. 從精神分析角度講:每一步成長都跟哀傷在一起,成長的力量或能力直接等於哀傷的能力;「越哀傷,越成長」;

6. 情感分三種:抑鬱、焦慮、恐懼;兩部分:感受,及跟這個感受捆綁的認知;情感≠情緒;

6.1 抑鬱: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已經發生;

6.2 焦慮:感到糟糕+糟糕的事正在發生;

6.3 恐懼:感到糟糕+糟糕的事將要發生;

6.4 極端情況:有感覺,但無認知伴隨,認知被潛意識壓抑;引導詞:「能不能描述一下你的那種感覺,然後給他取一個名字」;

6.5 特殊情況:無感覺,有認知;高度合理化、情感隔離;引導詞:「你說這個話的時候有什麼感覺;

6.6 健康的狀態:感覺和認知同步出現,處於整合狀態,沒有過多壓抑;

6.7 純生理反應:能感覺身體部位反應,但無伴隨的情緒,也無伴隨的認知;如:感到頭疼,但沒有情緒變化和認知變化(e.g.對頭疼的歸因,情緒和認知均未被察覺,並非沒有),隱匿性抑鬱症;

7. 所謂不恰當的情緒:

7.1 過渡反應(的情緒);

7.2 對情緒的情緒;

7.3 對自己的即使是最糟糕的情緒的接納本身,就是人格成長的標誌;(不要人為地阻止情緒正常表達)


第六講:神經症的動力性解釋

曾氏語錄:

1. 所謂個性就是,總是犯同樣的錯誤,直到別人不再認為那是錯誤的一種境界;

2. 一個人早年的時候被不喜歡,成年後就勾引別人不喜歡;

Note:

1. 「青少年」:某香港心理學家:「青少年是工業社會製造的怪物,古代沒有青少年這個說法」;

2. 曾奇峰:學習中能夠享受攻擊性和性驅力的滿足,學習對個人來說就不是一種虐待;

3. 肥胖既是力比多的壓抑,也是攻擊性的壓抑的後果;

4. 對只跟女孩玩的男孩的分析:這也是性壓抑;也只有在精神上把自己完全閹割的人才可以出入女孩堆裡面而沒有焦慮;也是攻擊性的壓抑,刻意迴避與男孩相處時不可避免的一些競爭;但一個正常的男孩,因為對自己的性的慾望的焦慮,而會有意迴避女孩;(關於性別認同)

5. (關於身體認同)青少年因身體發育而產生「我不是以前那個我了」的感覺時,雙親向孩子傳遞的信息是矛盾的,因為這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希望他們長大還是長不大;

6. 孩子的社會化表現:父母的話不再是權威,老師的話可以是「聖旨」;

7. 不一致也可以製造和諧;觀點的衝突從來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是感情或情感的衝突;「差異從來都是製造和諧的」;差異所以製造衝突,是因為原來存在的衝突,放大甚至扭曲了差異;

8. 我們應該中立地對待孩子的所有表現;(成人世界的價值標準往往該孩子造成一些暗示),即「不該孩子任何好的或者不好的意見或意義」;父母的任務是給孩子「抱持性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即「給孩子穿『大鞋』,讓孩子在這個範圍里儘可能多的不被評論」;(被評論就是被限制)

9. 「抱持」(holding):即在孩子的發展的過程中間給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話就給他幫忙;(給予認同和支持,而不是判斷、評價)

10. 催眠(暗示)與精神分析的區別:

催眠:內心沒有的,催眠師把它丟進來訪者內心,引起來訪者變化;

精神分析:來訪者內心本來有的但沒「看見」,分析師引導來訪者看見,引起來訪者變化;

11. 精神分析與佛教的共同點:讓人超越自己的過去,過沒有被過去限定的生活,享受活在當下的狀態;(理解過去就是告別過去,理解戲劇就是殺死戲劇)

12. 背叛就是成長:一個人越是能夠充分地理解早年是怎麼樣限定他的,越不會被早年所限定;


第七講:移情與反移情

曾氏語錄:

1. 移情即人類唯一的情感,因為人類的一切情感均可以歸結為它;

2. 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看法、情感和行為,部分地是被這個人教會的;

3. 精神分析不是一個智力遊戲,越是勇敢地接受自己情感的人,越是和搞精神分析;如果一個人過於聰明,邏輯思維很發達,這本身就表明這個人更傾向於隔離自己的情感;

