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統男校的校園生活是怎樣?
我回來啦,好久不登陸知乎,留言回復不及不好意思哈,誰讓咱家有一小學生呢~.~
在小蠻進入男校之前我一直充滿疑惑,為什麼香港、歐美至今還繼續保持男校、女校的傳統?到底應該給孩子選擇混校還是單一性別學校?直到小蠻在傳統男校學習一年多之後,我才漸漸從性別之謎的擔憂中解脫出來,也更加堅定了當初的決定。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沈佳宜用筆戳柯景騰那暖心曖昧的一幕嗎?要知道在一所男校,用筆戳背後的,一定是無聊搗蛋的小兄弟們。
光輝歷史,閃耀光環
男校閃耀的光環背後,不僅是輝煌的歷史和傳統,也有著耀眼的實力。英國的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和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作為大英帝國黃金時代象徵的一個軟標誌——教育,吸引著各種精英學子、王子皇孫,「企鵝裝」及「草帽」也因此備受追捧。儘管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男女混校逐漸成為父母擇校的主流趨勢,比如我們的喬治小王子(Prince George of Cambridge)就進了一所混校。但單性別學校追求卓越的精英培養模式依舊被各界人士青睞。
在香港,著名的單性別學校如男拔、女拔、喇沙、聖心,英華等,這些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校風嚴謹,男校重在培養學生堅毅和領袖性格,女校則重點培養女孩子的才藝和氣質。因為小蠻在男校,Grace就主要聊聊男校。
重視兄弟情
男生坦誠不做作,有著簡單的好勝心,也有一份剛陽的兄弟情誼,男校非常注重這份兄弟情誼brotherhood。記得去年一年級剛開學時,學校安排了4年級的學長一對一帶領小一新生,給小學弟們幫助和指引。學校認為男性的帶領和榜樣作用在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培養男孩子們的堅毅、自信、責任感和領導力,在學校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去找兄弟情計劃的哥哥。
因為兄弟情計劃,男校中的校園凌霸情況是極少發生的。
收放自如,全面發展
男校提供了一片任由男孩子馳騁的自由空間,因為在男校中,不得不模糊性別決定職位的概念,不管是遊戲還是學習,不管是文藝社團,社區服務,還是體育比賽,童軍活動,男生都要承擔不同的角色,客觀來說,這種模糊性別職位的環境,對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甚至婚姻家庭都會有正面的影響。
男校的課程設計會更切合男孩子的天性,比如英華小學的森林課程,每月兩次走出學校走進大自然學習,學習如何生火,戶外使用指南針,做簡單濾水器,煎炒食物,都是非常實用的野外求生技能,也非常適合一群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們。
看重教學質量,專註學業
其實當初我們選擇男校也並不因為它是單性別學校,最重要的還是看重學校卓越的教學質量以及嚴謹的治學風格。在男校「No girls,No problems」,理論上可以讓小男孩們少了很多矛盾和關注,他們的精力可以專註放在學習和體育上。那麼問題來了,記得去年開學時,校長念了一封情書,是一個小男生得知最喜歡的女老師要結婚了的時候寫下的。所以,不論是身處任何環境,孩子們的心理成長我們都得重視和參與好不好。
其實在小蠻進入男校前,我還很擔憂一個問題就是這男孩子在男校成長,將來與異性相處合作中會否出現障礙。在這一年的了解中,我對這個問題逐漸釋懷了,其實男校也未必是徹底離開異性接觸,學校有女性老師、社工,還會定期組織姐妹學校課外活動、一起音樂表演。事實證明,身處男校的學生在社交活動中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嘛,重點還是孩子個性和能力的培養。這學校里有很多男老師都是畢業於男校,他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一樣美滿幸福著呢。
最後想說,近期熱議的中國「陰柔之風」甚囂塵上,娘炮風氣越來越主流,但其實Grace覺得,娘不娘炮不該看外表,很多表面看起來特爺們兒大老粗的男人其實內心卻比誰都懦弱膽小怕事。成年人該有獨立思考能力,更加該有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對於男孩子,應該更注重培養他們的承擔、責任心和領導力,至於怎麼打扮,那都是個人喜好問題。
推薦閱讀: