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大族是如何消亡的?科舉制?安史之亂?
來說下譚凱的這本《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
前面說了,無論是武則天刻意培植新的官吏階層,還是科舉制,都沒有從根本上動搖門閥大族對唐代政治的把控,甚至科舉還為他們提供了更有序的晉陞路徑,所以作者說,這些都不是門閥大族消亡的原因。此外還有很多學者認為,發生在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和隨後的「藩鎮割據」,是導致大族消亡的原因。
對於這個看法,作者的觀點是:否定。
安史之亂爆發於公元755年,唐玄宗最信賴的胡人將領安祿山造反了,帶領15萬軍隊穿過河北,並且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佔領了東都洛陽。安祿山就此自稱為大燕皇帝,數月後他佔領了長安,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被迫處死了楊貴妃,而他自己也失去了皇位,他的太子李亨在靈武被擁立為新皇帝,就是唐肅宗。而安祿山陣營那邊,安祿山後來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之後他的部將史思明成了叛軍主力,他們的燕國政權維持了七年多的時間,後來被唐朝政府平定。
這就是安史之亂的簡要過程,動亂期間,唐帝國的稅收制度被破壞了,國家財政和土地分配製度也被打亂了,這導致了新型商人和土地精英的出現。但是作者認為,安史之亂對中國大族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安史之亂平定之後,雖然確實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一些名義上是由中央政府委任的地方軍事長官「節度使」,對中央陽奉陰違,甚至是公然違抗,這種現象在之前安祿山控制的河北地區尤為嚴重,跟中央幾乎是分庭抗禮,唐朝政府對它們也管不了,所以有的書上說,安史之亂之後,唐朝中央的權威就完全土崩瓦解了。
本書的作者譚凱認為,這個說法有些誇張。
因為安史之亂結束後,中央對藩鎮特別是河北地區的控制力雖然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徹底喪失,8世紀末到9世紀初,唐憲宗中興以來,晚唐政治再度中央化,從唐憲宗統治的最後一年公元820年,直到880年之間,這期間的唐朝,雖然藩鎮割據造成的離心力仍在,但是一個大體平穩的時代,強大的中央政府統治了帝國的大部分區域。
作者認為,門閥大族為這種穩定局面的出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因為在當時,中央政權跟地方的節度使們,雖然在權力分配的問題上是競爭關係,但是從人員構成上看,這兩個群體其實有很大的重合度:那些節度使是哪來的?很多就是出自門閥大族,在外放到地方上任職之前,他們也是居住在兩京地區的,而且因為這些門閥大族之間相互通婚,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千絲萬縷的,說白了,節度使們跟中央政府的官吏們,其實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有些甚至還是一家人。
更主要的是節度使的幕僚團隊,隨著大家族人口的膨脹,一些大族子弟在中央政府這找不到合適的活兒干,怎麼辦?那些地方藩鎮節度使的幕府,就給他們提供了新的就業出路,一些京城大族子弟,就去了藩鎮,當了節度使們的幕僚,也就是顧問。進一步說,通過在藩鎮幕府中的歷練,這些年輕人能夠更好地找到一條快速升遷的途徑。尤其是如果跟對了人,他們效力的這位節度使,未來被召回京城擔當重要卿相之類的要職,那他們也就可以隨同著回京,作為心腹,跟著一起在政治上飛黃騰達。
作者統計說,在九世紀,也就是唐朝的最後一個世紀,有四分之三的宰相,都在他們仕途的早期出任過藩帥,也就是藩鎮的統帥。而他們的幕府成員,則包括很多跟京城大族有著血緣紐帶的門閥子弟。
所以說,晚唐的政治環境雖然變化多端,但是門閥大族們,和中央政府一樣,很好地適應了新的政治和行政情況。
九世紀的大部分時候,在河北之外的藩鎮政府,並不都是像許多史書里描述的那樣,處於跋扈和半獨立的狀態。相反,從唐憲宗時代開始,它們再度回到皇帝及其朝廷的有力控制治下,由來自京城門閥大族的精英們把持這藩鎮的職務,這種相對穩定的情況一直存在著,唐朝依然保持著強大的集權。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前面我們說的時間節點,這種局面保持到880年,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呢?就是唐朝規模最大的起義:黃巢起義,達到了最高潮,黃巢在這一年先後攻陷了唐朝的東西兩都,洛陽和長安,並且建立了齊政權。