4. 作為一個好的治療師,就越應該是一個真實的自己;即有專業的之態,更是一個充分感受生活和他人的人;

Note:

1. 學不好外語是因為移情,忠誠於(自己的)過去,通過對自己早期學習語言環境的忠誠,讓自己跟早年的關係抱持鏈接;

2. 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打破自己的過去對自己的限制(「切斷跟過去的鏈接」);

3. 移情(transference):即「過去在現在的重現」;潛意識裡伴隨對背叛自己的過去之後所可能有的懲罰的恐懼;台灣譯作「轉移關係」;狹義:來訪者在童年時對一個客體(特指則是父母)的情感,在治療過程中轉移給了治療師;

4. 因為transference有時間上的跨越,所以精神分析好比一門關於時間的學問;移情等於時間的錯誤;

5. 心理學的曾經的三大思潮: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文主義;現存的心理學治療有約250種學派;

6. 理智是對情感的防禦,就是說一個人內心情感過於豐富的人,因他害怕這類情感,所以把自己搞的很理智;如果內心情感上就是遲鈍的,那麼也就不許要理智的防禦了;

7.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即「逆轉移」;

8. 精神分析作為探索另一個人內心世界的最好的工具:治療師能夠非常充分地利用自己跟來訪者在一起的感受,這本身就是反移情;

9. 治療師或分析師對來訪者的全部情感:

9.1 反移情:即被來訪者「勾引」起來的部分;

9.2 治療師的移情:自身未解決的內心衝突;治療師本身固有的;

9.3 治療師的移情的解決:需要在系統的培訓中解決,解決的自己的問題的部分越多,「反射」病人的部分就越多,就越像一面好「鏡子」;

10. 共情:即「一致性的反移情」達到的高水平狀態,痛著你的痛、愛著你的愛、悲傷著你的悲傷的感覺,但這些痛、愛和悲傷始終是來訪者的,而不是治療師原來就有而被來訪者誘導出來的;來訪者痛苦時,治療師要麼出現一種從沒有體驗過的痛苦-共情作用;要麼平靜如水;

11. 用反移情來理解來訪者:來訪者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痛苦,在潛意識裡知道怎麼表達-讓治療師跟他一樣痛苦;-精神分析永遠都涉及退行到早年的關係中,來訪者所「勾引」治療師的感受的方式,相當於嬰兒對母親的行為方式,類似本能的方式,也是移情的手段和表現;而成年人的方式-直接言說是嬰兒還不會的;


第八講:反移情-治療的關鍵

曾氏語錄:

1. 移情就是一個人把他早年與父母的關係轉移到與諮詢師的關係上來;

2. 反移情是探測病人內心世界的最好工具;

3. (某案例分享)在某些情況下,過多的提問對對方意味著攻擊,或者導致對方慌亂,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抱持性環境,讓對方來試探地與自己產生鏈接,知道對方信任這個環境與自己;

Note:

1. Transference-轉移關係-移情:一個人在跟治療師的關係中間,會把他早年時對他的人格形成有重要影響的人際關係,通常是與父母的關係,以潛意識的途徑,轉移到與治療師的關係上;

2. 從移情的角度講心靈的深度:

2.1 心靈的深度=時間的深度,好比滾雪球時越早滾進雪球的那一層雪,就是雪球越深的地方;

2.2 日常生活中,當兩個人談到有關性的內容時,則說明兩人的關係達到更深一層;但在心理治療中就治療師與來訪者的關係來說,這還是處於意識層面的較淺的關係水平;

2.3 與性有關的內容,不一定就是內心深層的內容;

3. 治療師的作用--心靈的鏡子:在治療師與來訪者的關係中,基於來訪者的人格所產生的信息,都會對治療師產生影響;治療師感受後,把自己感受到的東西返還給來訪者;

4. 反移情≠(治療師)反對(來訪者)移情;

反移情=在受到來訪者的移情的刺激時,治療師所產生的反應;

5. 在專業心理治療中的關係:治療師先感受自己跟來訪者交流時的感受,然後再推導導致自己如此感受的來訪者的原因;

6. 反移情的重要性—治療師永遠的首要考慮:自己在來訪者面前是什麼感覺?有什麼想法?犯了什麼所謂的錯誤?(即對心理工作者的督導)然後可通過這些考慮來了解來訪者的人格特點;

