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3種思考方式,即刻提升你的行動力!

學會這3種思考方式,即刻提升你的行動力!

來自專欄高效學習法7 人贊了文章

不行動的人,什麼也得不到,甚至將一無所有。本文適合有以下情況的人:①老是左思右想,結果錯失機會;②明知道必須付諸行動,卻遲遲無法起而行;③因為嫌麻煩,而在不知不覺中將事情延宕;④不拖到最後一秒,就提不起勁來;⑤說是很會說,但就是無法行動。

思考方式1:明白「一旦開始行動,接下來就很輕鬆」

有行動力的人都知道一旦開始行動,接下來就很輕鬆。這是因為一直以來經驗告訴他們:一旦開始行動後,接下來就會水到渠成。

「只要採取行動,接下來就會水到渠成」的意思是,只要透過採取行動,就能使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環境,得到改變與成長。原本看起來十分困難的事,也會因為採取了行動,而使其困難度慢慢降低。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不但自己不會改變,還有可能因為環境逐漸改變,而使困難度變得愈來愈高。這時候,事情可能就會變得愈來愈複雜難解。與其等到那個時候,不如現在就跨出一步,採取行動,讓自己與環境一同改變,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所謂的行動力,就像滾雪球一般。要製造一顆大型的雪球,乍看之下或許很困難,但一開始只要製造出一顆小小的雪球就可以了。即使是小小的雪球,可以透過在雪地上滾動,而愈滾愈大。

思考方式2:學會在腦中畫出行動藍圖,再付諸行動

能幹的人,總是會在腦中畫出行動藍圖。這種行動藍圖,有些人是一面整理一面畫成圖案或地圖,有些人是純粹在腦中想像,還有些人會寫下來或分項條列。每個人的形式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在學習或工作時,一定都會帶著一個稱得上「行動藍圖」的東西。

行動藍圖中,一定會包含「目前所在地(現狀)、目的地(目標)、行程(怎麼做)」三個要件。大家常說重要的是定出目標,但光是定出目標,我們還是不知道要如何前進。所以標示出如何通往目標的道路的行動藍圖(就是怎麼做),才最重要。然後,我們寫出抵達這個目標的一切大小過程,並排出預定行程表。最後製作出一個縱觀整體的行動藍圖,裡面包含了目標、過程以及其他的可能性。

思考方式3:學會動腦,但不自尋煩惱

動腦和煩惱這兩個詞,看起來相似,但意思大相逕庭。 動腦是指,為了以邏輯性的思考方式解決某件事,而使用頭腦。煩惱則是指,進行一場不會產生行動的思考。

無法採取行動的人,往往有「動不動就煩惱」的傾向。比如,煩惱該不該繼續學這個技能/做這份工作。雖說這也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思考,但卻遲遲不做出結論,也無法產生行動。自己卻誤以為這樣的(煩惱)行為就是在動腦。

容易讓自己陷入煩惱的5種行為:①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②思考在原地打轉,做不出結論;③找出所有辦不到的理由;④雖然會向他人請益,但得到建議後,卻不運用;⑤即使做出結論也不採取行動。

跳脫煩惱的5種方法:①沉浸在正面的情緒中;②無論好壞,先找出結論;③徹底思考「如何才能辦到」;④得到他人的建議後,做出自己的選擇取捨;⑤一旦做出結論,就採取行動。

按照這5個步驟執行的過程,就是「思考」。 如果經過思考,做出了結論的話,接著就只須採取行動而已,但愛煩惱的人會延遲行動,反覆詢問他人意見。 這樣的人其實非常愛煩惱。他們會找盡各種人來詢問,得到建議後,就再把這個建議跟另一個人說,問對方:「那個人要我這樣做,你覺得呢?」於是,永無止盡地不停詢問。

如果你也陷在這樣的循環中,請試著以客觀的角度,反觀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此一來,你應該會對自己有所覺察。 這時候,倘若你想改變那個不停找人詢問的自己,就請確實實踐前述的「思考的5步驟」。

.....................................................................................

結語:你之所以是今天的你,是因為昨天的你。如果昨天不曾開始學習,也不可能會有今天的你;同樣的,如果你今天不開始學習,也不會有明天理想中的你!


推薦閱讀:

TAG:思維方式 | 行動力 |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