黃巢之亂起始於公元874年,最初的領導人是王仙芝,先是在江南取得一系列的勝利,878年王仙芝死後黃巢成了最主要的領導人,唐朝對這起叛亂無能為力,於是黃巢的軍隊在公元880年渡過長江。11月17日,黃巢佔領洛陽,三天後黃巢的軍隊進入了長安。
對於大唐王朝來說,黃巢軍隊對長安的佔領,便成了潰敗的標誌。在此之後唐朝又存在了25年,而在這25年里,當時的世家門閥消亡殆盡。到了960年,宋朝建立的時候,大族子弟幾乎找不到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不妨聚焦唐朝統治的最後25年。
黃巢剛剛佔領長安的時候,還算比較文明,他訓誡部下,不准許他們擾民,但是很快他手下的烏合之眾就不受控制了。很快,他們製造了一場城市大屠殺。整個長安城殺人滿街,唐代詩人韋莊在《秦婦吟》中就描寫到「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三秦血流成河。
在這種恐怖之下,逃離長安城越來越困難。最初的大屠殺之後,暴力行為暫時得到平息,但是,有人在尚書省門上貼了一首嘲諷叛軍的詩後,新一輪的屠殺又開始了。
黃巢為了找出這首詩的作者,實行寧可殺錯,絕不放過,超過三千位他認為有嫌疑的人倒在了他的屠刀下。
黃巢軍隊進行的最後一次屠殺發生在公元881年初,支持唐朝的軍隊把黃巢軍隊趕出長安,但是黃巢又成功的奪回長安城,這個時候他遷怒於長安城裡支持政府軍的百姓,放任他的士兵屠殺了成千上萬的平民。
但是黃巢並沒有就此罷休,在883年他最終離開長安的時候,他最後一次破壞了這座城市,《資治通鑒》記載,他焚燒了所有的宮殿、廟宇和民居。
對於長安來說,黃巢之亂僅僅是厄運的開始,在唐朝的最後20年里,長安還遭到了好幾次洗劫。周邊的軍閥輪番進入長安,每一次進入,都伴隨著屠殺和洗劫。長安城在不停重建,又在不停地被摧毀。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破壞發生在公元904年,後來推翻唐王朝建立後梁王朝的朱全忠(後來改名朱溫),下令拆除了整個長安城,當時所有剩下的宮殿、官府建築都被拆除,居民也被驅逐,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被運往洛陽。從此長安,這作有著近千年建都史的偉大都市,淪為被遺忘的城市,直到20世紀末,西安城才再次在面積和人口上,逐漸達到唐朝長安城的規模。
我們前面說過,唐朝的門閥大族,絕大多數都居住在洛陽、長安以及這兩地之間,而歷次動亂當中,這個地區都是被摧殘最嚴重的,人口瀕臨滅絕,門閥大族集中居住的習慣,使他們在動亂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一次又一次的毀滅中,大量的大族子弟失去了生命和財產,而除了直接的殺戮,更具有毀滅性的是,他們建立起來的關係網,也不復存在了,僥倖活下來的人也會,悲哀地發現,不斷的清洗讓他們數代辛苦經營的關係網被撕得粉碎,想重返朝廷幾乎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其他經歷戰亂的地區,也是類似的情況。
一些殘存下來的舊時精英,雖然依然具備才能,並能在新興政權里,憑藉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得到官僚的任用。但是這些倖存者現在只剩下他們自己了,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朋友和家人,也就自然失去了高度依賴的關係網,再也不能跟以往一樣壟斷官場了。
我們說唐代的門閥大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他們是一個網狀的形態,是一個整體,在政治上相互提攜與庇護,這樣才形成了對國家的控制,而在從黃巢起義開始的持續大動亂當中,這個網被撕碎,發揮不了之前的作用,門閥大族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就衰退,直至消失,作者認為,這就是門閥大族消亡的原因。
也有一種說法:宋朝的重文輕武和科舉選仕才徹底斷了士族的根基,掌握不了軍隊的士族根本無法和皇帝抗衡,同時由於科舉限定了考試範圍,士族擁有的教育優勢也土崩瓦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