P.S. 有道是「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在你面前(我知道了)我是誰」;從反移情的角度說,我不管你是誰,我首先在乎我在你面前我是誰,我通過在你面前我是誰的這種感覺,我就知道了你是誰;即通過反移情來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

7. 綜上,治療師應該:

7.1 對自己的心理發展和生活事件保持清醒頭腦;

7.2 不要把來訪者的感情往自身上推;

7.3 不讓反移情見諸行動;

7.4 運用反移情幫助理解;

7.5 運用反移情的憤怒去理解來訪者的敵意;

7.6 檢查自己的情感反應,作為了解來訪者的動力學線索;

7.7 當體驗到互補性的反移情時,要尋找一致性的反移情;


第九講:再談移情反移情

曾氏語錄:

1. 移情是過去的重複,是時間上的錯誤;

2. 每個人都傾向於活在過去,精神分析是要人們活在當下;

3. 令狐沖于丹青生酒窖里品酒與精神分析的很相似;精神分析師是「品人」,察覺對方的人格停留在哪種發展水平;

4. (來自案例分享)我們可以勇敢地過自己的生活;作為我的父親我可以愛你,但是我沒有必要抱持以前那種你製造的糟糕的狀態來愛你;--精神分析的目的:讓我們過一種不被我們的過去所限定的生活;過去的限定是處在潛意識層面的;

Note:

1. 看心理醫生的四個過程--「移情與反移情」:

1.1 來訪者以前曾被不恰當地對待,形成有問題的人格;

1.2 試圖改變而求助於心理醫生,希望被恰當地對待;

1.3 在治療的關係中;潛意識會不知不覺地誘導心理醫生像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一樣不恰當地對待自己;

1.4 心理醫生要頂住被勾引不恰當地對待來訪者的壓力,堅決以恰當的方式對待來訪者;

2. 反移情的兩種:

2.1 互補性反移情:治療師與來訪者的關係中,治療師感受到來訪者的原始客體對來訪者的感受,並像來訪者的原始客體一樣的不恰當地對待來訪者;即治療師受到「勾引」,「補充」到來訪者不被恰當對待的早年關係當中;

2.2 一致性反移情;「共情」是最高水平的一致性反移情,一致性是指治療師與來訪者對那個不被恰當對待的關係有相似的或一致的情感反應;

2.3 處理兩者的原則:當治療師發現自己有互補性的反移情時,要試圖尋找一致性的反移情;

3. 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全部反應=反移情+治療師的移情;治療師的移情:治療師自己沒有解決的內心衝突,被投射到與來訪者的關係中間;(十多年以前國內對「反移情」沒作區分,相當「全部反應」)反移情特指「治療師被來訪者誘導出來的反應」;治療師的移情是治療師基於自身的反應,可能會掩蓋來訪者潛意識「誘導」的作用;--所以一個優秀的分析師應該對自己足夠了解,足夠多地解決自己的移情;

4. 鏡子比喻:

4.1 治療師—鏡子、來訪者—照鏡子的人;

4.2 來訪者所反射的到鏡子的光線=移情;

4.3 鏡子所成的像=反移情;

4.4 鏡子的材質、鏡面的水汽、瑕疵=治療師的移情;

5. 案例督導的工作範圍:

5.1 僅僅指來訪者的移情,及其所誘導的反移情,還包括來訪者對治療的阻抗;而治療師的移情是為治療師的自我體驗所涉及,而不是案例督導的干預;

5.2 治療師的自我體驗是治療師完全地作為來訪者,去另一位資深的治療師那裡做治療和分析,以解決自己的人格在成長中的問題;所以治療師的自我體驗和案例督導是涇渭分明不可混淆的;

5.3 案例督導討論的是來訪者做了什麼,誘導了治療師的什麼反應—反移情,來訪者的阻抗,但不能討論治療師的早年關係、創傷性經歷等;

5.4 治療師與自己的分析師訪談,不可討論自己處理的來訪者的案例、自己與來訪者的關係等本屬於督導的內容;否則,則是發展了雙重的關係,混淆自己的內心衝突和來訪者的內心衝突;

6. 移情的功能:

6.1 使過去的客體關係重現(來訪者重現自己的客體關係?),涉及與在早年兒童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關係;

6.2 幫助回憶過往的生活;

6.3 幫助理解在所有處境中的個人反應;

7. 反移情的功能:

7.1 是來訪者過去的客體關係重現;

7.2 不同的人對反移情有同樣的感覺,反移情由來訪者的行為所誘導;

7.3 理解反移情是心理治療的關鍵;


第十講:口欲期

曾氏語錄:

1. 嬰兒出生時被擠壓的過程,就像是一次心理的和軀體的按摩;

2. 嚴重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症一般是口欲期的問題;

3. 科胡特曾說:父母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什麼更重要;即健康的父母人格是超越了依賴和獨立(口欲期)的問題,介於需要控制就控制,不需要控制就不控制(肛欲期)的靈活狀態;比如給孩子斷奶、與孩子分床睡、對孩子的懲罰方式、討論原則的方式等,父母在這方面怎麼做,都不如父母是怎樣的人格的人重要,即父母的人格所營造的成長氛圍更重要;

4. 讀金剛經對肛欲期問題的人有幫助,緩解肛欲期問題的偏執狀態;

5. 現代知識界有種逆潮而動的傾向,即把現代的知識智慧成果往古代的綜合的傾向,而不是講古代的往現代方向的綜合,這是反進步的;

6. 儘可能讓孩子生活在孩子與父母的三角形關係中,不應擴大到祖輩(即擴大孩子所受控制的範圍),特別是關於孩子重大決策不應受祖輩控制;即三角形內的事物只與孩子父母三人有關,不應擴散到其他的關係中;

7. 在孩子的教育上留白;孩子要有獨立空間,能夠「自己跟自己玩」,或是「自己在外面跟別人玩」,而不是總是與家長玩;

8. 關於心理健康的絕對的標準—個人的社會化程度:如果父母過度地關注或控制孩子,孩子只有與父母打交道的經驗,沒有新的客體和客體關係的經驗,則孩子的內心世界的規模會很狹小,這是精神不健康的表現;

9. 精神分析視野下一切的心理疾病,實際上都是心理發育的疾病;

Note:

1. 人格不夠獨立會導致自己與他人的邊界模糊不清,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甚至並對此進行攻擊;

2.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階段論: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

3. 口欲期:0-1歲時,嬰兒獲得快感和建立關係核心部位是嘴唇,一個嬰兒出生後嘴巴已發育到有很強的吸吮力;口欲期的滯留表現為男性抽煙、女性不停說話,口欲期的人格發展障礙表現有:

3.1 進食障礙: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暴食症;

3.2 神經性厭食症發病率女:男約為9:1;日漸消瘦、身體衰竭、月經停止,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4. 肛欲期:18-36個月(約1-4歲),小孩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最為重要的任務。這關係到自己對自己身體的感覺,甚至關係到榮譽,關係到自己跟媽媽的關係;

4.1 對自己身體的感覺:一歲後的身體發育程度到了小孩能控制手腳和排泄的程度,自我控制感加強;

4.2 關係到榮譽:與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能控制大小便是「健康的」、可以自戀的,若還未能夠,可能會感到受傷;

4.3 關係到母親:即自己的大小便是取決於自己還是母親;(弗洛伊德)這同時與權力鬥爭有關,成人間的權力鬥爭的模式與一到四歲時所形成的人際交往模式是有關係的;

4.4 母親對孩子的大小便過度控制,要麼導致孩子對自己的過度控制,要麼導致孩子對自己完全不控制(過度懶散狀態);在心理動力學上這兩種狀態本質上是一致的;

4.5 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對個人有不同程度的控制,由此可類比;

4.6 尿床是吸引父母注意力的行為;

4.7 在人際交往中,心理發展停留在肛欲期的人的表現:跟此人打交道必須按照他的方式,如果不這樣做,要麼會令人內疚,要麼需要費很大的勁來擺脫他的控制;

4.8 孩子固著在口欲期還是肛欲期與父母的人格有很大關係;

A. 若使孩子有過度的依賴或者無從依賴,可能有口欲期的滯留;

B. 父母有完美人格或強迫人格的傾向,對小孩大小便過度控制,或對孩子的言行過度控制(如動輒得咎般),可能有肛欲期滯留;

5. 有弗洛伊德的人格階段論看「健康的人格」的人:

5.1 超越口欲期問題:關於依賴和獨立的問題;人格相對獨立的或是內心足夠安全的人,是不過分依賴別人的,但也是有能力依賴別人或可以放心地依賴別人的;

5.2 超越肛欲期問題:關於控制的問題;能夠恰當地控制自己和他人的人,同時又能對他人放心,介於靈活的控制狀態;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精神分析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